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PLC与PAC » PLC入门(三菱)超级精!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PLC入门(三菱)超级精!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4/19 19:26:12      4430 查看 18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PLC入门 
一.    PLC的由来
二. PLC的定义
三、PLC的发展阶段
四. PLC的特点
五、PLC的分类
六. PLC的基本结构
七. PLC的工作原理
八.三菱PLC硬体介绍

一. PLC的由来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
在60年代,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自动控制系统基本上都是由继电器控制装置构成的。当时汽车的每一次改型都直接导致继电器控制装置的重新设计和安装。随着生产的发展,汽车型号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这样,继电器控制装置就需要经常地重新设计和安装,十分费时,费工,费料,甚至阻碍了更新周期的缩短。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69年公开招标,要求用新的控制装置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并提出了十项招标指标,即:
1、编程方便,现场可修改程序;
2、维修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
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5、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6、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竞争;
7、输入可以是交流115V;
8、输出为交流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
9、在扩展时,原系统只要很小变更;
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K。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第一台PLC,在美国通用汽车自动装配线上试用,获得了成功。这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以其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通用灵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很快地在美国其他工业领域推广应用。到1971年,已经成功地应用于食品,饮料,冶金,造纸等工业。
这一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的出现,也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重视。1971日本从美国引进了这项新技术,很快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PLC。1973年,西欧国家也研制出它们的第一台PLC。我国从1974年开始研制。于1977年开始工业应用。
二. PLC的定义
 PLC问世以来,尽管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为了使其生产和发展标准化,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ory Association)经过四年的调查工作,于1984年首先将其正式命名为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并给PC作了如下定义:
“PC是一个数字式的电子装置,它使用了可编程序的记忆体储存指令。用来执行诸如逻辑,顺序,计时,计数与演算等功能,并通过数字或类似的输入/输出模块,以控制各种机械或工作程序。一部数字电子计算机若是从事执行PC之功能着,亦被视为PC,但不包括鼓式或类似的机械式顺序控制器。”
以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又先后颁布了PLC标准的草案第一稿,第二稿,并在1987年2月通过了对它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总之,可编程控制器是一台计算机,它是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制造的计算机。它具有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并且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但可编程控制器产品并不针对某一具体工业应用,在实际应用时,其硬件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配置,其软件需根据控制要求进行设计编制。
三、PLC的发展阶段
虽然PLC问世时间不长,但是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据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PLC也迅速发展,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早期的PLC(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
早期的PLC一般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时的PLC多少有点继电器控制装置的替代物的含义,其主要功能只是执行原先由继电器完成的顺序控制,定时等。它在硬件上以准计算机的形式出现,在I/O接口电路上作了改进以适应工业控制现场的要求。装置中的器件主要采用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在软件编程上,采用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方式—梯形图。因此,早期的PLC的性能要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其优点包括简单易懂,便于安装,体积小,能耗低,有故障指使,能重复使用等。其中PLC特有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一直沿用至今。
2、中期的PLC(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
在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PLC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单元(CPU)。
这样,使PLC得功能大大增强。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在硬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模块、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并扩大了存储器的容量,使各种逻辑线圈的数量增加,还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使PLC得应用范围得以扩大。
3、近期的PLC(80年代中、后期至今)
进入80年代中、后期,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各种类型的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的档次普遍提高。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处 理速度,各制造厂商还纷纷研制开发了专用逻辑处理芯片。这样使得PLC软、硬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

