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机械,结构设计,要经历过多少错误,走过多少弯路,不断从中总结经验,才能按照客户的要求设计出满意的产品,甚至成为这一行的大师。经验对于我们个人的设计之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管是自己的经验,还是别人的经验,都不可忽视。下面,将跟各位一起分享以为设计老鸟的设计心得。
拜模仿为师,从模仿中学习,不断提高
通常的设计,80-90%都是对已有的技术进行模仿、综合后搞出来的。充分利用他人的经验和过去的经验,使之为自己服务,不断进步。
对设计迷恋不舍
设计人员要有美学观,安稳观,能区分产品美与不美,安定与不安定。其次设计人员要为用户设身处地着想,站在用户立场上体验。信心来自对设计的迷恋,像迷恋情人那样迷恋设计,使出全部精力和才华,这就是信心的基础,也是征服用户,为用户喜欢的奥妙所在。
形状和结构产生力
机器产品都在负载下工作,以最弱部分的强度为依据进行设计,查清受载情况,以受力分析为靠山。(在电子设备产品设计中:塑料件以刚度校核为主、金属件以强度校核为主)
图纸比理论重要,事实又比图纸重要
设计者必需用设计好的图纸来表达思想,图纸合理地处理了理论和工程问题,这就是图纸重于理论的意思;实际是设计人员的源泉,当听到不能按照图纸制造或用户意见时,应该认真对待,切忌草率。
使用后才能更深了解
厂内试验合格,实际使用中还会发生问题,因为用户现场的条件和制造厂的条件不同;工人不一定已经掌握了操作要领,维护保养不方便。所以设计不要只满足于当初的目标和要求,在使用现场搜集情况,发现各种问题,改进设计,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保持正常,降低成本,降低消耗。
不要一味追求高精度
装配中因误差大而不能正常装配,往往是加工车间和设计部门之间扯皮、埋怨的根源,于是设计人员缩小公差范围。产品的成本是按精度的几何级数上升的,设计者笔头上稍微疏忽,成本可能直线上升。几个符合精度的零件不一定能装起来,这是尺寸链问题。在尺寸链的某一环节留出调整位置,装配后临时加工,就能达到装配目的,不一定把精度定得很严。搞设计要做到产品使用可靠,操作方便,制造容易,维护简单。要做到这些,需要刻苦锻炼,努力学习,决非一日之功。
多用标准零件、通用零件
机械制造业已经越来越专业化,要想什么都靠自己工厂制造,这是既不经济又是过时的思想。搞一个新产品的设计,应尽可能的采用通用零件和标准零件,这样做既能缩短生产周期,也便于互换和降低成本。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专业化也必然会大力发展,设计人员应该了解专业化的发展,熟悉市场能提供的通用零件、标准零件和其它组件,以便正确选用。
避免华而不实,防止故步自封
设计上的华而不实和故步自封对开展设计工作都是有害的,前者容易发生在年轻的设计人员身上,后者则易出自老设计人员。无视现实的制约,如交货期、成本、材料供应、设备能力以及加工装配、检修能力等等,一味按自己的想法搞设计,成功的希望很小,初出茅庐的设计人员都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活力,巴不得再插上翅膀自由飞翔,这是好的,是锐气,应该保持和发扬,但应该正视现实,避免华而不实,避免浪费精力和浪费时间。而有经验的人则不能拜倒在过去经验的脚下,以致没有勇气再去冒风险,停步不前。
技术在不断进步,产品的竞争在不断进行,需要设计人员不停的探索,不断的设计出好产品。事物在变化,过去曾经是阻止前进的障碍,可能已经变成可以利用的条件,防止故步自封的关键在于学习,这一点设计人员必须牢记在心,活到老,学到老。过去的经验是可贵的,可贵在是用自己的进取心去获得的,进取心是事业上披荆站棘、勇往直前的宝剑,宝剑应该永远放谢光芒。
有一就有三
俗话说:有一就有三。产品出了毛病,又处理得不周密,往往会发生有一就有三的情况。当问题出现的时候,不去周密调查,深入分析,而是主观臆断,错误处理,这样就会导致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问题。
