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CE休憩园 » 李广与李陵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李广与李陵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3/31 22:18:15      1004 查看 0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央视连续剧《汉武大帝》
            基于剧情需要,将李广之死由自刎改为战殁。这样做虽理顺了剧情,却也稀释了李广的孤傲个性,大大削弱了一首英雄悲歌的张力。要说悲剧英雄,汉武一朝大概没有比李广一家更凄惨悲凉的了。 李广年轻时便以武勇得到 文帝赏识;景帝时曾任平七国乱的先锋。武帝即位之初,李就和程不识并列当世两大名将。然而这位被誉为“才气天下无双”,让匈奴人闻风丧胆的“飞将军”却一生都郁郁不得志,最后更因迷路错失了合围匈奴的任务,又不愿以  三朝老将之尊,去面对主帅 卫青所派 军法官的审问, 而最终落得自刎的悲惨下场。

            李广的儿子
            李敢曾以战功封侯,却因气愤父亲含恨致死,将卫青揍了一顿,结果被卫的外甥霍去病暗箭射死。孙子李陵(李敢的侄儿)年轻时得到武帝的栽培,  但后来和匈奴作战时 寡不敌众,全军尽没而降。一年后,武帝误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谣言,一怒之下杀光了李陵全家,还连累为他辩护的司马迁也下狱受腐刑。

            李广一生事业横跨文帝、景帝、武帝祖孙三代,他自家的祖孙三代却都在武帝一朝含恨而亡,要说悲剧,还有比这个武勇家族的结局更凄惨哀伤的吗?唐王昌龄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然而这位飞将军的孙子最终却被迫变成了胡人,还率领匈奴人和汉将李广利作战!历史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凉的讽刺呢?

            斯人已远,为古人悲叹也无济于事。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观点来看,我们更关心的是: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错,让原本应该是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家族齑志以没?究竟让民族英雄变为汉奸的症结何在?有没有方法可以不让这个悲剧发生?

            我们重读历史,让时光的录像倒带,可以从汉武帝的性格和李家将的心态来略窥端倪:

            多疑而唯亲是用的老板

            汉武帝雄才大略,天纵英明,22岁亲政,两年后就开始转变过去六十年来祖辈沿袭的和亲政策,主动出击匈奴。这位年轻的皇帝不但血气方刚,亲自制订战略,遥控指挥每一场战役,而且个性专断、爱恨分明,喜用外戚中锐意进取的年轻人,对一干老将不甚看重。比刘彻大三十岁的李广几次无功而返后,很快便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元狩4年,李广已经六十几岁了(推算应在67、68左右),坚持要随卫青、霍去病出征,而且希望担任前将军一职,正面迎战匈奴单于  ,好为自己的人生画下完美的句点。汉武帝拗不过这位誉满国中,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老将,勉强同意了他的要求,却又在私底下告诫卫青:李广年老运衰,不可让他担任先锋,以免失去捕捉单于的机会。

            卫青对武帝一向唯命是从,便在远征大漠之际要李广改走东线,结果酿成了后来的悲剧。我们揣摩李广的心理,与其说他因不愿放下身段去面对刀笔小吏而自杀,不如说他是深感不得知遇,人生无望,而彻底放弃了生的意念。

            二十年后,造化弄人,同样的悲剧又发生了。公元前一百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汉匈再度决裂。次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刘彻的另一个小舅子)出兵攻击匈奴,而安排李陵负责兵粮调度,但时已35岁的李陵不甘人后,希望自当一队。武帝开始不答应:“你们这些为将的都不喜欢隶属他人吧?但我这次派出不少兵力,已经没有骑兵可以给你了。”李陵仍坚持请缨:“ 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眼见这年轻人还蛮有气魄的,颇有乃祖之风,刘彻便答应了他,并派路博多接应掩护。

            但路博多是12年前平南越和闽越而立下大功的名将,自不愿为小辈担任副手,于是上书劝阻。多疑的武帝一看大怒,怀疑这是李陵大言后又胆怯后悔,才唆使路写的。于是让路、李两人分道出兵, 酿成了其后的悲剧。这位多疑而善变的老板后来虽感到后悔,但已经太晚了。

            急于证明自己而牺牲的干才

            李广和李陵都是自负其能的人才。李广的堂弟李蔡才干比李广低得多,但却能封侯拜相,让李广一直难以平衡。所以他才多次请求出征,希望建功立业。到了最后,以六十几岁的高龄还坚求和单于对阵,就已经不是单纯的想立功,而是时不我予地迫切要证明自己,就像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那个老渔夫一样了!