1楼 0 0 回复
  •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3/7 19:24:27

    四. PLC的特点
    PLC的主要特点
    1、高可靠性
    (1)所有的I/O接口电路均采用光电隔离,使工业现场的外电路与PLC内部电路之间电气上隔离。
    (2)各输入端均采用R-C滤波器,其滤波时间常数一般为10~20ms.
    (3)各模块均采用屏蔽措施,以防止辐射干扰。
    (4)采用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
    (5)对采用的器件进行严格的筛选。
    (6)良好的自诊断功能,一旦电源或其他软,硬件发生异常情况,CPU立即采用有效措施,以防止故障扩大。
    (7)大型PLC还可以采用由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有三CPU构成表决系统,使可靠性更进一步提高。
    2、丰富的I/O接口模块
    PLC针对不同的工业现场信号,如:交流或直流;开关量或模拟量;电压或电流;脉冲或电位; 强电或弱电等。有相应的I/O模块与工业现场的器件或设备,如:按钮;行程开关;接近开关;传感器及变送器;电磁线圈;控制阀等直接连接。
    另外为了提高操作性能,它还有多种人-机对话的接口模块; 为了组成工业局部网络,它还有多种通讯联网的接口模块,等等。
    3、采用模块化结构
    为了适应各种工业控制需要,除了单元式的小型PLC以外,绝大多数PLC均采用模块化结构。PLC的各个部件,包括CPU,电源,I/O等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由机架及电缆将各模块连接起来,系统的规模和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行组合。
    4、编程简单易学
    PLC的编程大多采用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梯形图形式,对使用者来说,不需要具备计算机的专门知识,因此很容易被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理解和掌握。
    5、安装简单,维修方便
    PLC不需要专门的机房,可以在各种工业环境下直接运行。使用时只需将现场的各种设备与PLC相应的I/O端相连接,即可投入运行。各种模块上均有运行和故障指示装置,便于用户了解运行情况和查找故障。
    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因此一旦某模块发生故障,用户可以通过更换模块的方法,使系统迅速恢复运行。
    PLC的功能
    1、逻辑控制
    2、定时控制
    3、计数控制
    4、步进(顺序)控制
    5、PID控制
    6、数据控制:PLC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7、通信和联网
    8、其它:PLC还有许多特殊功能模块,适用于各种特殊控制的要求,如:定位控制模块,CRT模块
    五、PLC的分类 
    1、小型PLC 
    小型PLC的I/O点数一般在128点以下,其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紧凑,整个硬件融为一体,除了开关量I/O以外,还可以连接模拟量I/O以及其他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它能执行包括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联网以及各种应用指令。 
    2、中型PLC 
    中型PLC采用模块化结构,其I/O点数一般在256~1024点之间。I/O的处理方式除了采用一般PLC通用的扫描处理方式外,还能采用直接处理方式,即在扫描用户程序的过程中,直接读输入,刷新输出。它能联接各种特殊功能模块,
    通讯联网功能更强,指令系统更丰富,内存容量更大,扫描速度更快。 
    3、大型PLC 
    一般I/O点数在1024点以上的称为大型PLC。大型PLC的软、硬件功能极强。具有极强的自诊断功能。通讯联网功能强,有各种通讯联网的模块,可以构成三级通讯网,实现工厂生产管理自动化。大型PLC还可以采用三CPU构成表决式系统,使机器的可靠性更高。
    六. PLC的基本结构
    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 

