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CE休憩园 » 国际著名公司_西门子公司_成长史!!

clutch

clutch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67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6-02-06

最后登录时间: 2018-05-11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国际著名公司_西门子公司_成长史!!

clutch  发表于 2006/2/6 9:54:14      4882 查看 2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从小作坊到跨国公司

从小作坊到跨国公司

  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成立于19世纪中叶,当时的政治、工业和社会都处于一个革命的变革的时期。技术的进步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和从前无法想象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通过他的发明和大规模的技术革新,维尔纳·冯·西门子在推动这一变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所创建的公司从一个简单的作教育局发展成一个大型企业,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的电气公司之一。

雪茄烟盒的灵感

  在1846年没有人会想到雪茄烟盒、锡板、铁片和绝缘的铜线能够组装成为一台指针式发报机。然而维尔纳·冯·西门子却做到了这一点。他发明的这台简单、可靠的装置不仅将他引上了成功之路,而且也为西门子公司跻身于世界最大的电气公司之列奠定了基础。

  维尔纳·冯·西门子出生于1816年,在14个子房仓中排行第四,后于1888年被封为贵族。他的前锋线早年双亡,因而维尔纳承担照顾年幼的同胞手足的责任由于家里并不宽裕,无法资助他上大学,维尔纳在1835年加入了普鲁士军队,在柏林炮兵工程学校接受了专门培训系统地掌了数学、物理、化学和弹道学等方面的确良知识。在那里有一些非常知名的教师包括数学字马丁欧姆、物理学家海因里希·古斯塔夫·马格努斯和化学家奥托·艾尔得曼等。在受训之后,维尔纳·冯·西门子被提长为中尉,并埋头于科研工作和技术发明。

  因为在一场决斗中充当助手,维尔纳·冯·西门子受到短期禁闭处罚。于是他利用这段时间来做实验,并开发出一种电镀金银的方法为他在普鲁士赢得了第一项专利。他的弟弟威尔海姆,一个精明的商人和极富才华的谈判家,成功地将这一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发明推向了英国市场。

  1846年,维尔纳·冯·西门子产生了一个对惠斯登电报机进行改进的想法:他采用最简单的方法设计了一个指针式电报机并委托他在物理学会上的结识的机械师约翰·乔治·哈尔斯克来制造这一装置。哈尔斯克生于1814年,这是一位精密仪器工程师,当时在柏林开有一个伯蒂歇尔-哈尔斯克工程商店。最初,他对维尔纳·冯·西门的这项发明表示怀疑,但这种态度很快烟消云散,他反而对这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装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立刻着手对指针式发报机的机械部件进行了改进,因而为后来俩人合作成立公司奠定了基础。

  1847年10月,维尔纳·冯·西门子和约翰·乔治·哈外交活动斯克在柏林创建了他们的公司: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维尔纳的一个富裕的表兄、法律顾问题约翰·乔治·西门子,提供了6842塔勒的启动资金。维尔纳·冯·西门子和约翰·乔治·哈外交活动斯克在舍内贝尔格大街19号一幢旧建筑中建立了一个小作坊,一周后他们获得了指针式电报机设计的普鲁士专利。新式电报机的生产逐步扩大,年底时公司已经拥有了十名员工。此时,公司也开始把它的注意力投向了其它产品的开发。例如,用于电缆的由古干塔胶制成的无缝绝缘材料、铁路报警电铃以及水表等。

  此时,新公司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于是,维尔纳于1849年离开了军队,集中精力拓展他的事业。

  作为一位电气工程的先驱、天才的发明家、科学家以及慧眼独具的企事家,维尔纳·冯·西门子在推动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引入与日常生活息处相关的广泛的革新成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线信息传递

  19世纪,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快速通讯手段的需求与日俱增。最初开发的系统,包括1832至1834年在普鲁干先生产的、架设在柏林与科布伦茨之间的长距离电报线,也仅限于班治和军事用途。

  但是当时的通讯手段在可靠性和速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确信自己有能务做得更好后,维尔纳·冯·西门子着手设计了指针式电报机,并在1847年成立的西门子-哈外交活动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里进地生产。便在这处新型的电报机投入生产仅一年后,就开始面监它的第一个严峻的考验。

  速度是关键问题。在柏林三月起义的几个月之后,作为国家的第一个国会,德意志国民议会在法兰克福的圣·保罗教学召开了会议的进程,并很想尽快在柏林对法兰克福国民议会的决定进行讨论。

  于是,在1848年夏,政府与成立不久的西门子-哈外交活动斯克电报局机制造公司签订了一项协议,在柏林和莱茵河畔法兰克福之间铺设通讯线路。电报线全长500公里,这在当时的欧洲大陆上无疑是最长的。但当时维尔纳·冯·西门子和约翰·乔治·哈尔斯克的工作都十分繁忙。那时维尔纳还是一名军官,正忙于为石勒苏益格-荷枪实弹斯泰因的战争提供服务,因此他不得不离开军队,以便将精力集中于国家的这项大型订单。

  当时国内革命风起云涌,政府害怕国有的电报线被人破坏。因而在作战部的授意下,电缆改为在地下铺设。但是事实证明这项计划是不切实际的,由于耗资巨大且时间紧迫,只有一半线路,即柏林到爱森纳赫之间的部分是在地下铺设的,其余部分则改在空中架设。根据原计划,整条线路包括10个电报站,18台指针工电报机。但在建造过程中,政府将合同的范围扩大,将德国北部最重要的城市也列入了计划中。

  1849年3月28日,指针式电报机迎来了它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腓特烈·威廉四世在普鲁士的先举中当德意志皇帝的消息在官方公布一小时以内就通过电报线传到柏林。这件事具有双重含义:不仅选举出一位皇帝而且选举的结果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传递到很远的地方;与此同时,腓特烈·威廉四世虽然拒绝了皇位,但他当年却批准了电报机的公开使用。

梦想成真

  维尔纳·冯·西门子实现了他的梦想,在他的有生之年里建立起一个全球著名的企业。在他于1890年退体时,公司拥有的员工总数已达到4,500人,其中2,000人是德意志帝国以外的雇员。今天西门子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开展了业务,40%的员工在海外工作。

  19世纪50年代,由于与普鲁士电报部门意见不符,公司所有的订单都被取消,年累的公司陷入了一场严重的危机之中。但是,来自俄国的床单却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转机。1853年,西门子-哈尔斯克开始在俄国建造电报风络,并于两年后结束了工程。网络全长一万公里,从芬兰直至克里米亚。公司与俄国政府签订了"长期远程"特别维修合同,并被官方指定为"沙皇俄国电报系统建造与维修承包商"。

  19世纪80年代,圣·彼得堡Nevsky Prospekt大街的照明工程吸引了人们的广泛注意。按照维外交活动纳·冯·西门子的话计,沙皇冬宫的照明系统是"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照明设施"。这两个项目都是由公司在俄国的子公司承包的。自1855年,子公司就开始利用自己的利润和奖金进行运转。直至1960年,子公司一直由卡尔·西门子经营管理。1895年,沙皇尼古拉二世曾授予了卡尔一个世袭的称号。

  西门子-哈尔斯克的在英国业务由威尔海姆·西门子负责。他是个敢于承诺、精力充沛的公司代理人。1858年,威尔海姆创建了一个子公司,并从1865年开始以西门子兄弟公司的名义运营。

  西门子英国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制造并铺设海底电缆。在专家的协助下,该公终于在高度发达、竞争激烈的英国电报市场上站稳了脚跟。由于威尔海姆在工程界和政府部门人际关系颇佳,业务开展得非常顺利,以至公司于1863年决定在伍利奇开设自己的电缆厂。

  西门子兄弟的最大功绩之一就是建造印欧电报线连接公敦和加尔各答的扩展部分。该线路全长11,000公里,相当于地球周长的四分之一。其中最有意义,也是最危险的确良工作就是用"法拉第"号铺设穿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这是一条铺设电缆的蒸汽船,是威尔海姆特为此项目建设的。

  英国实际上成了威尔姆的第二故乡。他于1859年与一个苏格兰姑娘安·个戈登举行了婚礼。在订婚的同一天,他加入了英国籍并更多中为查尔斯·威廉。1883年11月,就在逝世前的几个月,他被维多利亚女王封为爵士。

  除了俄国和英国以外,奥地利也是公司在海外的一个主要市场。1879年,西门子-哈尔斯克在维也纳创建了一个分支机构含辛茹苦于1883年开始从事自己的生产。随着新世纪的一天天监近,在多瑙河畔的君主制王国中,该机构的业务不断深入扩展,并成为了公司与东南欧之间联系的桥梁。

  但是,维尔纳·冯·西门子征服美国市场的努力并未获得成功。1892年,他在芝加哥成立了西门子-哈尔斯克美国电力公司,但仅几年后,这家公司就关闭了。

  截止到19世纪70年代,公司已经在海外创建了许多分公司,并且出口业业务得到大幅度增加。因此,公司急需指定海外代表,以便对所有重要的市场进行全面管理。于是,在柏林的公司总部中开设了"出口部",并于1908年发展成"海外管理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门子在法国、比利时和西班牙都拥有独立的公司中,用自己的设备进行生产。公司在全世界还设有为数众多的分支机构网络或"技术局"。西门子已经成长并扩展至国际领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跨国电气公司之一。在1913财政年度,它所拥有的82,000名员工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于海外。

电气工程的诞生

  古希腊人在很久以前就知道如何发电。公元前600年,米利都学利都派的泰勒斯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用毛皮摩擦希腊人称之为elektron的琥珀时,琥珀可吸住一些轻的物体。但是直至19世纪,人们才发现了电磁学原理,并用数学方式加以描述。汉斯·克里斯蒂安·奥斯特、迈克尔·法拉第和詹斯特·克拉克·麦克斯韦尔等人通过大量试验为这一领域奠定了理论基础。

  电的实际应用起始于电报。1856年,维尔纳·北·西门子设计了H型电枢。在用这种电枢发电报时,通过摇动手柄可以产生较强的的电流脉冲。10年后,这项发明成为维尔纳在电气工程领域最有意义的成就:即1866年发现的发电机 工作原理。

  发电机的出现,使得利用其它的能源经济、简便地发电成为可能。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变成电能,且耗低廉。这项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我们今天的电气工和奠定了基础。

  第一台发电机是由H型电枢机转变而来的:永久性磁铁与两块绕有纵向磁场线圈的绕组放在一起,以产生磁场。软铁架和体积较大的带有两个半圆形整流器的H型电枢被保留下来。增加了两个极靴,环抱着电枢,只留下极小的空间需要找到正确的磁配置来启动发电机和触发自励磁。可允许存在少量漏磁,因为在空气间隙中需要有很强的磁场。

  大约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人们才克服了发电机在一开始时所遇到的问题。然而一量它成熟了,强电工程就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产生了一项又一项成功的创举:1879年,第一台电力机车在柏林贸易展览会上展出;同年,第一批路灯安装在柏林的皇帝画廊大街;1880年,在曼海姆建造了第一部电梯;1881年,世界上第一辆有轨电车在柏林--利赫特菲尔德投入使用。此时,已经再滑什么能够阴挡电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大规模使用。

  后来,西门子的名字成为电气工程的同义词。甚至德文的电气"Elektrotechnik"一词也是维尔纳·冯·西门子创造的。在1879年他写给邮政总局局长冯·斯特凡的信中曾首次使用了这一词汇。

企业家的风范和社会责任感

  在对社会福利的推动方面,维尔纳·冯·西门子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早在公司创业初期,他就产对那些生活艰难的员工们提供过帮助,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给予不同的安排。1849年,他帮助工人设立了疾病和生活保险基金,这成为1908年建立的西门子公司医辽保险计划的雏形。

  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使维尔纳·冯·西门子除了付给员工工资外,又进一步实施了分红。他认识到只有当员工对公司感到满意并富有主动进取精神时,公司才有可能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在1858年他又推出了一项计划,把公司的部分利润分发给员工,即所谓的"盘点奖金"。从1866年以来,纯利润滑脂的一个固定部分都被留作这一用途。高级职员一一当时被称为"私方职员"还可以得到一份与利润相关的奖金。

  1872卸下在值公司成立25周年之际,西门子先不政府10多年颁布了有关退休金和幸存者抚恤金的法律条文,引入了包括救助寡妇和孤儿在内的退休基金,这在当时 是绝无仅有的。直到许多年后,有关养老金和社会保险的议案才平均年龄 和1911年获得通过,并被纳入法律条文。

