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师论坛

工业无线

小米路由器,IEEE802.11和IEEE802.15共存?

winterswimer
winterswimer

2015-02-03

前言

    雷老板 1 月 20 日发声称,小米推行“以手机为中心,连接所有智能设备” 战略,设计了“智能模块+通用控制中心+云服务”智能家居整体方案,而且智能模块仅22元,极大降低设备智能化的难度!明确无误的表明了小米 2015 年布局智能家居生态链的战略。

    不可否认,在家庭中,路由器一个足够,智能家电将是比路由器更为广阔的市场;在企业级应用中,几个路由器就顶天了,但是智能化的设备集成将是比手机更为巨大的市场。必须要战领的更加广阔的阵地呀,雷老板肯定是蓄势待发了。

Wifi隶属于IEEE802.11标准,蓝牙(基于802.15.1);Zigbee、Wirelesshart、MasLinx隶属于IEEE802.15标准。目前,在小米的解决方案中,手环采用蓝牙方案、智能家居可能采用Zigbee方案。

   
    那么,小米路由器能否集成WiFi(802.11)和802.15两种无线?答案是没有技术问题,因为虽然都是2.4G,但是,信道很多可选,调频技术很成熟,在IEEE制定标准的时候,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所以,从技术上讲,这个方案都是没有问题的,有国际标准的支持,但是,在应用角度将,缺乏无线物联通讯的行业标准。如果技术有保障,应用有标准,那么无线物联系统应用市场将爆发式增长!

    可选择的无线技术和对比

    我们首先简要分析一下,智能家电市场的技术需求:1、无线;2、低功耗;3、低成本;4、全无线至少覆盖一个家庭范围;5、标准要统一,各个厂家系统兼容。

    在我们身边的无线有那些? 两个标准IEEE802.11和IEEE802.15,我们对比如下:


    首先,都是是国际电工电子工程学会(IEEE)制定的无线通讯标准,11是老大哥,15是小兄弟。

    IEEE 802.11协议组是为无线局域网络制定的标准,工作在2.4GHz频段,可达600Mbps(理论值)。目标是高带宽数据通讯,解决计算机间通讯问题。
   
    IEEE 802.15是一种基于个人局域网(Personal Area Networks, PAN)无线通信规范标准,应用于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IEEE 802.15具有以下特征:短距离、低功耗、低成本、小型网络及通信设备,适用于个人操作空间。目标是和人相关的物品的联网,解决低数据量、高实时联网的问题。

    IEEE 802.15协议已经解决了Wifi和蓝牙、Zigbee、Wirelesshart、MasLinx等无线共存的问题,但是,我们为什么必须选择基于IEEE802.15.4的标准的解决方案?!

Wifi是否是智能家居平台的选择?
    Wifi是连接以太网,连接局域网,连通PC很好的途径,产品普及率很高,产品标准统一,各个厂家兼容性好。同时,虽然,基于Wifi的Adhoc,
包括802.n,也是自组网的协议,但是,由于IEEE802.11是走高带宽的路线,从协议栈到芯片角度,天生的高功耗、高价位,而相对的,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芯片天生的低功耗、低价位、更高的嵌入式功能,使得在海量的类似智能家居的应用中,802.15.4更具有性能价格的优势,是当前智能家居联网的更好的选择。

蓝牙适合智能家居平台么?
    蓝牙基于802.15.1标准,是信号进入手机的系统很好的途径,但是,也有协议栈、软件接口和芯片的限制,比如大量的芯片集中的在点对点通讯、距离近(5~10米)、协议栈简单适合点对点握手连接,没有多点通讯协议等等,如果在蓝牙基础上,做大规模通讯,有些像茅草房上盖楼,不如重盖,所以,802.15.4应运而生。而802.15.4就是基于1对多,协议栈里已规定了如何无线星型、无线Mesh型网络连接模式,提出了比蓝牙通讯协议更完善的标准,可以使应用层更完善、方便的技术方案。
ZigBee是否是智能家居平台的最好选择?
Zigbee是基于802.15.4对应用层做了很多规定,而且基于很多厂商的芯片推出了协议栈,这是Zigbee的贡献。圣博亚科技技术积累开始于2001年,参与了IEE802.15的制定,指导了Zigbee协议栈的实现,圣博亚之所以推出MasLinx标准,和WirelessHart标准推出是出于一样的原因,在于更加具体的系统应用中,需要对其中的应用问题(比如组网速度、休眠通讯等)解决,改进协议栈的网络层和应用层,使之更加符合具体应用。说的通俗一些,Zigbee有些像嵌入式Linux,开源的,很多厂家在开发GUI,给出很多版本可以用方便的用于智能温控模块、手机和蓝牙等设备中,最后,适合于智能手机的系统是Androl,基于嵌入式Linux的最成功的GUI,当然IOS也是!

