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和编程逻辑阵列(PLA)。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可编程逻辑阵列(PAL-Programmable Array Logic)器件。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Lattice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的PLD器件,称为通用阵列逻辑(GAL-Generic Array Logic),一般认为它是第二代PLD器件。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器件规模不断扩大,逻辑功能不断增强,各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PROM、EPROM等。在EPROM基础上出现的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称为EPLD或CPLD。现在一般把超过某一集成度的PLD器件都称为CPLD。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Xilinx公司首先推出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PGA器件采用逻辑单元阵列结构和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工艺,设计灵活,集成度高,可无限次反复编程,并可现场模拟调试验证。在20世纪90年代初,Lattice公司又推出了在系统可编程大规模集成电路(ispLSI)。
1楼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