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CE休憩园 » 非洲巴黎津巴布韦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非洲巴黎津巴布韦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12/23 22:51:18      2096 查看 4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随着非洲几个国家成为我们的旅游目的地国,到非洲旅游成为2005年旅游的一个新的亮点,在2004年欧洲游火了一把以后,2005年的非洲游是不是也一样能热上一阵子呢?今天我就先向大家介绍一个有着“非洲巴黎”之称的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Zimbabwe)是非洲大陆东南部的一个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的内陆国家,也是非洲地区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国家,迄今境内仍然遗留着许多古代历史遗迹。这个国家以高原为主,尤其是中部的高地草原区堪称全境地形的脊柱,大多数河流都发源于此地,分别向北流入赞比亚西河或者向南流入林波波河。津巴布韦属高原草原性气候国家,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世界上气候最好的国家之一。


  津巴布韦和其他南部非洲各国一样,这个国家的料理主要是由非洲菜以及英国菜组成。前者通常是用他们的主要食品玉米磨成粉调和成Sadza,再浇上被叫做Nyama的肉汁。一般用牛肉和鸡肉,偶尔也用鳄鱼肉或者羚羊肉做肉汁。津巴布韦的人们很少出外就餐,所以在饭店吃饭的几乎都是外国人,西餐价格不菲。但是在哈拉雷和布拉瓦雍商业街以及繁华地区有意大利餐馆、中餐馆、希腊以及印度风格的餐馆,还有价格适中的咖啡屋。饭店的早餐在5美元左右,午餐也不很贵,而且量大。饮料一般有咖啡、红茶、炭酸饮料,也生产像东方米酒一样的酒类,但是国人最好饮用本地产啤酒和葡萄酒。


  津巴布韦有各种各样不同风格的工艺品,如面具;仿照犀牛、河马等动物雕刻而成的石制品、木制品;手工制做的乐器;花边制品、手编筐、陶器、织物、印染、宝石、半宝石的摆设,以及具有非洲特点的小饰物等等。西部的木雕制品最为有名,最好在当地购买。并且著名雕刻家的作品一定要在画廊等正规商店购买。同时,关于购买象牙、毛皮制品的注意事项和南非相同。


  哈拉雷、布拉瓦雍、维多利亚瀑布等地,有很多土特产店及小摊子。土特产店明码标价,小摊子以及哈拉雷饭店周围边走边卖的小贩的商品价钱不定,需要交涉。另外,卡利巴湖特产为晒干的加吉鱼和凤尾鱼,但不常见到。东部高原地区的大马哈鱼属于绝品,有机会一定要品尝。除此之外蔬菜水果也很丰富,而且价格便宜。


  非洲最大的瀑布,名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上、中游交界处,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之间,海拔87米。河流在此形成“之”字形峡谷瀑布带,绵延97公里、宽24-100米。在马兰巴和卡搭拉克特岛之间是主瀑布,落差122米、宽约1800米,被岩岛分隔成5个瀑布泻入宽仅400米的深潭,水雾如云,声鸣如雷,雾汽和声浪远达10公里以外。当地居民称莫西奥图尼亚,意为“雷鸣之烟”,形容瀑布之雄壮。瀑布年平均流量1400立方米/秒,雨季可达到5000立方米/秒,水力储量巨大。


  赞比亚一侧有1938年建成的卡里巴水电站,拦流形成巨大的卡里巴水库。瀑布区下侧维多利亚瀑布城,辟有“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是著名游览地。1904年在瀑布距马兰巴11公里处建成长198米的铁路、公路桥,通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和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等城市。


  同萨比天然动物园和切俄雷天然动物园组成3处野生动物保护区域,位于津巴布韦卡里巴湖东北与赞比亚接壤的地区,分别建于1963年和1964年,面积分别为2196平方公里、3390平方公里和1180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天然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这一片低洼平原上在干旱季里集中生活着众多的哺乳动物,如濒临灭绝的黑犀牛、尼罗河鳄鱼等,另外有6500多头非洲大象和灌木丛中栖身的380多种鸟类。这是人类难得的一处自然遗产,1982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这3个野生动物保护区处在同一个草地森林生物地理区,北起长达30公里的穆帕塔峡谷,沿着赞比西河向下延伸。穆帕塔峡谷以上的河面宽阔,流沙冲击而形成许多河心小岛和沙滩,赞比西河两岸尽是巨大的悬崖峭壁。赞比西河两岸拥有辽阔的高地,高地上生长着各种山地植物,遍布干旱落叶灌木稀树疏林,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理想环境。


  游人在这里游览,常常会遇见许多惊人的场面:就在你前方100多步远的地方,一片低矮的灌林乱摇乱晃,接着一颗颗小树喀嚓地倒下去,露出一头大象,扇着鼻子,卷起倒下的树的叶子,慢吞吞地咀嚼起来……大象吃得心满意足,打一个响鼻,又慢吞吞地迈进了更深的森林里去。一群野马不约而同地从远方向你飞跑过来,活像草原上卷起了一阵黄色的波浪,转眼间在你前方不远的地方突然站住,围成半圆圈,朝你歪起头来看看,又一阵风似地跑掉了,眼看着它们就要湮没在草原的深处,然而又一阵风似地跑了回来,朝着你看。


