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职业交流 » 上海部分企业被曝只招不聘

vankingwh

vankingwh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8328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9-03-02

最后登录时间: 2020-03-06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上海部分企业被曝只招不聘

vankingwh  发表于 2010/8/2 9:32:06      677 查看 0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有企业内定人选招聘会上走形式;相关法规未明确违规招聘惩戒措施
  据新华社电 近日,记者在上海调查发现,在不少招聘会上,有一些企业拿着虚设的岗位信息“招而不聘”,参会学生称,有些招聘企业在作秀。

  简历投进去三月无音信

  民办三本院校,通信工程专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祖立国感到找工作不易。

  几天前,在上海虹口足球场的一场招聘会上,一家物流公司的招聘人员提醒祖立国:“别投了,最近我们参加了5场,岗位是重复发布的,但具体招不招人还没定呢。”

  祖立国说,“有的企业每次能带回上百份简历,过了两三个月,发布的岗位还是一个没少,难道到现在还没招到一个人吗?”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应届生郁涛威说:“招聘会上有一家公司,估计他们收到的简历能有几百、上千份了,但还没有一人收到过回复。”

  在最近几场招聘会上,企业的招聘人员告诉记者:“招多少人?我们肯定会招。什么时候招?等我们通知吧。”

  不少学生感到,部分企业到处收简历,迟迟不发面试通知,招聘信息成了某种意义的“作秀”。

  部分企业虚设岗位为宣传

  既然不急着招人,甚至根本没打算招人,这些企业为何发布岗位佯装招聘?

  记者调查发现,虚设岗位的情形可归纳为四类,每个企业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企业借招聘之名做宣传、打广告;有的企业“内定”人选后“走程序”;还有一些招聘会主办方,为了扩大招聘会规模,明知企业作秀招聘,也不追究。最后,应付政府号召,“走走形式”,赚点补贴。

  “就业市场信息管理应完善”

  上海2003年颁布规定要求,招聘企业应如实公布拟聘用人才的岗位等信息,不得虚假宣传,对提供求职资料的应聘者,应在招聘会后一个月内答复。

  对此,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唐晓林认为,办法没有明确对违规招聘单位的惩戒措施,仅仅依靠企业和行业自律。因此,上海市总工会政策研究室就业专家陈晖建议,政府应尽快完善就业市场的信息管理,实现招聘信息真实透明。

  - 新闻链接

  企业招聘四种目的

  一是借招聘之名做宣传、打广告。上海一家小型商贸公司的招聘负责人透露,参加招聘会只需要支出摊位费,“而招聘会上人流多,在那里挂大幅介绍,发放宣传资料,企业受关注度大大提高”,因此参加招聘会“宣传”性价比最高。

  二是“内定”人选后“走程序”。复旦大学广告系一名应届生透露,自己被一外企“内定”,但“公司对外的招聘信息仍要发布出去,毕竟程序还是要走的”。

  三是招聘会主办方、企业为“双赢”心照不宣。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人才市场为了夸大招聘规模,放任企业虚构岗位,这些信息可能成为招聘单位和中介“双赢”的工具。

  四是应付政府号召“走走形式”。杨浦区创业园一家企业总经理透露,今年政府不仅免去摊位费,还给参加招聘会的企业补贴200元,“我们本不打算招人,但既然出钱给我们去,我们就报了几个‘空’岗位”。

1楼 0 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