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2
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
时间:2018年9月19日-21日 地点:中国·西安 官网:www.grapchina.org
石墨烯作为前沿新材料的代表,在带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作用越来越显著。2017年是中国石墨烯产业化快速发展的一年,石墨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应用市场遍地开花、产业发展一枝独秀,石墨烯技术逐步“走近生活”;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系统规划明显加速,产学研合作贯通产业链条,品牌竞争格局正在形成,中国正成为全球石墨烯产业的领跑者。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先后于2014年在宁波,2015、2016年在青岛,2017年在南京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共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单位6,000多人参会,成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石墨烯产业促进盛会,被誉为“全球石墨烯秋季会议”。与大会同步举办的“中国国际石墨烯材料应用博览会”,通过汇聚全球石墨烯产业化成果,不断为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现已成为备受业界关注、规模最大、极具全球影响力的行业展会。
西安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西安在汽车、电子信息、石油、能源化工、新能源及军工等方面的产业优势明显,具备了发展石墨烯产业的天时、地利与人和。“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于2018年9月19日至21日在千年古都西安举行。
本届大会由西安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石墨烯产业发展新篇章。大会以“开启石墨烯产业发展新时代”为主题,与往届大会不同,本届大会“以论代讲”,围绕“石墨烯战略前沿技术论坛”、“石墨烯新兴产业发展论坛”、“石墨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论坛”这三大平行论坛,针对石墨烯在特定应用领域的议题开展20多场讨论会,让学术专家与广大企业界人士在一起就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国际合作、知识产权战略、标准与检测、军民融合、投资与并购等专题展开深入探讨,“脚沾泥土、坐而论道”,共同开启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新时代,打造全球石墨烯产业的饕餮盛宴!
大会主席
薛群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主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冯冠平深圳烯旺集团董事局主席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成会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Luigi ColomboCVD法制备石墨烯薄膜技术共同开发者、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战略委员会委员
Vittorio Pellegrini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执委会主席、意大利技术研究院石墨烯中心主任
大会执行主席
刘兆平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浙江省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主任
康飞宇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
李义春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萧小月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际合作委员会主任、南京科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Antonio CorreiaPhantoms 基金会主席(西班牙)
Stephan Roche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纳米科技研究所 ICN2
Francesco Bonaccorso 意大利工业技术研究院
……
评论6
楼主 2018/7/26 15:43:12
大咖来袭系列一、大咖来袭 | 汉堡科学奖得主:做未来的石墨烯
Xinliang Feng,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首席教授、在德国获得化学学科终身教职的华人第一人。2011年受聘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因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Xinliang Feng与德国科学家克劳斯·米伦共获德国2017年度汉堡科学奖。此外,Xinliang Feng教授还入选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名单。Xinliang Feng教授还担任《Advanced Materials》顾问委员会委员、德国巴斯夫创新碳材料研究中心高级研究顾问、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能源大项主要负责人、《Scientific Reports》编委。截至2017年,发表学术论文160篇,其中Nature, Nat. Mater.,Nat. Commun.,Angew. Chem. Int. Ed., Nano Letters,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Chem. Soc. Rev., Acc. Chem. Res等国际顶尖化学和材料学术杂志 (影响因子>10)上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近年来除承担马普协会每年固定科研项目,目前还主持或承担欧盟、德国以及企业界十多项重要研究课题,总数额达1000万欧元以上。
Xinliang Feng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有二维大分子和超分子、宏量制备高质量二维石墨烯材料研究、基于石墨烯的二维纳米能源材料和电子器件研究、基于石墨烯电极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和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应用研究、可控纳米结构功能碳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储存和转化的应用研究。
楼主 2018/7/27 16:12:16
Vittorio Pellegrini教授是意大利石墨烯研究的领军人物,是意大利技术研究院(IIT)石墨烯中心主任,是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储能领域应用项目组负责人,同时现任旗舰计划执行委员会主席。此外Vittorio Pellegrini教授还负责多个国家级和欧盟项目,例如欧盟玛丽居里ITN项目。
