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工作中没时间喝水;67%曾连续工作36小时以上
60%黄金周休不到3天;83%身边同事患了癌症
“当医生辛苦”,这在大多数百姓中早有共识。医生究竟有多累,他们的健康透支到何种地步?可能并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
此次,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南京、西安、成都8个城市19家医院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183名医生中,近八成人每天工作8-12小时,67%的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更令人揪心的是,83%的医生称同事中有人患了癌症;37%的人周围有同事猝死。可见,医生的健康状况已然拉响了“警报”。
超负荷工作是常态
有人这样描述在某三甲医院中和医生偶遇的情景,“只见一片白影在你的眼前瞬间飘过,还没看清他的面貌,就只看到10米开外的后脑勺了。”这是工作中的医生,给很多人留下的是片刻不停的印象。
而在医生自己眼中,他们的一天像张拉满了的弓。调查中,当问到“平均每个工作日在单位的时间”时,仅5.8%的医生选择了“少于8小时”,工作8-12小时的人占77.8%,16.4%的人甚至超过12小时;此外,49.2%的人每隔4-5天就要上一个夜班,76.1%的人中午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80%的人工作中顶多只有10分钟的时间休息。此外,参与调查的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其中,18%的人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北京协和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科主治医生向记者描述了他普通的一天:早上8点上班,但一般7点40前就到医院交接班,先把病房里十几个病人的病情问一圈;8点开始组织查房;10点左右就要等教授进行三级查房,遇到通情达理的,回答清楚问题就行了;可要是碰上不好沟通的,得耐着性子解释个把小时,说到口干舌燥,也难让他们满意。下午1点半上班,要么出专科门诊,要么有文献汇报。到晚上七八点钟,好不容易下班回家了,可连句话都顾不上和家人说,就得接着赶晋升的论文、和人签约的书稿……一天能睡三四个小时就很幸运了。“那帮年轻的住院医比我们还累,经常三四十个小时‘连轴转’,把科室都当家了。”
年轻医生的生活状态如此,教授们的工作也不轻松。一位肿瘤界名望颇盛的专家告诉记者,他出门诊时,一个病人接着一个病人,很难有喝水的时间;甚至连上厕所,都有病人跟着,怕你借机“开溜”。此次调查也显示,在工作时间能喝上一杯水或根本没时间喝水的医生占80%,96%的医生曾在工作中憋过尿;而中午不能按点吃饭或只能飞快吃饭的医生占到了83%。
“印象中,我几乎没在中午1点前离开过诊室。没办法,病人来一趟不容易,挂上专家号更不容易,要是草草了事,怎么对得起人家?”这位专家说。更让人无奈的是,现在,“看病”只是他很小的一部分工作,更多的时间要拿来做科研、出外讲学。“北京医疗水平的确比地方高很多,传播和交流学术很必要。否则地方上的医疗水平上不来,吃亏的还是老百姓。”于是,不少专家周末打着“飞的”全国转;周一照样要打起精神上班。
医生难有个人生活
如此大的工作强度,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医生难有个人生活,双休日、黄金周等休息时间也多半“铺”在了工作上。调查显示,近一半人“工作日平均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不足两小时,超过4小时的仅7%;近90%的人“每个月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少于2天。同时,仅3%的医生能休够“双休日”;不足1%的人休满过7天的“黄金周”,60%的人甚至休息不了3天;超过50%的人从未享受过年假。
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住院医师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春节没回老家和父母一起过了。“每年春节就算不用在病房值班,初四也得参加科里的大查房,况且过年值班这种事我们年轻人肯定得冲在前面。哪有时间回家呢?我知道老人想过个团圆年,但实在没办法,只能打电话报平安了。”这位医生告诉记者,他还一直觉得愧对妻子。“结婚这么多年了,因为要值班,没一个长假能带她出去旅游,平时见面都说不上几句话。好在她也特理解,一直很支持我。”
调查同时显示,只有3%的医生平时能进行有规律的健身。对此,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表示,其实,“多运动”、“每天要走1万步”这样的话,通常是医生对患者说的,“这些道理医生们都懂,可就是工作太忙,自己反而缺乏运动。”
医生健康面临危机
医生争分夺秒拯救生命,却可能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一起起有关医生英年猝死的消息,让人们为之动容。2008年1月24日,40岁的北京医院核医学科大夫郑建国因持续工作,导致心源性猝死。葬礼上,他的一位同事自言自语地说,“真不能再这么干了”;2007年11月18日,广东省人民医院44岁的脑外科医生郭予大因病毒性心肌炎引发猝死;2007年10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医院32岁的产科医生耿岩连续加班后,晕倒在医院走廊里,尽管抢救过来,神志却一直没有清醒……不久前一项数据也显示,由于长期精神紧张、体力透支,医生的平均寿命比国人平均值低3岁。
