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电机与运动控制 » 变频器应用中的电磁兼容技术

常青树

常青树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1421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8-09-28

最后登录时间: 2012-05-30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变频器应用中的电磁兼容技术

常青树  发表于 2008/11/20 11:15:47      789 查看 1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0 引言

电磁干扰(EMI)是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现象,干扰的结果将导致电气设备和电气控制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停机、损坏,例如谐波会使变压器的铜损、铁损增加,使电动机发热,检测装置检测的结果不准确等,一些电气设备既是干扰源又是干扰接受者,如变频器。因此"电气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具有良好的工作能力,且它本身不能产生在此环境中工作的装置所不能接受的电磁干扰"[1]。这就是电磁兼容性技术即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气设备作为干扰源它所产生的干扰不能太大,以免影响到接受器的功能,作为接受器又能抵抗干扰,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比" 抗干扰技术" 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变频器是变频技术在电力拖动中的具体应用,变频器集强电、弱电、微电脑、通信、整流、逆变于一体,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控制中。在工业环境中工作的大功率变频设备,它既受到电网的谐波干扰,使变频器输入侧的整流电路有可能受到损害,导致输入回路击穿而烧毁[2];还受到空间电磁干扰,使逆变装置的控制电脑不能正常工作,同时它又产生大量谐波污染电网,产生电磁干扰影响着其他控制设备和它自身的控制核心。因此变频器在使用中存在EMC 技术的两个方面,即干扰和被干扰。所以,变频器的EMC技术是变频器系统设计、安装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1 变频器的干扰源与干扰传播方式

1.1 变频器的干扰源

变频器的干扰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界干扰;另一个是变频器自身产生的干扰。

外界干扰源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电源干扰;二是外界电磁干扰。

电源干扰由于现代电源设备大量使用整流、逆变等非线性单元,使电网中存在大量的谐波分量,这样带有谐波分量的畸变电源供给变频器;另一方面,大负荷设备的启动与停止,电焊设备的工作,电力补偿电容的投入与切出等,会使变频器承受过压、欠压、瞬间掉电,浪涌、跌落,尖峰电压脉冲,射频干扰等。

电磁干扰由于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存在着电容,导线本身存在着电感,因此变频器自身势必产生电磁波,另外电台以及通信发射的电磁波,以及用电设备发出的电磁波都会影响变频器的控制系统。

变频器本身也是干扰源变频器由整流与逆变两部分组成,整流部分产生的谐波污染电网,变频器的逆变桥采用SPWM调制技术,其输出的交流电流中含有大量的谐波电流,对电动机产生影响,逆变桥的双向开关控制信号的载波频率很高,在进行切换时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噪声,干扰系统内部的电子电力设备和向外界辐射。

1.2 干扰的传播途径

从干扰源到干扰接受器的途径有三个:传导、耦合与辐射。

耦合传播包括静电耦合、电磁耦合、阻抗耦合。

静电耦合当两根导线平行地放置在一定距离时,该两根导线之间的电容就构成电容性耦合,其作用相当于一根导线在另一根导线的静电场中,必然受到这个电场的影响。它是电压干扰信号的主要方式。

电磁耦合由于载流导线周围产生磁场,这些磁场耦合到周围导线产生干扰,它是电流干扰的主要形式。

阻抗耦合电路各部分公共导线电阻、公共接地电阻和电源内阻压降,相互耦合形成干扰。

传导与耦合干扰相比,其传播的路程可以很远。比较典型的传播途径是:电源中的谐波通过导线传给变频器,变频器所产生的干扰信号将沿着配电变压器进入中压网络,并沿着其它的配电变压器最终又进入民用低压配电网络,使接自民用配电母线的电气设备成为远程的受害者。

空中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辐射,形成干扰源[2,3]。

2 变频器干扰的抑制与防护

通过对干扰的产生与传播的分析,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干扰进行抑制和防护,干扰的抑制是指变频器减少它作为干扰源而产生的干扰;干扰的防护是指变频器作为干扰的接受器,减少受干扰的措施。在工业环境中,装置必须具有很高的抗干扰性,而对干扰辐射没有很高的要求,因为抗干扰措施比减少干扰辐射容易实现,经济上也更省[1]。变频器的干扰与抑制有时没有绝对的界线,互相是关联的。其总原则是抑制和消除干扰源、切断干扰对系统的耦合通道、降低系统对干扰信号的敏感性。具体措施在工程上可采用隔离、滤波、屏蔽、接地等方法。

2.1 干扰的抑制

利用进线电抗器来抑制高频谐波抑制辐射的办法是:在进线端接无线电干扰抑制滤波器,电机的电缆采用屏蔽电缆,并且屏蔽层一端接电机外壳,另一端接柜子,如图1 所示。

1)即使是在电机和变频器之间安装了正弦波滤波器或dv/dt 滤波器,也须有无线电干扰抑制滤波器。是否须安装附加滤波器给用户,取决于所使用的控制方式及柜子的布线。

噪声抑制滤波器通常应靠近干扰源。滤波器必须通过一个大表面积连接到柜壳、安装板等。最好是裸露金属安装板(如用不锈钢或镀锌板制造),这样使电气接触是通过全体安装板形成的,如果安装板是涂漆的,那么变频器和噪声抑制滤波器安装点的油漆应去掉,以确保很好的电气接触。无线电干扰抑制滤波器的进/出电缆在空间上要隔离。

