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3
评论2
楼主 2009/9/13 11:28:16
兰化公司化肥厂用ICC-6000系统和上位机,对合成塔触媒层温度、循环气吹除、H[,2]/N[,2]及负荷分配等控制回路进行二级计算机局部优化控制进行试
验,取得成功,并通过技术鉴定。
中型氨厂普遍认为:DCS投运后,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操作环境,稳定了工艺生产,提高了操作精度,达到了装置安全稳定运行,节能降耗的目的。据调查各中型氨厂DCS应用,每套年经济效益在60~200万元不等。
3.炼油厂DCS应用情况
自从1983年高桥石化公司炼油厂引进SPECTRUM系统用于常减压装置过程控制以来,我国炼油行业相继有20多家企业用DCS进行自控改造。高桥石化公司炼油厂与浙江大学合作,以DCS、单回路调节器和FOX-300、IBM-S/I为上位机,在不同的装置上建立数学模型,开发专家系统,实施局域优化控制,取得了314万元的经济效益。
广州石化总厂炼油厂与北京石油化工科学院合作,在PROOVOX系统的上位机HP1000A700上用FORTRAN语言开发了LQG自校正控制软件,于1988年投入使用。它可以作为DCS的一个通用控制模块,对DCS管理之下的多个控制回路实施LQG自校正控制。LQG自校正算法通常适用于被控对象结构已知,但参数未知的情况。自校正系统将在线辨识和控制器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运行过程中,首先进行参数辨识,然后根据辨识结果修改控制器参数,达到消除干扰之目的。LQG自校正控制软件,用于常压塔塔顶温度控制,年经济效益达50万元。
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在蒸馏装置上使用OPTROL7000上位机和SPECTRUM系统,引进美国通用自动化公司(AAI)的先进控制软件。主要是一些先进的控制应用程序,如:原油预热控制程序FO、加热炉支路平衡及燃烧控制程序F1F2F3、初馏塔控制程序TOWERA、减压塔控制程序TOWERC,。分馏点计算是AAI公司的专有技术,与厂方合作开发了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分馏点控制程序。分馏点计算是根据已知原油实沸点(TBP)曲线和塔的各倾线产品的实沸点曲线,实时采集塔的各部温度、压力、进塔出塔物流的流量等参数、将塔分段,进行各段上的物料平衡、热平衡计算,得到塔内的液相流量和汽相流量,从而算出抽出产品的分馏点。分馏点计算在系统程序中每10秒钟运行一次,比在线分析仪表快,使调节质量得到改善,在计算出分馏点的基础上,以计算机间通讯方式,修改DCS系统中相关倾线流量控制模块的给定值,从而实现先进控制(SPC)。
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是由基本控制器(UCM)进行。用上位机对炉膛温度进行实时计算,求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真实炉膛温度,输出给UCM,从而实现了炉出口温度与炉膛温度串级调节。由于炉膛温度的反应比炉出口温度快,所以在实际应用上大大改善了出口温度控制效果。
大型加热炉燃烧控制是节能显著的控制系统,各DCS应用企业都开发了应用软件。有的根据烟道氯氧含量进行燃烧热效率计算和显示,再根据氧含量和算出的热效率去控制入炉空气量,保持低残氧燃烧,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兰州炼油化工总厂2#常减压装置采用了I/A.S系统,不仅进行常规控制,还实现了生产过程操作优化,并且将DCS与生产管理计算机VAX8350通迅联网,2#装置DCS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已成为全厂信息管理系统(MIS)的一部分。
我国应用DCS的炼油厂,除在常减压装置实施DCS高级软件控制外,在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精制、油品调合等方面均开发了节能显著的复杂控制系统,在此不予赘述。
楼主 2009/9/13 11:28:43
4.DCS在乙烯装置上的应用情况