本报调查也发现了如下数字:83%的医生称同事中有患癌病例;37%的人周围有同事猝死,仅16%的医生能坚持体检。王拥军对此很无奈:“他们就生活在医院,甚至办公室隔壁就有检查心脏的仪器,他们自己每天都在为病人诊治疾病,但却留不住自己的健康,这实在是件很悲哀的事。”
北京某三甲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陈医生告诉记者,她每隔3-4天就要值一个夜班。“我家离单位只有20分钟车程,可我最长一次连续4天没回家。第一天是因为手术多,结束时已经夜里11点多了,实在没力气回去;第二天值夜班,忙了一夜;第三天是因为下班后要做实验……最近,我有两个同事患了乳腺癌,都才30多岁。我们都知道经常值夜班的女性易患乳腺癌,可工作性质如此,没办法。”
王拥军指出,医生是昼夜节律最紊乱的职业之一,其特殊的工作方式和人体的生理在进行对抗;其次,医院里患者密集,病毒密度自然高很多,且很多病毒都和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再次,来自家庭、收入、医患关系等压力,也给医生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最后,医生每天都要面对死亡和病痛,就算有人说医生麻木,但医生毕竟也是人,心理冲击比普通人多很多。
在中国当医生尤其累
当医生累,在中国当医生尤其累。究其首要原因,是因为患者太多。王拥军指出,中国的病人群体原本就庞大,医生的“供”远小于患者的“求”。据了解,美国一个医生每天只看6个病人,中国医生却至少要看60个。
其次,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王天佑教授表示,目前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的力量没充分发挥出来。患者都向大医院集中,自然给大医院医护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大医院医生“累死”,小医院医生“饿死”。
第三,王拥军指出,在国外,每个医生都有秘书,医生只对病人作诊断和治疗,别的事情都不用自己管;而中国的医生却要“集医生、秘书和勤杂工于一身”,这些医疗外的杂事分散了医生很多精力,让他们疲惫不堪。
第四,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医生在工作中既要保证治疗的科学性,又要保证病人和自身的安全。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指出,“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这两把利剑,时时都悬在头顶,怎一个“累”字了得!
最后,医院对医生照顾不够周全。王拥军告诉记者,医生在医院里没有活动空间和休息的地方,甚至连吃饭都不能得到保障。尤其是上夜班的医生,经常当天下午就连续工作,接了班还是一直忙。下夜班后,太累的就抓紧睡了,想吃饭的就只能以方便面解决了。
社会应关注医生健康
如此超负荷的工作严重影响医生的身心健康,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医疗质量也很难保证。为此,钟南山呼吁,全社会、医院和医生自己,都要关注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首先,从体制上解决。王拥军表示,医生工作如此辛苦,却解决不了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其中自然存在体制上的因素。“如果不改体制,再过十年二十年,医生还会这么累,医患关系也还会这么紧张。”他指出,相关部门必须增加大医院中的医生数量。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鑫则认为,应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让患者在社区首诊,有需要的再转到三级医院来。”在此过程中,大型公立医院改革十分关键。王天佑也表示,发展社区医院,首先要尽快培养全科医生,补充社区医院的力量。其次是加大宣传,告诉大家去社区医院就诊的好处。最后是完善医保制度,有些疾病,不在社区医院看病,就不给报销。
其次,医院和医生自身的努力。王拥军建议,新医院设计时,要给医生留出专门的活动空间;同时,扩大医生的诊疗空间。在美国,每个门诊医生都有50平方米的工作空间;而中国却常是2-3个门诊医生挤在一间几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工作。
钟南山则对医务人员提出了4个基本健康建议:第一,每日均衡营养,定时定量合理饮食;如果由于工作繁忙无法满足全面营养,建议在膳食之外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第二,保障睡眠,注重充分休息;一张一弛,才是健康之道。第三,适当运动。第四,善待压力,学会把压力作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平和的心境,面对生活种种挑战。
最后,患者要给医生充分的理解。钟南山表示,“当医生态度不够好时,不能只简单地从医德考虑问题,还要考虑他们受环境因素困扰、心理障碍、体质下降等因素。”陈鑫也认为,其实医生辛苦点儿没关系,能救死扶伤,就是对他们辛苦的回报。“但如果能被社会理解、认可,那就是更好的回报。”医生不是神,目前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不是医生造成的,而是由医学本身特性所决定的。也因此,还是希望患者们能多理解医生、体谅医生。