  这笔基金总额大约为60,000塔勒,来自于西门子兄弟以及约翰·乔治·哈尔斯克的捐助。公司承诺每年将给每位工人增加5个塔勒。在公司连续服务30年的员工有权得到相当于原工资源共享三分之二的退体金。这笔基金不仅可以给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提供保障,也是增强他们在公司的归属感的一种方法维尔纳·冯·西门子曾将称为"健康基金"。他的座右铭是将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目标统一起来。

  在当时,缩短工作时间的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西门子-哈尔斯克于1873年率先引入了9小时工作制,这在当时的德国是独一无二的。1891年,工作时间又缩短了半小时,而当时大多数公司都不得要求工作10小。与此同时,公司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为新员工提供基础培训另强对老员工的培训以适应未来日趋复杂和严格的技术要求。

  公司于1888年开始为员工提供医疗服务。这种服务开始于维尔纳·冯·西门子让他们的私人医生弗利德·克特为他的生产叫监看病。这标志着在公司的社会福利政策发展中又增加了一块新的里程碑:医疗保健。西门子还为改善员工的业余生活做出了努力,包括建立度假村,即提供运动设施等。1910年,公司开放了最早的度假村,即设在旅游城市巴特哈尔茨堡的艾塔丝。

劳动的公平回报

  十九世纪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些新的头衔和称呼开始出现,像蓝领雇员、白领雇员、工业家等。这可以分成两个陈营:一边是为数不多的资本家和企业家的集团,一边是为数众多的完全依靠工资为生的雇员、工人和白领职员。古老的农业社会逐渐瓦解,让位于来自工厂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序。

  "ngestellter"(雇员)一词在1890年后才开始被广泛使用。这一阶层损工以前被称为"Privatbeamter"(私人公务员)。这些职员在企业农技 眼顺应潮流像是特别托管人,在各个不同的部门完成经营和管理的职能。例如在商务部门管理财务,在技术部门监督设计工作等。在西门子-哈尔斯克,这些人出任经理、会计总监、出纳、登录员、监工、仓管理员和制图员等职位。与蓝领工人不同,他们的薪金高低差别悬殊。例如,在19世纪60年代初,西门子-哈尔斯克的一个经理的薪金最高可达2,000塔勒;与此相比,一位绘图员却只有264塔勒。

  在西门子-哈尔斯克的早期,大多数技工,即"Gehilfen"(助手)为金属工和装配工。"Arbeiter"(工人)一词只应用于一些没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他们在19世纪70年代初的员工中只占极小的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不会被长久地分派做某项具体的工作,而是哪里需要人力就到哪里工作。技工更换工作的频率极其高,因为对他们而言,只要工资有一点点提高,他们就会摔下帽子不干而另换一个工作。这对他们是很平常的事。一位叫施文尼克的装配工回忆道"人们总是在更换他们的老板"他于1859年加入西门子-哈尔斯克,后来晋长为总工程师。因此,通过引入各种福利政策,例如西门子-哈尔斯克建立的退休基金以及其它公司提供的住房等,可以使技工与公司紧密地结合为一体,为双方的相互合作建立起更加持久的基础。工人更换工作的一个常风的理由就是想"到处看看",按同行业工会的传统,就是为在本行业中寻找进一步深造的机会,或实际上是为自己做老板而做准备。一位装配工西格蒙德·舒克特正是如此,他在很多工厂工作过,其中包括西门子-哈尔斯克。在美国干了几年后,他于1873年在纽伦堡开办了一家生产测量设备和功率计的小厂。

  直至1870年后,机器进入工厂,计件工作制才得以推广。许多技术工人都试图抵制这种工作日趋机械化的发展潮流和随之而来的明确分工。

  西门子-哈尔斯克珩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招聘女工,主要从事纺织、制作电缆外壳或在电镀车间油漆铜制元件。当时在工业领域中招聘女工是比较少见的,分配给她们的是一般是需要特别的灵巧和耐心的工作。

  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柏林的工厂中招聘的女工最多只有20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男工则有500人。但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期,女工的人数则占到了三分之一。导致招收更多女工的主要原因是劳动成本低廉,这在1890年前后经济萧条暑期则显得尤为突出。男女工甚至在干同一工种时,工资依然不同。例如,1871年一位名叫艾玛·活尔特的女工,她一周的平均工资还不到同一车间里非技术工人卡尔·舍布乐的三分之一。

政治家和资助人

  维尔纳·冯·西门子在社会政策方面的阶举并不仅局限于他的公司,也扩展到包含苞欲放与科学和政治相关的普遍的社会问题。可能是受新时代自由解放精神的影响,人们开始拥有更多的言论自由此时维尔纳在政治上也变得活跃起来。

  开始,他是1848年革命的一位热心支持者,但他很快就脱离了"红血党",与之分道扬镳1861年,他与一些计划建立一个新的自由党的国会议员取得了联系,该党的目的之一就是反对军队改造。他们把新组建党称为德意志进卡党,或多或少地采纳了维尔纳·冯·西门子所提议的"Fortschrittspartei"的名字。在1862年的普鲁士国会选举中,维尔纳·冯·西门子当选为伦内普-索林根地区的国会议员。

  碑斯麦在军事行动和外交政策上的成功使维尔纳·冯·西门子及许多德国民主人士在态度上都有了很大的转变。维尔纳开始拥护碑斯麦的政策,并成为政府的支持者。从那时他开始私下发表一些言论,但却并滑动轴承完全退出政治舞台。实际上,在一些他认为重要的问题上,维尔纳·冯·西门子依然施加着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所具有的影响。

  在1870至1871年的法德战争后,他对重新改组专利体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项工作中设入了大量精力。此前,作为柏林商界元老会中的一员,他曾于1863年写过一份专家意见书,后来成为德国专利保护法的基础。1876年,一部新的专利法通过了,其中大量采纳了维尔纳·冯·西门子的建议。随着《德意志专利法》制订,他成为帝国专利局的一员。

  维尔纳·冯·西门子最感兴趣的工作之一就是对下一代工程师进行科学方面的教育。1879年他参与了创办了电气工程学会。该学会鼓励工科大学设立电气工程专业。学会的名称经官方批准第一次使用了"Elektrotechnik"(电气工程)一词。

  "Archaeopteryx Siemensii"是为一种距今1.5亿年的类鸟动物所起的名字。这完全是出于人们对维尔纳·冯·西门子的感谢之情。当年,他出资帮助柏林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买回了在艾希施泰特发现的这块化石。除了进行培训和指导以外,科研上的探索与进目测始终吸引着他的极大关注。

  维尔纳·冯·西门子也是成立于1887年的赖希理工学院资助人。他不仅提供了大量基金,并且还在夏藤贝里为建造该学院捐助了一块地皮。

  在维外交活动纳·冯·西门子的一生中,由于他对科学和社会的项献,曾被授予许多奖励与荣誉,其中包括柏林大学哲学系1860年授予他的荣誉博士学位,1873年被委会为柏林的普士皇家科学院研究员,以及1886年被授予科学和艺术成就类的"保尔·雷·梅里特"爵士称号等。

  1888年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三世普封维尔纳·冯·西门子为贵族。

连接大陆的电缆

  电报的发明为远距离传递信息提供了一种快捷的方法,完全转变了人们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大陆间的电报线跨越了全球,缩短了世界不同地区间的距离。

  西门子设在柏林、伦敦、和圣披得堡的三家公司携手完成了一项极具企业家气魄的技术上的杰作--建造印欧电报线,这是第一条直接横跨大陆连接英国和印度的电报线。为了与鳊这一联合王国最重要的殖民地保持较好的联络,英国政府与西门子签订了这项协议。工程始于1868年,由于工作是在不同的地区同时开始,因而线路仅在两年内便铺设完毕。电报线从伦敦到柏林,然后经由华沙、敖德萨、刻赤、第比利斯、焦煤勒法、德黑兰直达加尔各答,全程11,000公里。1870年4月21日印欧电报线峻工的消息一经宣布,人们都感到即惊讶双高兴:在伦敦和加尔各答之间付递公文,现在仅需要28分钟。

  作为世界上速度最快、最可靠、实际上也是利润最丰厚的电报线之一、印欧电报线一直使用到1931年,整整工作了60年。

  继印欧电报线同乡会工之后仅几年,又一项颇为壮观的成就诞生了:在卡尔·西门子的领导下,一条跨越大西洋的海底通讯电缆铺设成功。这是一条将新旧世界连接在一起的电缆。威尔海姆·西门子为铺高这条电缆特地设计了一条蒸气船,他的妻子安将其命名为"法拉第"号。"法拉第"号船尾可以存放长达1,700英里的电缆,内部还安装了一个制动装置,以防止电缆在入海进扯断。装置,以防止电缆在入海时扯断。

  周期性的坏天气、错误的情报和竞争对手所搞的破坏活动把铺设过程变成了一场意志和勇气的挑战。1875年9月15日,铺设工作终于完成,这条"直通美国的电缆"开始在大洋两岸传递讯息。此后,西门子铺设电缆蒸汽船队一直工作了很多年。到1914年为止,他们铺设的深海电缆总长度达到约60,000公里。

  不久,电报就开始面对来自电话的竞争。以菲利浦·赖斯的发明为基础,经过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戴维·休斯的改进,人们终于实现了通过电波传递声音。当贝尔的电话系统进入德国时,邮政总局局长海因里希·冯·斯特凡宣布,德国邮电局将开展电话业务并要求西门子-哈尔斯克生产更多的电话机以进行进一步试用。电话的发明令维尔纳·冯·西门子激动不已。为了推广使用,他决定采取低价位政策。接踵而来的销售浪潮即使对他而言也是始料不及的,而生产则难以跟上需求的增长。不久,维尔纳·决·西门子采用马蹄型磁体来替代电话中的条形磁铁,使声音的清晰度和音量均得到提高。

  在长途电话的有效范围方面所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始自1899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普平建议在一定距离的电话线上安装事宜 铁蕊的半截线圈来提高声音的清晰度。西门子-哈尔斯克是欧洲第一家尝试使用普平线的公司。1912年,公司开始铺设莱茵河流域电缆,一条连接柏林和科隆的"普平式"电线终于在1921年铺设完毕。该项线路全长600公里,是欧洲长话网的先驱。

探索光明

  一百年前,使用电灯仍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今天,我们认为使用电灯是想当然的,但在当时却只有富人才能支付得起。进入19世纪后,大多数家庭依旧使用蜡烛或油灯,但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人们需要更好、更强的光源来为车间照明,因而汽灯变得愈发受人欢迎。尽管它会散发一些令人不快的味道,并经常有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但很快它还是被用于街道、需市广场和剧院的照明。

  发电机的发明为未来开辟了崭新的前景。人们终于学会了怎样将电能转变成光能。电灯的出现也促进了电能的全面和广泛应用。

  电弧灯于1843年首次得以大规模使用,约瑟夫·德勒伊将它们用于巴黎协和广场的照明。当时 ,每盏电弧灯都需要一台发电机,因而费用相对较高。另外,汽化的电极间的江汽需要不断的调整,而这只能靠后工来完成。

  差别式电弧灯发明后,街道照明在城市逐渐得到普及。它是由西门子-哈尔斯克的总设计师弗利德里希·冯·黑夫纳--阿尔特内克,应用维尔纳·冯·西门子发现的差接调节器节原理于1878年设计的。他的设计不需手工调节。而这意味着多盏电灯只需一台发电机来带动。

  差别式电弧灯首先应用于柏林的皇帝画廊街,即后来的林登道,这标志着电弧灯照明在德国的开始。不久,火车站、商业场所、工厂和海港等也开始采用电弧灯。1888年,柏林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也被108盏电灯所照亮。

  由于电弧灯非常大、非常亮,不适于家用,因此许多发明家都致力于研制更易于操作的白炽灯。白炽灯里面没有空气,电流通过灯丝时即可发光。第一盏可以使用的白炽灯是一位德国侨民海因里希·格贝尔于1854年在纽约研制成功的,但没有得到推广使用。直至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用碳化的竹纤维制成灯丝之后,白炽灯才得以大规模地投放市场。在1881年的巴黎博览会上,爱迪生的照明系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但是,对于那些不太富有的人而言,电灯还是一种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开始时电灯为6.5马克一盏,比一个砌砖工两天的收入还要高。在儿子威尔海姆的协助下,维尔纳·冯·西门子试验了各种类型的灯丝,先是金属丝,然后是碳丝。1882年维尔纳在德国建造了第一家白炽灯工厂,并于春天用他自己的品牌开始将产品投放市场。

  维尔纳·冯·西门子去世后,他的儿子威尔海经聘用了一位化学家维尔纳·博尔顿。博尔顿最终成功地研制出一种用钽做的灯丝。钽灯于1905年打入世界市场,而且是第一个真正成功地使用金属灯丝的白炽灯,仅在德国就生产并销售了5千万去在美国、英国和法国,这些类的生产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并且所有的灯丝皆来自西门子-哈尔斯克。

