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从来都是一个略显沉重的词语,“出门在外,要注意安全”,“在外工作,要注意安全”,家人叮嘱,不外乎安全二字,它在每个人的心中,以情为纽带,用爱来承载。与安全相对立的,就有事故一词。每一起事故,都会牵动人们的心,为伤者同情,为逝者伤心。今天小编来分享两个与事故相关的词语:海恩法则与墨菲定律。
海恩法则定义: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 29 起轻微事故和 300 起未遂先兆以及 1000 起事故隐患。假如人们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预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头,预先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头、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会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
我们看一个真实的案例:发生于16年11月24日的丰城电厂特大事故,造成了73人的死亡,若干人员受伤。各相关负责人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挽回不了73条人命。如今让我们回过头来看造成这起特大事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事故发生于11月24日早七点左右,此时第53号筒壁完成浇筑,第50号筒壁已养护约30小时,在拆除第50号筒壁时,第50、51、52号筒壁坍塌向外坠落,引起模板平台坠落和拉索连接的平桥倒塌,木工70人,1名平桥操作员和2名升降机操作员死亡,塔内地下室若干人受伤。从这里我们看到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筒壁坍塌。
那么造成笔筒坍塌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据事故调查,对当时气温条件下进行混凝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养护30小时、16小时、4小时(分别对应50号、51号、52号筒壁)后,强度约为2.35MPa、0.29MPa、无强度。远低于《双曲线冷却塔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6MPa限值。由此得出气候问题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从而造成了筒壁的坍塌。
在事故发生前,同等条件下养护的试块本应在第三方试验室送检,并将检测报告交给施工方工程部长,由他决定是否拆模继续施工。但事实上养护试块只是偶尔送到搅拌站做强度试验,在24日施工方试验人员已发现混凝土未凝固无法脱模,送到搅拌站后测试强度为1MPa。施工部长得到汇报后未采取任何措施。施工方11日得到降温消息,要求增加早强剂,调整配合比,但工作未落实。(数据来自知乎:何敏)
由此我们得出一条清晰的脉络:管理工作未按要求落实è混凝土强度不够è筒壁坍塌。
这肯定不是导致事故的全部原因,但确是最清楚的一条脉络。事后回想如果能够保证所有工作都按照要求来完成,那么这起事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呢?安全问题大于天,责任预防行在前。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源自一名叫“墨菲”的美国上尉,他认为“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 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
主要内容: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墨菲定律在技术界不胫而走,因为它道出了一个铁的事实:技术风险能够由可能性变为突发性的事实。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的发生,而事故是一种不经常发生的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比较小,就是人们所称的小概率事件。由于这些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这恰恰是事故发生的主管原因。墨菲定律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要想保证安全,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措施,消除人们不希望有的和意外的事件。
萧伯纳说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黑格尔说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得到教训,只会不停的重复历史。做好预防,做好安全管控,是企业在运营中最重要的事情,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愿天下再无安全事故发生。更多信息可以查看云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