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ang_0514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2005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8-10-15
最后登录时间: 2023-04-25
-
智能电网及数字化变电站是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
jiang_0514 发表于 2009/9/8 9:36:21 1344 查看 0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智能电网及数字化变电站是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
作者: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刘琳 来源:赛尔输配电产品应用开关卷 总第84期
智能电网以及数字化变电站是电力工业将来的发展方向,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我国,电力工业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这期间,我国的变电站都是“救火式”的发展,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兴建,非常的被动,导致业内对于变电站的规划和设计都是从需求出发,并不是完全从安全运行的要求考虑,甚至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没有办法全部从根本上解决。而电力系统发展到今天,也已经逐渐趋于饱和,不可能再出现像前三十年那样每年都有较大的发展甚至翻番的状况。那么,在这种趋于饱和的状况下,怎么样进一步提高电力工业的技术含量、总结电力工业技术水平?
“数字电网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它应该是我们下一个发展的目标,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南网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的刘琳科长说。“数字电网或者智能电网归根到底就是计算机技术或者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的深入应用,这对于电力制造业,尤其是二次设备制造业的要求很高。目前,我国的二次设备制造业进步很快,对IEC61850的运用,在国际上都有突出贡献,弥补了许多国际上对61850定义的空白。智能电网要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的要求目前还只是处于尝试阶段。一次设备智能化是智能电网的瓶颈,包括国际上,先进的智能化一次设备也仍然处于研发阶段,未大量投入工业应用。目前智能电网的状态是二次设备在推动一次设备的发展,二次设备的厂商尽管热情很高,但还远远不够。一次设备厂商像大象,二次像蚂蚁,蚂蚁撼大树都不容易,更不用说撼大象。”
那么,如何突破一次设备智能化的瓶颈?刘科长认为,首先是行业要重视,国家也要有相关的政策来引导。因为一次设备改革要花费很多的金钱和技术,加之近几年一次设备厂商的经营情况都不是很好,盈利水平不高,负担比较重。其中一些老的国有企业在转型和新技术的引用方面不灵活。真正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还有很长路要走。相对于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的红火,跟体制有很大关系,二次设备大多是民营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体制相对简单,资金的运用比较灵活,转型容易。
对智能电网争论的重点,是将来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描述,处在争论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将来具体要实现什么,很难明确,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补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将来智能电网对于解决目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电网设备的可靠性。
对于国家提出的“2020年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业内人士认为不太乐观,“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就算从现在开始,至少也要3~5年才会出现比较成熟的技术,在试点运行中,还需要不断改进,这个过程也要2~3年的时间。一个产品从研发到成熟再到工业应用需要5~8年,同时新设备的出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能把老的全部拆掉,还需要循序渐进的逐年更换。”目前,一次设备中只有互感器有一些突破,并已投入运行,然而现在运用的电子互感器属于电子式的设备,对运行环境的要求也较苛刻,在一次设备的恶劣环境中,电磁干扰以及环境的影响,对它的寿命和运行稳定性都是严峻的考验。
数字化变电站和目前提出的智能电网并不矛盾,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智能电网是更高一级的应用。数字化变电站要实现信息的大量集中,避免重复建设,这些资源和信息怎么进一步的应用,便是智能电网下一步要讨论的问题。数字化变电站是要求信息用统一的规约去达到互联、互通、互操作的目标,这个信息会延伸出更多的效益,减少工作人员的运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数字化变电站的管理水平跟不上技术水平的发展。数字化变电站在投运以后,一线的检修工程师和运行工程师,却依然用传统的管理变电站的方式去管理数字化变电站。因此,如何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以先进的技术促进先进的管理进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数字化变电站处于科技项目或者试点阶段,各大电网公司还没有大面积推广,特别是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实现都没有哪一个公司把它作为强制性政策去实施。而电力系统是一个很保守的行业,更注重的是安全性和可靠性,新技术的使用到了决策层,要慢慢消化接受,等待更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出现才会逐步推广。现在南方电网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方面主要偏重二次设备网络化的建设,如新建的变电站,在间隔层/变电站层等二次设备上面做一些尝试,电子式互感器的大规模推广仍然有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