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轴部分
1)轴颈的锥度与椭圆度不大于轴径的1/2000。但最大不得超过0.05mm,且表面不得有伤痕,要求表面粗糙度▽3.2。
2)轴弯曲超过允许值可采用机械法或加热法调直。轴允许弯曲值如下表所示(单位:mm)。
轴径处 | 轴中部(1500转/分) | 轴中部(3000转/分) | 多级泵轴 |
≤0.02 | ≤0.10 | ≤0.08 | ≤0.05 |
3)键与键槽应接合紧密,不允许加垫片,键与轴的键槽配合紧力如下表所示(单位:mm)。
轴 径 | 40-70 | 70-110 | 110-230 |
键宽紧力 | 0.009-0.012 | 0.011-0.015 | 0.012-0.017 |
2、转子部分
1)转子的晃动度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单位:mm)。
部 位 | 径 向 晃 动 | 轴 向 晃 动 |
轴 颈 | 轴 套 | 口 环 | 叶 轮 | 平衡盘 |
晃动度 | ≤0.02 | ≤0.05 | 0.08-0.12 | <0.25 | <0.03 |
2)轴套
(1)轴套与轴不能采用同样材料。特别不能采用同一种不锈钢。
(2)机械密封轴套在不腐蚀介质中,可选用25号钢表面镀铬,填料密封轴套表面应堆焊硬质合金,硬度为Rc50-60。
(3)轴套端面对轴线的不垂直度不得大于0.01mm。
(4)轴套与轴的接触面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1.6,采用D/d配合。
3)平衡盘
平衡盘与轴采用D/gd配合。
4)叶轮
(1)叶轮在轴上的配合一般采用D/gd配合。
(2)新装叶轮应找静平衡,必要时找动平衡。转子部件在出厂时必须进行动平衡试验。找静平衡时在叶轮外径上允许的剩余的不平衡重,在3000r/min工作的叶轮不得大于下表中静平衡的允差极限值规定。
叶轮外径(mm) | 叶轮最大直径上的静平衡允差极限(g) |
≤200 | 3 |
201-300 | 5 |
301-400 | 8 |
401-500 | 10 |
501-700 | 15 |
701-900 | 20 |
(3)叶轮应用去重法进行平衡,但切去的厚度不得大于壁厚的1/3。
(4)叶轮无砂眼、穿孔、裂纹或因冲饰壁厚严重减薄。
(5)叶轮与轴配合时,键顶部应有0.2-0.4mm间隙。
5)转子与定子总装后,首先测定转子总轴向窜量,转子定中心时应取总窜量的一半。
3、轴承部分
1)滑动轴承
(1)轴瓦与轴承盖的紧力应为0.02-0.04mm,下瓦背与瓦底座接触应均匀,接触面积达60%-80%,瓦背不许加垫。
(2)轴颈与下瓦接触角度为60-90°,接触面积应均匀,且色斑每平方厘米不得少于2-3点。
(3)轴瓦顶部间隙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单位:mm)。
轴 径 | 间 隙 |
1500r/min以下 | 1500r/min以上 |
30-50 | 0.075-0.160 | 0.17-0.34 |
50-80 | 0.095-0.195 | 0.20-0.40 |
80-120 | 0.120-0.235 | 0.23-0.46 |
120-180 | 0.150-0.285 | 0.26-0.53 |
180-200 | 0.180-0.330 | 0.30-0.60 |
(4)钨金层与瓦壳应结合良好,不得有裂纹、砂眼、脱皮、夹渣等缺陷。
2)滚动轴承
(1)内座圈与轴的配合如下表所示(单位:mm)。
轴 径 | 配合盈量 | 轴 径 | 配合盈量 |
18-30 | 0.002-0.027 | 80-120 | 0.003-0.046 |
30-50 | 0.003-0.032 | 120-180 | 0.004-0.055 |
50-80 | 0.003-0.038 | | |
(2)外座圈与轴的配合如下表所示(单位:mm)。
轴 径 | 配合盈量 | 轴 径 | 配合盈量 |
18-30 | +0.029~-0.008 | 80-120 | +0.045~-0.014 |
30-50 | +0.033~-0.010 | 120-180 | +0.052~-0.014 |
50-80 | +0.038~-0.012 | | |
注:(+)表示间隙;(-)表示盈量 |
(3)滚珠、滚柱轴承内的间隙如下表所示(单位:mm)。
轴承直径 | 径 向 间 隙 |
新滚珠轴承 | 新滚柱轴承 | 最大许可磨损量 |
20~30 | 0.01~0.02 | 0.03~0.05 | 0.1 |
35~50 | 0.01~0.02 | 0.05~0.07 | 0.2 |
55~80 | 0.01~0.02 | 0.06~0.08 | 0.2 |
85~120 | 0.02~0.03 | 0.08~0.10 | 0.3 |
130~150 | 0.02~0.04 | 0.10~0.12 | 0.3 |
(4)凡轴向止推采用滚动轴承的泵,其滚动轴承外圈不应压死,一般应留有0.04-0.08mm间隙。
(5)滚动轴承拆装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如有条件最好采用热装,用油加热的油温为100℃左右,严禁直接用火焰加热。
(6)滚动轴承的滚子与滑道表面应无腐蚀、坑疤与斑点,接触平滑无杂音。
4、密封装置
1)压盖
(1)压盖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0.75-1.00mm。
(2)机械密封的压盖与垫片接触的平面对轴中心线的不垂直度≯0.02mm。
(3)压盖与填料箱内壁的直径间隙一般>0.20mm。
(4)机械密封压盖与填料箱间的垫片厚度应保持在1-3mm。
(5)压盖中静环防转槽根部与防转销,应保持有轴向1-2mm间隙,以防压不紧密封圈和憋劲。
2)填料环
(1)填料环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1-1.5mm。
(2)填料环与填料箱的直径间隙为0.15-0.20mm。
3)填料底套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0.70-1.00mm。
4)平衡套与轴套的直径间隙一般为0.5-1.2mm。
5)壳体口环与叶轮口环、中间托瓦与中间轴套的直径间隙如下表所示(单位:mm)。
口环直径 | 壳体口环与叶轮口环 | 中间托瓦与中间轴套 |
标准间隙 | 更换间隙 | 标准间隙 | 更换间隙 |
<100 | 0.40~0.60 | 1.00 | 0.30~0.40 | 0.80 |
≥100 | 0.60~0.70 | 1.20 | 0.40~0.50 | 0.90 |
5、联轴器
1)联轴器与轴配合应采用D/gd。
2)联轴器两端面轴向间隙一般为2-6mm。
3)安装齿形联轴器应保证外齿在内齿宽的中间部位。
4)安装弹性圆柱销联轴器时,其橡胶圈与柱销应为过盈配合并有一定紧力。橡胶圈与联轴器孔的直径间隙应为1-1.5mm。
5)联轴器的同心度偏差应符合下表所示(单位:mm)。
型 式 | 径 向 | 轴 向 |
齿形 | <0.08 | <0.06 |
弹性柱销式 | 0.10 | 0.06 |
弹簧片式 | 0.15 | 0.10 |
固定式 | 0.06 | 0.04 |
6)找同心度时,电动机下边的垫片每组不得超过四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