全速驶向20世纪

  直至进入19世纪,人们旅行的节奏依然是悠闲和缓心动图的。当时,马四是传统的交通工具。但是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人口的激增,对于有效的公共交通工具有的需求日渐迫切。铁路是自19世纪30年代抽入运营的颇受旅客欢迎的交通方式。它和电车都不得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自从发现了电动机原理之后,发明家们都在尝试着用电机来为交通工具提供动力。在1879年的柏林贸易博览会上,维尔纳·冯·西门子展出了他的第一台电力机车。这台电力机车通过铁轨供电,还有3节车厢,运行在一个300米长的环形铁轨上,时速可达到小时7公里。

  1880年,维尔纳·冯·西门子提交了一份在柏林建造高架铁路的计划,但却因遭到房主们的反对而被迫放弃。为此,他决定用自己的奖金来建造有轨电车,以证明使用电力机车是一项可行的建议1881年5月16日,世界上第一辆用于公共交通。线路全长2.5公里,将安哈尔特铁路的里希特费尔德车站与柏林的Cadet学院连在了一起。电四的行驶速度可达每小时30公里,它在三个月内运载了12,000多名旅客。1890年,受电弓集电器被用来为机车供电。后来,这一系统取代了其它所有系统,并为以后的有轨电车制订了标准。

  此后,西门子双开辟了新的技术领域,在欧洲大陆上建造了第一条地铁线路。该项工程仅用二年即告完成。1896年5,地铁在布达佩斯正式投入运营业员,一年内运送乘客达四百多万超过了从前的任何一条铁路。1897年,西门子-哈尔斯克开始了柏林地铁项目一期程建设。到19世纪末,各种形式的电力机车(从有轨电车到矿山机车),已经成为公共交通领域不可缺少的部分。

  当时人们都在追求两个同样的目标:大功率和高速度。当西门子-哈尔斯克的海因里希·施维格和AEG的瓦尔特·拉特瑙在柏林到米兰的火车厢里偶然相遇时,他们在一起探讨建造时速高达200公里在的高速电力机车研究会,其它的一些公、银行和帝国铁路局也加入了这一协会。西让子-哈尔斯克和AEG各自都接到了一份建造高性能机车的订单。他们选中了邻近柏林的骊林费尔德至措森军线铁路中一条长达23公里的路段用作试验轨道,并于1901年开始了一期试验。1903年电力机车创造了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世界纪录,其时速达到了每小时210公里,该纪录在后来的约30年内从没有被打破过。

西门子城的发展

  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造公司最早座落在柏林克罗依茨贝格区舍内贝尔格尔大街19号一处偏僻的小作坊内。但是公若干年后,厂房就变得非常拥挤,以至公司不得不寻找新的厂址。于是,西门子-哈尔斯克在马科革拉芬大街94号附近购买了一块地皮,并于1852年搬迁至新址。但是,在马科革拉芬街的厂房也逐渐不敷使用,整个公司的电力工程和电缆生产部被迫于1883年迁至夏洛滕堡的被称作"盐滩"的地方。

  到19世纪90年代,西门子-哈尔斯克开始大规模发展并且当时的电气工业迅速崛起,又使得公司的厂房愈加显得狭小。公司这次面临的挑战是要找到一个有充足的空间供共扩展的工业性厂址。经过长期寻找,终于在柏林西北的施潘道和夏洛腾堡之间找到一块理想的厂址--"诺嫩威森",它是施普雷河下游的一块21万平方米的绿地。公司于1897年购买了这块厂址,把它建设成一个基地,为西门子城今后几十年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西区电缆厂是在新址上建成的第一座工厂,于1899年8月正式投产。后续的建筑包括1905年峻工的维尔纳工厂(公司的通讯工程中心),1906年建成的确良位于诺嫩丹的重型号机械厂和发电机厂,以及1913年建成的管理人公大楼。威尔海姆·冯·西门子先是聘请了卡尔·雅尼施,后来又请来汉斯·赫特莱因作为建筑师和工程总监。赫特莱因曾设计了欧洲第一幢高层以厂房。在这个新兴的工业区,私人住宅也发展得非常迅速。1906年,第一座多层公寓楼落成。至一期建筑工程结束时,这个新郊区的人口已增至250人。

  开始,这个工业区并不具备任何公共基础设施但是很快就建起了一个市区管理办公室、一所小邮局和一个警察局。西门子还出资建立了一所学校这里还建起一个儿童之家,开辟了西门子员工的运动场子所,并且出现了一些公共设施和商店。1907年,一家药店、一家诊所和两家旅店开张了。不久,烟草商、杂货商、面包师、屠夫、卖煤的商贩、理发师、小店主、裁缝以及水果零售商也蜂拥而至。一位家住夏洛腾堡垒的皮匠长期以来一直照顾着他在诺嫩丹的顾客。甚至还来了一位牧蚰以方便诺嫩丹居民做礼拜。

  交通设施是这个新社区所面监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大多数工人都是从夏洛腾堡垒乘火车赶至诺嫩丹的新工厂,所以需要在邻近的适宜地点建造一个机关报的车站。为此,西门子在柏林至莱外交活动特的铁路线上建造了一个新站"王子井",并于1905年6月正式启用。当电缆厂投产时,往返于施潘道的工人则乘施普雷河上的蒸气轮船上下班。后来,随着员工队伍的进一步壮大,西门子建造了一条小型的电车线。并且在1915年,一条有轨电车线将夏洛腾堡和施潘道两个效区连在了一起。

  1914年,这个稳卡发展的社区的人口已经膨胀至7,000人。此外,还有23,0000人在公司的工厂和管理部门上班。

  "西门子城",这个长期以来用于诺嫩丹新郊区的非官方称呼,在1914年最终成为正式各称。

赠给王储Protos轿车

  "尊敬的王储殿下授权您在今年10月举行的汽车展览会上,展出与您送给殿下的款式式相同的汽车。您好还被授权可以用盾形纹章和皇冠来装饰这辆汽车,可以在驾驶座上放置身著殿下司机制服的人像。"格拉夫·卑斯麦·冯·波伦签署。

  这封信于1911年5月6日从"德意志帝国及普重士王储殿下礼仪办公室"寄往Protos汔车有限公司。

  王储允许在展示Protos汔车时使用他的名字是不无道理的:作为汽车工业的一位拥护者,他只乘坐Protos汽车。1911年3月,他与西门子-舒克特达成了一项协议,由西门子为王储提供一些Protos汽车并停放在他所指定的不同场所。西门子负责对这辆车进行保养维修,并提供一些零部件。

  19世纪末,汽车制造首先始于西门子-哈尔斯克和冯舒克特电力股份公司。那时维尔纳·冯·西门子已经研制出一部无轨电车"Elektromote",可以从车上方的电缆中得到供电。当时的电车速度已达每小时70公里,可与由内燃机提供动力的汽车相媲美。但是,尽管电车技术得到了不断改进和提高,配备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还是显示出了高速度方面的优越性。最终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制造同汽油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汽车。

  1908年,西门子抓住时机买下了位于赖尼肯多夫距离西门子城不远的Protos汽车"西门子-舒克特的Protos汽车"鸣响了发令枪。这一商标亦被和于该汽车厂制造的所有由汽油作动力源的车辆。

  当时制造的汽车主是配备有四缸和六缸汽油发动机的小气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有所不同。例如,1910年该厂制造了七种不同汽油发动机的汽车及电车。但是籽 使生产成本不致过高,公司决定只生产一种车型,即Protos C10/30 PS型。这种车型后来还采用了不同厂家提供的车身。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公司完全改变了原定的生产计划以满足军队的各种需要,包括制造运输车、救护车和发电卡车。

  电于经营不利,西门子于20世纪20年代中叶退出了汽车制造行业。公司更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于电气工程的核心领域,它们在不时与汽车制造并无任何关系。然而,在此后的许多年内,西门子-舒克特仍然把"Protos"作为它的家电品牌。

漫漫长路

  从公司成立直至19世纪80年代的四十年间,西门子-哈尔斯克始终在德国电气市场上占据着支配地位,从未遇到任何挑战。此后,其它公司才开始出现并得到迅猛发展。德国爱迪生应用电气股份公司,即后来的AEG,是由埃米尔·拉特瑙于1883年创建的。成为西门子-哈尔斯克遇到的第一个主要竞争对手。舒克特公司是对手之一,它由西格蒙德·舒克特于1873创立,并从一个生产照明灯的小工厂发展成具有世界规模的电力工程公司。

  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逐渐认识到光凭家族相对薄弱的奖金基础,在金融市场上是无法与像AEG这样的股份公司竞争的。但对于维尔纳·冯·西门子业讲,通过改变公司的法律形式来增加资本,是坚决不予考虑的。他坚持家庭企业的原则。

  但是,在维尔纳·冯·西门子1890年退休后,公司进行了重新调整。一直是伙伴关系的西门子-哈尔斯克发展成为一家有限商业合作式企业。维尔纳的儿子阿诺尔德、威尔海姆和维尔纳的弟弟卡尔都是公司的责任合伙人(换句话说就是所有者)。维尔纳·冯·西门子本人则作为有限合伙人。由于卡尔不久就退休了而阿诺尔德则更多地专注于公司内的社会福利和对外宣传工作,威尔海姆很快就开始按自己的方式来管理公司。

  在1897的--正值维尔纳逝世5周年及公司成立50周年之际,企业改组成一家股份公司。而维尔纳的弟弟卡尔过去就曾经以公司对高额资金的需求为由提过这一建议。

  1897年,在德意志银行主任乔治·冯·西门子--维尔纳·冯·西门子的一个侄子的帮助下,公司完杨了法律形式的转换。新的股份公司扔有的资本总额达3千5百万马克。高级经理卡尔·西门子被指定为监理会主席。也就是说,公司仍然被牢牢地掌握就是说,公司仍然被牢牢地掌握在西门子家族的手中。

  本世纪初,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席卷了德国的电气工程行业。许多公司被迫倒闭或被其它公司吞并。与之相比,西门子-哈尔斯克股份公司则通过这个合并过程增强了实力。通过收购冯·舒克特电力股份公司,并将其与公司原有的电力工程部门合并成西门-舒克特有限公司,而使公司的整体结构又增添了一根主要的支柱。在1903年,西门子还与AEG共同建立了无线电信系统公司(习惯上称为"德律风根"),从事新建立的无线电领域的开发与生产。

  无论环境条件如何日趋艰难,所有的这些变革不仅使公司在每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停顿期间成功地得到了恢复,并且也为公司进一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楼 0 0 回复
  • clutch

    clutch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67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6-02-06

    最后登录时间: 2018-05-11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clutch   发表于 2006/2/6 9:53:26

    一个变革的时代 

      从1918年到1945年,即魏玛发主和国家社会主义时代,整个国家的气氛变得十分紧张。当时 ,政治和经济环境都十分艰难,这就给公司的顺利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是,在卡尔·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的领导下,并且由于电气工程技术的进目测为电力应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公司的营业额和员工数量都得到大幅度增长。然而,1945年春,政局和军队的崩溃又给西门子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富于远见卓识的管理

      管一次世界大战后,"西门子大家庭"面临着多重挑战。战争直接的后果是公司损失了大部分的海外财产,几乎所有在国外的专利权和公司一半资金。正是在这一战后的特别困难时期。卡尔·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的第三个儿子,也是最小的一个儿子接过了领导公司的重任。继比他年长17岁的哥哥威尔海姆去世后,年仅47岁的卡尔·弗利德里希于1919年出西门子-哈尔斯克股份公司和西门子-舒克特有限公司监理会主席。

      卡外·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于1899年进入西门子-哈尔斯克。两年后,赴伦敦任西门子兄弟发电机公司经理。1980年卡尔·弗利德里希被委派负责位于柏林的海外事务管理中心,此后于1912年接管了西门-舒克特有限公司。

      作为一位拥有60,000名员工的西门子公司的领导,在从战争期间直至1941年去世的这段时间内。他无论在公司政策或企业文化的发展上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其职期间,公司正处于要稳定公司地位、振兴海外业务、重新组阁、以及社会福利、员工政策和技术发明的一个发展暑期作为一个商人,卡尔·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极好地继承了他的父亲维尔纳·冯·西门子从根本上所塑造的公司文化的原则。用卡尔·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的话,公司文化即"企业精神"。"企业精神"。