2)为了限制噪声发射,所有调速电动机要使用屏蔽电缆进行连接,屏蔽层在低感应情况下两端应接到各自的外壳(通过最大可能表面积)。电机馈电电缆在柜内应被屏蔽或最好用接地隔板进行屏蔽。采用有铜质的屏蔽层的电机馈电电缆, 用钢屏蔽的电缆不合适。具有屏蔽连接的合适的PG衬垫可用于电机到屏蔽层的连接。它也能保证电机端子盒和电机外壳间有一个低阻抗的连接。如果需要,使用附加的接地导体。不能使用塑料的电机端子盒,如图2 所示。

3)进线电抗器应装在无线电干扰抑制滤波器和变频器装置之间。

4)进线电缆与电机馈电电缆在空间上应隔离,例如使用接地隔板。

5)电机与变频器间的屏蔽层不能由于装设诸如输出电抗器、正弦滤波器、dv/dt 滤波器、熔断器、接触器等元件而中断。元件都应安装在一个公共底板上,它的作用相当于电机进出电缆屏蔽层的连接,接地隔板可能是元件屏蔽所必须的。

6)为了限制无线电干扰,不仅电源电缆、所有从外部连接到柜子的电缆都必须屏蔽。

2.2 干扰的防护[2]

1)所有柜子金属部分必须通过最大可能表面积进行连接(不是油漆与油漆上) ,如果有必要,可用抓垫。柜门必须通过尽可能短的接地链与柜子相连接。安装接地是生产机械一项根本的保护措施。但是,在传动系统情况下,它将影响噪声发射和抗扰度。一个系统或者采用星形方法接地或每个元件单独接时,以避免共阻抗耦合干扰。在传动系统中,应优先采用后一种接地系统,即所安装的所有部件,应通过它们的表面或在一个网格结构中进行接地。

2)信号电缆和动力电缆必须分开敷设(为了消除耦合噪声),最小间隔20 cm。在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间设置隔板,隔板沿其长度上必须有几个接地点。

3)接触器、继电器、电磁铁、电磁操作时间继电器等在柜中必须使用抑制元件,如RC,二极管,压敏电阻。这些抑制元件必须直接并接至线圈上。

4)在同一电路中(出口和入口导体)的非屏蔽电缆必须绞接,或使出口和入口导体间的表面尽可能小,以防止不必要的耦合作用。

5)尽量减小电缆长度以降低耦合电容和耦合电感。

6)将备用电缆/导体两端接地以获得附加的屏蔽效果。

7)在一般情况下,线路电缆靠近接地的柜子安装板可能减小耦合噪声。因此,导线应敷设得尽量靠近柜子外壳和安装板而不能随意通过柜子。对备用电缆/导体也同样如此。如图3所示。

8)测速机、编码器或解算装置必须通过屏蔽电缆进行连接。它们的屏蔽层必须通过一个大的表面积接到变频器的屏蔽层上,屏蔽层不能中断。

9)数字信号电缆的屏蔽层通过最大可能表面积使其两端接地(发送器和接受器),如果在屏蔽连接之间缺乏等电位的_____连接,为了减少屏蔽电流,应与屏蔽层并联一个最小截面为10 mm2的附加等电位连接导体。在一般情况下,屏蔽层应在几处接地(柜壳)。屏蔽层接地点可有数处,甚至在柜子外侧也应如此。金属箔屏蔽层不予使用。

10)模拟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在具有很好等电位连接情况下,应两端接地。应遵循前述1)中的原则,则可获得很好的等电位连接。如在模拟电缆中有低频噪声源,例如,由于均衡电流而导致速度测量值的波动(交流噪声),屏蔽层应仅接到变频器的模拟信号一个端。屏蔽层其他的一端通过一个电容接地。无论如何,屏蔽层两端仍应接地,对高频来讲,其效果如同电容器。

11)如果可能,信号电缆仅由一侧进入柜中。

12)如果变频器由外部24 V操作。这个电源不能供电给几个分别安装在不同柜中的装置,每一台变频器都应有它自己的电源。

13)防止通过电源耦合而产生噪声。变频器和自动化装置/控制电子设备应连接到不同的电网上。如果仅有一个公共电网,则自动化装置/控制电子设备应使用隔离变压器而与电源去耦。

14)许多生产机械的传动,如造纸机、轧钢机等,有许多传动点,这些传动点由不同的电机拖动,每一个电机由一个变频器控制,只有这些传动点同步运行,这些机械设备才能正常工作,因此这些变频器之间必须有信号连接,如速度链、负荷分配等,又由于这些变频器安装在同一个控制室中,它们之间一定有相互干扰。所以它们要分别装在不同的柜子中,柜体即各个控制单元的统一地之间要实现等电位连接,也就是用一根扁铜排以最大面积的连接。另一方面,整个控制系统采用PLC 或PC 总线控制,这些控制线要和电源线分开走,相遇时,要作垂直处理。

1楼 0 0 回复
  • xxkjfw

    xxkjfw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6843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5-04-18

    最后登录时间: 2019-09-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xxkjfw   发表于 2008/11/20 11:15:47

    变频器应用中的谐波干扰问题说的比较多,但谈解决措施及方法的文章并不多见,因此此文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2楼 回复本楼

    引用 xxkjfw 2008/11/20 11:15:47 发表于2楼的内容

总共 , 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