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实时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有网友说“实时数据库不在内部解决测点的层次关系”,这是个伪命题。且不说我们从事的上层实时数据库必须有结构,即使底层的DCS系统的实时数据库实际上都是有层次结构的:
例如西门子的PCS7的某位号TRC104,在DCS内部表示为S7$Program(2)/TRC104.PV_IN,这实际上已经是三个层次;
三个层次分别是模块──内部位号──数据;
FoxBoro的aw51系列的某位号TI_302,在DCS内部表示为TI313_334AIN:TI_302AIN.PNT,这实际上也是三个层次;
三个层次分别是模块──内部位号──数据;
横河的CS3000,同一个位号TI1101也有两个层次:
TI1101.PV,TI1101.SV,TI1101.MV,TI1101.MODE,TI1101.ALAM,TI1101.SUM,TI1101.HH,TI1101.LL
两个层次是:内部位号──数据;
这里的数据包括设定值、测量值、输出值、求和、报警、上限、下限等。
搞过DCS的网友都知道,所谓位号仅仅是给人看的,真正表示数据的是DCS的内部位号,DCS数据的存取均以内部位号为准,以“没有层次的外部位号”是无法存取数据的。所以即使DCS的实时数据库都是有层次的数据结构。说“实时数据库不在内部解决测点的层次关系”是没有根据的。
我们先前定义的上层实时数据库数据结构:
中国石油──石化公司──石化工厂──石化车间(装置)──生产数据(位号)
仅仅是DCS多层数据结构的自然延伸而已:
中国石油──石化公司──石化工厂──石化车间(装置)──DCS模块──内部位号──数据。
我们先前说的某些进口“实时数据库”对位号的重编正是设法变没层次为有层次,即:
“以位号TI1101为例,蒸馏装置重新编为ZL_TI1101,催化装置重新编为CH_TI1101”
我们所说的多层次的实时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已经是运行十多年的NSIS石油化工实时信息系统的实时数据库的实际结构,是被实践证实是先进可行的。
我很希望网友能举出实例说明没有层次的实时数据库怎样套用到实际上是有层次结构的企业的实时数据上。
黄嘉珀
2007-12-12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