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PLC与PAC » 单按钮起停控制的PLC编程技术

xiao_xiao1

xiao_xiao1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9568  2025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8-03-21

最后登录时间: 2012-03-20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单按钮起停控制的PLC编程技术

xiao_xiao1  发表于 2009/9/8 8:29:34      530 查看 3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摘要:根据PLC控制系统的特点,本文以松下电工FP0系列PLC为例介绍了9种单按钮起停控制的PLC编程技术,电路控制简单,故障减少,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0  引言

    在PLC控制系统设计中,常常碰到负载的起动与停止控制,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两只按钮作为外部起动与停止控制的输入器件, 在PLC中与两只按钮相对应的输入点数也有两个,PLC的外部接线如图1所示,按钮SB1(X0)作为起动控制,按钮SB2(X1)作为停止控制,这样虽然可以达到控制目的,但需要的按钮和连接导线较多,PLC的输入点数也较多。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PLC内部多功能化的特点,采用单个按钮控制负载的起动与停止,进行改进后的PLC外部接线如图2所示,用SB替代SB1 和SB2的功能,用X0替代X0和X1的功能,电路的实际接线就大大简化,这样做不仅节省了硬件成本,而且还大大减少了由于按钮多而可能引起的故障.使电路更加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控制方便简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笔者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以松下电工FP0系列PLC为例介绍几种单按钮起停控制的PLC编程技术。

图1                                     图2

1  采用上升沿微分指令的编程技术

图3 采用上升沿微分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   图4采用置位/复位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

    采用上升沿微分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如图3所示,控制过程如下:

    当第一次按下SB时,X0接通,使R0的线圈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其常开触点闭合,Y0的线圈接通并自锁,启动外部负载工作运行;同时,Y0的对常开触点闭合,为R1的线圈接通做准备;当第2次按下按钮SB时,X0接通,R0再次接通一个扫描周期,R1的线圈被接通,R1的常闭触点分断,Y0的线圈断开,外部负载停止工作。反复按下SB,将会重复上述控制过程。

2  采用置位/复位指令的编程技术

    采用置位/复位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如图4所示,控制过程如下:
当按下SB时,X0接通,R0的线圈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其常开触点闭合,R2置位(闭合)且保持,R2的一对常开触点闭合,Y0的线圈接通,启动外部负载工作运行;同时,R2的另一对常开接点闭合,为R1的线圈接通做准备;当再次按下SB时,X0接通,使R0的线圈再次接通一个扫描周期,R1的线圈接通,R1的常开接点闭合,R2复位(断开)且保持,Y0的线圈断开,外部负载停止工作运行。之后依次按下SB的工作情形与上述相同。

3  采用计数器指令的编程技术

图5 采用计数器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      图6 采用定时器指令编程的梯形图

    采用计数器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第一次按下SB时,X0接通一个扫描周期,CT100计数1次,Y0 的线圈接通并自锁;第二次按下SB时,X0再次接通一个扫描周期,CT100再计数1次,累计计数2次,则C100常闭触点断开,Y0的线圈断开,且C100常开触点闭合使CT100复位,为下一次计数作好准备。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4  采用定时器指令的编程技术

    采用定时器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如图6所示。定时器TMR0的设定值为1,定时时间为0.01s(设定值值尽可能小,以防止启动后出现异常情况时,便于立即停车)。从图6中可以看出:

    当按下SB时,X0接通一个扫描周期,Y0的线圈被置位接通。Y0的常开触点使定时器TMR0定时0.01s后启动,其常闭触点断开,而常开触点闭合,为Y0的复位做准备;当再次按下SB时,X0又接通一个扫描周期,由于X0和TMR0的常开触点都接通,Y0复位,Y0的线圈断开。如此循环往复。

5  采用保持指令的编程技术

图7采用保持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     图8采用移位寄存器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

    采用保持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如图7所示,控制过程如下:

    当按下SB时,X0接通,R0的线圈接通一个扫描周期,置位触发信号R0的常开触点闭合,使KP置位,Y0的线圈接通,Y0的常开触点闭合,为R1接通做准备;当再次按下SB时,X0接通,R0的线圈再次接通一个扫描周期,R1的线圈也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复位信号R1的常开触点闭合,使KP复位,Y0的线圈断开。每按下SB一次,Y0的状态反转一次。

