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追溯到 20 世纪的六十年代末,认识一下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史吧。
在可编程控制器出现以前,继电器控制在工业控制领域占主导地位,由此构成的控制系统都是按预先设定好的时间或条件顺序地工作,若要改变控制的顺序就必须改变控制系统的硬件接线,因此,其通用性和灵活性较差。
20 世纪的六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由于价格高、输入输出电路不匹配、编程难度大以及难于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等原因,未能在工业控制领域获得推广。
1968 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 (GM) 为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要求寻找一种比继电器更可靠,功能更齐全,响应速度更快的新型工业控制器,并从用户角度提出了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的十大条件,立即引起了开发热潮。主要内容是:
①编程方便,可现场修改程序;
②维修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
③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④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盘;
⑤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⑥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盘竞争;
⑦输入可为市电;
⑧输出可为市电,容量要求在 2A 以上,可直接驱动接触器等;
⑨扩展时原系统改变最少;
⑩用户存储器大于 4KB 。
这些条件实际上提出将继电器控制的简单易懂、使用方便、价格低的优点与计算机的功能完善、灵活性、通用性好的优点结合起来,将继电接触器控制的硬接线逻辑转变为计算机的软件逻辑编程的设想。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 (DEC 公司 ) 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PDP—14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成功,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编程控制器自此诞生。
可编程控制器自问世以来 , 发展极为迅速。 1971 年,日本开始生产可编程控制器。 1973 年,欧洲开始生产可编程控制器。到现在,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的电气工厂几乎都在生产可编程控制器装置。可编程控制器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设备被列入生产中,成为当代电控装置的主导。
在可编程控制器出现以前,继电器控制在工业控制领域占主导地位,由此构成的控制系统都是按预先设定好的时间或条件顺序地工作,若要改变控制的顺序就必须改变控制系统的硬件接线,因此,其通用性和灵活性较差。
20 世纪的六十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由于价格高、输入输出电路不匹配、编程难度大以及难于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等原因,未能在工业控制领域获得推广。
1968 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 (GM) 为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要求寻找一种比继电器更可靠,功能更齐全,响应速度更快的新型工业控制器,并从用户角度提出了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的十大条件,立即引起了开发热潮。主要内容是:
①编程方便,可现场修改程序;
②维修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
③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④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盘;
⑤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⑥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盘竞争;
⑦输入可为市电;
⑧输出可为市电,容量要求在 2A 以上,可直接驱动接触器等;
⑨扩展时原系统改变最少;
⑩用户存储器大于 4KB 。
这些条件实际上提出将继电器控制的简单易懂、使用方便、价格低的优点与计算机的功能完善、灵活性、通用性好的优点结合起来,将继电接触器控制的硬接线逻辑转变为计算机的软件逻辑编程的设想。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 (DEC 公司 ) 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PDP—14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成功,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编程控制器自此诞生。
可编程控制器自问世以来 , 发展极为迅速。 1971 年,日本开始生产可编程控制器。 1973 年,欧洲开始生产可编程控制器。到现在,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的电气工厂几乎都在生产可编程控制器装置。可编程控制器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设备被列入生产中,成为当代电控装置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