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师论坛

技术争鸣

五十个工业4.0经典术语点评 | 下篇

sweect
sweect

2016-03-03

  工业4.0包含了太多新旧不一的词语,难免让人困惑不已。我们需要用一种历史视角去审视各种概念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理解这样一个爆发性的概念。本次精选五十个词汇,进行简单导读和分析。此处为下篇。
  26.Lean Manufacturing
  精益制造
  点评
  它包含了即时响应 (Just-in-Time, JIT)、零库存及敏捷制造的概念,同时也与以减少错误为目的的六标准差 (Six Sigma) 互相补足。精益制造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关注核心竞争力、减少浪费。这是从丰田走出来的全球明星概念和实践。丰田独具慧眼地发现,小批量生产完全可能比大批量生产的成本更低。这对工业4.0的推动,有着一脉相承的示范效应。
  即使当下存在着所谓的补课和普及,但说的都是技术问题。实际上工业管理思想的贯彻,是一个普遍性的难点——这可能比技术实施还难。因为这件事,需要领导作出改变。
  27.IPT
  Integrated Product Team
  集成产品研发团队
  点评
  国外最流行的产品开发模式,根据产品开发的需要,将各种部门的团队组织起来,专门围绕产品而动。 这种团队组织方式,有效地打破了部门切割造成的信息无法有效传递的局面,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开发效率。在这一方面,航空业一直走在前面。而国内的华为,也从中受益颇丰。对于复杂产品的研发,多学科多部门必须紧密结合,单纯靠部门协同,是无法胜任的。
  28.CM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构型管理
  点评
  飞机制造史上最为重要的数字化和工程状态管理的思想。通过构型管理,复杂系统的销售、设计、制造、售后维护等都得以进行统一的数据管理。波音、空客都以此做为数字化制造的核心。当国产ARJ的年产量跌跌撞撞不过15架的时候,空客每3天可以制造一家A320的飞机。构型管理的价值一直不能被国人深刻重视,这是中国智能制造缺失的环节。讨论工业4.0,如果不能深入进入这些概念和实践,就很难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29.Big Data                                        
  工业大数据
  点评
  这个概念都快烂了。但中国制造业最头疼的问题是,数据被捆绑在不同的系统、软件、硬件、文档上,而无法解放。这是中国多年的二维图纸文化形成的!重文档图纸,不重模型;重描述定性,不重数字量化。“中国制造2025”的悖论,大家都认为问题出在高端装备制造上,其实根本问题之一在于工业基础缺乏数字化表达,基于模型的产品驱动做的远远不够。中国制造业号称有最大的工业大数据可以供使用,但这个是伪命题:这个巨人被锁住了。
  30.OT 运维技术
  DT 数据技术
  点评
  DT是阿里的最爱,阿里云一直在鼓吹一个概念,“从IT到DT”,所谓地从信息技术到数据技术。这个对称而吸引眼球的概念,让人们意识到已经迅速过渡到大数据时代。但是,DT这个概念在工业领域,并不是首先要解决的,充其量这仍然是一个信息化的概念。而OT运维技术则要复杂的多,设备运维和健康管理所蕴含的数学模型和数字化表达,是工业的Know-How所在,是工业化的基础。OT更能表达企业的一线实践,DT太虚了,放之四海而皆准。工业界不需要这样广泛虚化的词。
  31.EA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组织体系结构
  AF
  Architecture Framework
  组织体系框架,用来描述体系的顶层架构的规范、原则、视图等
  点评
  EA是一种类似于蓝图的顶层设计;这个Enterprise很容易有误导作用,翻译过来像是“公司”。但翻译成“组织”,又好像是工作岗位层级的设置,仍然不够准确。EA体系是顶层思想模型化管理的最重要的根基之一。中国制造2025需要它。
  中国智能制造的工业顶层框架,一定应该从这里出发。从上而下,才能兼顾各种不同的视角。这才是工业升级版本的依据。没有数字化模型和顶层体系架构的逐渐演化,谈论工业版本,纯粹是文字游戏。没有数字化,就没有工业版本。