6  采用移位寄存器指令的编程技术

    采用移位寄存器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如图8所示,图中是对WR0进行左移1位的操作,移入的数据是0还是1由R0的状态决定,移位触发信号为X0,复位信号R1的常开触点。其工作过程如下:

    第1次按下SB时,X0接通,由于起初R0(WR的0位)的常闭触点闭合,向移位寄存器SR WR0端输入信号,1被移入R0,R0的常开触点闭合,Y0的线圈接通,同时,R0的常闭触点断开;第2次按下SB时,X0接通,向左移位寄存器SR WR0端输入信号,SR WR0左移一位,1被移入R1,由于R0的常闭触点断开,0被移入R0, R0复位,Y0的线圈断开,R1的常开触点闭合, WR0的16位继电器状态全部为0,此时,电路恢复最初状态,为下次起动做准备。

7  采用主控MC/MCE指令的编程技术

图9 采用MC/MCR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    图10用基本比较指令编程的梯形图

    采用主控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如图9所示,控制过程如下:

    当按下SB时,X0接通,进入MC,MCE指令程序,由于Y0常闭触点初始闭合,R0的线圈接通并自锁,R0常闭触点分断对R1的线圈互锁,R0常开触点闭合,Y0的线圈接通并自锁,松开SB后,结束执行MC,MCE之间指令程序,R0复位;当再次按下SB时,X0接通,又重新进入MC,MCE指令程序,由于Y0的线圈已接通,R0线圈通路已被Y0的常闭触点分断,R0的线圈不再接通, R1的线圈通路则被Y0常开触点闭合而接通并自锁,R1的常闭触点分断,其一对触点使Y0的线圈断开,另一对触点则对R0的线圈互锁,不会因为Y0的常闭触点复位后导致R0和Y0的线圈再接通的错乱控制现象。松开SB后,结束执行MC,MCE之间指令程序,R1复位。之后依次按下SB的控制过程与上述的相同。

8  采用基本比较指令的编程技术

    采用基本比较指令编程的梯形图程序,如图10所示,控制过程如下:

    当按下SB时,X0接通触发CT100计数1次,经过值减1,此时,经过值寄存器EV100=K1,使 Y0的线圈接通;当再次按下SB时,X0接通触发CT100再计数1次,累计计数2次,经过值再减1,此时,经过值寄存器EV100=K0,使Y0的线圈断开,与此同时,CT100的常开触点C100闭合触发CT100,使CT100复位。反复按下SB,将会重复上述控制过程。

9  采用高级指令的编程技术

    PLC的指令系统中除了基本的逻辑控制指令外,还有丰富的高级指令,可以方便的实现数据传输、算术运算、比较、变换、移位、位控制等各种功能。熟悉并在实际中合理的应用合适的高级指令,可以大大简化程序,这一点是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无法比拟的。如图11所示的一行指令,采用高级指令F132 (BTI)使WY0的0位即Y0在X0的每次上升沿变反,即可实现控制要求。

图11采用高级指令F132 (BTI) 编程的梯形图程序

10  结束语

    上述介绍的这些编程技术,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由于PLC具有丰富的指令集,编程十分简单灵活,同样的控制要求可以选用不同的指令进行编程,编程人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高自己的编程技巧,才能充分发挥PLC的优势,实现各种控制要求。

1楼 0 0 回复
  • anheng

    anheng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1788  2025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8-04-16

    最后登录时间: 2014-04-21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anheng   发表于 2009/9/5 19:49:59

               好,方法倒是很不错,可借用,只知道一点用SIEMENS类,
    2楼 回复本楼

    引用 anheng 2009/9/5 19:49:59 发表于2楼的内容

  • ytzidonghua

    ytzidonghua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11263  2025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6-09-18

    最后登录时间: 2024-08-02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ytzidonghua   发表于 2009/9/5 21:07:43

    对于别的PLC有借鉴作用  呵呵
    3楼 回复本楼

    引用 ytzidonghua 2009/9/5 21:07:43 发表于3楼的内容

  • ahljj

    ahljj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11781  2025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6-12-25

    最后登录时间: 2020-08-19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ahljj   发表于 2009/9/8 8:29:34

    学习

    4楼 回复本楼

    引用 ahljj 2009/9/8 8:29:34 发表于4楼的内容

总共 , 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