Vittorio Pellegrini教授领导的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是低维半导体系统与石墨烯的物理特性及应用,近期主要研究石墨烯制备及其在储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纤维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其中相对成熟的纤维复合材料技术、铜缆上CVD生长石墨烯技术已经开始与意大利及欧洲的厂商展开合作,进行商业化应用探索。
基于Vittorio Pellegrini 教授在石墨烯应用方面拥有多项适合在中国推广的产业化技术,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于9月19-21日在西安举办,组委会特邀请他做大会报告,与大家分享意大利技术研究院(IIT)近期的科研成果。Pellegrini 教授也希望借助大会的平台,能够与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石墨烯一带一路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石墨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楼主 2018/7/30 10:55:04
大咖来袭系列三、澳洲石墨烯行业领军人 “携礼”拥抱中国市场
Dusan Losic教授现任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石墨烯研究中心主任,是澳大利亚石墨烯研究领军人物。目前,以石墨烯中心为核心,阿德莱德大学已经联合澳大利亚其他四所著名科研机构及七家企业,组建了覆盖全澳的合作研发平台,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Dusan Losic教授的团队研究涵盖了石墨烯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纳米应用医药学等多个学科,以及新纳米材料的研究工艺和设备,旨在解决健康、环境和农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在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15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Dusan Losic教授和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石墨烯污水处理及海水淡化项目”正式落户青岛高新区。
2016年11月19-26日,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带领的中国石墨烯产业代表团一行访问澳大利亚的石墨烯企业及研究机构。在阿德莱德大学访问期间,Dusan Losic教授向代表团一行展示了该校石墨烯研究中心在电子器件、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及农业等方面的最新应用研究成果。双方就建立中澳双边合作委员会以及项目合作等事宜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
2017年在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17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包括Dusan Losic教授在内的20多国石墨烯代表共同签署了《南京宣言》,旨在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共同体。
鉴于Dusan Losic教授的研究团队拥有多项适合在中国推广及产业化应用的项目及其在全球石墨烯行业的影响力,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组委会特邀请Dusan Losic教授做主题报告,介绍其在石墨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工业中的应用。Dusan Losic教授也希望借助大会的平台,能够与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石墨烯一带一路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石墨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2018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于9月19-21日在西安举办,本次会议主题是“开启石墨烯产业发展新时代”。
大咖来袭系列四、石墨烯旗舰计划科技官来华寻机遇:“石墨烯产业化的圣地”
Andrea C. Ferrari教授是剑桥大学工程系与纳米科学中心的教授,是剑桥石墨烯研究中心创始人兼主任,现任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科技官兼管理部主席。Ferrari教授同时也是剑桥彭布罗克学院的研究员,是美国物理协会会员,是英国皇家学会沃尔夫森研究优异奖获得者。 Ferrari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的生长、模型、表征及器件。目前,主要从事石墨烯、碳纳米管、类金刚石碳和纳米线在电子和光子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2017年3月,由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博士带领的中国石墨烯产业代表团一行在访问剑桥大学期间,与剑桥大学石墨烯中心(CGC)主任Andrea Ferrari教授就中英双方在石墨烯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Andrea Ferrari教授为代表团一行介绍了其在石墨烯制备、电子器件、能量存储、生物医药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其中多个项目适合在中国推广及产业化应用。9月,在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17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Andrea Ferrari教授获聘为联盟高级顾问。同年10月,在联盟的积极推动下,Andrea Ferrari教授的利用“微流体力学”原理制备石墨烯技术得以在中国落地。
鉴于Andrea Ferrari教授的研究团队拥有多项适合在中国推广及产业化应用的项目及其在全球石墨烯行业的影响力,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组委会特邀请Andrea Ferrari教授做主题报告,介绍其在石墨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它们在工业中的应用。Andrea Ferrari教授也希望借助大会的平台,能够与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石墨烯一带一路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石墨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2018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于9月19-21日在西安举办,本次会议主题是“开启石墨烯产业发展新时代”。
楼主 2018/8/3 15:18:41
大咖来袭系列五、曼大成果将在华“梅开二度”——曼大国家石墨烯研究院主任再次来华寻求合作
Vladimir Falko教授是英国凝聚态物理理论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石墨烯的电学和光学特性方面做出了大量卓越的贡献,其中包括双层石墨烯的发现。在他从业的前20年中,一直在兰卡斯特大学任教,并任命为特聘教授。2015年,他担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院主任,成为站在石墨烯行业金字塔顶端的人之一。同时他还担任石墨烯旗舰计划基础研究项目组负责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石墨烯NOWNANO博士训练中心主任。
