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情感休闲 » 网络公民:第N个人大代表

lpcwytsbw

lpcwytsbw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3844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5-03-27

最后登录时间: 2015-10-29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网络公民:第N个人大代表

lpcwytsbw  发表于 2008/3/3 19:45:11      707 查看 0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第一代网民的诞生到第一代网络公民的崛起,中国用了14年


  今天,近1/6的中国人与互联网结缘,互联网成为与现实交叉互补的服务区、生活区和自由讨论区。网民有各种属性,网络公民是其中最具建设性的一种,千万网络公民的意见汇成的声音即民意


  倾听来自互联网的民意,已成中国各级政府的新风气。当胡锦涛说“我经常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外时事和民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当温家宝为设立儿童医疗保险的网民建议作出批示,国人知道了总书记和总理也是网民;当法律草案在网上公示,当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愿与网民一起“灌水”并欢迎“拍砖”,网民明白了政府等待“拍砖”就是等待民意


  每年,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相聚一堂,代表13亿中国人参政议政。有了网络,声音更多更大。网络是直通车、网络是投票箱,网络是民生讲坛。某种意义上,有多少个网民,就有多少个人大代表。

 

谁是第一代网络“人大代表”?

第一代网络“人大代表”

文/何雄飞

 

  2.1亿之巨的第一代中国网络“人大代表”,以BBS、聊天室、QQ、MSN、博客为“人民大会堂”,以突发事件、社会热点、政府决策、公众人物言行为提案议案,制定出了一套E时代下的全新议事流程,这就是网络的力量。

 

  谁是中国第一代网络“人大代表”?


  在21岁的中国互联网肩膀上,他们是2.1亿的中国网民
  这群在家中坐拥7800万台电脑的“人大代表”,喜欢聚集在一个虚拟的“人民大会堂”里召开网络“两会”:在门户网站新闻屁股下跟帖,在BBS、聊天室、QQ和MSN里辩论,在RSS新闻订阅器和维基百科里依照自己的逻辑重组话语权,在博客和个人网站里成为自己的“意见领袖”。
  在现实世界里,他们可能是教授、记者、律师、总裁、秘书、军人、警察、医生、保安、司机、导游或电工,他们也可能是真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但他们在网络“两会”上的提案议案很可能是以下突发事件、社会热点、政府决策、公众人物言行问题:“五?三○”股灾、山西黑砖窑事件、重庆最牛“钉子户”、厦门PX事件华南虎照片真伪……
  网络“人大代表”们制造出了“散步”、“顶片叶子”、“正龙拍虎”、“很黄很暴力”的新名词,他们揪紧网线,并以此为发端,将贴子、评论变成“公开的内参”,加速启动“民意直通车”引擎,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天涯社区“天涯杂谈”和“关天茶舍”、凯迪社区“猫眼看人”、猫扑网以及博客日志、贴吧上,掀起一阵阵舆论浪潮,进而将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转进旋涡。[忽略门户社区,门户社区被覆盖在门户之后?是悲还是喜?]
  这就是网络“人大代表”的力量,他们彻底改变了上世纪80年代关于“真正标准大讨论”要依托于官方纸媒的传统传播模式,制定出了一套属于E时代的全新议事流程。
  第一代网络“人大代表”大致诞生于2002年,那一年,他们首先将北京大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引向高校教育道德缺失。次年,网络时评家以及律师们对“孙志刚案”激起论战,最终让实施了21年的《城市流浪人员乞讨收容遣送办法》被废除,许多地方取消“暂住证”。2005年湖北佘祥林“杀妻”冤案,网络再起舆论风波,从而推动死刑核准权收归最高人民法院。
  这一时期为网络“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启蒙阶段,究其能力表现,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读者来信”。
  2007年是网络“人大代表”风头最劲的一年,私权力挺公权成绩显著。
  刚开春,“人大代表”就对重庆最牛“钉子户”进行了一场图片、视频、录音、时评、博客的“舆论轰炸”,最终让吴苹夫妇获得合理安置和90万元营业损失补偿,成为《物权法》和“公民社会”的最好注解。
  芮成钢的一篇博客,则将星巴克赶出故宫,并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提上议程。“五三○股灾”,身为股民的“人大代表”,对相关监管部门在印花税问题上提出“不信任案”。
  5月,“PX事件”中的“人大代表”厦门市民,不但发明了“大家一起去散步”的软名词,还通过“百万短信”与网络博客接力等即时传播形式,将PX项目驱逐至漳州古雷半岛,保住了家园里的绿水蓝天。
  6月,山西“黑砖窑”事件,一封《400位父亲泣血呼救: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帖子点燃火信,在网络“人大代表”和传统媒体报道的一次次追问中,一场“打击黑砖窑主、解救被拐骗农民工”的专项行动紧急启动,成功解救出几十名被拐童工和几百名苦工。
  到年底,又是网络“人大代表”首先对“华南虎”事件中的虎照提出质疑,并带动动物学家、林业学家、刑侦学家、摄影家等人跟进揭穿黑幕,在“色影无忌”的战壕中,之后又揪出了“刘羚羊”PS照,事实再次证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一个可喜的信号是,在网络“人大代表”的带动下,从2005年起,参加全国和地方“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也热衷“博客参政”。更早之前的2003年,深圳市市长于幼军更是首开先河,直接与《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作者“我为伊狂”(呙中校)进行对话,并带动了一股中国官员重视网络民意、问计于网民的执政新风气,让书记和省长们在逢年过节慰问困难群众之后,也没忘了给网友拜年,并欢迎“灌水拍砖”。
  在网络时代,即便是“堵了一个记者的口,也堵不了所有记者的口;堵了所有记者的口,也堵不了互联网上网民的口”,这就是网络“人大代表”的威力。

1楼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