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师论坛

物联网社区

供暖换热站智能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zywl
zywl

2018-07-10


随着工业4.0的不断普及与发展,中易云针对供暖公司换热站系统开发完成一套集监管、控制、预警、报警于一体的智能物联网监管云平台(简称:易云系统),实现全天候24小时在线监测,每天超过4000次状态巡检,保障系统的良好运行,同时平台提供曲线、柱图、饼图、报表等数据分析工具,方便对系统整体运行情况更好的掌握。

一、方案概述

本项目为实现供暖公司换热站的智能控制管理,通过多功能可编程数据采集器采集现场数据,经由网络进入云服务器监控中心,实时在电脑端、Pad端或者手机APP上监测数据,同时根据采集回来的数据以及在控制中心(服务器)的管理软件设定的控制参数组合参数逻辑,实现远程自动/手动控制调节阀、循环泵等设备的启停。

监控中心包括监控电脑及配套监控软件。系统可由一个总管理员进行管理,也可按部门及权限创建管理员,各管理员通过局域网/企业外网IP登陆,进行本部门数据的实时查看、历史曲线/历史数据的查询下载、打印、等功能。用户可自行设定监控环境采集数据的上下限值,超过或低于设定的上下限值,软件端产生清晰的声音警报,同时向用户发送手机报警信息。

 

二、项目拓扑图

 

三、适用范围

1.   供热公司

2.   换热站

四、系统方案图

五、系统构成

5.1系统登陆

   PC端登陆:

网址:http://xt.zeiot.top/    账号:zeiottest   密码:888

本系统采用B/S架构,PC端用户只需打开浏览器通过IP地址进入管理系统,凭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密码进行登陆管理。(登陆界面可定制企业logo及信息)如下图:

   手机端登陆:

用户可在任何有本地局域网信号的地方,通过IOSAndroid版本APP登陆系统,登陆账号与PC端账号相同。IOS 版本APP请在Apple Store搜索“易云系统”进行下载,安卓版本请在“易云物联网系统”公众号或PC端系统中扫描二维码进行下载。

5.2数据监控

能够便捷监控实时数据,并且可通过采集参数的变化自动启停其他设备,各项数据可用数值、图片、文字分别展示,并通过短信等功能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另外,为了更直观的监测每个测温点实时情况,可设定不同的监控点,模拟真实的设备位置分布图进行查看。如下图:

5.3报警功能

当采集数据(例如温度)超出设定的高低范围值、通讯异常等情况系统可自动向管理员发送短信等报警信息。管理员自行设定各部门的短信报警信息接收人(可添加多位),保证各个管理员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报警信息。如下图:

5.4 数据查看分析

系统提供据统计分析功能,实现历史数据可追溯,显示被测环境中的各参数变化,能够进行多个参数的曲线对比。能够使用曲线、饼图、柱状图等进行数据进行各项参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分析。


5.5 报表功能

系统可自动生成标准日报表、高低日报表、可调月报表、标准月报表及高低月报表等,可根据不同时间段(精确到秒)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并可即时导出到本地电脑进行保存及打印,便于各部门进行存档整理。如下图:

5.6场景地图

场景地图可以清晰明了的看到各部门所在的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场景地图分为地图场景和模拟场景两大类,其中在地图场景界面,只需要鼠标点击地图场景界面上场景应用的标注,即可进入应用场景的模拟显示界面,并且显示实时监测数据;在模拟场景界面上,管理者可以俯瞰整个应用场景的系统构成。如下图:

5.7 用户分级

系统有严格的密码授权制度和用户分级制度,以保证只有授权的工作人员才可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操作,并有完善的操作记录功能。

5.8扩展能力

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无需更换程序,即可方便的增加其他参数监控,系统预留可配置接口。

六、优势介绍     

1.操作更灵活:

24小时不间断监控,确保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到当前最新数据。系统监控界面自由配置,动态展示,直观且易于掌握,操作更灵活。搭配使用场景图功能,快速定位各监控点,异常情况直接锁定。

 

2.拓展更深度:

系统预留充分接口,可便捷拓展更深层的物联网应用,满足用户日后对其他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控制和数据采集。

 

3.稳定可靠、功能强大:

硬件设备采用工业化设计、高可靠性器件、抗干扰能力强,可长期稳定运行。并且具有丰富强大的逻辑模块,实现各种复杂运算和逻辑控制,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对接各种设备,故障率低,易于维护。

 

4.价格更优惠:

通讯方式传输稳定、穿透性强、安全可靠,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组网配件的使用,减少了中间的环节,保证优质质量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投入;且设备安装简便,工期很短,能让用户快速使用到全套

 


回帖

评论0

首页 | 登录 | 注册 | 返回顶部↑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16 C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