    、中央处理单元(CPU)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2、存储器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PLC常用的存储器类型
    (1)RAM (Random Assess Memory) 这是一种读/写存储器(随机存储器),其存取速度最快,由锂电池支持。
    (2)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这是一种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在断电情况下,存储器内的所有内容保持不变。(在紫外线连续照射下可擦除存储器内容)。
    (3)EEPROM(Electrical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这是一种电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使用编程器就能很容易地对其所存储的内容进行修改。
    PLC存储空间的分配
    虽然各种PLC的CPU的最大寻址空间各不相同,但是根据PLC的工作原理,其存储空间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区域:
    (1)系统程序存储区
    (2)系统RAM存储区(包括I/O映象区和系统软设备等)
    (3)用户程序存储区
    系统程序存储区:在系统程序存储区中存放着相当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系统程序。包括监控程序、管理程序、命令解释程序、功能子程序、系统诊断子程序等。由制造厂商将其固化在EPROM中,用户不能直接存取。它和硬件一起决定了该PLC的性能。
    系统RAM存储区:系统RAM存储区包括I/O映象区以及各类软设备,如:逻辑线圈;数据寄存器;计时器;计数器;变址寄存器;累加器等存储器。
    (1)I/O映象区:由于PLC投入运行后,只是在输入采样阶段才依次读入各输入状态和数据,在输出刷新阶段才将输出的状态和数据送至相应的外设。因此,它需要一定数量的存储单元(RAM)以存放I/O的状态和数据,这些单元称作I/O映象区。一个开关量I/O占用存储单元中的一个位(bit),一个模拟量I/O占用存储单元中的一个字(16个bit)。因此整个I/O映象区可看作两个部分组成:开关量I/O映象区;模拟量I/O映象区。
    (2)系统软设备存储区 :除了I/O映象区区以外,系统RAM存储区还包括PLC内部各类软设备(逻辑线圈、计时器、计数器、数据寄存器和累加器等)的存储区。该存储区又分为具有失电保持的存储区域和无失电保持的存储区域,前者在PLC断电时,由内部的锂电池供电,数据不会遗失;后者当PLC断电时,数据被清零。
    1)逻辑线圈
    与开关输出一样,每个逻辑线圈占用系统RAM存储区中的一个位,但不能直接驱动外设,只供用户在编程中使用,其作用类似于电器控制线路中的继电器。 另外,不同的PLC还提供数量不等的特殊逻辑线圈,具有不同的功能。
    2)数据寄存器
    与模拟量I/O一样,每个数据寄存器占用系统RAM存储区中的一个字(16 bits)。 另外,PLC还提供数量不等的特殊数据寄存器,具有不同的功能。
    3)计时器
    4)计数器
    用户程序存储区
    用户程序存储区存放用户编制的用户程序。不同类型的PLC,其存储容量各不相同。

    2楼 回复本楼

    引用 瑞雪照丰年 2007/3/7 19:24:27 发表于2楼的内容

  •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3/7 19:25:27

     3、电源
    PLC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得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得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七. PLC的工作原理 
    最初研制生产的PLC主要用于代替传统的由继电器接触器构成的控制装置,但这两者的运行方式是不相同的: 
    (1)继电器控制装置采用硬逻辑并行运行的方式,即如果这个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或断电,该继电器所有的触点(包括其常开或常闭触点)在继电器控制线路的哪个位置上都会立即同时动作。 
    (2)PLC的CPU则采用顺序逻辑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方式,即如果一个输出线圈或逻辑线圈被接通或断开,该线圈的所有触点(包括其常开或常闭触点)不会立即动作,必须等扫描到该触点时才会动作。 
    为了消除二者之间由于运行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差异,考虑到继电器控制装置各类触点的动作时间一般在100ms以上,而PLC扫描用户程序的时间一般均小于100ms,因此,PLC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扫描技术。这样在对于I/O响应要求不高的场合,PLC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处理结果上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1、扫描技术 
    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1)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1)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 
    这两段程序执行的结果完全一样,但在PLC中执行的过程却不一样。程序1只用一次扫描周期,就可完成对%M4的刷新; 程序2要用四次扫描周期,才能完成对%M4的刷新。
    这两个例子说明:同样的若干条梯形图,其排列次序不同,执行的结果也不同。另外,也可以看到:采用扫描用户程序的运行结果与继电器控制装置的硬逻辑并行运行的结果有所区别。当然,如果扫描周期所占用的时间对整个运行来说可以忽略,那么二者之间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一般来说,PLC的扫描周期包括自诊断、通讯等,如下图所示,即一个扫描周期等于自诊断、通讯、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等所有时间的总和。

    2、PLC的I/O响应时间
    为了增强PLC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其可靠性,PLC的每个开关量输入端都采用光电隔离等技术。
    为了能实现继电器控制线路的硬逻辑并行控制,PLC采用了不同于一般微型计算机的运行方式(扫描技术)。
    以上两个主要原因,使得PLC得I/O响应比一般微型计算机构成的工业控制系统满的多,其响应时间至少等于一个扫描周期,一般均大于一个扫描周期甚至更长。
    所谓I/O响应时间指从PLC的某一输入信号变化开始到系统有关输出端信号的改变所需的时间。其最短的I/O响应时间与最长的I/O响应时间.