      20世纪20年代,公司处于稳定时期期,其主要政策就是要舍弃革些业务域而将精力完全集中于电气工程的核心领域。卡尔·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有着明确的指导原则:要将业务限制在电气工程领域,但与此同时也要深入到电气工程的每一个侧面。在执行这项政策时,公司舍充了某些领域的业务,成立了一些子公司,购买了其它企业的一些股份。从法律解度上讲,它们是独立的,但是它们却与母公司在经济、技术和机构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西门子大家庭"这一名称是卡尔·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经过他细考虑后命名的,它避开了"西门子公司"这一称呼,表达出虽然它是由许多单独的公司所组成,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概念。按照卡尔·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的观点,个体之间相对独立、尽职尽责的工作,加之企业的各个分支机构间的密切合作、互为补充,是公司成功的保障。他所有战略性决策和承诺都是本着维护和加强西门子大家庭内的团结这一原则。

      除了他在公司的工作以外,卡外交活动·弗利德里希·冯·西让子还是德国民主党(DDP)的成员,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的议员,并且还积极参与各种商业和技术协会的活动,例如,他是德国的经济效益委员会和1918年成立的德国电气工程工业中央协会主度,德国国家铁路管理委员会主度,并且是德国工业协会扩行委员会的一名委员。

    整体性和多样性

      20世纪20年代,西门子-哈尔斯克日渐向控股公司的方向发展。卡尔·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的指导原则就是经营要深入到电气工程工业中的每一个领域,但是具全领域的工作要有具体的分公司和相关的公司负责。然而,所有经过精简或作为单独机构而设计立的公司也一直与"总公司"的核心生产活动有着儿特和明显的联系。

      当西门子-哈尔期克、AEG和德意志白炽煤汽灯股份公司将它们生产白炽的部门合并在一真情地1919年组建成欧司朗有限公司时,是本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停止相互间的竞争,集中炷力改进和提高白炽灯的产品质量以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久,欧司良即成为一个闻名世界的品牌。

      1920年成立的电力设备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军队的技术装备,如探照灯、用于大炮的测距仪以及海军火炮控制系统等。1933年该公司重新组建成西门子仪器机械有限公司。

      1921年,由西门子-哈尔斯克股份公司的电力机四部分出而建立的西门子建筑联盟公司,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一家重要的建筑装备企业,能够承包世界各地的各种高标准、大规模的装备工程项目。
    在医疗工程方面,西门子-哈尔斯克与位于爱尔兰根的赖尼格-革贝尔特-莎尔公司结成了同盟。两家企业于1925年联合成立了一家销售公司,即西门子-赖尼格-菲伊发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后于1932年发展成为西门-赖尼格股份公司。这是一家专门为国内外市场生产各种诊断、治疗设备,尤其是X光设备的医疗工程企业。

      1928年,西门子兄弟公悟民吕特格尔斯造股份公司合并成立了西门子-普拉尼亚股份公司,这是欧洲最大的一家生产碳电极和其它非晶碳的工厂。

      铁路信号和安全工程方面,也是公司历史最悠久的业务领域,西门子与其它公司进行了合作。先进德国铁路信号股份公司(成立于1917年)与马克斯的Blockwerk及AEG的信号设置部门合并成立了统一铁路信号制造有限公司,后于1941年最终成为西门子-哈乐斯砍掉 一家分公司。

      1928年,西门子-哈尔斯克与AEG创建了有声电影有限公司,把它们在有声电影技术方面的专业技术力量集中在一起。西门子-哈尔斯克于1941年将其在德律风根的股份转让给AEG;作为交换,AEG将它在有声电影有限公司、德意志留声面有限公司、贝格曼电力设备股份公司、以衣统一铁路信号制造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给了西门子-哈尔斯克。但是卡尔·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却过早地与世长矢而未能见到被称之为"德律风根协议"的签字仪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夕,卡尔·弗利德里奂·冯·西门子将西门子-舍克特(1927年成立的股份公司)完全并入西让子终于以西门子-舒克特的股份全部转入西门子-哈尔斯克股份公司宣告成功。卡尔·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将这一成就视为"他一生中最大的事件"。

    海外发展的新前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工业在海内外均蒙受了巨大的损失。1913年,德国电气工业产品的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在电气产品对外贸易中占了将近一半。但在战后邓似乎难以再现当日的辉煌。
    西门子不仅损失了大部分海外资产,而且也丧失了几乎所有在国外的专利。在所有打击中最严酷的是失去了在英国和俄国的两家资深厚感情历久的公司。在英国的西门子兄弟公司,原是作为推广在德国所积累的发明和经验在窗口,但现在却成为了一个直接的竞争对手。

      1919年,民警尽管存在着这些经济上的不利因素,西门子还是毅然决定要重新赢咽原有的出口市场并开辟新的市场在国外重新建立生产和销售网点。从长远来说,对待现存的一个重要竞争对手所能采取的方法只能是与之在国际市场上竞争。

      早在20年代初期,德国工业家和工程师先后奔赴美国开展调查研究以赶上国际发展的水平。西门子恢复了战前与美国西屋公司所保持的联系,并于1924年达成了关于定期交流专利和技术的协议。

      于1919年成立的"东方技术局"则是为了建立公司与东欧之间的联系。西门子在帮助苏联政府努力实现从沙皇俄国传统的农业社会过渡到一个现代的工业社会方面做了贡献。弗拉基米尔·依里奇·列宁曾把共产主义比喻成"苏维埃的力量加上电气化"。据说,在他的眼中,一位工程师经十个共产党员更有价值他有一位精明的技术和经济顾问列昂尼德·克拉辛,曾是西门子圣彼得堡工厂的主任。

      为了发展经济,苏联政府与西门子签订了很多合同,其中包括在所波罗热州的第聂伯河上的大型"Dneprostroi"电站准备施工场地。

      继本世纪初建造巴格达铁路之后,西门子-舒克特有限公司在20年代接到了德国公司中最大的一笔海外订单:包括整个受尔兰在内的电气化项目。除了一些大城市外,这个国家几乎完全缺乏供电基础设施因为爱尔兰煤碳资源不足,但希望不要一直依赖从英国进口,因此决定利用香农河进行水利发电。供电的区域大致为7万平方公里,涉及310万居民。

      西门子建筑联盟承包了该工和的建筑部分无论从时间还是耗资上,都是香农工程中最庞大的。有关"香农计划"的工作,根据爱尔兰的要求,一直持续至1930年初。该项工程在技术上获得了极大 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它证明西门子在电站建设领域已具备了公认的参不必因际竞争实力。

      西门子对亚洲市场亦十分关注,但是公司面临着来自美国人的强有力的竞争。从19世纪60年代起,西门子就努力发展与日本的业务联系,最终于1905年在东京建立了自己的办事处--西门门子-舒克特有限公司。为了与它的国际对手竞争,西门子-舒克特有限公司在1923年又与日本Furukawa集团合伙成立了Fusi Denki Seizo有限公司,在日本从事电气产品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在欧洲及海外,为西门子工作的员工人数约为2万6千人。公司在国外的分支机构约有200个,其中109个在欧洲,13个在非洲,27个在中南美,33个在亚洲,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10个,在美国有3个。

    生产过程的变革

      "提高效益"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兴起的合理化这一概念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尤其是在改革工作过程方面受当时不良经济状况的影响,对于许多企业,引进行产线,从事大规模生产,从而解放劳动力已经成为一个日趋重要的问题。

      早在上个世界末,西门子就已经向合理化生产迈出了第一步。那就是上维尔纳·冯·西门子1872年引入的"美国车间"。为使生产实现机械化,他采用从美国进口的研磨、钻孔和刨削设备和车床装备了该项车间。维尔纳·冯·西门子的目标是,尽管劳动力极其缺乏,还是要顺利地完杨床单要用较少的或不太熟练的工人"制造出像样的东西来"。甚至在当时,他就预见到了大批量生产潜在的重要性,并努力确保公司未来的竞争实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公司逐渐从手工作坊向一个羽翼丰满的工厂过渡:这是没有什么能够阻碍它发展成一个大型号的工业企业。

      20年代,在工业的技术与经济合理化暑期西门子始终走在最前列。合理化措施的目的在于通过标准化和连续的系统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流水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是美国工厂自动化生产的一大特公,它的引入对缩短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大意久。西门子将流水线主要用于生产那些畅销产品,因为它们需要以低众上市。开始是用作家电生产,尤其是"Protos"牌吸尘器。用于生产吸尘器的流水线装配于1924年,长久以来一直被视为"流水线生产完美无缺的典范"。该生产线很快就使公司具备了一天生产125台吸尘器的能力。1926-1927财政年度,吸尘器的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年产量达129,074台。其它家电,如电烙铁、电吹风、电炉、烘箱、烤箱和炊具等,像其它领域的一些产品一样,也走上了流水线生产。

      西门子的成员在各种电气工程协会、特别的联合会和委员会中努力推动着工业合理化的进程。卡尔·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是德国经济效益委员会(成立于1921年)的第一任主席,在位长达9年。1930年,卡尔·克特根接替了他的职位,后者曾经是西门子-舒克特的叫监,兼卡尔·弗利德里希的副手。

      克特根对美国"合理化之父"亨利·福特所采用的方法推崇备至。1924年秋,他专程赴美考察,分析美国之所以兴旺发达的原因。在他的《美国的高效经济》一书中,以美国为典范对如何提高生产力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进行了论述,对德国的合理化运动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推进作用。

    摆脱繁重的家务劳动

      一些早期的家用电器,例如绞肉机、熨斗、卷发钳等,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了。但实际上它们是省时省力的现代家用电器的鼻祖。没有它们,很难想象今天的家务劳动会变成什么样子。普通家庭的电气化始于本世纪初,在二十年代走向高潮。例如1914年在柏林仅有5%的家庭通了电,1925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4,而在1927年则为50%。最初电力的应用仅限于家庭照明。尽管在家用电器生产方面已有一些进展,但是由于电力的成本较高、负载量较低,直到1950年,家用电器还不十分普及。

      现代家庭使用的吸尘器是由1906年首次投放市场的"吸尘泵"发展而来的。西门子的首台吸尘器是一台安装于滑车上的可移动泵装置,重达300磅,还配有滤水器。1924年,西门子就开始生产真正的家用吸尘器,这是一种轻便于工作的风扇驱动装置。七年后,又推出了"静音型"Protos  Super强力鼓式吸尘器,它面向广大客户设计,与以往几种类型相比,吸力更强劲,操作更安静。吸尘器在宾馆、饭店和其他商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935年,首台手提式吸尘器Siemens-Rapid问世。

      电饭煲(或者至少是首台与现代电饭煲类似的电器)于1925年投放市场但是直到五十年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只是一处奢侈品。在电饭煲生产的初期,西门子首先推出了台式电气设备,随即又生产出了电气化的"大众炊具",它可以安装在660瓦的"圆形烤炉"之上。烤炉即可单独购买也可与"大众炊具"一起成套购买。

      在以往的岁月中,洗衣服时需要不断地分拣、浸泡、煮沸消毒、捶打、按绞、揉搓、部刷、漂洗等,对于女性来讲是一项重体力劳动。随着洗衣机和离心干燥机的发明,这些都已成为过去--至少对于有能力支付它们的女性如此。自1910年起,洗衣机由小型电动机供电。在揽拌器叶片的作用下,所洗的衣物在肥皂水中剧烈地前后翻滚。二十年代中期,电力驱动的煤气加热式洗衣机设放市场。1928年,西门子生产Protos牌"TURBO-Wascher"型洗衣机,这是一种滚简式洗衣机,即可清洗也可甩干,但是它不具备加热洗液的功能,而且650马克的售价远远高于一般消费者所能随的价格于是,西门子去掉了它的甩干功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总体来讲,销路最好的是1932年出产的Protos牌"Kraftwascher"型洗衣机。它洗涤效果出色,用水少耗电量低,加热物质消耗量少,但是尽管它售价仅稍高于400德国马克,普通家庭仍然难以支付。

      同时,许多家庭主妇开始购买价格便宜的离心式干操机来减少工作强度。西门子针对这一目标客户群,于1930年推出了一款体积较小的离心干燥机。直到50年代,家庭洗衣才发展为全自动化过程。

      洗衣过程中最耗时的一环是熨烫。电熨斗--最早的家用电器之一,可以提高熨烫速度。西门子在二十年代中期限生产出了第一个温控电熨斗,不久之后的1928年,又推出了Protos牌"Bugler"型熨斗,可用于小型洗衣房、公寓及旅馆的衣物加热。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那段暑期西门子开始制造电冰箱、加热器、恒温器及各种小爱电,如电动咖啡研磨机、风扇、电吹风和干手器等。所有这些电器都是由西门子电热有限公司出产的,自1925年起,这些产品均以"Protos"品牌投放市场。