1楼
0
0
回复
60%黄金周休不到3天;83%身边同事患了癌症
“当医生辛苦”,这在大多数百姓中早有共识。医生究竟有多累,他们的健康透支到何种地步?可能并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
此次,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南京、西安、成都8个城市19家医院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2183名医生中,近八成人每天工作8-12小时,67%的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更令人揪心的是,83%的医生称同事中有人患了癌症;37%的人周围有同事猝死。可见,医生的健康状况已然拉响了“警报”。
超负荷工作是常态
有人这样描述在某三甲医院中和医生偶遇的情景,“只见一片白影在你的眼前瞬间飘过,还没看清他的面貌,就只看到10米开外的后脑勺了。”这是工作中的医生,给很多人留下的是片刻不停的印象。
而在医生自己眼中,他们的一天像张拉满了的弓。调查中,当问到“平均每个工作日在单位的时间”时,仅5.8%的医生选择了“少于8小时”,工作8-12小时的人占77.8%,16.4%的人甚至超过12小时;此外,49.2%的人每隔4-5天就要上一个夜班,76.1%的人中午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80%的人工作中顶多只有10分钟的时间休息。此外,参与调查的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其中,18%的人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北京协和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科主治医生向记者描述了他普通的一天:早上8点上班,但一般7点40前就到医院交接班,先把病房里十几个病人的病情问一圈;8点开始组织查房;10点左右就要等教授进行三级查房,遇到通情达理的,回答清楚问题就行了;可要是碰上不好沟通的,得耐着性子解释个把小时,说到口干舌燥,也难让他们满意。下午1点半上班,要么出专科门诊,要么有文献汇报。到晚上七八点钟,好不容易下班回家了,可连句话都顾不上和家人说,就得接着赶晋升的论文、和人签约的书稿……一天能睡三四个小时就很幸运了。“那帮年轻的住院医比我们还累,经常三四十个小时‘连轴转’,把科室都当家了。”
年轻医生的生活状态如此,教授们的工作也不轻松。一位肿瘤界名望颇盛的专家告诉记者,他出门诊时,一个病人接着一个病人,很难有喝水的时间;甚至连上厕所,都有病人跟着,怕你借机“开溜”。此次调查也显示,在工作时间能喝上一杯水或根本没时间喝水的医生占80%,96%的医生曾在工作中憋过尿;而中午不能按点吃饭或只能飞快吃饭的医生占到了83%。
“印象中,我几乎没在中午1点前离开过诊室。没办法,病人来一趟不容易,挂上专家号更不容易,要是草草了事,怎么对得起人家?”这位专家说。更让人无奈的是,现在,“看病”只是他很小的一部分工作,更多的时间要拿来做科研、出外讲学。“北京医疗水平的确比地方高很多,传播和交流学术很必要。否则地方上的医疗水平上不来,吃亏的还是老百姓。”于是,不少专家周末打着“飞的”全国转;周一照样要打起精神上班。
医生难有个人生活
如此大的工作强度,直接导致相当一部分医生难有个人生活,双休日、黄金周等休息时间也多半“铺”在了工作上。调查显示,近一半人“工作日平均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不足两小时,超过4小时的仅7%;近90%的人“每个月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少于2天。同时,仅3%的医生能休够“双休日”;不足1%的人休满过7天的“黄金周”,60%的人甚至休息不了3天;超过50%的人从未享受过年假。
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住院医师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春节没回老家和父母一起过了。“每年春节就算不用在病房值班,初四也得参加科里的大查房,况且过年值班这种事我们年轻人肯定得冲在前面。哪有时间回家呢?我知道老人想过个团圆年,但实在没办法,只能打电话报平安了。”这位医生告诉记者,他还一直觉得愧对妻子。“结婚这么多年了,因为要值班,没一个长假能带她出去旅游,平时见面都说不上几句话。好在她也特理解,一直很支持我。”
调查同时显示,只有3%的医生平时能进行有规律的健身。对此,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表示,其实,“多运动”、“每天要走1万步”这样的话,通常是医生对患者说的,“这些道理医生们都懂,可就是工作太忙,自己反而缺乏运动。”
医生健康面临危机
医生争分夺秒拯救生命,却可能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一起起有关医生英年猝死的消息,让人们为之动容。2008年1月24日,40岁的北京医院核医学科大夫郑建国因持续工作,导致心源性猝死。葬礼上,他的一位同事自言自语地说,“真不能再这么干了”;2007年11月18日,广东省人民医院44岁的脑外科医生郭予大因病毒性心肌炎引发猝死;2007年10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医院32岁的产科医生耿岩连续加班后,晕倒在医院走廊里,尽管抢救过来,神志却一直没有清醒……不久前一项数据也显示,由于长期精神紧张、体力透支,医生的平均寿命比国人平均值低3岁。
