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30
2.2 系统模型
为解决由串扰引起的种种问题,基于以上的实际环境模型,研究了如图2所示的三级抗交叉串扰自适应系统模型。滤波器A具有系统辨识和消除噪声串扰的双重作用,滤波器B、C为相关滤波器,消噪过程表述如下:
(1)在无声阶段:M1和M2拾取的信号为纯噪声信号,此时可将它们用作主信号和参考信号输入滤波器A进行自适应系统辨识,只要所采用的自适应滤波算法性能良好,当阶数大于一定的数值时,系统辨识就会很快收敛,当输出误差小于某个极小门限数值时,即可停止自适应系统辨识过程,所得到的HA(z)可在一定程度上逼近实际的声场传输函数Hn2n1(z)。
(2)在有声阶段:主信号和参考信号均为语音和噪声的混合。在此阶段滤波器A停止自适应辨识过程,只利用无声阶段获得的HA(z)进行滤波。滤波器B、C始终在自适应滤波。输出为:
上式中,由于M1和M2在空间的位置或多或少有差异,所以一般有:
理论上,e1(n)将主要含有与有用信号S1(n)相关的成分,是S1(n)的一个失真变形信号,所有的噪声成分都被滤除。
将p(n)、e1(n)分别作为主信号和参考信号输入滤波器B进行自适应滤波。当滤波过程达到收敛后,其输出e2(n)为去掉了与e1(n)相关的成分后的剩余,主要为原始含噪语音中的噪声信号。最后将p(n)、e2(n)分别作为主信号、参考信号输入到滤波器
C,自适应滤波达到收敛后,e3(n)主要为原始含噪语音的有用信号,所含的噪声将比p(n)大大减少,而且保持一定的保真度和可懂度,此即达到了消噪的目的。
按此模型,即使主信道和参考信道间的串扰很严重,由于利用系统辨识得到了声场传输函数的知识,而且利用同一声源在空间不同点激励的信号具有相关性,不同声源激励的信号不相关的特点,完全有可能用自适应的方法对它们进行预测,消除大部分噪声。图3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自适应算法采取带平方根的Givens-Lattice算法。(a)为原始含噪语音,从图中可看出有用信号完全淹没在噪声中。(b)为三级抗交叉串扰处理后的消噪结果。(c)为原始含噪声语音中的纯净语音信号。比较图(b)和(c),其波形几乎完全一致,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3 自适应抗噪与谱相减的结合
将自适应抗噪处理的结果再经过频谱相减处 理,能得到更好的消噪效果。图4所示为采集的实际
数据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仿真结果,从图中对比可知这种技术将噪声完全消去了。这里,噪声为话筒拾取的来源于收音机失谐时的纯噪声,话音为“抗背景干扰的自适应滤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人的讲话声。自适应抗噪选用的是LMS算法,谱相减采用的是改进的频谱相减算法。由于LMS算法的运算量小,谱相减是数据块处理,因此用DSP实时实现是可行的。
4 实时实现
在算法研究成熟的基础上,利用DSP实现了语音抗噪的实时处理。基于语音消噪处理算法的特点和运算量,在设计中采用由北京高科数字处理公司开发的GK-TMS320C32B型开发/高速处理开发板,并选用与TMS320C3X串行口直接相连而不需要外围电路的专用14位音频A/D、D/A转换器TLC32044CN,开发了两路无相差信号采集接口板(AIC),形成了语音处理工作站样机,其基本框架如图5所示。DSP按样点处理,对信号采样率为8kHz,整个系统的延迟时间为125μs,对信噪比的改善达
到了15dB,且对语音信号几乎无损伤。
5 结束语
以TLC32044CN和TMS320C32为核心的语音处理工作站,为语音处理提供了一个工作平台。该技术前不久通过了信息产业部军工预研局的鉴定,获得了一致的好评。该样机已接近实用阶段,具有开发应用的前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