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设备选择
第3.0.1条 选用黑白摄象机,宜符合下列规定:
一、常用摄象管选择:当被摄物体的照度在50Lx以上时可用硫化锑管,10Lx以上时可用碲化锌镉管及固体摄象器件,1Lx以上时可用硅靶管。
二、扫描制式:图象中心垂直清晰度要求不大于300电视行时,可采用随机隔行扫描制式的摄象机;要求大于300电视行时,宜采用2∶1隔行扫描制式的摄象机。
三、摄取固定目标的摄象机,可选用定焦距镜头:在有视角变化要求的摄象场合,可选用变焦距镜头。
镜头焦距的选择应根据视场大小和镜头到监视目标的距离确定。
焦距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F——焦距(mm);
L——物距(mm);
A——象场高(mm);
H——视场高(mm)。
四、监视目标亮度变化范围,高低相差达到100倍以上或昼夜使用的摄象机,应具有自动靶压调整电路或光圈自动控制装置。
第3.0.2条 彩色工业电视系统,可采用单管(单片)式摄象机。
第3.0.3条 需要监视变化场景时,摄象机应配置电动遥控云台。
第3.0.4条 监视人员与监视器屏幕之间的最佳距离,可按4~7倍监视器屏幕高度取定。
工业电视宜采用不小于31cm显象管的监视器(安装在控制台上除外)。当1台监视器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置多台监视器。
第3.0.5条 单项工程的工业电视系统具有5台以上相同型号规格的摄象机,可设1台冷备用;具有10台以上相同规格的监视器,可设1台冷备用。
第3.0.6条 根据工程需要控制台宜预留扩展余地,并应配置备用电路插件板和易损备件。
第3.0.7条 设置在温度高于+40℃、含尘量大于10mg/m3等环境内的摄象机,应根据环境条件选配风冷防护套、水冷防护套、风冷——水冷防护套或防尘密封防护套。
用普通压缩空气冷却的风冷防护套,应设空气净化装置。
第3.0.8条 设置在环境温度高于+80℃高温区的摄象机,应设超温报警装置。设置在炉壁上或炉内监视加热物体的摄象机,应具有带滤光片的专用透镜与白电平限幅电路。
设置在环境温度低于-10℃低温区的摄象机应有保温措施。
第3.0.9条 设置在有爆炸危险区域内的工业电视系统,必须采用防爆摄象机。
第3.0.10条 观察物体内部热图象的工业电视系统,宜采用工作波长0.75~100μm的红外线电视摄象机。
第3.0.11条 监视水下目标的水下工业电视设备,应具有高灵敏度摄象管、短焦距广角大门口镜头、密闭耐压防护套以及渗水报警装置。
第3.0.12条 观察钻孔孔壁的钻孔工业电视设备,应具有短焦距广角镜头、管状密闭外壳、地面控制器及直角观察装置。
第3.0.13条 对图象质量指标要求高、摄象机摄取面大的监视电视系统,宜采用低照度摄象器件。
第3.0.14条 在其他特殊环境内使用的工业电视系统,应采用具有相应技术措施的电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