    员工福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西门子高层领导采取的新型号管理策略以及他们政治观点的转变,对确立公司的社会政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政府及雇主对于工会的认可为公司社会政策的制订开创了新局面。公司在与政府讨论解决各种纠纷的同时也要与工会协商,征求工会的意见。西门子亦不例外。这种激烈的辨认加深了公司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沟通。

      西门子在1919年进行了部门调整,创建了人事部及独立的社会政策部。社会政策部的成立可以更精确更严格地制订社会政策。同时它所处理的事务与社会及教育的关系也更加密切。

      退体金一直是公司社会政策的核心。维尔纳·冯·西门子是这一制度的创立人,于1872年设立了公司退休金基金。它提供情报的养老金数目可观,绝非仅仅起到对政府退休金进行补译制作用。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平均退休金基金为206马克,而西门子的平均退休金则达到了492马克。

      西门子于1927年起开始发放年终分红,这是又一项极其重要的社会政策。分红与公开发中心运行状况相关,发给公司的每一位白领和蓝领员工。在此多年以前,维尔纳·冯·西门子就曾尝试过类似的利润分红计划,即所谓的"盘货奖金"。

      原有的医疗和社会卫生机构的扩大加快了保健系统发展的步伐。从一开始,这就是西门子公司政策的核心问题之一。公司希望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过日子应不断提高或者至少保持不变。1913年,公司为白领员工建立了疗养及康复中心,1915年为蓝领员工建立闻类似的职工之家,到1920年则又新建了四个同样的机构。

      公司在福利和保健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公司的医护人员--其中部分是公司员工,加一些则为接爱以过专门培训的福利工作者,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女性员工及她们的孩子。他们探望病人,提供家庭服务--照顾待产妇,为儿间安排假期,与政府官员和福利中心保持联系,在遇到各种紧急情况时提供参孝意见等。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雇员人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增加,西门子开始建造更多的公司住宅。到1915年西门子开始建造了973套完成公寓。1921年在西门子城中的罗尔丹开始建设新的住宅区;而到1929年,共有1,50套单身宿舍及公寓完工,这期限中一部分由公司自己承建,另一部分则由公司支持的独立建筑公司承建。

      为了方便员工进行多种业余活动公司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罗尔丹建设的运动场子所改造成多功能活动中心。中心不仅有四百米跑道,还有可进行球类运动的草地。在中心还可以进行铅球、跳远、铁饼、标枪等多项运动。公司中各个运动群体共同组成了"西门子体育协会",以确保对运动场地及器械的最佳利用。1928年,公司又在运动场旁边新建了体育馆、保龄球场和初学者之家。

    快速安全的旅行

      运输行业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本世纪二十年代逐步实现了更安全、更经济、更快捷的目标。

      1903年,一辆高速机车创造了每小时210.2公里的惊人速度,就此翻开了历史上新的一页。这一世界纪录是在马林菲尔德于措森的试验机道上创造的。它向人们证明了电力机车具有光明的前景。同时,在这一记录的激励下,第一次世界在战后的电气化铁路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932年,装有西门子制造了柴油机的机车"汉堡飞行者",时速达到了160公里/小时,开创了德国高速铁路运输的新时代。

      E44(BoBo)是1930年由瓦尔特·赖歇尔设计、西门子制造的多功能电力机车。它是机车制造领域中的转折点。由于减少了铁的使用,它要比同类机车轻得多。E44重78吨,仅略重于普通电力机车的一半,因此非常节省燃料。

      用于对铁路交通进行控制及保护的铁路信号系统是西门子历史最悠久的业务之一。1871年,卡尔·弗里舍发明了电磁联锁系统,从而使铁路安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一系统可以对轨道的每一段进行安全防护,直到1922年仍在许多欧洲国家中广泛使用。对铁路交通安全贡献最大的发明之一就是被称为"Indusi"的一种用电感进行信号控制的系统。它在1926年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可以处动防止机车的运行超过停止信号。1972年,它应用于柏林至汉堡和柏林至斯德丁线路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在1932年,安装有三次共振系统的感应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首次应用于柏林至汉堡的高速列车中。今天这种系统仍在使用。

      二十年代折第一项重要任务是提高公路的安全性,大城市中车辆急剧增多,交通日益拥挤。除警察外,还需利用自动交通管理系统来管理车流辆。1926年,西门子在柏林波茨坦的一个交通指挥塔上安装了德国第一套自动交通信号灯。它由三个信号红--红灯、黄灯、绿灯并排组成。

      用于飞机远程导航及自动控制的自动导航系统极大地提高了飞行安全性。由约翰·玛丽亚·勃伊考发明的自动导航装置为此提供了坚滓可靠的基础。西门子买下了这项专利并将其进一步完善,它主要配备在大型飞机上。自动导航系统可以应用于夜间飞行和雾天飞行以及后来的盲隐,实践证明该系统性能非常可靠。由韦恩赫尔·冯·布朗在佩内明德建造的早期火箭系统也用到了此系统中的元件。

    电力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重型电气工程在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限于电站工程,在输配电和电力应用系统上亦是如此。电站工程是西门子-舒克特的主要业务领域、锅炉、透平机、变压器、整流器、开关和电力电缆等的设计都得到了极大改进。1923年开发的本森高压锅炉,和1927年收购米尔海姆工厂而建造透平机和发电机,成为电站工程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在大约十年内,蒸汽发电站的效率提高了一倍。日益增长的对电力的需求激励着人们去建造规模更大。功能更强劲的机组。大型的蒸汽电站和水电站就这样建成了,其中包括柏林的西部电站和爱尔兰香农河上的水电设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的城市中,只有不到10%的住户可得到电力供应,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地区网络所形成的电网已经延伸至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1925年,人们开始将这些网络连在一起以形成一个相互连接的体系:由一条输电线将鲁尔地区的热电站和阿尔卑斯的水电站连接在一起,从而在出现供电不足的情况下能够相互补充。

      日益增长的供电需求也对配电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德国电缆工程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就是西门子在1927年铺设的110千伏充油电缆。这一创新使得在市区内用地面电缆将各小型变电站负载中心连接起来成为可能。

      传统的油断路器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更高电压的强烈需求,它体积庞大,耗油量高,经常容易引发水灾。通过对防炎电力断路器的试验,西门子-舒克特研制出了少油断路器,它开创了高效电力断路器生产的新纪元。第一台安全断路器用水作为骤冷剂,于1930年在汉堡电力设备厂投入使用。

      1945年春,原计划在易北河电站与柏林之间首次进行44万伏高压直流电报商业传送。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苏联军队带走了所有设备和电缆,并用它们在Kashira和莫斯科之间铺设了一条高压电直流线。

      随着电气工程的不断发展和涵盖领域的进一步全面化,早在1866年提出的电气工程的两个分支,即电力工程和通讯工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水银整流器及大功率变频器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它的工作方式与电了管(传统意义上的通讯工程元件)类似,但它却用于在重型驱动设备中进行稳压和整流。

      技术革新的迅速发展需要电气工程的两个分支加强相互间的协调。西门子的指导原则是:在对各个领域进一步专业化的同时,致力于电气工程的整体发展。这一原则是极富远见的,而且也是极其成功的。

      西门子在电气工程领域,特别是大型交钥匙的实施方面取得的成就无人能及。

    赢得公众的信任

      "成功即是最好的广告"这是维尔纳·冯·西门子的座右铭。这位公司的创始人在广告和公共关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他尤其看重的是广告的可信度,因为他坚持产品的品质和价值应与广告词相符,所以他做广告的方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成立的最初时期,并不存在为增加销褒额而做广告的紧迫需求。公司产品仅针对定义明确的一个狭窄的客户群体。公司的潜在客户是一些重要的工业企业和政府机关。而且,公司大多数的产品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水平,因此必定是公众兴趣的焦点。

      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大规模销售的兴起为市场带来了转变。这是西门子第一次使其产品自竞争对手的产品中脱颖而出,并且让公众了解西门子产品与众不同的特性及优势。在本世纪初,这项任务落到了"写作部"的肩上。

      西门子中负责广告的部门由于组织不够系统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开始暴露出来,他们制作的广告内容杂乱、缺乏持久性,例如品牌和公司徽标位置不固定,大小及字体均不统一。造成的后果就是公司难以树立稳定形象。

      最后,卡尔·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意识到他不断追求的"公司的统一性"应由稳定的形象来反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于1935年设立了公关广告部,它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广告、产品设计以及公司形象的一体化来保证公司规划的协调一致性。汉斯·多米茨拉夫,一位著名的广告专家,曾成功地树立了"R6"和"Ernte23"香烟品牌。他出任了公关广告部的首任主管。

      多米茨拉夫建议西门子应改变其广告策略,采用持续一致的风格,这样可以在"社会中将公司的表达方式与产品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取得惊人的巨大效果"。在他看来,最初的视觉效果可以引发客户的信任,从而产生深远的影响。

      多米茨拉夫去除了公司所有技术产品的品牌名称,这其中就包括家电产品品牌"Protos",而代之以单一的综合性品牌"Siemens"。这一名称本身就代表了公司所有产品的本质特征一高质量、高效率、高可靠性。客户一想到Siemens,便会联想起所有这些品质。

      公司徽标的重新设计是建立公司稳定统一风格的关键所在。新徽标的显著特点是清晰与简洁,最好地体现了西门子技术产品的风格。为了强调Siemens这一名称,多米茨拉夫去掉了一直使用的五边形边框,将组合文字SH和SS(分别代表西门子-哈尔斯克和西门子-舒克特)置于西门了徽标之上。

      通过强调公司专利品牌技术及建立稳定统一的西门子风格,汉斯·多米茨拉夫为公司的定位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他成为建立西门子公司独特形象的建筑师。

    世界在变小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这段时期是通讯工程发展的鼎盛时期。基础研究带动了革新的产生,转化成市场产品;本世纪初出现的技术取得了提高,变得更可信赖;用户的人数也大大增加。

      1912年,成员包括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的里本财团开始致力于电子放大管的改进,这样就增加了声音信号成为可能。电子管在长途电话工程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为收音机和电视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从1908年开始台,"接线小姐"逐渐被自动交换设备所取代。1909年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在慕尼黑与施瓦宾之间安装了第一台城市自动电话交换机。随后,1923年在上巴伐利亚的威尔海姆区电话网中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长途交换机。

      随着电报记录技术的发展,1928年人们发明了电传打印机,这是一种同时具备传送和接收功能的打字机。这种设备不仅在电报局中得到广泛应用,许多私人用户的办公桌上也都摆有电传打印机。1933年,在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的推动下,德国邮政局开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众拨号电传网的试验,在柏林和汉堡建立了电报局。因为电报比电话便宜,而且还能提供通讯的书面记载--在商业中这有时是必须的,所以作为一种信息传送方式,它很快受到了人们的普通欢迎,并且开创了办公室通讯的新纪元。截止到本世纪80年代,西门子在全球电报市场上占有33%的份额。

      传真电报系统于20年代发明。当时已经可以传送线条图,但是发明了光电管后,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流脉冲,这样经电线传送图像便成为可能。图像由光电管扫描,然后用--控制光源和感光纸在接收端纪录。图像可用电线或无线电传送。1927年,一条使用了"西门子-卡罗鲁斯-德律风根"系统的线路在柏林与维也纳间投入使用。这种新技术在传送摄影照片(通常被称作传真)这一应用领域中尤其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直到半个世纪后,现代传真机的问世才为它带来了真正的发展。

      1916年建立了第一个中继站,声音信号的扩大使相隔几千公里的通话成为可能。随后,出现了载频技术,在一对电线上可以传送多个电话通话,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电话通话,这样就大大增加了传送容量。1936年,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通过一根同轴电缆成功传送200个电话和一个电视节目的公司。

    为大众带来信息和娱乐

      德斩首家电台于1923年10月29日在柏林开播。一个月后,据登记情况来看,大约有500名收音机用户;三年后这一数目增至100万;到了1931年,每四个家庭中就有一个拥有收音机;而在1939年,收音机制听众人数更是达到了1,000万。

      收音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97年古列尔莫·马可尼在英国利用海因里希·赫兹发现的电磁波进行了他的第一个相关实验。与此同时,两名德国人,AEG公司的阿道夫·斯拉比与西门子-哈尔斯公司的弗迪南德·布劳恩也利用无线电报做了实验。这两家公司一直开展着激烈的竞争,直至后来他们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无线电信有限公司,即在全球享有盛誉的德律风根公司。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收音机技术的发展多半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但在本世纪20年代初,收音机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媒体,流行浪潮席卷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