本报调查也发现了如下数字:83%的医生称同事中有患癌病例;37%的人周围有同事猝死,仅16%的医生能坚持体检。王拥军对此很无奈:“他们就生活在医院,甚至办公室隔壁就有检查心脏的仪器,他们自己每天都在为病人诊治疾病,但却留不住自己的健康,这实在是件很悲哀的事。”
北京某三甲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陈医生告诉记者,她每隔3-4天就要值一个夜班。“我家离单位只有20分钟车程,可我最长一次连续4天没回家。第一天是因为手术多,结束时已经夜里11点多了,实在没力气回去;第二天值夜班,忙了一夜;第三天是因为下班后要做实验……最近,我有两个同事患了乳腺癌,都才30多岁。我们都知道经常值夜班的女性易患乳腺癌,可工作性质如此,没办法。”
王拥军指出,医生是昼夜节律最紊乱的职业之一,其特殊的工作方式和人体的生理在进行对抗;其次,医院里患者密集,病毒密度自然高很多,且很多病毒都和肿瘤的发生息息相关;再次,来自家庭、收入、医患关系等压力,也给医生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最后,医生每天都要面对死亡和病痛,就算有人说医生麻木,但医生毕竟也是人,心理冲击比普通人多很多。
在中国当医生尤其累
当医生累,在中国当医生尤其累。究其首要原因,是因为患者太多。王拥军指出,中国的病人群体原本就庞大,医生的“供”远小于患者的“求”。据了解,美国一个医生每天只看6个病人,中国医生却至少要看60个。
其次,医疗资源布局不合理。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王天佑教授表示,目前医疗资源大多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的力量没充分发挥出来。患者都向大医院集中,自然给大医院医护人员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大医院医生“累死”,小医院医生“饿死”。
第三,王拥军指出,在国外,每个医生都有秘书,医生只对病人作诊断和治疗,别的事情都不用自己管;而中国的医生却要“集医生、秘书和勤杂工于一身”,这些医疗外的杂事分散了医生很多精力,让他们疲惫不堪。
第四,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医生在工作中既要保证治疗的科学性,又要保证病人和自身的安全。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指出,“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这两把利剑,时时都悬在头顶,怎一个“累”字了得!
最后,医院对医生照顾不够周全。王拥军告诉记者,医生在医院里没有活动空间和休息的地方,甚至连吃饭都不能得到保障。尤其是上夜班的医生,经常当天下午就连续工作,接了班还是一直忙。下夜班后,太累的就抓紧睡了,想吃饭的就只能以方便面解决了。
社会应关注医生健康
如此超负荷的工作严重影响医生的身心健康,如果不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医疗质量也很难保证。为此,钟南山呼吁,全社会、医院和医生自己,都要关注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首先,从体制上解决。王拥军表示,医生工作如此辛苦,却解决不了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其中自然存在体制上的因素。“如果不改体制,再过十年二十年,医生还会这么累,医患关系也还会这么紧张。”他指出,相关部门必须增加大医院中的医生数量。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陈鑫则认为,应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让患者在社区首诊,有需要的再转到三级医院来。”在此过程中,大型公立医院改革十分关键。王天佑也表示,发展社区医院,首先要尽快培养全科医生,补充社区医院的力量。其次是加大宣传,告诉大家去社区医院就诊的好处。最后是完善医保制度,有些疾病,不在社区医院看病,就不给报销。
其次,医院和医生自身的努力。王拥军建议,新医院设计时,要给医生留出专门的活动空间;同时,扩大医生的诊疗空间。在美国,每个门诊医生都有50平方米的工作空间;而中国却常是2-3个门诊医生挤在一间几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工作。
钟南山则对医务人员提出了4个基本健康建议:第一,每日均衡营养,定时定量合理饮食;如果由于工作繁忙无法满足全面营养,建议在膳食之外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第二,保障睡眠,注重充分休息;一张一弛,才是健康之道。第三,适当运动。第四,善待压力,学会把压力作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平和的心境,面对生活种种挑战。
最后,患者要给医生充分的理解。钟南山表示,“当医生态度不够好时,不能只简单地从医德考虑问题,还要考虑他们受环境因素困扰、心理障碍、体质下降等因素。”陈鑫也认为,其实医生辛苦点儿没关系,能救死扶伤,就是对他们辛苦的回报。“但如果能被社会理解、认可,那就是更好的回报。”医生不是神,目前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不是医生造成的,而是由医学本身特性所决定的。也因此,还是希望患者们能多理解医生、体谅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