    3楼 回复本楼

    引用 瑞雪照丰年 2007/3/7 19:25:27 发表于3楼的内容

  •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3/7 19:26:32

    八.三菱PLC硬体介绍

    常用CPU 一覽表

    SERIES CPU TYPE I / O 點 程式容量step OMRON
    FX  (超小型) FX2N 128 16K C28P
    AnU(S) 
    (小型) A2USCPU 512 14K C200H
    A2USCPU-S1 1024 14K C200H
    A2USHCPU-S1 1024 30K C200HS
    QnA(S)
    (小型) Q2ASCPU 512 28K C200HE
    Q2ASCPU-S1 1024 60K
    Q2ASHCPU 512 28K C200HG
    Q2ASHCPU-S1 1024 60K
    Q2ACPU-S1 1024 60K CV1000
    Q (最新型)
    Q01CPU 1024 14K CS1G
      Q25HCPU 4096 252K CS1H
    註 : A2USHCPU-S1之 S 表示PLC為Small 型式,-S1 表示CPU可控制I/O
    點數較多,H 表示CPU 演算速度提高約2.67倍。

    PLC (AnUS / QnAS)系統硬體組成

    項目 規格
    Power Supply Unit (1).  A1S61PN ( DC5V / 5A /AC110~240V入力)
    (2).  A1S62PN (DC5V3A & DC24V0.6A / AC110~240V入力)
    (3).  A1S63P (DC5V / 5A / DC24V入力)
    CPU Unit AnUS , QnAS  (RAM memory 內含)
    Main Base  A1S3 X B , X = 2 , 3 , 5 , 8
    Extension Base  (1). A1S5X B(S1) , X = 2 , 5 , 8 
    無POEWR式之ext. base power由main base power提供
    (2). A1S6X B(S1)  , X = 5 , 8    
    Extension Cable A1SCX X B , X X = 01(55mm) , 03(300mm) , 07(700mm) , 12(1200mm) , 30(3000mm) , 60(6000mm) 
    Memory Cassette
    (擴充記憶體) (1)A :EPROM > 8K(A1S),14K(A2S),
    EEPROM(2K/8K)(A1S),30K(A2S)
    (2)QnA :RAM(64K~2M),RAM+E2ROM(RAM:32K~512K,E2PROM:32K~512K)
    Battery(電池) A6BAT(voltage:DC3.6V)
    Input Unit (1) .AC100V入力:A1SX10 (16Pt)
    (2). AC200V入力:A1SX20 (16Pt)
    (3) .DC12V/24 V入力:A1SX40 (16Pt),A1SX41 (32Pt)
    A1SX42 (64Pt) 
    (4) .DC5V / 12 V入力:A1SX71 (32Pt)
    Output Unit (1)接點出力(AC / DC):A1SY10 (16Pt) / 2A每點
    (2)晶體出力(DC12/24V):A1SY40(16Pt) / A1SY41(32Pt) /  A1SY42 (64Pt) / 0.1A 每點
       A1SY50 (16Pt) / 0.5 A , A1SY60(16Pt) / 2A
    Input / Output
    Combination
    Unit (1) A1SH42 – Input (16Pt) , 晶體Output (32Pt)/0.1A
    (2) A1SX48Y18 – Input (8Pt) , 接點Output (8Pt) /2A
    (3) A1SX48Y58 -- Input (8Pt) , 晶體Output (8Pt) /0.5A
    4楼 回复本楼