设计是生产的根据,产品要经过试制来考验设计和检验一切生产准备工作,使生产顺利进行,如果生产常发生变动,则生产周期、产品质量、制造成本都会受到大的影响,而生产的变动受设计的影响较大,因此要把改动设计限制在最低限度,并且要改也要果断、迅速而周密,对问题应有先见之明,消灭事故于未然。综上所述,对问题不能掉以轻心,切忌马虎,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源。
问题容易出在疏忽的地方
生活和工作的经验启示我们,故障和毛病常常在人们没有想到的地方冒出来,凡经过周密考虑过的,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例如机械的强度计算,老是对某一部分的安全深思熟虑,怕它出问题,反倒不出问题,而恰恰在没有想到的地方拉起了“警报”,事后分析始觉“警报”拉得有理,果然忽略了那里的受力分析。造成这种原因是疏忽大意在作怪,设计中发现薄弱环节时,要抓住它、解决它,这是一种能力,需要培养。高级的设计人员一般都能做到这一点。每一个设计者从一开始搞设计就应该保持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坚持不懈的作风,久而久之一定会练就一身敏捷、利落的好本事。
继承性是设计的快捷方式
设计分两种,一种是没有经验可循的全新设计,另一种是利用数据或经验进行的设计,通常说的设计是继承性设计。一张图纸要经过很多考验,越经过考验的图纸越有价值,图纸上专有更改的纪录,它表示一个零件乃至一个产品在实践中走过的脚印,可以反映出诸如结构、材料、尺寸、公差、加工、测量装配、试验等的变迁和问题,这是设计中极其珍贵的资料,有心人一定会珍惜这种经验,有效地利用它,作为新产品设计的经验和资料。
迟到的图纸等于废纸
设计者应特别关心产品的交货期。交货期为什么重要呢?
(1)厂家要使自己的生产进度尽可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而产品设计又是整个生产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一环。
(2)产品的使用周期日益缩短,为了保持领先,就应加快技术更新的速度。
(3)生产是否有节奏,对产品质量和成本有影响。图纸迟了,生产上就得搞突击,草率交货,特别是出厂前产品的检查、实验不充分,使得产品常常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招致用户不满和不信任。
(4)出图迟是造成实物和图纸相矛盾的主要原因。生产上为了赶进度,拿不到正式图纸加工产品,难免和图纸不符。
另外,设计和其它工作不同,它是一种设想性、思维推敲性的工作,并不一定能严格按照预先的进度进行,但又必须按进度进行,这就需要平时多准备,多积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还应采取一些节约设计时间的措施,如用白图或尺寸表格等。常常新的设计被束之高阁,这都是错过了时机的结果。
现在有PERT(programeval_ruationandReviewTechnique即设计工作量的估算和审定技术)的关于设计出图或交货日期的有效管理法,设计人员应尽快掌握。
不懂的地方先保持原状
设计产品时往往要参考别的厂出的产品或资料,常有一些疑问,例如:“为什么这里要这样设计”,或者“改动一下反而更好”等等,但是改了以后,不是加工工艺性不好,就是易出故障,到了这一部已经晚了。出现这些问题都是缺乏经验和资料不足造成的,而经验和资料不是呼之即来,要靠积累。凡是对仿照的东西觉得可疑的地方,但又拿不准问题之所在,为了防止画虎不成反类犬,最好先不要动它,等以后再来研究。我们不可能预想到所有的问题,因此要尊重前人积累起来的经验。
有效的利用原来的设计
要想修改一个他人的设计,务必先要了解该设计的思想和原则,不要轻率地作大幅度改动,也不要草率地东改改、西改改,这样往往是弄巧成拙。更该设计,如果达不到20~35%的效益,就不要去改它。只有5~6%的效益,恐怕只能补偿更改设计所花的资金。更改设计,还应顾及成品、半成品的情况,尽可能利用。更改设计一定有更改的理由,但还是应想到改动后对生产的影响、和可能出现的新矛盾。有时发现原来的设计原则是错误的,非彻底改动不可,这时设计的领导人责任重大,是推到重来还是姑息迁就,要统观全局当机立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