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的结构是pnp或npn三层,但并不等价于两个背对背pn结,主要的特殊之处有2点,(1)中间的基区非常薄(微米到亚微米级的);(2)发射区的掺杂浓度非常高(因此有大量的“载流子”)
导不导电主要看2条:(1)有没有电场(也就是电压,是驱动力,是外因);(2)有没有“载流子”(就是带有电荷,又可以自由移动的粒子,这是内因)。
以npn管为例来讲,当发射结正向偏置时,发射区的大量“载流子”电子通过发射结进入基区,由于基区很薄,它们还来不及从基极流走时就来到了集电结,而集电结上所加的反向偏压恰恰是吸引电子到集电区的,在这个“驱动力”的作用下,绝大部分电子流向了集电极,从而形成大的集电极电流,而只有很少的电子经基极流走,形成很小的基极电流。
事实上,发射区的掺杂浓度越高,基区越薄,则上述两种流向的电子比值就越大,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越高。
1楼
0
0
回复
导不导电主要看2条:(1)有没有电场(也就是电压,是驱动力,是外因);(2)有没有“载流子”(就是带有电荷,又可以自由移动的粒子,这是内因)。
以npn管为例来讲,当发射结正向偏置时,发射区的大量“载流子”电子通过发射结进入基区,由于基区很薄,它们还来不及从基极流走时就来到了集电结,而集电结上所加的反向偏压恰恰是吸引电子到集电区的,在这个“驱动力”的作用下,绝大部分电子流向了集电极,从而形成大的集电极电流,而只有很少的电子经基极流走,形成很小的基极电流。
事实上,发射区的掺杂浓度越高,基区越薄,则上述两种流向的电子比值就越大,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