      在德国,直至1919年一直担任德律风根总监的汉斯·布雷多,成立了首家地方性广播电台,从而一举成名,被人称作"德国广播事业之父"。

      由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生产的"Siemens-D-Zug"亦即"快车"于1924年在首届德国收音展展览会上展出。这是一种装有早期三级管和喇叭形扬声器的半导体收音机。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直到1923年才开始研制和生产收音机。收音机很快地从试验仪器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典型摆设,客厅的中心装饰。它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身份象征;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1935年推出的"Schatulle"型收音机--一种带有一个回路、四个电子管的超外差式收音机,被人们喜爱地称作"着晚礼服的绅士"。

      由德国广播工业共同推出的"Volksempfanger",亦即"大众化收音机"使得收音机--当时已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工具--进一步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它的售价仅为75马克,只相当于那些如同"差晚礼服的绅士"一样的高档收音机售价的四分之一。

      一系列发明共同组合起来就创造了一种新的媒体--电视。这些技术的关键部分是图像扫描系统,它最早是由一名在柏林学习的学生保罗·尼普科于1884年提出的。但是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后,人们才真正能够从技术上得以实现。

      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奥古斯特-卡罗鲁斯大林及德律风根是德国第一批关注电视工业发展的公司。在1928年的德国收音机展览会上,德律风根展出了一套可以将75cm×75cm图像投影到磨砂玻璃屏幕上的系统,这是普通大众第一次看到电视。
      但是,直到1930年左右出现的电子扫描技术,才使电视真正迅速走上成功之路,首台VHF电视发射机开始运作,1935年,在柏林与维茨勒本之间,"保罗·尼普科"发射机开始播放世界上第一套公众电视节目。同年,纳粹分子审判了广播业的先驱,汉斯、布雷多以及一批表示拥护独立电台的人士,并把他们送进了集中营。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首次于采用了现场电视新闻报导。体育场中的摄像机由宽波段电缆与演播室相连,在演播室里信号被有选择地转换给发射机。为这次电视广播工作的一名操作人员,年轻的工程师瓦尔特·布鲁赫,后来发明了PAL彩色电视系统。这些广播节目可以在私人接收站,27个电视放映室以及专门设立的两个礼堂中看到。
    1939年,在第二次世界在战前最后一届收音机展览会上,德律风根推出了一种标准电视接收器,它安装了世界上第一根矩形显像管(19.5cm×22.5cm),零售价为650马克。但由于二战的爆发,它的商业投产始终未能进行。

    医疗领域中的全新技术

      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生产电子医疗设备的传统几乎与公司本身一样历史悠久。1847年维尔纳·冯·西门子和埃米尔·迪布瓦·雷蒙发明了滑动电感器,这是一种利用交流电来进行神经治疗的仪器。起初这一领域的业务量较少。1895年11月威廉·康纳德·伦琴教授发现了X射线(也称作伦琴射线),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开始研制生产自己的X射线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电子医疗设备成为西门子的主要业务之一。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以及FR&S公司(设在爱尔兰根的一家著名公司)联合成立了一家销售公司,为20年代知疗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学工程师欧文·莫里茨·赖尼格和他的两个同伴格贝特和沙尔已经成立了一家公司,主要生产医疗测量仪器,后来专门从事X射线管的生产。

      1925年合作成立的西门子-赖尼格-菲伊发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不仅促进了两个母公司的专利和技术交流,而且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在国内外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在30年代初,由于经济萧条和西门子-赖尼格-菲伊发生产企业中出现的协调问题,公司被迫抛售股票,随后重组,于1932年建立西门子-赖尼格股份公司。

      在随后几年中,这家新的股份公司不断发展,成为电子医疗工程领域中最主要的供应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年,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医疗设备公司。它的产品既包括诊断设备也包括治疗设备,从辅助设备,如增感屏和荧光镜,牙科设备和助听器到粒了加速器等,应有尽有。于30年代首次研制成功的粒子加速器是一种电子回旋加速器,可产生600万伏的高压,于1944年应用于高能放射治疗。

      西门子的旋转阳级X射线管与传统的同类产品相比,可承受较高的负载。1933年西门子-赖尼格的公司推出的"X射线管球",操作极其简便,立即风行世界,直至80年代仍在许多医院和诊所中使用。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在30年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恩斯特·鲁斯卡和博多·冯·伯里斯在西门子-哈尔斯克中心实验室中研制出了可供批量生产的电子显微镜。于西门子-舒克特公司任职的高级电力工程师赖因霍尔德·鲁登贝立在1931年首先注册了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达到了3万倍,后来又增至10万倍。电了显微镜的优势远远超出光学显微镜,它为许多科学领域,特别是医学、生物和材料工程等,带来了全新的观察手段。

    战时经济及其影响

      1933年,国家社会党采取的经济政策有两个基本目的:一是通过提供贷款来刺激经济,创造工作机会来减少失业;二是大力发展德国经济,积极备战。在1936年9月于纽伦堡召开的全党会议上,希特勒宣布了一个四年计划,准备在几年之内为战争做好经济和军事准备,在那些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实行经济的自给自足。

      政府机关与德国电力工业签订了一系列合同和订单,将电力工业纳入了这一四年计划,并使它直接、间接地为备战服务。尽管与其他工业相比,电力工业起步较晚,但直到二战结束,它的发展一直十分迅速。自1938年起,所有的德国电力公司都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1939年西门子拥有183,283名员工,总销售额达136.4万德国马克,下属有两家大型母公司: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和西门子-舒克特公司,成为德国最先进的电力企业,远远超过了AEG和其他竞争对手。

      在入侵波兰之后,德国逐渐步入战时经济。为了确保军需物品的生产能力和充足供应,民用产品,如家用电器、收音机、留都必须机等产品的生产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有些甚至遭到楚止。随着国家对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在战前已出现的劳动力短缺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因为不断招募士兵,加上国家社会党最初坚决禁止雇佣德国已婚妇女,所以外国工人开始进入德国,最初仅限于农业领域,后来逐步发展到工业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外国公民(男性和女性)受雇于德国大型企业,为数众多的政府公司和农业领域,他们大多来自欧洲国家,特别虽那些东边的被占领区。起初前来工作的人是出于自愿,但后来战争进一步激烈化,许多人被迫成为强制性劳动力。1944年秋,战争已进入白热化,在德国共有770万外国劳工。当时,西门子的雇员总数为244,000人,其中强迫工作的有50,000人。在二战期间,西门子的雇员总数有所增加。

      在战争的最后一年中,盟军的空袭炸毁了许多工厂。1943年冬天对柏林的轰炸格外猛烈,西门子城主要的生产区受损严重。为了尽可能确保重要军需品和日用品的生产,西门子开始在德国和占领地区寻找合适的生产地。生产战争必需物品的厂家进行了重建,厂址选在空袭区外而且又具备充足的劳动力,特别是妇女。根据现在的记录,西门子在1944年末和1945年初大约经营着400多家工厂,全部在选新址或已更换了厂址。

      由于德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崩溃,1945年4月20日,西门子柏林工厂关闭。当时战争已经结束,西门子的大部分建筑和厂房都成了一片废墟。二战中公司的所有损失高达25.8亿德国马克,占西门子总资产的五分之四。
    2楼 回复本楼

    引用 clutch 2006/2/6 9:53:26 发表于2楼的内容

  • clutch

    clutch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67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6-02-06

    最后登录时间: 2018-05-11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clutch   发表于 2006/2/6 9:54:14

    开拓全球市场的新设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门子开始了重建工作,首先是德国国内的重建,随后在50年代,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国外,到了60年代中期,公司成功地恢复了它在世界市场的中的早期领先地位。1966年,西门子-哈尔斯克股份公司、西门子-舒克特股份公司和西门子-雷尼格股份公司的合并对公司未来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西门子股份公司是世界第沉着应战大电气公司,业务涵盖所有主要的电气和电子领域。

    战后重建

      西门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损失了将近25.8亿德国马克。厂房和设备的破坏及沿收导致了物质材料的损坏和丢失,除此之外,因为各种技术专利和商标在德国以外不再受到保护,而且技术资料、设计开发文件均遭破坏,公司在无形资产方更是损失惨重。

      在重建的紧要关头,公司将大多数生产厂家从柏林迁至后来的西德地区。早在战争结束前的1945所初,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以及西门子-舒克特公司的管理层就对当时动荡的政治和军事形热做出了反应,将这两家公司的核心部门从柏林西门子城迁至德国西部地区,这一行动的目的是确保公司即使在苏联占领的情况下也能保存生产的能力。

      1945年2月,公司董事会向设在南德和西德的"集团管理局"授予了管理权。公司的所有利益都由三个这样的中心管理:在慕尼黑设立的南部集团管理局管理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西门子-舒克特的业务由中央集团管理局处理,它最初设在霍夫,后来迁至爱尔兰根;西部集团管理局位于米尔海姆/鲁尔区。

      苏联与其他同盟国间的隔阂越来越深,1948年夏,柏林开始实行封锁和空运、苏联占领区拒绝实行货币改革,所有这些因素都加速了单一经济实体的形成。

      这一新的经济实体最初仅包括美国和英国占领载我,法国占领区后来也加入进来。随着即将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形势日益明朗,公司董事会决定将领导权利集团管理局中。1949年4月,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及西门子-舒克特公司的总部分别正式迁至慕尼黑和爱尔兰根。公司第二。

      在1945年和1946年,公司在恢复传统生产之前,首先进行了修复工作和某些代用品的生产。西门子的员工使用公司仅存的设备和残旧的德国军队供给品加工一系列生活日用用品,如煤铲、锅盆等。1946年公司开始了第一个公共事业领域的生产计划及服务,这项工作主要包括铁路邮政系统的重建和维护以及电力供应系统的恢复等。

      公司在德国国内的业务开始逐步好转,但直到1946/47财政年度,公司在国外的销售额还几乎为零。因为西门子在国外的公司都已被没收,所以出口业务的开展困难重重。西门子在国外的业务直至五十年代初经济和政治条件都有所改善后才开始重新发展。

      盟国制订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包括在苏联占领区内实行的没收和公有化政策以及联锁企业集团的解散政策等。事实上,根据企业非卡特尔化制度,盟国计划让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与西门子-舒克特公司各自独立运作。然而由于后来对德政策的变化,盟国放弃了这一计划,西门子才得以保存其完整性。

    全社会的繁荣

      1950/51财政年度是战后西门子第一个"正常"业务发展年份,公司的销售额和销售量都基本恢复到1935/36年度的相应水平。10年后,销售额增另了5倍,达到了48亿德国马克。在1965/66年,销售额攀升到78亿德国马克。当时董事会郑重宣布电气领域的业务"在经济繁荣的环境中发展势头良好"而且"已经超出了预期设想",公司已经收到"许多订单,超过了一般水平"。公司业务的蒸蒸日上也反映在员工人数的增长上,1950年德国国内员工人数为85,000人,到了1966年,增加至220,000人。那么,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何在呢?