  锡诺亚洞


  津巴布韦的一处古人类穴居的遗址,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处古代文化遗迹景点,位于首都哈拉雷西北120公里的山区,坐落在一片高低起伏不平的丘陵之中,于公元1887年被发现。遗址周围绿树成荫,杂花遍野。


  遗址范围包括一个明洞和一个暗洞以及两个洞之间的一个深潭组成。明洞分为5级,洞口直径4米左右,洞身呈45度坡度向下倾斜,长达数十米,从洞口到中部的石级是近代人开凿的,为游人进出洞口提供了方便。在这一段洞内,有两个由洞顶的石孔构成的天然窗口,阳光可以直接照射进洞室内,洞内显得亮堂。


  从中部到洞底的石级,是当年原始人开凿的,拾级而下,越走越宽阔,洞底是一片碧水,洞底非常明亮,原来有一个竖井般的巨大石洞直通地面,有强烈的阳光照射到洞底,此处被标明为第3个明洞,也是最大的一个“天窗”。洞内壁上残存着许多类似近代人类文字的符号,许多原始人的壁画残迹虽然久经自然风化和侵蚀,但仍依稀可见那些粗犷的线条。暗洞内伸手不见五指,游人进入洞全靠电灯照明,据说是当年原始人的另一处穴居遗址。在灯光的照耀之下,洞内各种形状的钟乳石柱、石笋、石花等,千姿百态、竞放光彩,让人觉得这里是一片神秘的世界。暗洞的内壁上也残留有许多原始人的遗迹。


  这处遗迹分为3部分。山丘上的被称为“卫城”,由巨大的岩石组成,高达120米。以圆柱型塔为中心,周围是精巧的石壁组成,被称为“神殿”。在此之间分布着居住遗迹,被称为“谷的遗迹”。“神殿”被用于津巴布韦的硬币设计上。


  大津巴布韦遗址


  津巴布韦始于12世纪的非洲古国,有人将大津巴布韦壮观而又神秘的石头建筑归功于希巴皇后,然而它们却是地道的非洲人的杰作。津巴布韦这个词可能源于班图语,意为“受敬仰的石头城”。


  大津巴布韦有三组建筑:早期的一些卫城(或称山地要塞);由一堵很高的石墙围成的椭圆形的围场(或称庙宇);以及在卫城和围场之间河谷中的各类建筑遗址。遗址的地势很理想,有着肥沃的土壤和充沛的降雨量,这些对一个民族的壮大和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运河大津巴布韦的探险家一直认为,这些建筑不是非洲人自己造的,而是其他外来民族造的。然而,试图证明外来民族曾在此居住的努力已归于失败,许多试图证明这类观点的材料也被一一否定。


  现在我们清楚地知道,大津巴布韦完全是非洲人自己创建的,那里早期生产的陶器和人工制品与现代班图人(现居非洲南部)的器具非常相似。那些卫城遗址可追溯到12至13世纪之间,这可能是由于那里不断增长的财富和出于安全的需要而建造的椭圆形的围场建于稍晚些时候,我们无法知道,那时的大津巴布韦是如何变得如此富有,并日益重要。但有一些是肯定的,即在15世纪前那里曾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地方。它向外输出大量的珍贵物品,输出量超过了当时该地区的任何一个民族。


  在大津巴布韦,高质量的砌石工艺最为引人注目,特别是椭圆形围场东北部的那堵墙。此墙高9.1,底部厚度为4.9米。成“之”字型的顶部结构沿着长达244米的圆型围墙延续近60英尺。熟练的石匠首先需要将花岗岩修凿成形,然后按很规则的组合堆砌起来,将墙中心部分的碎石堆围住。这堵外墙以及围场内庙宇的内墙都建成曲线形状,并非笔直地延伸,这些内墙和通道究竟有何功用,这不得而知,不过围场和其中的庙宇看来是没有屋顶的。同样,围场内的石头圆锥塔的作用也令人费解。这实心的圆锥塔上也有“之”字形的结构。那些卫城矗立在高达27米的悬崖上,其入口是一条只容一人通行的阶梯,阶梯的台阶由大圆石和峭壁中间修凿而成。卫城外亦有一排城墙。一条宽4米的走道一直通向城墙的顶部,在顶部,每间隔一段距离就矗立着一块巨石。


  早期的探险家西奥多·贝特看了卫城以后认为:弯弯曲曲的走道和过于复杂防御工事是卫城最显著的特征,他曾感叹地说:“这是我有幸能见过的最为神秘、最为复杂的建筑结构。


  100年后的今天,大津巴布韦依然是一个令人惊诧,同时又充满神秘的地方,吸引着无数的探险者和旅行家的到来……

1楼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