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石油化工社区 » 企足而待“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理念的重大转变!”

aiyou8693

aiyou8693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53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11-01-21

最后登录时间: 2011-01-21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企足而待“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理念的重大转变!”

aiyou8693  发表于 2011/1/21 13:00:48      2224 查看 0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中国石油勘探年会,2010年12月7日在成都召开。会议由赵政璋副总裁主持并做主题报告,周吉平总裁做了重要讲话,邱中健、贾承造院士参加并讲话。中国石油勘探界25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是总结2010年勘探工作,部署2011年勘探任务。可谓是中国石油一年一度上游业务的最重要会议。

    众所周知,中国石油顶层战略设计,一是资源战略,二是市场战略,三是国际化战略。这三大战略作为中国石油顶层战略设计,其智慧和含金量已经得到成长性实践成果的验证,充分说明其顶层战略设计的前瞻性和正确性。

    最大限度的获取地下油气资源,是“资源战略”的本质。从深层次讲,作为能源公司把获取油气资源做为第一战略,如同解放初期农民获得土地一样同等重要,所以说油气资源是能源公司生存的基础,是重中之重,是“一把手”工程。为什么提“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本次勘探年会,勘探成果丰厚,连续六年油气储量快速增长,一再刷新储量增长纪录,特别是重大发现的启示、勘探成功案例的启发,勘探经验的介绍,勘探专家的点评,使人们深深感到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的认识、思路、理念、理论、战略、战术和勘探对象均发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质的飞跃。

    如果说这些变化是中国百年来油气勘探厚积薄发的结果,倒不如说是勘探家面对资源现实企足而待的自然结局。具体讲建筑在窗体顶端的顶层战略设计,是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理念发生了飞跃式的突变,是真正意义上对传统油气勘探理念醍醐灌顶式的挑战和冲击。概括的总结近年油气勘探的实践和年会上介绍的勘探成功案例,可归纳为“十大转变”。

    1、从高峰生烃到全过程生烃的转变(从储油气层到生油气层)。

    邱中健院士讲,“生油(气)层”成为勘探开发的可能。页岩气勘探的实践说明,存在于原生地层中的烃类,可以形成有价值的天然气,而且80%的油气资源存在于原生地层。油气勘探的常识是“生储盖”组合,具备此条件就有可能找到油气田,过去认为油气生成后从原生地层“二次运移”到储油(气)层,即人们说的储层(砂岩、碳酸盐或火山岩)。现在勘探开发的视野已扩展到“原生地层”,从“原生地层”中寻找油气资源,实践也证实了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讲,“回归原生地层找油(气)”,即在油气生成的原点找油气,不能不说是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对传统找油找油气理念和理论的挑战。

    2、从局部(圈闭)勘探评估到大面积评估的转变。

    油气勘探的第一道程序,是对油气勘探对象进行评估。过去勘探的对象一般集中对局部圈闭进行评估,评估的基本依据,看是否存在“生储盖”的条件,假若存在就可进行油气勘探,反之亦然。近年中国油气勘探实践告诉我们,有些已发现并开发的致密(低渗透)天然气气藏,并没有明显自然边界,更没有什么“圈闭构造”可言,最多是岩性“致密带”阻隔,用邱中健院士的话讲“岩性油气藏一般是有边界的,如果找不到边界,就可能是深盆气,而不是岩性油气藏。”目前,虽然对此类油气藏形成的机理还说不清,但毕竟是事实,而且存在丰富的天然气。我国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吐哈等盆地均有这类油气储层和油气资源存在。

    3、从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到非常规连续型油气藏的转变。

    过去,传统的经典勘探理论是寻找构造油气藏(人们常说的常规油气藏),这种油气藏是“纯粹”的“构造圈闭”,找到“圈闭构造”,就等于找到了油气。后来,找油理论出现了认识上的飞跃,从寻找构造油气藏,发展到寻找岩性油气藏或岩性构造油气藏,此类油气藏通常称之为“隐蔽性”致密油气藏或低渗透油气藏,其特点是“岩性圈闭”或“滞留带”阻隔,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现在,找油理论又出现了认识上新的飞跃,即寻找非常规连续型油气藏,此类油气藏一般“无圈闭”或“圈闭不明显”(邹才能教授观点),也属于典型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目前,热门话题是“致密砂岩气开发突破”、“页岩气革命”,就是指的此类油气资源。我国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广泛分布着丰富的致密砂岩气,南方海相碳酸盐地层也有着丰富的页岩气,特别是川、滇、黔地区可能是最有利于分布页岩气的地区。最近川南中国石油钻探的一口页岩气探井初始日产量就超过10000立方米。