    引用 瑞雪照丰年 2007/3/7 19:26:32 发表于4楼的内容

  •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3/7 19:28:35

    註 :

    I/O Unit若接點為16Pt,為端子台型式 。若接點為32 Pt以上,每32Pt使用一40 Pin-    Connector , user可挑選32 Pt 端子台搭配使用,配線時較方便。
    I/O Unit點數,入力unit 最多64 Pt,晶體出力unit最多64 Pt,接點出力unit最多16Pt。
    Extension Base (A1S5X B)不含Power Unit (A1S6X B ),則Power由Base Unit Power (A1S6X B)提供 ,user若選擇不含power型式之ext base,使用時需計算Base Power 是否足夠提供extension I/O 使用。
    Extension base (A1S5X B(S1)) 之(S1) 表示ext base 右側具有ext bus port,可連接下個ext. base。若ext base 規格為(A1S5X B),則無ext port,,無法繼續串接其它ext base。

    常用特殊UNIT

    TYPE 型名 說明
    High-Speed Counter
    (高速計數器) A1SD61
    A1SD62 可接收高頻入力訊號
    61 type:50kpps(max)
    62 type:100kpps(max)
    A/D Convert Unit A1S64/68AD 可接收外部4/8組類比(A:~ 20mA/解析度6000,V:~ +/- 10V/ 解析度12000)訊號
    D/A Convert Unit A1S62DA 輸出類比訊號至外部devcie
    Position CTL. Uni
    (位置控制器) A1SD75P1/P2/P3-S3 1~3 Axis,可外接step/servo motor
    A1SD75M1/M2/M3 SSCNET 接線使用
    Computer Link Unit
    (計算機) A1SJ71UC24 –R2/R4 (A) R2 type:RS232
    R4 type:RS422 or RS485 port x 19200 bps(MAX)
    A1SJ71QC24 –R2/R4 (QnA) 同上
    Ethernet Unit
    (乙太網路) A1SJ71E71– B5-S3  (A)
    A1SJ71QE71-B5  (QnA) 10 BASE 5,10Mbps,~ 2500m,同軸線
    NET/ B  AJ71AT21B        (A) 2線式
    NET/ II A1SJ71AP/AR21    (A)
    AJ71AP/AR21    (QnA) AP:光纖 
    AR:同軸
    NET/10  A1SJ71LP/LR/BR21 (A)
    AJ71QLP/LR/BR21(QnA) LP:光纖,LR:雙迴路同軸,
    BR:同軸
    CC-Link Master A1SJ61BT11       (A)
    A1SJ61QBT11    (QnA) 三線式,目前較常使用之Remote I/O network。
    5楼 回复本楼

