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君,10年艰辛,让失明的女儿学会独立,在课堂上、运动场上充满自信;朱美蓉,下岗多年的单亲妈妈,用点滴言行,教会女儿从容面对困境;冯云霞,因小儿麻痹症而腿脚不便的母亲,悉心教导,让孩子懂得感恩生活,活得精彩……让逆境成为孩子人生财富,他们加倍地付出,加倍地爱;如今,终于微笑目送儿女步入考场。他们说,经历了风风雨雨,孩子终于长大成人,站在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放开手,让孩子飞得更高
谢德君的女儿谢丹玲6岁时,因青光眼失明。他下定决心:孩子失去光明,但不能失去生活,放开手,孩子才能高飞。“放手”,从上学开始。从奉贤的家到长宁的盲童学校,路上起码花费3小时,第一次,他带着女儿,一路上车下车,详细告知哪里上车,哪站转乘;第二次,他把女儿送到莘庄,让她自己回校;第三次,完全让女儿一人从家到学校。
“思想有多远,路能走多远。”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谢德君鼓励女儿学习技能,为社会服务。小谢最终选择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护理专业和上师大的社工专业。
困难成为奋发向上的动力
已下岗多年的单亲妈妈朱美蓉,与女儿相依为命,家里经济条件一直不宽裕。一次,亲戚邀请母女俩去喝生日酒。朱美蓉特地向邻居借了一条牛仔裤,准备让她穿上去赴宴。女儿不高兴了,觉得挺丢人。她抚着孩子的头轻轻说:“妈妈不能给你富有,但我们可以一起努力,把贫穷化作人生财富。你努力了,将来成功了,这‘第一桶金’就是你自己挖来的,那才是最值得自豪的。”女儿有些惊讶,初中毕业的妈妈讲的话如此富有哲理;女儿暗暗下了决心,暂时的困难已成为奋发向上的动力。
感恩生活,不忘回报
腿脚不便的冯云霞,用纺织厂每月400元的收入,支撑起只有母子两个人的家,可不久工厂又关闭了。困难接踵而来。令她和儿子超超永远难忘的,是伸出援手的那些热心人:黄浦区工人文化宫画图班的胥老师免去了超超大部分学费,市南中学让考艺术类专业的超超免费借读。超超的高考考场在路途遥远的吴淞二中,冯云霞打工的雇主连续三天开车接送……“那么多人帮助我们,真的幸运”——母子交心时,这句话妈妈说得最多。
前几天,黄浦区工人文化宫的画图老师上门,想请超超高考后去当“小老师”,冯云霞二话不说就答应,却拒绝了老师提出的报酬,“没有你们,超超怎么有机会学画画,现在帮着教小朋友,是应该的。”
-
-
-
-
szzunzheng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180 2025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时间: 2009-10-12
-
-
szzunzheng 发表于 2007/9/15 15:51:24
引用 szzunzheng 2007/9/15 15:51:24 发表于2楼的内容
-
-
引用 lyting 2007/11/3 23:42:44 发表于3楼的内容
-
引用 myron_mao 2007/11/5 11:00:52 发表于4楼的内容
-
引用 moonoon 2007/11/5 17:23:33 发表于5楼的内容
-
引用 therun 2007/11/5 23:36:53 发表于6楼的内容
-
引用 钟灵山 2007/11/6 8:13:59 发表于7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