            李陵在祖、叔相继冤死的背景下成长,同样希望向世人证明自己是“不辱家声”的将门虎子。在寡不敌众而被俘后,他的心里必然来回挣扎了很久,最终也可能如他自述那样,是抱着伺机反正的心理而投降的。但当刘彻杀光了他全家之后,便断绝了他的返国之路,使得他反过来替匈奴去向苏武劝降。

            李陵和苏武本就是相熟的同事,当见 到在贝加尔湖畔牧羊的故人时,李陵告诉苏武“你的兄弟都因小过失而被迫自杀了,母亲已含恨去世,你的妻子也已改嫁,儿子不知下落,  你不投降又能怎样,人生还有什么指望?”这样 劝说了三天,苏武仍坚如铁石,无动于衷。李陵劝降不成,出帐后不禁仰天长叹:“嗟乎,义士!陵  …之罪上通于天!”汉书这一段生动的描写,让我们见李陵如在目前。

            十年后,李陵得知刘彻过世,立即告知苏武:“皇上驾 崩了,你已经没有效忠的对象了,何不投降。人生短暂,何苦这样钻牛角尖?”然而苏武听了,只是向着南方号啕大哭,仍旧坚持不降。对人生的诠释,这两位老朋友在相似的落难困苦中相互质疑,也各自向自己的内心深深地寻问。

            从汉书的描述来看,李陵处心积虑要苏武投降,显非为了效忠单于,而是为了证明自己、认同自己、寻求世人对自己的理解,好证明自己的无奈与无辜。这种 从内心深处渴望获得认同和正面评价的表现,深刻描绘了一个“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才子几近绝望的呻吟。又过了七年,苏武终于获准离开匈奴。返汉前夕, 李陵为他置酒祝贺,心情无疑是五味杂陈的。愁肠纠结之余,李陵 起舞作歌:“ 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歌罢,泣下数行,与苏武诀别。当时在现场亲见这一幕的人,大概没有不为之感伤垂泪的了。

            后世怀才不遇者,如王勃、李白,对李广和李陵祖孙的悲凉命运都发出了深深的感叹;辛弃疾夜读李广传,至于难以成眠;日人中岛敦在 1942年撰写的小说《李陵》里,藉李陵、司马迁、苏武三人的遭遇,提出了自己向命运的疑问。李广与李陵,成了古今中外不得志者移情自感的寄托。

            个人与团队的契合

            关于李陵评价的争议,可说绵延两千年而不绝。白居易、王夫之是彻底否定李陵的;钱穆、吕思勉是为李陵辩护的。究竟李陵功罪如何,由于古今事异,价值观不同,并非我们关切的焦点。我们关心的,应该是从血迹斑斑的历史中,发掘“英才如何能在团队中发挥作用和贡献”的启示。

            当人才不断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拼命要证明自己正确的同时,如何说服群体?如何不和团队的道路背离而迷失?如何不失去整个团队的信赖和支持?汉武帝看来不是一个公正的好老板,但李广和李陵那两颗想要证明自己的心,似乎也已经超越了争取团队目标的初衷,而流于意气。

            引申而言,人毕竟不能脱离团队而成事。是己而非人,即使 辩赢了对方,证明自己的正确,却有可能因过度指责他人而伤害了团队的续航力,或是让自己脱离了群体成功的轨道。这似乎不是最正确的做法。

            反过来说,成为没有主见的骑墙派当然也不对。如何坚持正道,又能超越自我,正是千古不易的课题。这方面,看来只有靠一点一滴地建立组织的互信,并做好内部的沟通,让策略上下一致,左右不相猜疑,才能避免悲剧的不断重演。

            李广墓(衣冠冢?)仍在甘肃天水石马坪的一所小学内;李陵据说是死在 中亚的 吉尔吉斯。 上个世纪中叶, 吉尔吉斯的 亚伯坎发现了一座汉式宫殿的遗址。苏联考古学家艾赫切哈娃断言:“除李陵外,不可能有其它人拥有这样的宫殿”。是耶?非耶?真所谓“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徒然留给后人无限的怀想了。

1楼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