      从1948年实行货币式改革到1966/67年战后的第一次经济衰退,西德经历了经济复苏时期,它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市场经济"。新成立的联邦共和国第一任经济部长,"经济奇迹之父"路德维希·埃哈德大力提倡这种经济形式,最终将其付诸实施。"社会市场经济"的核心理论就是在重要的社会和政治因素调节下实行自由竞争。盟国对德国经济政策的改变以及在经历战争的极度破坏后仍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民族工业也对"社会市场经济"的顺利行功不可没。

      二战后德国电气工业的发展速度一直远远超过国家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政府在铁路和电信领域的发展,工业对电气设备的需要,以及电站的建设和日用品的要求都刺激了公司的迅猛发展。

      除此之外,公司开始逐渐重新占领1945年后失的国际市场,海外销售额持续增长。出口对于西门子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956年在阿根廷建造了300-MW的圣尼古拉斯电站,在沙特阿拉伯安装了国际长途电信网;公司还恢复了与日本Fuji Denki Seizo有限公司和美国西屋公司的合作关系。在1950/1951财政年度,西门子出口值达到2,900万德国马克;到了1959/60年,出口总值上升为9.2亿德国马克。

      六十年代初经济增长的步伐有所减缓,埃哈德地他的同胞发出了"减缓进度"的警告。1966年发生了大萧条,结束了经济恢复时期,但那时西门子已成功地重新赢得了它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

    员工福利政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头几年,公司管理的得点生产厂家和销售机构的重建。从破坏的程度考虑,只有在能够长期承受福利削减的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才可能完成这一重建任务。于少员工不得不放弃部分养老金以及他们以前已习惯了的其他社会福利。许多陷入经济困境的员工向公司提出申请,希望得到资助,但公司财务也很紧张,对他们的要求无法一一满足。

      西门子努力为无家可归的员工及其家庭提供资助,凡是在战争中失去孩子的员工都得到了永久性经济补助。公司还为一些在战争中致残的人员发放特别津贴。

      1947年,在公司成立100周年之际,董事会宣布将一天特别假日和工资作为公司的生日礼物送给每位员工。1950年,公司进了行了重建后的分红,以此来嘉奖员工的勤奋工作,并对于员工战后几年中福利的减少做出了补偿。

      西门子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便是在那些被炸弹夷为平地的城市和新的生产基地建设员工住房。由于这些住房的建设,爱尔兰根人一个安静的大学小镇发展成为重要的现代化都市。1951年上巴代利亚特劳恩罗依特小镇的建立,部分原因就是西门子-舒克特公司的一家工厂迁到了这一小镇的所在地。几年后的1954年,西门子在慕尼黑建造了巴伐利亚第一批共三栋高层住宅。

      货币改革后,西门子开始重新开放工作餐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发展为环境优雅的餐厅。

      在战后实行食物配给制时,有一句名言叫"要文化不要卡路里"。但是日常生活相当艰难,大众对文化活动的热情始终不高。后来"经济奇迹"开始发生,人们最迫切的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西门子也将目光投向了文化活动,给予音乐、戏剧及艺术等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直到今天,西门子仍通过为数众多的基金会和一个名为西门子文化部门的特殊机构为文化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

      50年代,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和新市场的不断开拓,西门子急需经验丰富的员工。因此,西门子对人力资源政策进行了调整、强调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包括培训和进修教育。公司拥有的初学者研讨班和职业学校、核心教育教程等主要课程都是从那时开办的。1973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培训中心均设在最重要的商业办事处所在地,其培训教程包括一系列课程和研讨会。

      直到1951年经济开始好转,退休金制度才得以恢复实行。现在西门子每年有30天假期(1950年时为12天),一周工作35小时(1950年时为48小时),周六不工作,这些传统在将来会继续保持下去,考虑到世界其他国家的价格、工资、税收较低这一事实,情况会有所不同。西门子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都应该以公司的利益为上,维护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

    微电子工业的发展历程

      微电子工业从1959年问世以来,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这些年来,集成电路是许多现代工业领域中的关键性技术,并一直是技术革新最主要的推动力。

      微电子领域技术进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晶体管和电子线路尺寸的不断缩小,这样就可以把越来越多的电子电路功能元件集中于仅几平方毫米的硅片上。由于半导体材料硅的特殊性能,集成电路的缩小才成为可能。

      西门子是第一家成功和平用于集成电路的高纯度硅的公司。西门子与美国的研究者们各自独立工作,在1953年几乎同时获得了成功。同年,西门子获取硅晶体的区域提纯法获得了专利。甚至到了今天,全球仍有80%的硅是由这种方法提取出来的。硅的提取一直花费巨大,其最终产品就如同金子一般珍贵。集成电路尺寸约定缩小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降低成本。与此同时,电子元件所占的空间越小,耗电量也越少。一家公司如果想在微电子领域立于不败之地,这统治必须掌握最尖端的技术,在生产更加精细的元件和提高填充密度这两方面具备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1983年末,西门子决定继续生产存储芯片,于是"兆位项目"出台了,在雷根斯堡西门子为1兆位芯片和4兆位芯片的和平分别建造了一家工厂。与此同时西门子从东芝得到了生产1兆位芯片的许可,公司一直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随后公司将研究与开发的重点转向4兆位DRAM和相关的亚微电子技术。在这一领域中,西门子与飞利浦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在未来的发展中,仅仅通过减小以前生产的芯片上元件的大小从而增加存储芯片容量的做法已不再可行。1996年,西门子生产出了第一个最小最快的256兆位芯片之后,"兆位项目"进入了一个决定性的阶段。芯片的生产出现了新的飞跃,现在芯片上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存储全套莎士比亚和歌德的作品以及传统的日本经典文学著作《千叶集》和《古今集》。芯片的生产不仅仅是定义它的物理和电子特性,它还意味着对新材料的获取与应用、新工艺开发、超净室的建立以及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等。这一领域中的工作通常达到了物理极限。

      仅靠一个公司的力量,不可能完成如此大规模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所以国际公司间的密切合作必不可少。西门子与IBM成功地联手推出了16兆位和64兆位芯片,后来东芝也加入进来,共同生产256兆位芯片,现在,第四个合作伙伴摩托罗拉正与西门子子携手开发千兆位芯片。这种未来的存储元件可以容纳大约64,000页打印文稿。

      过去,西门子的左究人员曾在半导体与硅的生产应用领域取得了多项划时代的成就。今天公司又在通讯工程领域翻开了一页新的篇章。1996年,它生产出具有红外线光通道的半导体。这项技术10年前就曾为理论学家所预言,但直到今天才研制成功。这种由硅制成的半导体在光学数据传送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使光学信号超小型光缆、高灵敏度开关、过滤器和放大器的生产成为可能。传送器不再需要先将图像和胶片转化为电流信号,而可将沱们作为光学信号直接传送到接收器。这些精细的绝对均匀的通道直径仅有2.3微米,即人体头发直径的三十分之一。

    计算机步入商业市场

      1954年3月18日,经由董事会决定,西门子正工进入由美国统治的信息技术领域,亦即当时的"数据处理"领域。

      当西门子开始设计它的计算机产品时,它采用了那时最为先进的技术:二进制运算;用于元素交换的晶体管;磁芯存储器,最初可存储1,000字,后来发展到5,000及10,000字;相同容量的磁鼓存储器;穿孔纸带输入输出设备;以及页面式电传打印机控制面板等。第一批计算机使用了继电器和真空管技术。穿孔约带和电传打印机的选择可以使西门子充分利用原有的先进通讯技术。

      1956年底,西门子开始了对第一台样机,即Siemens2002的调试工作,一年一投入了大规模生产。这一成就的重大意义在于当时美国IBM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数据处理市场,而西门子的主要市场-欧洲,在这一工业领域的发展尚未起步,是西门子打破了美国一统天下的局面。大规模的生产最终导致了电子处理技术在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从经济角度来看,西门子独自开发计算机技术需要水泵大量的资金并承受巨大的风险。当时,这一技术的潜能还未充分显示出来,开发工作需要庞大的前期投资。在这样的形势下,规模较小的公司纷纷破产。1949年由计算机的发明人康拉德·楚洋成立的楚洋公司也是破产大军中的一员,该公司后来被西门子收购。

      为了在世界市场上争取更为有利的地位,欧洲计算机制造商西门子、CII和飞利浦于1972年建立了合资公司"Unidata",但由于不久各股东的利益发生分岐,公司于1975年解散。后来西门子与日本富士通公司合资生产7.800系列高档计算机,为其计算机产品系列增添了新的一员。

      80年代,由于成本开支压力加大,计算机生产商被迫做出合理化改革。例如西门子就改进了了它的BS2000操作系统,以支持其他公司生产的外设。

      随着元件的不断小型化,微电子技术开始对计算机生产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70年代第一个微处理器和存储芯片投放市场。从那时起,大约每过四年存储能力就会翻一番,而价格却持续下降。计算机越来越小巧便宜,摆放地点也从中央数据中心逐渐转移到普通办公室中,它已成为每个人都可利用的工具。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渐渐融为一体。西门子认清了这一趋势,于1984年建立了通讯和信息系统部。这一部门后来与利多富股份公司合并,1990年成立了西门子利多富信息系统股份公司。

      西门子一直处于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做出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例如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神经元计算机Synapse1以及无需传统显示及键盘的虚拟触摸屏等。

      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及多媒体的出现对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新要求。SCENIC系列多媒体PC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口、电话、传真等多种功能。未来日常生活中所需的多种服务一通过计算机来工作、购物和学习等,在今天已经逐步成为现实。

    全球联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中,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为工业化国家中的大多数人带来了自由和富裕。在这种环境下,通讯基础设施和技术迅速发展,西门子则开始生产人们急需的自动交换系统:1953年首批生产的是贵金属自动旋转式转换开关;四年后生产出了贵金属快速接触继电器;最后,在1974年,公司进行了计算机控制电子交换系统的首次调试。电子学在拨号技术中的应用为电话用户增添了许多新功能,如快速拨号等。1979年西门子研制成功了EMS,一种专为用户小交换机设计的由微处理器控制、内存程序的电话系统。EMS系统为电话的性能、构成和使用的方便程度设立了新标准。

      甚至连电话机本身也发生了改变,拨号盘为键盘所取代。1975年西门子生产的配有全自动信号转换装置的按键式电话成为德国邮政局使用的标准电话机。1980年,使用简便的无绳红外线电话的问也为未来电话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自从1957年苏联发射了"Sputnikl"号卫星,人类就进入了太空时代。在冷战的影响下,很快美苏就开始了空间战,但这也促进了一些民用技术的发展,比如通讯卫星,不久它就可以处理大多粗线条国际通信业务。1964年西门子在莱斯亭建立了第一座卫星地面接收站,几经扩建,成为了世界上这一类型接收站中最大的一座。

      宽带同轴电缆工程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传送容量进一步扩大。1971年,世界上首次出现了V10800载波频率系统可处理10,800条音频信道。然而这一技术不久就受到光纤电缆的挑战。光纤电缆就是光波导管,容量大,传送损耗量小,价格相对低廉。1973年起,西门子与美国科宁玻璃厂成立了几家合资企业,生产"Siecor"牌光纤电缆,并在这一技术基础上进行网络操作。

      微电子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数字技术在通讯及其他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第一个运用了数字技术的系统就是1980年生产的EWSD数字电子交换系统。正是由于使用了数字技术,人们才第一次将声音、文件、图像和数据等各种以前独立的通讯方式综合到单一网络之中,这一络即为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984年,西门子为这种ISDN网络引入了"Hicom"通讯系统。

      90年代出现了移动和多媒体这两个概念。西门子生产的数据业务适配器可以使用户将一台便携式计算机,如笔记本电脑,作为传送端,传送电子数据,这一过程公需使用移动电话,通过数字移动通讯即可完成。1998年,由西门子领导的德国-美国公司财团将进行"Iridium"项目的开发,建立卫星移动通讯。通过Iridium,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利用卫星进行移动电话通话。

      多媒体技术有着多种极具价值的应用,其中之一就是家庭银行,银行的客户只需一台配置合适的个人电脑就可在家中进行业务处理。同样,用户可用电子购物功能在家中订购商品、支付货款。未来媒体网络的基础是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这是一种用于处理文本与图像、音频与视频的传送及交换系统。ATM的用户可自行决定传送速度并且公根据耗时支付使用费。西门子在德国建立了第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分别在柏林、汉堡和科隆三地安装了ATM交换机。通过计算机进行工作、学习和购物公是信息社会最基本的标志。正如印刷机的发明带领人类走入了现代文明,通讯和信息技术的革新也将为社会带来同亲友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司合并

      五十年代后期,随着半导体工程的发展和核能源的开发,对研究、发展和秤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业务占据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这样一种形势,将西门子原有三家独立经营的公司--西门子-哈尔斯克股份公司、西门子-舒克特股份公司和西门子-赖尼格股份公司合并,建立拥有统一管理体系、业务涉及所有电气工程领域的单一公司,更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而且通过合并还可以对原来三家公司业务重复部分进行精简。首当其冲的便是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的测量技术部和西门子-舒克特公司生产适用于大型工业设备的测量和控制系统的部门。显然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生产、电站建设、驱动设备的制造应当同属玩弄个部门。公司的重组也是针对德国管理股份制公司的法令而做出的调整。

      这三家公司于1966年合并联营,组建了西门子股份公司。新公司的组织原则体现技术革并报和商业市场的需要。1969年,所有的技术业务分支合并成为六个大型的独立部门,每一部门都肩负着极其重要的业务责任,这六个部门分别负责:元器件、数据系统、电力工程、电气设备、医疗工程和通讯,同时还成立了五个中央部门,负责:商务管理、财务、人事、技术以及销售和市场。中央部门的职能就是对公司各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并从中协调,建立统一持久的商业政策,提高西门子整体行业的一致性。

      在重组之后,公司为即将到来的市场变化和严峻的竞争形势做好了一切准备。重组对西门子的形象和公司风格的树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西门子股份公司的核心活动都集中到新的部门领导之下,公司政策更加协调一致,公司的公众形象更加清晰突出--这正是卡尔·弗利德里希·冯·西门子在三十年代希望达到的目标。

      1969年创建的组织体系一直持续了20年,决定着公司运作的方式。在1989/1990财政年度开始,它再次重组。这一次重组的主要目的是将每个业务部门划分成几个较小的机构,以加快西门子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整度,缩短决策时间、减少成本,经过这次重组,公司将会在日益复杂的全球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迎接电力的挑战