    可以说ZigBee联盟是推芯片的,并捆绑协议栈,他们希望其技术能融入各类电子产品,应用范围横跨全球民用、商用、公用及工业用等市场。Zigbee有些地方像微软,纠集人马主要做软件和应用标准,同时,拉来芯片厂商给出通用的完整解决方案。所以,HoneyWell既是Zigbee的推广委员,同时由非常卖力气的推出WirelessHart,因为WirelessHart主要针对工业用市场和Zigbee没有冲突。

    所以,MasLinx针对矿用市场没有死板的采用Zigbee,而是推出自己的矿用基干无线传感网络。智能家居平台采用Zigbee么?当然是可以的,但是,要做好,就要改进、升级,Zigbee的技术不是免费的午餐,加入联盟才享有技术保障,没有加入联盟的,基本都是打酱油的。

    综合上述,目前无线技术中,基于IEEE802.15.4的解决方案物理芯片验证成熟,量产、价格好,基础标准公开,技术有保障,无疑是智能家居、物联网终端的最好选择。同时,要必须做好智能家居互联的行业标准,在软件层面做好我们自己的标准

应用层解决方案

在基于IEEE802.15.4标准,很多厂商提供了多种的解决方案:智能家居中最火的是Zigbee;工业领域中首推Wirelesshart;中国矿山领域中,有唯一个矿用标准MasLinx矿用无线基干网络(最大规模互联)。

我在这里推荐一种MasLinx的解决方案:

说明:和Zigbee对比,MasLinx采用和Zigbee一样的芯片(即基于IEEE802.15.4标准),但是,固件协议栈是比Zigbee更为先进和完善一些的MasLinx协议,同时,向下兼容Zigbee。

架构: 2层无线系统
其一,是Mesh网络层(每个基站1个鞭装天线,基站间1km以上,Mesh组网汇聚,传感、定位)
其二,是纯传感器层(可以和Mesh层双向通讯,PCB天线和基站间距离100m,每个模块高效休眠,每个节点普通纽扣电池,确保1年以上工作。)
分析:Mesh组网是比较复杂的,自组网不稳定,会影响带宽,自组网不容易做休眠低功耗处理。Mesh模块最好功率稍大。和智能家居绑定的最好是不要带Mesh组网,采用IEEE802.15.4的MAC标准即可,做低功耗休眠算法相对变得容易,功耗小,因为可能和人打交道,而且量会很大,所以,成本越低越好。MasLinx的KJ627系统Mesh层和传感层采用不同厂家的芯片,分别为TI和ChipCon,两种芯片间可以互相通讯,这也是验证
IEEE802.15.4标准是可以做到不同厂家产品互联互通的证明。我们在纯传感层使用的芯片的微处理器是51系统,精简、功耗低、价格更好;基站采用的芯片的微处理是ARM系统,运算功能更强的,功能更好。这种框架解决了雷老板要求的将智能家居内的无线模块做到22元以内的可能。

模式1  家庭模式:手机 <小米路由器+Mesh Sink模块 <> 传感层/控制模块
模式2  企业模式:PC 服务器<小米路由器+Mesh Sink模块 <> Mesh传感控制微基站<> 传感控制模块

传感器层,接收数据,发送给Mesh基站,Mesh组网汇聚上传,到0号节点(Sink),到计算机Map系统。每个基站也可以接一个传感器,将传感信息通过Mesh网络上传。传感器和基站可以有一个开关输出,通过计算机的0号节点发送控制信号。

分析:模式1和2是非常自然的模式IEEE802.15.4标准里,可以通过最短路径算法组网,如果直接可以和Sink模块连接,就不用Mesh微基站了。一个家庭里面,模式1即可满足。在一栋楼里,可以采用模式2的方法。我曾经测试过,通过圣博亚科技的MineNet产品的两层架构,500个定位模块+200个基站模块+1个0号基站连接,一个矿区的人员定位和传感都解决了。所以,这个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家庭智能家居问题,而且解决了行业的企业级应用,相信雷老板更喜欢。

设计特点:


可靠性分析:

圣博亚可以已经实现了煤矿人员车辆定位、传感器监控系统,并在井下、隧道、厂区,多个系统成功应用。KJ627人员安全管理系统,获得国家安监局煤安认证,成功应用于煤矿、非煤矿山的六大系统。事实证明,稳定可靠。MasLinx方案不仅仅是考虑了无线互联的嵌入家居、设备的方案,还考虑了人机交互的易用性,充分考虑了用户体验,这是小米的目标,也是我们的目标。

FAQ:

展  望

    最后,希望雷老板能够领导智能家居或物联网产业厂家,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开放的设备无线通讯标准,让各个厂家的设备能够互通互联。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MasLinx标准是比Zigbee更高级一些的私有标准,同时向下兼容,也就是可以和标准的Zigbee标准的设备通讯。圣博亚科技愿意和小米一起贡献我们的积累的技术,共同打造一个无线物联生态圈。


回帖

评论3

总共 , 当前 /
首页 | 登录 | 注册 | 返回顶部↑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16 C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