Falko教授在塑造欧洲石墨烯及其他二维材料研究群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他还组织建立了石墨烯周系列会议,领导欧洲石墨烯旗舰计划工作等,包括石墨烯及其他二维材料的基础科学研究。Falko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石墨烯及相关二维原子的原子晶体,电子运输及光电性能,二维原子材料的异质结构(石墨烯-六方氮化硼等),强关联二维材料的量子霍尔效应,半导体量子点的量子光学及光学特性等的研究。2017年9月,在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17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Vladimir Falko教授受聘为联盟高级顾问。
鉴于Vladimir Falko教授在石墨烯基础研究与应用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组委会特邀请他做主题报告,与大家分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院近期的科研成果。Falko教授也希望借助大会的平台,能够与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石墨烯一带一路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石墨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2018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于9月19-21日在西安举办,本次会议主题是“开启石墨烯产业发展新时代”。
大咖来袭系列六、石墨烯旗舰计划技术路线图制定人眼中的中国石墨烯产业之路
Francesco Bonaccorso教授先后任职于在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剑桥大学工程系(英国),范德堡大学物理和天文学院(美国)。2009年6月,他在剑桥大学被授予皇家学会牛顿国际奖金。目前,他担任意大利理工学院石墨烯实验室的主要领导之一,还在欧洲石墨烯旗舰计划组里负责制定未来十年技术路线图。
Francesco Bonaccorso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纳米材料的溶液处理及其的光谱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在太阳能电池、发光器件、锂离子电池和超快激光器中的应用。2017年,在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17中国国际石墨烯大会上,Francesco Bonaccorso教授获聘为联盟高级顾问。
基于Francesco Bonaccorso教授在石墨烯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组委会特邀请他主题报告,与大家分享他与石墨烯之间的故事以及畅谈中国石墨烯产业发展之路。Francesco Bonaccorso教授也希望借助大会的平台,能够与更多的国内外机构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石墨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2018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于9月19-21日在西安举办,本次会议主题是“开启石墨烯产业发展新时代”。
楼主 2018/8/7 15:54:37
大咖来袭 | 当代巨匠 肩负“中国智造”
康飞宇,男,1962年生,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学士、硕士学位,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从2010年起作为广东省引进的“能源与环境材料创新团队”带头人在深圳工作。2013年担任国家纳米研究重大专项首席专家;2015年担任国家地方共建碳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深圳)主任。2016年被选为“广东特支计划”杰出人才,2017年被选为中国微纳米学会会士,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新型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特别是石墨、石墨烯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与其它储能器件中的应用。获得2017年国家发明二等奖,2006年中国建筑材料技术发明一等奖。目前拥有141项中国发明专利和17项美国等外国专利,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477篇SCI收录论文,他引10238次。
康飞宇教授主要从事新型碳材料和能源与环境材料研究,包括石墨层间化合物,石墨深加工技术,多孔炭材料的制备,空气净化技术,储能材料与器件,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动车,低碳技术等。由康飞宇教授团队和天津大学杨全红教授团队历时多年完成的科研成果“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成果优化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充放电速率、循环和高低温性能,大幅提升了我国天然石墨资源的深加工技术和利用水平,让锂离子电池“物美价廉”,使得新能源汽车走进大众生活,提高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基于康飞宇教授在石墨烯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及其在全球石墨烯行业的影响力,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组委会特邀请他做大会报告,与大家分享他与石墨烯之间的故事。康飞宇教授也希望借助大会的平台,能够与更多的国内外机构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石墨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大咖来袭 |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给智能手机 “穿上”石墨烯“外衣”
刘建影,上海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和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上海大学中瑞微系统集成技术中心主任,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查尔幕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 美国电器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 (IEEE Fellow)。刘教授担任IEEE Transaction on Packaging &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副主编及其他多个国际SCI杂志编委,德国汉高(Henkel)公司亚太地区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已发表了学术论文480余篇,15篇章节,近20年做大会主旨和和各种特邀报告50次,获得及申请专利60余项,获得1996年美国IEEE CPMT学报高级封装领域最佳论文奖(每年只能有一篇文章获得) 和2004年 美国电器电子工程师协会器件和封装分会特殊技术进步奖 (2004 IEEE CPMT Society Exceptional 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 (每年只能有一人获得)。主编了电子封装导电胶专著,是微技术可靠性专著编写发起人和主要作者之一(分别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微技术可靠性专著已被翻译成中文)。