    4、从寻找高、中品位油气资源到低品位油气资源的转变。

    如果说90年代中期,中国的油气勘探专家是以寻找高、中品位油气资源为首选目标的话,那么90年代后期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开发实践的成功,中国油气勘探进入了一个人们没办法改变的全新时期,即在寻找高、中品位油气资源的同时,开始大规模寻找低品位油气资源的新时期。这是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的一个重大的变化,虽然人们没有大书特书这个变化的意义,但是,目前中国找到的石油资源大约70%多、天然气资源大约90%多是低品位油气资源。这一事实从根本上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但毕竟是中国油气资源目前勘探的实际。而且这一现象从全球油气资源勘探而言都是一种大趋势。现在全世界在勘探开发低品位油气资源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国家就是中国和美国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

    5、从高点找油气到下洼(凹)、下坡找油气的转变。

    传统的勘探理论和做法,寻找油气资源,首先是找到油气存在的高点,找到高点(加上生储盖条件的具备)就等于找到油气资源。一般的讲肯定这种找油认识是正确的,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是,“下洼(凹)找油”、“斜坡找油”的认识和理论,改变了传统的“高点找油”的理论和认识,一些“富油洼(凹)陷”、“富含油斜坡”、“盆地低部位”,既有高优质的石油(储层)资源(如渤海湾盆地等),也有低品位石油资源(如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或伊陕斜坡等),而且油气资源极其丰富。贾承造院士说“以往高点找油的认识是有误区的,因为油气的分布,不一定全在高点,我国大量油气勘探实践说明,沉积盆地底部位可以找到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一勘探理念的变化,大大拓展了人们的工作视野”。一般来讲,谁都想在高点找到优质油气资源,但是,高点是有限的,也是相对的,高点之外也是寻找油气资源的新天地。

    6、从寻找常规油气资源到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转变。

    按邹才能教授话讲,常规油气资源只占油气总资源的20%,而非常规油气资源占油气总资源的80%,大多数非常规油气资源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和发现。所谓非常规油气资源,主要是指致密砂岩气、油砂矿、油页岩、页岩气、煤层气、可燃冰、无机气等。美国先是开发常规油气资源,产量达到一定高度下降后,又开始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近年来,美国的油气产量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其主要贡献者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特别是非常规天然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资源的突破,而且一举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不但确保了美国天然气全球霸主地位,而且确保了美国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领域的绝对话语权。美国人用了近30年时间,锲而不舍、连续不间断的技术攻关,终成为这一领域的巨无霸、盟主和规则制定者。中国可以把两步并成一步走,缩短常规油气资源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距离,同时总结推广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开发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是总结推广安塞油田、苏里格气田勘探开发的经验,以解决中国能源紧缺问题,不失为是一条途径。

    7、从开发优质储量到改造低品位储量的转变。

    最早发现和开发的油气资源几乎都是优质储量,其特点是易开发,见效快,成本低,效益好。而现在勘探开发的油气资源几乎都是低品位储量,开发难度大,效益差,过去往往是开发的“禁区”。近年来,随着勘探思想的解放、认识的进步和低品位储层改造技术的突破,低品位油气资源对油气总产量的贡献越来越大。2008年,中国低品位(低渗透)石油产量已达到7000万吨,2010年低品位天然气的产量可能达到300亿立方米,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低品位石油资源(储量)的大规模开发,主要得益于认识的转变和储层改造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中国石油“10项重大开发试验”,不仅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而且发展形成了一系列低品位储量改造的关键技术和开发管理模式(如安塞低渗透油田和苏里格低渗透气田开发),使油气资源开发的“接力棒”,迅速由优质储量向低品位储量传递。   

    8、煤层气勘探开发由800米到1400米的转变。

    800m以浅是世界上对煤层气开发的常规认识,800m以深是世界煤层气开发的“禁区”,主要是因为埋深超过800m以后,煤层物性变差、开发成本变高、难以达到经济产量等。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认识的深化,美国已成功的探索了1000M左右的煤层气开发的技术实践。我国煤层埋藏较深,800m以浅煤层气正在进行规模有效开发,800m以深煤层气开发正在进行持续攻关,1000m、1200m深度煤层产气开发在山西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有些井煤层气产量已达到经济产量,最近在1400m以深煤层气井也已经出气。所以说800m以深的煤层气“开发禁区"已经被打破,1400m深度煤层气勘探开发也见到了好的苗头,假以时日煤层气深层开发可能也指日可待。值得称颂的是中石油煤层气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

