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现场总线 » 现场总线技术纵横谈

强强

强强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4136  2025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8-18

最后登录时间: 2008-03-03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现场总线技术纵横谈

强强  发表于 2007/9/25 15:03:00      786 查看 1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一、引言

现场总线在控制领域崭露头角不过是最近几年,然而其来势凶涌,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那么,究竟什么是现场总线?什 么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较之目前在工控界仍占主导地位的集散控制系统(DCS)有何特点和优点?在现场总 线标准尚未统一之前,能采用吗?若欲采用,40多种现场总线,应选用哪一种?

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论述,从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角度探讨现场总线的成因;阐述现场总线的概念、体系结构和特点给出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提出面对现场总线百家争鸣的现状应采取的对策;结合具体实例说明现场总线开发应用方法。

二、现场总线的产生

纵观控制系统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每一代新的控制系统推出都是针对老一代控制系统存在的缺陷而给出的解决方案,最终在用户需求和市场竞争两大外因的推动下占领市场的主导地位,现场总线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产生也不例外。

1、模拟仪表控制系统

模拟仪表控制系统于六七十年代占主导地位。其显著缺点是:模拟信号精度低,易受干扰。

2、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

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于七八十年代占主导地位。采用单片机、PLC、SLC或微机作为控制器,控制器内部传输的是数字信 号,因此克服了模拟仪表控制系统中模拟信号精度低的缺陷,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的优点是易于根据全局情况进行控制计算和判断,在控制方式、控制机时的选择上可以统一调度和安排;不足的是,对控制器本身要求很高,必须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和极高的可靠性,当系统任务增加时,控制器的效率和可靠性将急剧下降。

3、集散控制系统(DCS)

集散控制系统(DCS)于八、九十年代占主导地位。其核心思想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即管理与控制相分离,上位机用于集中监视管理功能,若干台下位机下放分散到现场实现分布式控制,各上下位机之间用控制网络互连以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因此,这种分布式的控制系统体系结构有力地克服了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中对控制器处理能力和可靠性要求高的缺陷。在集散控制系统中,分布式控制思想的实现正是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遗憾的是,不同的DCS厂家为达到垄断经营 的目的而对其控制通讯网络采用各自专用的封闭形式,不同厂家的DCS系统之间以及DCS与上层Intranet、Internet信息网络之间难以实现网络互连和信息共享,因此集散控制系统从该角度而言实质是一种封闭专用的、不具可互操作性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且DCS造价昂贵。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网络控制系统提出了开放化和降低成本的迫切要求。

4、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FCS正是顺应以上潮流而诞生,它用现场总线这一开放的,具有可互操作的网络将现场各控制器及仪表设备互连,构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同时控制功能彻底下放到现场,降低了安装成本和维护费用。因此,FCS实质是 一种开放的、具可互操作性的、彻底分散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有望成为21世纪控制系统的主流产品。

三、现场总线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1、现场总线的概念

现场总线是将自动化最底层的现场控制器和现场智能仪表设备互连的实时控制通讯网络,遵循ISO的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全部或部分通讯协议。FCS则是用开放的现场总线控制通讯网络将自动化最底层的现场控制器和现场智能仪表设备互连的实时网络控制系统

2、现场总线与局域网的区别

(1)按功能比较,现场总线连接自动化最底层的现场控制器和现场智能仪表设备,网线上传输的是小批量数据信息,如检测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等,传输速率低,但实时性高。简而言之,现场总线是一种实时控制网络。局域网用于连接局域区域的各台计算机,网线上传输的是大批量的数字信息,如文本、声音、图像等,传输速率高,但不 要求实时性。从这个意义而言,局域网是一种高速信息网络。

(2)按实现方式比较现场总线可采用各种通讯介质,如双绞线、电力线、光纤、无线、红外线等,实现成本低。局域网需 要专用电缆,如同轴电缆、光纤等,实现成本高。

3、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体系结构

如图1所示,最底层的Infranet控制网即FCS,各控制器节点下放分散到现场,构成一种彻底 的分布式控制体系结构,网络拓扑结构任意,可为总线形、星形、环形等,通讯介质不受限制,可用双绞线、电力线、无线、红外线等各种形式。FCS形成的Infranet控制网很容易与Intranet企业内部网和Internet全球信息网互连,构成一个完整的企业 网络三级体系结构。

总线的特点:

(1)开放性和可互操作性

开放性意味FCS将打破DCS大型厂家的垄断,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平等竞争的机遇。可互操作性实现控制产品的“即插即用”功能,从而使用户对不同厂家工控产品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2)彻底的分散性

彻底的分散性意味着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系统很容易进行重组和扩建,且易于维护。

(3)低成本

衡量一套控制系统的总体成本,不仅考虑其造价,而且应该考察系统从安装调试到运行维护整个生命周期内总投入。相对DCS而言,FCS开放的体系结构和OEM技术将大大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且彻底分散的分布式结构将1对1模拟信号传输方 式变为1对N的数字信号传输方式,节省了模拟信号传输过程中大量的A/D、D/A转换装置、布线安装成本和维护费用。因此从总体上来看,FCS的成本大大低于DCS的成本。

可以说,开放性、分散化和低成本是现场总线最显著的三大特征,它的出现将使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产生划时代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将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变革,必将开创自动控制的新纪元。

四、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

现场总线发展迅速,现处于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阶段。目前已开发出有40多种现场总线,如Interbus、Bitbus、DeviceNet、MODbus、Arcnet、P-Net、FIP、ISP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5种,分别是FF、Profitbus、HART、CAN和LonWorks。



1、FF(Foundation Fieldbus现场基金会总线)由美国仪器协会(ISA)1994推出,代表公司有Honeywell和Fisher-Rosemount,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连续工业过程控制中的仪表。FF的特色是其通讯协议在ISO的OSI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3层之上附加了用户层,通过对象字典OD(Object Dictionary)和设备描述语言DDL(De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实现可互操作性。目前基于FF的现场总线产品有,美国Smar公司生产的压力温度变送器,Honeyweill&Rockweill 推出的ProcessLogix系统,Fisher-Rosemount推出的PlantWeb。

2、Profibus(Process Fieldbus)德国西门子公司1987年推出,主要应用于PLC。产品有三类:FMS用于主站之间的通讯;DP用于制造行业从站之间的通讯;PA用于过程行业从站之间的通讯。由于Profibus开发生产的现场总线产品开发时间早至 十年前,限于当时计算机网络水平,大多建立在IT网络标准基础上,随着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用户要求越来越高,现场总线的 产品只能在原有IT协议框架上进行局部的修改和补充,以致在控制系统内增加了很多的转换单元(如各种耦合器),这为该产 品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1楼 0 0 回复
总共 , 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