  德国工业4.0的RAMI


  32.RAMI 4.0
  Reference Architecture Model for Industrie 4.0
  点评
  这是ZVEI在2015年3月CeBIT展会上提出来的德国工业4.0的顶层体系框架。实际上,德国人并不擅长顶层体系框架,系统工程视角也是其弱项,但从工业4.0开始,德国制造业显然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有了这个参考架构,才能真正称得上德国工业4.0元年。
  33.DoDAF
  DoD Architecture Framework
  美国国防部(DoD: Defense of Department)全军顶层体系框架
  点评
  在C4ISR的基础上,美国国防部制订了DoDAF顶层体系架构,为美国的联合作战指挥部、海陆空天等各军种、军备采购等六种作战业务方向,提供了顶层的框架设计规范,从而使得军方无论在指挥体系,装备数据交换、项目进度监控都有了无与伦比的模型驱动能力。美国人无疑是模型化的绝对先驱。DoDAF的引入与演化,在军队指挥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英国、北约、挪威、澳大利亚纷纷以此构建了自己的顶层指挥体系。美国、北约是首先在数字模型和赛博空间作战。中国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和军民融合机制,都离不开这个视角的考量。
  34.IoT
  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
  点评
  物联网是年少成名但却晚成大器的一个典型。它有点过于早产了,许多人甚至与物流领域成熟的RFID相混淆。但近几年随着机器连接的需要,物联网也在制造业领域创建了一展身手的地方。美国PLM软件公司PTC,是在这个领域最为下赌注的一个企业。它在过去的两年频繁收购物联网公司,着手解决机器联网的服务。PTC将物联网技术,视为解决设备运维服务的切入点,然后跟前端的设计人员连接起来。战略视野可谓老到而毒辣,前景如何则需要更仔细的观察。
  35.Indutry Internet
  工业互联网
  点评
  这是GE公司从设备和能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工业新浪潮形态。它出乎意料地为行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评估角度:如何重新理解旋转设备的价值?如何理解设备能耗节省1%的威力?工业互联网,让我们从传统的设备管理EAM,走向了全新的智能资产管理,挖掘工业大数据的价值,挖掘人的行业经验并加强模型转化。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软件,重新连接机器的力量与人脑的智慧。
  36.VR
  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
  AR Augment Reality 增强现实
  MiRA Mixed-Reality Application 混合现实
  点评
  VR的存在,是CPS最为重要的一个连接环节,它使得虚拟世界的Cyber变得可视化,因为这是一个阴阳界的摆渡船,就像是《哈利.波特》中的火车——它连接了魔法学院和普通的现实生活。MiRA是一种虚拟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技术。它使得虚拟的、数字化存在空间和现实之间的信息实现同步,便于人类的感知和交互。
  想想《环太平洋》机甲战士,一个人如何操作比自己庞大上百倍倍的机器战车。工厂里不需要如此卖命,但危险和非宜人制造的环境下,就需要这种技术。
  37. Autonomik
  系统自主人机交互技术
  点评
  如果不知道这个词,只能说明对德国工业4.0的战略实践关注度似乎还不够。这是一个高度复合的德语词汇,主要意思是实现机器与系统的自主性,致力于将自动化技术与基于数字模拟的技术相结合,实现高度柔性化的生产。与原上海科技情报所缪所长等专家反复交流,将这个词定义为系统自主人机计算技术或自主人机交互技术。早在2010年德国经济能源部就开始赞助这个研究项目,希望提高系统自主性和以模拟为基础的系统发展。目前已经有若干分支成果。它已经被收编成为德国工业4.0华丽外衣遮盖下的卓有成效的行动计划,可惜它似乎穿上了隐身衣,被国内制造业所忽略。
  38. Data Legacy
  过去的资料与数据
  点评
  遗产系统(legacy system),也叫传统系统(traditional system)、遗留系统,指的是在企业内部集中的环境中一组相关的烟囱应用程序的集合。这是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巨大的包袱,如果不是绊脚石。如何在新升级体系下,迁移、清洗和兼容原来各种信息化资产和里面被锁住了的数据,决定了中国制造业腾飞的步伐。
  39.ENTIME
  智能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法
  点评
  德国针对工业4.0进行了许多大量而有意义的研究。ENTIME是德国把语义网和基于模型的方法联合起来,以便找到具体机器的解决方案的一个成果之一。语义技术是通向工业4.0的重要支柱,对中国制造技术而言,汉语是少数抵御外来系统侵蚀的壁垒之一。
  40.IPv6
  新一代网址域名管理协议
  点评
  IPv4域名体系已经接近枯竭,IPv6正在走来。IPv6的容量相当于为每一粒沙子,都可以分配一个域名。在未来工业4.0世界,每个产品、原料、零部件都可能被分配给一个域名,从而记录它的前生、今世和未来。
  41.BITKOM
  联邦信息经济通信和新媒体协会
  VDMA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
  ZVEI
  德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协会
  点评
  这三个来自民间的组织,强悍地引导了德国工业与信息化的发展。BITKOM、VDMA、ZVEI构成德国工业4.0的秘书工作组,主导了德国工业技术发展的战略,并且最终推动了工业4.0体系框架RAMI4.0的出台。是的,机械、电子、软件、通信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融合,成为不可阻挡的旋律;而中国制造2025,则需要这样扎实的工作组。
  VDI德国工程师协会的作用似乎被忽略了。尽管在概念上似乎后知后觉,但VDI在德国工业4.0地图和产业化的实践上还是在扎实地推进工作,拥有16万名工程师会员的VDI还是具有强大的践行能力。
  42.FHG
  Fraunhofer -Gesellschaft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
  弗劳恩霍夫研究院
  点评
  这是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偏重于应用科技的研究。1991年世界上第一台MP3就产生于其下面的集成电路研究所。下设80多个研究所,年经费10亿欧元,是公助、公益、非营利的科研机构,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管理问题。FHG与德国工程院、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的工业4.0,成功成为国家级战略。弗劳恩霍夫最令人艳羡的是其强大的科研转化能力,这是真正的工业根基。
  弗劳恩霍夫现在正在成为中国的抢手货。今天海尔成立工业智能研究院,也拉着FHG一起站台。希望这样的嫁接,真能产生像样的果子。