刘建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纳材料与电子制造、纳米散热、封装与系统集成,其中包括3D 电子碳纳米管互联技术,2维材料散热与互联技术,纳米界面散热材料,纳米生物支撑材料,纳米无铅焊料和纳米导电胶等。近年来,刘建影教授就其主要研究成果之一——石墨烯散热技术,与众多国内外下游厂商开展合作,积极推动石墨烯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基于刘建影教授在石墨烯电子器件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组委会特邀请他在石墨烯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应用论坛中做特邀报告,与大家分享他与石墨烯之间的故事。刘建影教授也希望借助大会的平台,能够与更多的国内外机构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石墨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扬科技防腐之帆 向海洋强国迈进 ——海洋防腐领域的拓荒者侯保荣院士做客西安石墨烯大会
侯保荣,著名海洋腐蚀与防护学家。1942 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县,1967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94 年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以及中日海洋腐蚀环境共同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海洋腐蚀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山东省第九、十届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侯保荣院士是我国海洋腐蚀环境研究和海洋腐蚀与防护的学科带头人之一,30 多年来,出版专著7本,主编论文集6本,发表论文360余篇(其中 SCI/EI 收录200 余篇),授权专利7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0余项。获 2002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奖;2009 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014 年何梁何利奖,此外还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2项。2015年,中国工程院启动重大咨询项目“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侯保荣院士任首席科学家。2017年在第九届全国腐蚀大会上,侯院士作为项目牵头人发布了《中国腐蚀成本》专著以及《中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丛书》,以卓有成效的成就,推动了我国海洋腐蚀环境学科的发展。
侯保荣院士的主要成就:明确提出了“海洋腐蚀环境”概念,建立了海洋腐蚀环境的理论体系;建立了模拟海洋腐蚀环境的实验方法和在不同海洋环境下控制材料腐蚀的工程技术系统,为发展我国海洋腐蚀研究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金属覆盖层防腐技术研究,开辟了我国海洋钢铁设施防护新路径;海洋腐蚀环境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研究成果;海洋腐蚀控制研究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海洋腐蚀环境研究与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统计,2014年,我国腐蚀成本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34%,达到了21,278.2亿人民币。每个中国人每年都要承担超过1555元的腐蚀成本。腐蚀和防护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安全问题。而新材料之王石墨烯以其优越的性能,在防腐涂料领域大有可为。为促进石墨烯防腐涂料产业发展,快速推进产业化应用,在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期间,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联合多家业界机构联合主办 “石墨烯改性防腐涂料市场应用促进大会”。
基于侯保荣院士在海洋防腐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组委会特邀请侯保荣院士在“石墨烯改性防腐涂料市场应用促进大会” 上做主题报告,与大家分享他与石墨烯之间的故事。侯保荣院士也希望借助大会的平台,能够与更多的国内外机构展开积极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石墨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敬请关注!
楼主 2018/8/15 17:32:21
朱宏伟,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微纳力学中心研究员。基于朱宏伟教授在石墨烯制备与应用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组委会特邀请他在石墨烯战略前沿论坛和石墨烯在节能环保产业的应用论坛中做特邀报告,与大家分享他与石墨烯之间的故事。敬请关注!
高超,浙江大学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基于高超教授在石墨烯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组委会特邀请他在“石墨烯大健康”产品代理商招募大会中做特邀报告,与大家分享他与石墨烯之间的故事。敬请关注!
侯士峰博士,山东大学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副教授,济宁利特纳米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济宁市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心主任,青岛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副理事长......基于侯士峰教授在石墨烯制备与应用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组委会特邀请他在石墨烯在汽车产业的应用论坛中做特邀报告,与大家分享他与石墨烯之间的故事。敬请关注!
白晋波教授,1991年在巴黎中央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一级主任研究员,纳米材料研究室主任.......基于白晋波教授在石墨烯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组委会特邀请他在石墨烯在汽车产业的应用论坛上做特邀报告,与大家分享他与石墨烯之间的故事。
薛群基,院士,材料化学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基于中国石墨烯在防腐涂料领域的广阔市场,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组委会特邀请薛群基院士在大会开幕式做主题报告,对防腐涂料市场的发展及石墨烯基重防腐涂料的发展进行重点解读。
张立群,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基于张立群教授在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组委会特邀请他在石墨烯在汽车产业中的应用论坛中做特邀报告,与大家分享他与石墨烯之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