    引用 瑞雪照丰年 2007/3/7 19:28:35 发表于5楼的内容

  •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3/7 19:29:28

    6楼 回复本楼

    引用 瑞雪照丰年 2007/3/7 19:29:28 发表于6楼的内容

  •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3/7 19:32:38

    7楼 回复本楼

    引用 瑞雪照丰年 2007/3/7 19:32:38 发表于7楼的内容

  •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3/7 19:33:43

    8楼 回复本楼

    引用 瑞雪照丰年 2007/3/7 19:33:43 发表于8楼的内容

  •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3/7 19:35:01

    介绍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以及PLC在应用过程中,要保证正常运行应该注意的一系列问题,并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PLC 工业控制 抗干扰 布线 接地 建议
    一、简述
    多年来,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从其产生到现在,实现了接线逻辑到存储逻辑的飞跃;其功能从弱到强,实现了逻辑控制到数字控制的进步;其应用领域从小到大,实现了单体设备简单控制到胜任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及集散控制等各种任务的跨越。今天的PLC在处理模拟量、数字运算、人机接口和网络的各方面能力都已大幅提高,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主流控制设备,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PLC的应用领域
    目前,PLC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使用情况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1.开关量逻辑控制
    取代传统的继电器电路,实现逻辑控制、顺序控制,既可用于单台设备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机群控及自动化流水线。如注塑机、印刷机、订书机械、组合机床、磨床、包装生产线、电镀流水线等。
    2.工业过程控制
    在工业生产过程当中,存在一些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连续变化的量(即模拟量),PLC采用相应的A/D和D/A转换模块及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来处理模拟量,完成闭环控制。PID调节是一般闭环控制系统中用得较多的一种调节方法。过程控制在冶金、化工、热处理、锅炉控制等场合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3.运动控制
    PLC可以用于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的控制。一般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如可驱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广泛用于各种机械、机床、机器人、电梯等场合。
    4.数据处理
    PLC具有数学运算(含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数据转换、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数据处理一般用于如造纸、冶金、食品工业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统。
    5.通信及联网
    PLC通信含PLC间的通信及PLC与其它智能设备间的通信。随着工厂自动化网络的发展,现在的PLC都具有通信接口,通信非常方便。
    9楼 回复本楼

    引用 瑞雪照丰年 2007/3/7 19:35:01 发表于9楼的内容

  •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3/7 19:36:00

    10楼 回复本楼

    引用 瑞雪照丰年 2007/3/7 19:36:00 发表于10楼的内容

  •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3/7 19:36:46

    2.控制系统中干扰及其来源
    现场电磁干扰是PLC控制系统中最常见也是最易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因素之一,所谓治标先治本,找出问题所在,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必须知道现场干扰的源头。(1)干扰源及一般分类
    影响PLC控制系统的干扰源,大都产生在电流或电压剧烈变化的部位,其原因是电流改变产生磁场,对设备产生电磁辐射;磁场改变产生电流,电磁高速产生电磁波。通常电磁干扰按干扰模式不同,分为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共模干扰是信号对地的电位差,主要由电网串入、地电位差及空间电磁辐射在信号线上感应的共态(同方向)电压叠加所形成。共模电压通过不对称电路可转换成差模电压,直接影响测控信号,造成元器件损坏(这就是一些系统I/O模件损坏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这种共模干扰可为直流,亦可为交流。差模干扰是指作用于信号两极间的干扰电压,主要由空间电磁场在信号间耦合感应及由不平衡电路转换共模干扰所形成的电压,这种干扰叠加在信号上,直接影响测量与控制精度。
    (2)PLC系统中干扰的主要来源及途径
    强电干扰
    PLC系统的正常供电电源均由电网供电。由于电网覆盖范围广,它将受到所有空间电磁干扰而在线路上感应电压。尤其是电网内部的变化,刀开关操作浪涌、大型电力设备起停、交直流传动装置引起的谐波、电网短路暂态冲击等,都通过输电线路传到电源原边。
    柜内干扰
    控制柜内的高压电器,大的电感性负载,混乱的布线都容易对PLC造成一定程度的干扰。
    来自信号线引入的干扰
    与PLC控制系统连接的各类信号传输线,除了传输有效的各类信息之外,总会有外部干扰信号侵入。此干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变送器供电电源或共用信号仪表的供电电源串入的电网干扰,这往往被忽视;二是信号线受空间电磁辐射感应的干扰,即信号线上的外部感应干扰,这是很严重的。由信号引入干扰会引起I/O信号工作异常和测量精度大大降低,严重时将引起元器件损伤。
    来自接地系统混乱时的干扰
    接地是提高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EMC)的有效手段之一。正确的接地,既能抑制电磁干扰的影响,又能抑制设备向外发出干扰;而错误的接地,反而会引入严重的干扰信号,使PLC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来自PLC系统内部的干扰
    主要由系统内部元器件及电路间的相互电磁辐射产生,如逻辑电路相互辐射及其对模拟电路的影响,模拟地与逻辑地的相互影响及元器件间的相互不匹配使用等。
    变频器干扰
    一是变频器启动及运行过程中产生谐波对电网产生传导干扰,引起电网电压畸变,影响电网的供电质量;二是变频器的输出会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干扰,影响周边设备的正常工作。
    3.主要抗干扰措施
    (1)电源的合理处理,抑制电网引入的干扰
    对于电源引入的电网干扰可以安装一台带屏蔽层的变比为1:1的隔离变压器,以减少设备与地之间的干扰,还可以在电源输入端串接LC滤波电路。如图1所示


