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FCS
在我国开发、应用较好的,如LONWORK、CAN、HART冲击较小,最有发展前途的Ethernet冲击也较小,因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非常广泛。现场总线FF、Profibus影响要大些,因我们的开发、应用均还开始不过几年。
(2)嵌入式系统总体上来说冲击较小,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洗衣机等已开发应用。过程控制、制造自动化领域也已开发并开始应用。
(3)DCS除大系统企业仍以进口为主,中小系统DCS我国已具有较强竞争能力(技术上可以抗衡,价格上有一定优势)。
(4)IPC继国产PC占70%以上市场之后,国产IPC也将占50%以上份额。
(5)PLC国内市场仍会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被A-B、西门子、GE-FANUG、ModicanTE(法)、三菱电子、OMRON七大家为代表的国外厂商占领。
(6)数控市场主要被西门子、FANUC、西班牙等占领。国产数控开始从一席之地,逐渐加大分额。
(7)传感器 因基础微弱,特别是微机械加工技术已成为我国微传感器发展的瓶颈。和美、日、欧洲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必须对微传感器的研究工作给予特别的重视和投入,落实研究计划。这对我国仪器综合实力的发展和增加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我国未来仪器仪表繁荣的发动机,仪器仪表智能化是现场总线及FCS的基础,是我国发展工控,迎头赶上的突破口和必由之路。
3.3 我国的发展策略
3.3.1 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工业控制计算机、仪器仪表是信息技术的源头,属于高科技产业,加入WTO更是首当其冲。我国工控机市场需求不旺;国外厂商的激烈竞争,并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我国工控机厂商数量多,但规模小,竞争实力不足。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如何发展我国的工控机产业呢?首先是转变观念,观念的陈旧将是阻碍我国工控机发展的最大障碍。
(1)对工控机系统重要性认识不够。更多的是将其作为装备类产品的一般的辅机配套,没有作为整机的关键部分。
(2)强化国际分工观念。世界计算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使得计算机研究开发,产品生产、市场销售日益国际化。我们就要适应这个变化了的形势,根据自身情况,扬长避短,参与国际分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在国际分工中取得比较优势。
(3)强化大行业观念。传统的部门、地方条块分割造成投入的分散,科研力量分散和低水平重复严重、部门垄断、地方保护、严重制约行业发展。打破条块分割,发挥大行业群体中各自的优势,走专业化、规模经济的路子。
3.3.2 策略
(1)发展有我国特色的产品,应用系统。我国经济发展已由轻工阶段进入以建筑和汽车为代表的消费重工阶段、家电控制。但这又和50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不同,对产品的技术水平要求要高得多,我国又不可能大量更新设备,因此,用工控机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重工业,化学工业改造更要加快步伐。“十五”攻关项目中的改造传统产业沈阳机械工业重镇试点就是一个重要步骤。不少产品急待更新换代,建筑智能化,重工业中机械产品(建筑机械、汽车)机电一体化是重要途径。相应的工控机大有用武之地。
(2)以应用促发展。进口的工控机的广泛应用,将直接给予我们众多产业的效率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这就是我国倡导“应用与世界同步”的基本出发点。经济发展上新台阶,工控机应用成为不可忽略的强有力的手段。有条件的单位要从帮助搞应用规划、计划开始、搞好培训;搞好示范应用系统;搞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尤其重要的是通过长期工控机应用,摸索出自己的长处,有个绝活,在竞争中就可立于不败之地。(3)合资是成功的模式之一。外资进入企业,对工控机的技术、管理、生能力等方面带来许多新活力,对工控机产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人说,合资公司是一种技术嫁接工业,结出的果实当然不错。
(4)保持汉字应用的领先地位。为方便我国的应用,工控机必须采用汉字。我们这个12亿多人使用汉字的国家,在这方面有优势,并要不忘记把这个领先地位保持下去。据王选院士讲,汉字应用我们已无大优势可言。
-
-
-
-
szzunzheng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180 2025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时间: 2009-10-12
-
-
szzunzheng 发表于 2007/9/25 12:33:02
引用 szzunzheng 2007/9/25 12:33:02 发表于2楼的内容
-
-
引用 therun 2007/10/27 16:55:02 发表于3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