    9、从中、浅海洋到深海寻找油气资源的转变。

    世界范围内,中浅海(300m以浅)油气勘探开发已经相当普遍,深海(500-1500m)、超深海(1500m以上)油气资源开发已经取得成功。目前国外深海钻探的最大水深为3095m(2004年底),已开发海上油气田的最大水深为2438m(2009年),海洋管道铺设的最大水深为2202m,目前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正在成为世界石油工业的主要增长点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我国海洋石油工业从最初到198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以后,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经历了20m、50m、100m水深的发展历程,范围由最初的渤海(平均水深18m)扩大到东海、南海。目前我国深水钻探的最大深度已达505m,已开发海上油气田的最大水深为333m(流花气田),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正在由中浅海向深海发展。中国将在未来10年斥巨资开发我国领海区域油气资源,其中主要攻关对象就是300m以上的深海。中国已在西沙、南沙群岛海域注册登记了勘探区块的矿权,加入到寻找并开发深海油气资源的行列中。全球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最热门的地区是巴西海域、墨西哥湾海域、西非尼日利亚海域、澳大利亚西北海域和南中国海域,均是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海域。

    10、从常规地带到极端地带寻找油气资源的转变。

   过去,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常规地带,如平原、山地、浅海、高原、沙漠边缘等,地面自然条件较好,处在人类主要活动的范围内。然而,近年来,油气资源寻找范围,已扩展到地球的极端地带,即沼泽区、(北)极地、深海、冻土地带、原始森林、沙漠深处等。这些都是人迹罕至的区域,也是未来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主战场。美国、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已经着手在极端地带的进行油气勘探开发。壳牌石油公司已经在北极阿拉斯加北部近海开始钻探,我国已在塔里木沙漠中心腹地建成了塔中油田。深海勘探开发的全部技术和装备,目前几乎都被大型国际石油公司所垄断,说的明确点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石油公司垄断,其深海勘探开发石油的技术均是目前全球最前沿的新技术,其技术的尖端性一点都不亚于开发宇宙的技术和高端军事技术。    

    中国石油在找油观念上的“十大转变”,与众所周知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大趋势,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全球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天然气勘探、深海油气勘探、极端地带找油(深海、极地、沙漠、冻土地带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煤层气等)”等,这“五大领域”是当今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大趋势。如果说“五大领域”集中代表了全球化石能源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那么“十大转变”就集中代表了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的大方向、大趋势。人类在地球上寻找油气的观念在转变,中国人在寻找油气的观念也在转变,这一切都是人类对能源的迫切需求的促使,是全球石油勘探史演化的结果,是石油技术进步的产物,是勘探认识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观念转变的结果,其原动力是能源需求,勘探技术进步,国际能源环境的严酷。   

    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邹才能教授,对全球油气勘探现状作了分析和描述,他认为:(1)全球剩余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仍然很大。USGS(2007年)评价结果:全球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4880亿吨,天然气471万亿立方米;而累计采出石油量1501亿吨,天然气86万亿立方米;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石油1818亿吨,天然气187万亿立方米;待发现可采资源量石油1561亿吨,天然气198万亿立方米。石油采出30.8%,剩余探明37.3%,待发现31.9%;天然气采出18.3%,剩余探明39.7%,待发现42.0%。剩余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东、中亚、俄罗斯和北美地区;剩余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亚、俄罗斯和中东地区。(2)全球仍有大油气田发现可能。全球已发现的945个大油气田,发现的高峰期虽然集中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但近年来仍有大油气田不断发现,主要集中在中东、中亚和巴西、墨西哥湾、尼日利亚海域、澳大利亚四大深海区域。许多国家在打公海的主意,因为公海区域石油勘探前景广阔,其资源绝不能低估。(3)全球石油储量、产量在稳定增长,天然气储量、产量在快速增长。2000—2009年,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由1508亿吨增加到1818亿吨,增长了20.5%,石油产量由36.1亿吨增长到38.2亿吨,增长了5.8%。全球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由154万亿立方米增加到187万亿立方米,增长了21.4%;天然气产量由2.4万亿立方米增长到3.06万亿立方米,增长了27.5%。这些增长主要来自中东、中亚、北美、俄罗斯和全球四大深海区域。   

    全球能源环境的多变、中国能源的严酷现实,使人们既感到挑战严峻、责任重大,又感到使命光荣。特别是全球油气勘探战略和方向的重大转变,将有可能改变全球地缘政治的格局,中国“和平崛起”、“民族复兴”,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能源的有效转换和有效替代。为此作为能源公司和从事能源勘探开发的工作者更显的责任重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eabb8d0100nrqi.html【东坡居人】

 

1楼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