典型的石化工工艺是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初初馏、裂解、分离、聚合等工艺过程生产各类石油化工产品,如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合成橡校、乙二醇、丙烯腈、聚脂等。我国建成投产的20多个乙烯厂均为典型的石油化工工艺。自从1983年燕山石化公司前进化工厂乙烯裂解装置采用CENTUM-A系统进行自控改造至今,已有14家企业76套DCS用于生产过程控制,可见DCS在石化企业中推广应用之快、应用数量之多为各行业之首。从石化企业十年DCS应用情况来看,一般分为二步实施。第一步使用DCS改善常规调节控制品质,满足生产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为高层次应用开发打下基础。第二步通过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机理模型的研究,开发优化操作应用软件、专家系统等,采用先进控制策略,实施计算机二级优化控制。目前石化企业DCS应用多数仍处于前者。
燕山石化公司1983年引进CENTUM-A系统对12个乙烯裂解炉进行自控改造,DCS实现了炉管出口温度控制、乙烷裂解炉油压超驰控制和在线清焦自动控制。1987年以CENTUM-B系统为下位机,DEADE计算机为上位机,用于控制节能技术改造后的BA-109、BA-110两台裂解炉和乙炔加氢反应器,实施二级计算机优化操作。裂解炉控制,选择4个炉出口温度之一,通过调节侧壁和底部燃料量控制温度,侧壁和底部燃料量与强制通风量实行比率控制,进料量和稀释蒸汽量也实行比率控制。在此基础上,计算机优化控制方案对流量调节器实施SPC监督控制。控制目标为:
维持裂解炉系统安全运行。
维持所希望的最佳转化率,使各组炉管之间温差最小。
维持合理的进料油气比。
维持所要求的总投油量。
通过氧量控制,维持理想的空燃比,使热损失最小。
1991年该公司新建成0号裂解炉,使用CENTUM-B系统监控生产过程。应用软件由该公司和北京市仪表局成套公司合作开发,综合了DECADE计算机裂解炉控制方案(美国SIMCON公司)、辽阳乙烯裂解炉CENTUM高级控制方案(法国石油公司)、盘锦乙烯裂解炉CENTUM高级控制方案(日本东洋工程公司)以及国外大型锅炉ABC (AUTOMATIC BOILER CONTROR)控制方案的技术特点,设计了0号裂解炉高级控制方案。建立裂解炉解耦控制模型,设计了总进料量和裂解炉出口温度(COT)偏差控制(含进料量和稀释蒸汽的交叉控制、最小稀释蒸汽量控制、总进料量控制)、深度和COT控制、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烟道气残氧含量控制、巴期夫在线清焦程序控制。这些高级控制回路达到的目标为COT偏差在1℃以内,稳定总进料量、烟道气氧含量2~3%,保持炉热效率93%左右,稳定裂解炉炉转化度提高三烯收率,大大提高了乙烯装置的综合效益。
扬子石化公司、齐鲁石化公司、上海石化总厂三套30万吨/年乙烯装置、DCS和应用软件均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大庆石化总厂新扩建的H号裂解炉的控制装备采用CENTUM-B系统,引进了13套高级控制应用软件,这些应用软件均以提高三烯收率为目的。
5.聚氯乙烯(PVC)装置中DCS的应用情况
我国PVC生产有国产装置,也有引进装置,全国有60多个生产厂。有乙炔与氯化氢反应生产法和乙烯氧氯化法两种流程。根据所掌握资料统计,有14个PVC装置上使用DCS。PVC聚合属间歇生产过程,主要是原料配比、加料、升温、聚合、出料逻辑顺序控制、聚合釜温度压力控制和后处理分离、精制控制。
在PVC生产过程中,顺序控制占有很在比重,有近百个切断阀,几十个泵、马达、开关按照不同的生产要求和时间顺序启动关闭。DCS控制单元同时具有反馈模拟控制的顺序控制。PVC生产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配方生产多品种多型号的产品。因配方改变控制方案随之改变。装置的生产灵活性也是间歇过程特有的要求。DCS丰富的计算功能、逻辑功能和通讯能力,为PVC多品种生产提供了便利。
PVC聚合温度按照严格的温度曲线实行控制,DCS逻辑功能和反馈控制的巧妙结合,将聚合温度偏差控制在0.02~0.06℃范围内,同时方便了操作,保证了产品质量。随着DCS在PVC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扩大,一些优化控制软件也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