  工业智能研究院今天挂牌成立


  43.IIC
  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
  工业互联网联盟
  点评
  IIC以其开放的姿态和卓有成效的组织机制,正在吸引全球200多家单位积极参与。其核心是各个厂商设备之间可以共享和传输数据,并通过专业经验的数学模型和知识自动化,挖掘数据的真正价值。作为软硬件相结合的巨无霸工业公司,GE与西门子在战略布局上各有千秋,而GE在群体生态设计和推进测试床的实践,具有扎实可行的操作性。随着中国工业互联网联盟在去年年底正式成立,工信部也寄予厚望,工业互联网在2016年有望产生全新的火把效应。


  44.DMDII
  Digital Manufacturing &
  Design of Innovation Institute
  美国数字化制造与设计创新中心
  点评
  美国先进制造创新中心的标杆性机构,是美国十五个创新中心最为典型的一个。它位于芝加哥大学,占地94000平米的面积,空前绝后。比较奇葩的是,这是美国陆军主导的项目——而美国陆军是美国知识管理最为成功的机构之一。美国陆军希望利用此机会,整合整个国家的力量发展新型制造技术,改善制造能力和相应的网络,进而改变工业界和军工业制造零部件和系统级产品的方法。
  45.ICT产业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信息和通信技术
  点评
  ICT是电信服务、信息服务、IT 服务及应用的有机结合。为了成功过渡到工业4.0,ICT产业(创新周期相对短)应和机械、设备制造商以及机电系统供应商。(创新周期相对较长)密切配合,以开发出所有合作伙伴都能接受的商业模式。
  46.KA
  Knowledge Automation
  知识自动化
  点评
  麦肯锡在《2025颠覆性的技术》报告对“知识工作者自动化”备加推崇,将其视为位居第二的颠覆性技术。知识自动化是指将各种经验与知识通过模型驱动的方式,实现工业技术的体系化。
  传统的Data-Information-Knowledge从数据到信息,到知识的模型,似乎没有说清楚具体转化的路径。笔者认为知识自动化,一方面需要把原有各种系统的数据岛连接搞清楚,一方面需要通过词表技术和语义计算,使得知识能够自组织、自适应;另外重要的是需要把专家的经验和隐性直觉,进行挖掘并加以模型化,从而形成可以执行的知识模型。毫无疑问,知识自动化是中国智能制造的根基。目前国内索为公司是这方面的先行者。
  47.CPHS
  Cyber-Physic-Human Society
  赛博物理社会系统
  点评
  工程院的这个提法进一步突出地表明人与社会在赛博物理系统的作用。它反映了世界正在从以人类社会、自然界为主导的二元空间,进入人类社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结合的三元空间。以比特为单位的数字世界,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第三元主题。整个社会进入到人机物交互的三元智能系统的时代。
  48.中国制造2025 Made in China 2025
  智能制造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点评
  中国制造2025,这个词很硬。很惭愧,笔者一时语塞,无法用简洁的用语来解释。需要留待后续再做研究(此处略去1000字)。
  智能制造,根据《中国制造2025》定义,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坦率地讲,这里没有提到数据问题,是有瑕疵的。什么叫新一代信息技术?其实并不是ICT自身的单线发展,而是要充分利用数字化特性。笔者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ICT并不能仅仅从它自身的产业发展角度来认识。实际上,美国军方和德国业界对此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果制造业数字化基础得到贯彻,那么ICT神奇的摩尔定律,将可以在制造业重演,制造业的创新将呈现指数级的增长。什么叫这才是我们需要深刻研究的地方,需要ICT和制造业共同考量。
  49.供给侧改革
  点评
  又见硬词。理论上讲,供给侧与需求侧本是一币双面,联动密切。如果能够主动倾听需求侧,那么供给侧自然就会进化。为什么会单独强调一面?除非这里面暗藏一个假设,还有一个第三元的角色,游荡于市场规则之外。
  供给侧改革,意图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另外一种更加明确的说法,从而解决产品竞争力低下、同质化问题。
  50. CPD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继续职业教育
  点评
  德国工业从来不会忽略人才、教育与职业培训,工业4.0白皮书中明确提到了“学院立方体”的概念,打造从职业学校、大学到企业的立体人才培养计划。这真是德国人一贯的思路,从俾斯麦铁血首相,到二战惨败之后的崛起,教育永远不缺席。不禁要汗颜一下,中国的智能制造,给CPD留下多少空间?教育部如何介入进来?这是一盘双星联动的大棋局。

回帖

评论4

总共 , 当前 /
首页 | 登录 | 注册 | 返回顶部↑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16 C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