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中国节水灌溉网的报道显示,我国东北地区,如黑龙江省的农田灌区-水稻种植区,水资源短缺非常严峻。
随着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调整,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水稻种植,出现了种植热潮,但是由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不足,迫使黑龙江省将过去几年的几百万亩水田改为旱田。这个曾经出现的问题,在现今的水稻种植的强势中,依然是一个问号。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采用了旱地旱稀植技术和减温型节水灌溉技术,黑龙江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即迅速的扩大,但由于该省的旱情灾害,造成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减低,起伏前行。
扩大种植面积,需要的关键措施,就是开源节流,开源,不仅包括新建水源工程,更重要的是把严重缺水的农田,转移到水资源丰沛的地区,然后,在进行节流增效的措施,调动农民的节水积极性,增强节水意识,树立标杆政策。
据黑龙江省防汛指挥部门有关人士介绍,优于种植区地势不平坦、田间工程不配套,一旦恢复水田,将面临大面积的水田缺水,所以,这大面积的水田,只能依靠机井灌溉,从经济角度上看,有地下水水温低造成的产量低、米质差的问题,从生态的角度讲,在地下水补给差的地区,继续机井灌溉,会引起地下水水位继续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对于三江平原的机井灌溉水稻曾对农民增收发挥的重要作用的现实,我们必须,对此作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维护水资源和农民的切实利益。
加大农业水利建设,尤其是水利信息化建设,实时监测水资源的实际承载能力,监测各个环节灌溉的数据,增强农民节水意识。通过有效的政策,优秀的信息化产品,如:LAND水资源控制器、LAND遥测终端RTU、数据通信终端DTU、LAND物联网产品以及LAND计算机软件系统,将农业灌区的实时在线计量监测数据、水资源数据整合到系统平台,通过这些抓手,促进水权水价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