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师论坛

石油化工社区

水平井井眼轨迹自动控制技术破析

jhlu3
jhlu3

2009-07-04

 
1、水平井井身剖面的优化设计
(1)、井身剖面设计原则:
1满足地质要求,实现地质目的;
2)保证钻进和起下钻摩阻扭矩尽可能小;
3)其形状有利于地质导向工作和现场实际井眼轨迹控制;
4)能克服油层深度预测和工具(含地层)造斜率的不确定问题等等。
(2)、井身剖面类型的选择
水平井井身剖面根据地质目标、油层情况、地质要求、靶前位移,选择不同的剖面类型。油田施工的水平井,从曲率半径来分,选择长曲率半径水平井和中曲率半径水平井。剖面选用了具有两个稳斜井段的直-增-稳-增-稳(探油顶)-增(着陆段)-水平段三增剖面、直-增-稳(探油顶)-增(着陆段)-水平段双增剖面、直-增-水平段单增剖面。设计造斜率选为2~10o/30m。
(3)水平井防碰绕障技术
受地面条件限制,油田多为丛式定向井,防碰绕障问题突出,水平井又需要一定的靶前位移,许多井往往从一个平台打到另一个平台下面,即要考虑本平台邻井的防碰,又要考虑下部斜井段和水平段的防碰,通过现场水平井钻井实践,形成了油田特有的水平井防碰绕障技术:
1)、井身剖面的优化设计。在设计时,充分考虑邻井情况,通过剖面类型、造斜点、造斜率等的优化设计,尽量避开老井,必要时进行绕障设计。
2)、利用软件进行防碰扫描和防碰距离计算。
3)、现场井眼轨迹的监控和防碰绕障施工。 
4)、地质导向技术在防碰绕障中的应用。
 2、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随着水平井在不同区块的施工,不同区块每口井的地质情况不同,井眼轨迹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钻地质情况复杂多变,油层深度与设计变化较大,井眼轨迹需要随地质情况变化进行调整。
(2) 、水平段油层深度在横向上变化不一,有从低部位到高部位的,也有从高部位到低部位的,还有先从低部位到高部位再下降的。
(3) 、不同区块工具造斜能力和地层对井眼轨迹的影响不同。
(4) 、测量数据的相对滞后对地质导向和井眼轨迹的预测和调整带来困难。
(5) 、老平台钻井的防碰问题在水平井钻井中更为突出,水平井的直井段、造斜段及水平段都存在防碰问题。
为了有效地进行井眼轨迹的控制,掌握井眼轨迹状况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油顶、准确入靶和沿油层钻进,水平井施工中在造斜点以下所有井段全部应用了MWD+导向钻具进行井眼轨迹监测与控制,从探油顶段开始应用LWD进行地质导向,并与地质人员密切配合,保证实现地质目的。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原则:根据设计,结合地层情况,优化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方案;以地质导向为先导,根据地层变化,及时调整,控制好水平井着陆段和水平段的井眼轨迹,实现地质目的。
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措施:
(1)、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施工方案的优化。针对不同的井身剖面和地层剖面类型,选择不同的井眼轨迹控制方案。
对于油层为上倾方向,控制井眼轨迹在A点前20~30m,垂深达到设计油顶位置,井斜达到85°~86°,进入油层后能及时在A点前调整到最大井斜,达到井眼轨迹控制在距油顶1.5m范围内。
对于油层为下倾方向,水平段井斜角小于90°,控制井眼轨迹在A点前40~50m,垂深达到设计油顶位置,井斜达到82°~84°,进入油层后能及时在A点前调整到最大井斜,达到井眼轨迹控制在距油顶1.5m范围内。
根据地质情况变化,及时调整井眼轨迹。与地质人员一起,及时了解、分析地层变化,着陆段提前下如LWD仪器,提供伽玛、电阻率测量数据,根据油层深度的变化,及时修正井眼轨迹,保证在A点前着陆,避免牺牲水平段。
回帖

评论1

总共 , 当前 /
首页 | 登录 | 注册 | 返回顶部↑
手机版 | 电脑版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16 C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