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普物,中国造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制造”艰难起步,在东莞等靠近港澳的内地城市,一种名叫“三来一补”的合作模式开始兴起。所谓“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本质就是利用中国的低成本优势,通过两头在外(原料在外、市场在外)的业务模式,为国际企业代工,继而赚取基本加工费。这便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制造”的形态。
自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制造”开始了第一阶段的高速增长。20年间,“中国制造”占全球的比重跃升为6%,东莞的电子产品加工、泉州的运动鞋类加工、义乌的小商品加工、威海的渔具加工等,逐渐成为“中国制造”的区域特色。而建立在低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低税收(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两免三减半”政策)、低端产业链(同质化无差异产品)基础之上“中国制造”,逐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