湿式氧化工艺最初由美国的F.J.Zimmermann于1958年研究提出,用于处理造纸黑液,其工作条件是控制反应温度为150~350℃,压力为5~20Mpa,处理后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湿式氧化工艺主要用于城市污泥的处理,造纸黑液中碱液回收,活性炭的再生等。进入70年代后,湿式氧化工艺得到迅速发展,应用范围从回收有用化学品和能量进一步扩展到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处理,尤其是在处理含酚、磷、氰等有毒有害物质方面已有大量文献报道,研究内容也从初始的适用性和摸索最佳工艺条件深入到反应机理及动力学,而且装置数目和规模也有所增大。在国外,WAO技术已实现工业化,主要应用于活性炭再生、含氰废水、煤气化废水、造纸黑液以及城市污泥及垃圾渗出液处理。国内从80年代才开始进行WAO的研究,先后进行了造纸黑液、含硫废水、酚水及煤制气废水、农药废水和印染废水等实验研究。目前,WAO技术在国内尚处于试验阶段。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废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且大都具有有机物浓度高、生物降解性差甚至有生物毒性等特点,国内外对此类高浓度降解有机废水的综合治理都予以高度重视并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目前,部分成分简单、生物降解性略好、浓度较低的废水都可通过组合传统的工艺得到处理,而浓度高、难以生长物降解的废水却很难得到彻底处理,且在经济上也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发展新型实用的环保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湿式氧化法即为针对这一问题而开发的一项有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
湿式氧化法在实际推广应用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①湿式氧化一般要求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其中间产物往往为有机酸,故对设备材料的要求较高,须耐高温、高压,并耐腐蚀,因此设备费用大,系统的一次性投资高;②由于湿式氧化反应中需维持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故仅适于小流量高浓度的废水处理,对于低浓度大水量的废水则很不经济;③即使在很高的温度下,对某些有机物如多氯联苯、小分子羧酸的去除效果也不理想,难以做到完全氧化;④湿式氧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毒性题解强的中间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