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传感器 » 防雷

钟灵山

钟灵山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7804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6-12-25

最后登录时间: 2011-12-2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防雷

钟灵山  发表于 2007/6/22 8:40:34      730 查看 0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自古以来,雷电灾害一直存在,据有关研究统计,地球上任一时刻平均有2000多个雷暴在进行着,平均每秒有100次闪电,每个闪电强度可高达10亿伏,足见其能量之大,产生的危害可想而知。

200多年前,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以后,建筑物等设施已得到了一定的保护,人们认为可以防止雷害,对防雷问题有所松懈。但是随着近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雷电灾害越来越频繁,损失越来越大,原先的避雷针已无法保护建筑物、人和电器设备。握着电话话筒而受雷击致死的人时有所闻,原先许多从来不发生雷电灾害的行业和部门也频频受害。这些雷害是人们意料不到的。据统计,现今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0亿美元,死亡人数在三千人以上。我国根据气象部门和劳动部门的估算,每年雷击伤亡人数均超过1万,其中死亡3000多人。例如1989年8月12日,我国青岛市黄岛油库遭雷击失火,燃烧104小时才勉强扑灭。伤亡人员近百名,烧毁原油3.6万吨,整个油库毁坏殆尽,变成一片废墟。又如某数据中心,集全体技术人员历时三年的研究成果和宝贵数据因一次雷灾而化为乌有。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90年代以后,雷灾出现新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高大建筑的兴起,最典型的就是高层智能大厦,这种高大的建筑物很容易吸引落雷,从而使本身所在建筑及附近建筑遭到破坏。另外,随着微电子技术高度发展及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使雷害对象也发生了转移──从对建筑物本身的损害转移到对室内的电器、电子设备的损害,以至发生人身伤亡事故。随之防雷对象也由强电转移到弱电,雷电产生的电磁脉冲超过直接雷击而成为主要危害。

1楼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