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iang_0514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2005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8-10-15
最后登录时间: 2023-04-25
-
Bang-Bang控制在随动系统中的应用
jiang_0514 发表于 2009/2/27 9:52:10 829 查看 0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bang-bang控制理论
bang-bang控制最早由庞特里亚金提出。在移动目标集的时间最优控制问题中,已知受控系统的状态方程为x(t)=f(x(t),t)+b(x(t),t)u(t),假设f(x(t),t)和b(x(t),t)的元对x(t)和t是连续可微的。r维容许控制向量u(t)的约束条件为|uj(t)|≤1,j=1,2,…,r。从初态x(t0)=x0出发,在某一末态时刻t>t0,首次达到移动目标集g(x(t),t)=0。其中g是p维向量函数,其各元对x(t)和t是连续可微的,同时性能指标j[u(.)]=∫dt t-t0为最小[6,7]。最优控制u(f)应满足
且=f(x(t),t)+b(x(t),t)u(t) (2)
令其中bj(x(t),t)是矩阵b的第j列向量,则当达绝对极小,于是bang-bang控制u(t)
即时间最优控制的各个分量u(t)都是时间t的分段常值函数,并在开关时间上由一个恒值到另一个恒值的跳变。
bang-bang控制在随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在随动系统需要进行调转运动时,在某点需要以最大可能的加速度εm进行回归,此时误差|em|≥emax当到达某点时,又需要以-εm进行减速,当速度减到零时,误差也恰好为零,这就需要通过bang-bang控制来完成[2][3][4][5]。如图1的bang-bang控制阈值曲线。
图1 bang-bang控制阈值曲线
图1中粗线表示速度变化曲线,细实线表示误差角变化曲线。当某一起点误差较大时,控制系统以最大可能的加速度εm进行加速,到达θ0点时以最大速度运行,当到达θ1点时以最大加速度-εm进行制动。当速度减到零时,其误差恰好等于零。这是理想的最快的调转过程。要达到上述的要求就要正确判定转换点θ1,通常可以认为伺服电机的扭矩为恒定的,同时不考虑负载阻力矩的变化,系统可以看作为恒加速系统,则可以计算出开始制动时刻的误差角:
单片机收到电流反馈信号,经过bang-bang控制等智能协调处理得出输出控制量,根据输出量的大小确定pwm的占空比。主控制芯片选用intel公司的87c1961mc芯片,其自有的p1、p2、p3、p4口完全能满足控制需要[1]。系统硬件简图如图2。
图2 系统硬件简图
软件实现
上面分析转换点和控制阈值都是理想的情况,实际上系统制动加速度εm的大小取决于电机的扭矩和负载的特性(阻力矩、转动惯量等参数)。控制程序内采用bang-bang算法设定的加速度大小应与负载实际加速度大小相对应,否则就会出现二次启动或超调过大现象,影响到系统性能。当控制程序内的制动加速度εm的值设定较小时,计算出来的制动角与实际的相比就会偏大,就会出现制动过早现象,即制动已经结束(速度已经降到零),但系统还没有到达预定位置,此时系统就会重新启动,这就是二次启动问题。这会造成调转时间过长,影响到系统的快速性。同时,当控制程序内的制动加速度εm的值设定较大时,计算出来的制动角与实际的相比就会偏小,就会出现制动过晚现象,即系统已经到达预定位置,但制动还没有结束(速度还没有降到零),此时系统出现超调。较小的超调是正常的,在负载上基本没有反映;超调很大时,机械负载就会有反映,即出现回摆现象,同时也会造成调转时间过长,影响到系统的快速性。出现二次启动或超调过大现象时,只需改动控制程序中的加速度参数即可解决。
系统进行调转控制程序流程图如图3。
图3 调转控制程序流程图
系统仿真
通过采样出的点,能绘出系统在进行不同阶跃运动时的曲线。同时,对系统进行仿真,能得出在正常制动、超调过大和二次启动的曲线,与采样出的曲线比较,相同运动状态下曲线基本吻合。具体仿真曲线如图4~6。
图4 二次启动简图 图5 回摆现象简图 图 6 正常制动简图
结语
仿真结果说明,bang-bang控制在随动系统调转控制能很好满足系统快速性的要求,达到阶跃过程最小化,并且结合其它控制方法能提高系统自适应能力和控制精度,有很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