    (2)安装与布线
    ● 动力线、控制线以及PLC的电源线和I/O线应分别配线,隔离变压器与PLC和I/O之间应采用双胶线连接。将PLC的IO线和大功率线分开走线,如必须在同一线槽内,分开捆扎交流线、直流线,若条件允许,分槽走线最好,这不仅能使其有尽可能大的空间距离,并能将干扰降到最低限度。
    ● PLC应远离强干扰源如电焊机、大功率硅整流装置和大型动力设备,不能与高压电器安装在同一个开关柜内。在柜内PLC应远离动力线(二者之间距离应大于200mm)。与PLC装在同一个柜子内的电感性负载,如功率较大的继电器、接触器的线圈,应并联RC消弧电路。
    ● PLC的输入与输出最好分开走线,开关量与模拟量也要分开敷设。模拟量信号的传送应采用屏蔽线,屏蔽层应一端或两端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屏蔽层电阻的1/10。
    ● 交流输出线和直流输出线不要用同一根电缆,输出线应尽量远离高压线和动力线,避免并行。
    (3)I/O端的接线
    输入接线
    ● 输入接线一般不要太长。但如果环境干扰较小,电压降不大时,输入接线可适当长些。
    ● 输入/输出线不能用同一根电缆,输入/输出线要分开。
    ● 尽可能采用常开触点形式连接到输入端,使编制的梯形图与继电器原理图一致,便于阅读。
    输出连接
    ● 输出端接线分为独立输出和公共输出。在不同组中,可采用不同类型和电压等级的输出电压。但在同一组中的输出只能用同一类型、同一电压等级的电源。
    ● 由于PLC的输出元件被封装在印制电路板上,并且连接至端子板,若将连接输出元件的负载短路,将烧毁印制电路板。
    ● 采用继电器输出时,所承受的电感性负载的大小,会影响到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因此,使用电感性负载时应合理选择,或加隔离继电器。
    ● PLC的输出负载可能产生干扰,因此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如直流输出的续流管保护,交流输出的阻容吸收电路,晶体管及双向晶闸管输出的旁路电阻保护。
    (4)正确选择接地点,完善接地系统
    良好的接地是保证PLC可靠工作的重要条件,可以避免偶然发生的电压冲击危害。接地的目的通常有两个,其一为了安全,其二是为了抑制干扰。完善的接地系统是PLC控制系统抗电磁干扰的重要措施之一。
    PLC控制系统的地线包括系统地、屏蔽地、交流地和保护地等。接地系统混乱对PLC系统的干扰主要是各个接地点电位分布不均,不同接地点间存在地电位差,引起地环路电流,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例如电缆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如果电缆屏蔽层两端A、B都接地,就存在地电位差,有电流流过屏蔽层,当发生异常状态如雷击时,地线电流将更大。
    此外,屏蔽层、接地线和大地有可能构成闭合环路,在变化磁场的作用下,屏蔽层内又会出现感应电流,通过屏蔽层与芯线之间的耦合,干扰信号回路。若系统地与其它接地处理混乱,所产生的地环流就可能在地线上产生不等电位分布,影响PLC内逻辑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正常工作。PLC工作的逻辑电压干扰容限较低,逻辑地电位的分布干扰容易影响PLC的逻辑运算和数据存贮,造成数据混乱、程序跑飞或死机。模拟地电位的分布将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引起对信号测控的严重失真和误动作。
    11楼 回复本楼

    引用 瑞雪照丰年 2007/3/7 19:36:46 发表于11楼的内容

总共 , 当前 /,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