      世界人口正在迅速增长。目前,全世界总人口为55亿,到2020年,预计半达到80亿。出于生存需要,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将相应增加。西门子在密切关注全球有限的资源,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同时大力研究开始高效发电的新途径,来迎接这一挑战。

      在对电能进行利用之前,我们必须先用能量转换的技术方法,从自然界的基本能源中获取电能。1885年,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建造了第一座燃煤电站"Centrale"。今天公司活跃于发电的各个领域。除了大量常规的蒸汽电站、核电站和水力发电发电站外,西门子还建造了联合循环涡轮发电机组,并且 正在研究对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

      从五十年代起,西门子就一直至力核工程的发展。核电站与常规热电站相比,原理上大致相同;其主要区别仅在于核电站中所需的热量是由核裂变产生的。

      出于公司经营战略上的考虑,西门子和AEG于1969年合并了它们的电站建造部门,共同成立了一家子公司,电丫联合股份公司(KWU)。同样在变压器生产领域,西门子与AEG共同成立了变压器联合股份公司(TU)。

      在与西屋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后,西门子完成了压水反应堆的两套设计方案,反应堆可以靠天然铀或轻度浓缩铀运转。公司收到的第一批安装这种反应堆的交角钥匙工程订单是在卡尔斯鲁厄建造多目的研究用反应堆以及建造内卡河上的Obrigheim核电站。在水电站领域,我们利用适当的水体产生的能量发电。

      1987年西门子开始向全球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电站位于巴拉圭交界处,尽管它供应的电力全部采用水力发电,它的建造仍对当地的自然景观有很大影响。

      自70年代起,西门子就一直努力开发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全新的可再生能源,并且采用一些铺助性技术,如热等。公司还对热电站设计中的细节部分进行了许多改进,以提高电店的效率,保护环境。

      除了发电以外,西门子将目光投向了其他领域。电能产生后,必须通过一个最佳的输配电网络才能传送电压的不断升高,需要性能更好的断路器,它的来弧介质为一种重气体、六氟化硫(SF),而不是从前采用的油和压缩空气这种断路器直到今还天广为使用

    医疗技术

      在过去100多年中,医疗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人们开始进行预防性保建,饮食强构也变得更加丰富健康。随着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已经延长了一倍。由于采用了现代医疗技术医生可以及早发现病情,提高诊断的次确率,为病人选择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的治疗方案。现代医疗技术可使许多病人免于手术之苦,缩短住院时间和病休时间,及早脱离病痛,从而降低了医疗保险用。将来,我们可以凭借全新的通讯技术在计算机联网系统中获取病人的诊断记录和图像,提高病人数据管理的效率。医院还将建立可同时在多个病房查询的电子病历。

      医疗工程是西门子长期从事的传统领域之一。这一领域涵盖范围极广,发展速度惊人,技术革新层出不穷。西门子提供的全方位的产品及服务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公司产品包括用于放射诊断设备、核医学设备、放射性治疗仪器、心电仪、基于循环系统功能的诊断技术、超声波诊断治疗技术,以及牙科设备和助听器等。

      如果要想成功地完成口腔手术及修复治疗,先决条件之一就是首先获取一张完事清晰的患处X光影像。除了传统的单张图像外,牙科X光设备还可提供整个颚部和附鼻窦的全景图--而且放射量经过去降低了90%。

      在计算机的输助下,陶瓷补牙(嵌体和高嵌体)的工作可以快速自动完成。一加袖珍的口腔照像机对牙齿进行精确的测量,然后根据牙医的指令,瓷块可自动加工成充填修复体,整个过程仅需一次就诊,即可完成。

      现代X光设备大大减少了辐射剂量,且适用地每一特殊病例。医学的每个特定领域都有其特殊需求,由此发明了多种类型不同的设备。它们的应用范围包括:用于肺部诊断(肺结核病人),乳房X光照相术(用于早期癌症的发现);骨胳诊断(在矫形外科学中应用)以及动太胃肠检查等。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提人体各部位的断面图像。它的测量系统由对应放置的球管和探测器组成,围绕人体轴向旋转,逐层扫描生成图像。X光穿过人体的衰减程度可由上百个高敏探测器测出。在几秒钟内计算机就会生成最终的图像,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送。

      磁共振成像可以在病人不接受辐射的还必须况下得到高对比度断面图。人体位于强磁场中,通过发射高频无线电短波,人体组织会发出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凭借超导、射频技术、微电子和软件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捕获图像已成为可能。这一技术在医疗的中应用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和胃关节疾病的诊断。西门子发明的MAGNETOM Open是世界小的第一个开放式磁共振成像系统。

      在超声波扫描中,高频超声脉冲波直接进入人体,在不同类型的组织界面形成反射,通过对回波的测量和处理即可形成人体内部的图像。这一技术已在妇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多普勒效应可以测量血管内血流速度,并用彩色图像方式显示出来。

    现代交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20年来,交通流量已大大增加。随着交通变得更加拥挤和速度的加快,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现有交通网络的扩展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应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来对它们进行有效的利用和连接。西门子在这一领域内的涉及范围极广,涵盖了公路、铁路、海运和空运。

      今天,全球共有至少4亿辆汽车穿梭不停,每年有4,000万辆新车抽双管齐下市场,且以2%的年增长率递增。交通流量的增大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事故发生频繁等。针对这些问题,在过去10年至15年中,汽车制造商对汽车技术进行了全面改进。电子系统的引入是汽车工业的一个转折点,与线性机械系统相比,这绰号有更大优势。采用这一系统后,汽车变得更加经济、安全、舒适,同时也更利于环保。例如,电了控制元件对汽车发动机的运行起到优化作用,极大地减少了废气排放量和汽油的消耗。

      这些新的控制元件位于数字化发动机管理系统的中心。但是对于排放量相关的发动机性能进行控制仅是达到"低排放车辆"这一目标的一个方面而已。中车重要方面便是通过车上的仪表来对系统进行不间断监控。西门子和平主要的电机和电了元件,包括这一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关键部件电热式催化转换器等。


      未来的交通模式应是快捷、安全、舒适并且有利于环保的。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全球制订了新的交通发展策略,铁路运输再次兴起。五十年代功率电子学问世后,西门子即在1957年为德国国家铁路的E8001机车装配了全球第一个硅整流器。这样,火车无需转换机车就可在接触导线电压和频率不同的铁轨线路上运行。

      西门子为全球的城际间、短途和长途铁路运输系统提供并安装电气设备。公司于1979年完成了悬浮式单轨列车"H-Bahn" 的技术测试工作。这一列车向我们展示了全自动计算机控制短距离乘客交通系统的前景。1984年,公众示范列车正式在多特蒙德交付使用。一年后,西门子成为生产ICE城际快车驱动设备的电气和电子元件的主要承包商。

      西门子公司还涉及铁路信号技术领域。1948年,在杜塞尔多夫-德瑞多夫建成了第一个带有轨道显示操作盘的全继电联锁系统。1977年,德国国家铁路最大的编组站在汉堡附近的Masche交付使用,它实现了全自动化和全计算机控制。在慕尼黑到加米施-帕腾基兴的`铁路线上,1986年西门子公司建成了德国国家铁路的第一个电子联锁系统,随后在鹿特丹开发成功了全球最大的微机控制联锁系统。

      在海运方面,发电机可向船上网络供电,实现电力应用,自动化和通讯,确保航行安全。西门子与遍布全世界的造船厂合作,为船只、挖泥船、浮坞和干坞开发和生产电气设备。

      在飞行中,起飞和降落是两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而电子系统在确保飞行安全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宽体喷气式飞机的出现和空中交通流量的稳步增加,人们需要对飞机、乘客、行李和货运做出快速顺畅的安排。西门子在这一领域可生产大量满足飞行需要的设备和系统,包括在起飞和降落时起视觉辅助作用的跑道照明系统和加快乘客检查过程的计算机系统等。

    全球环境保护

      在过去100多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化国家的居民摆脱了大量繁重的日常家务劳动。今天,在全球任何地方我们都可以通过现代通讯媒体感受到社会的繁荣。但是,人们所追求的繁荣带给我们的并非都是幸运。我们逐渐意识到,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正对我们在地球上的生存基础构成威胁。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不相符合,那些正走上工业化进程的国家不能再重蹈我们的复辙。为了尽可以长久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我们在使用资源是应做到节约、谨慎。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便是采用有利于环保的新技术。

      从150年前公司成立之日开始,西门子一直努力成为具备强烈社会责任感、富于革新精神和远见卓识的公司。在当今的生态领域,这些品质显得尤为珍贵。对于西门子,环境保护是公司哲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非是一时兴起追随时尚的做法。

      在这一领域中,西门子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包括资源保护、避免浪费和环境监控。我们要随时随地节约能源,既要注意我们利用能源的方式,也要减少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革新技术的运用为公司在多个领域节约了大量能源。

      在今后几十年中,尽管对无需燃烧的能源如水力、风力、太阳能和核能的利用会有所增加,但燃煤电站将仍是电力供应的基础。因此,必须提高电站效率,节约燃料,减少在每个燃烧过程中均会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与50年代相比,仅是由于燃煤电站效率的提高和供电网中传输损耗的减少,每年的能源节约总额就大致相当于5,200万吨燃煤的价值,而这些煤可以供给55个500MW电站使用。西门子建造的联合循环(GUD)电站就是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电站效率的典型例子。在联合循环电站中,燃气轮机产生的高温排气被用来在第二个循环为汽轮机产生蒸汽。目前电站效率的世界纪录是58%,西门子工程师正致力于将电站的效率提高到60% 以上。

      西门子提供一系列用于对工业系统进行监控、测量和调整的环保产品,以便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公司也努力生产环保型产品,如排放量极低的电站,用于在偏远地区供电的太阳能系统,不含氟利昂(CFCs)的机器设备以及各种可回收的产品等。多年以前,西门子的家用电器在设计时就考虑到环保因素,10年前生产的洗衣机洗5公斤衣物需150升水,3.2度电;而现在仅需58升水、1.8度电。西门子还将洗碗机消耗的盐和洗涤剂的用量分别从80克和40克降低到20克和25克。

    TOP行动--从观念开始

      150年来,"西门子"这个名字一直与电息息相关。它代表着一个全球性的电气和电子企业。西门子在全球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业务遍布190多个国家。在其中的45个国家,西门子拥有众多独资或合资的生产厂家,员工总数将近379,000人,德国境外员工人数大约为176,000人。

      西门子及共合作公司的产品围极广,从策型号集成电路交通系统到用于大型工业设备的过程控制系统等,一应俱全。西门子的产品还包括:家用电器、信息和通讯系统、电子医疗食品发电和配电系统,以及在现代环保和资源纸头中必不可少的测量和控制系统等。但是竞争对手的表现也同样十分活跃随着市场的无序化和全球化,中欧与东欧的小弄企业慢慢成长真情为,来自东南亚的强大竞争力量也不容忽视。技术革新步伐加快,周期缩短,竞争压力日渐增加。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西门子每时每刻都必须面临着来自世界范围内的竞争。

      为了在下一世纪能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信用证旧成为其他竞争者的榜样,西门子在90年代初开展了一个名为TOP(time-optimized processes)意为最佳时效运作。它的目标是提高生产能力,加速革新进程,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公司文化,为最终公司的全新变革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我们应该做到:坦戾、谦逊、适应性强、善于合作、不带官僚作风并且时时为客户着想,。我们必须相互信任,勇于接收新生事物,敢于坚持自己的立场,以便对持续变化的客户需求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

      全新的工作方式促使我们从一家"功能型"公司转变为"知识型"公司。旧的组织体系正在崩溃,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促进了整个业务运作速度的加快。员工们必须象企业家一样思考和工作,并且对自己和公司的利益有着列强的责任感。如果我们能学会以新的方式来看待事物,不断尝度新的解决方案我们必将从革新中获得成功。

      TOP行动的成功之处在于文化上的改变。行为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可以形成一种开放的气氛,这正是培养创造力的摇篮。

      对工作充满热情、被充分调动起积极性的高素质员工是公司成功的保障。TOP行动提高了员工的创造力,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进一步开发了他们革新潜能。

    迈向新世纪

      自从维尔纳·冯·西门子创建西门子公司以来,世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人类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浪潮之中。微型集成电路芯片和计算机带给世界的变化将是织布机、印刷机、蒸汔机和电动机这些发明所无法比拟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是本世纪末的重大发明,而且信息已成为第四大经济要素,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原材料、劳动力和奖金。

      革新是一个公司发展的动力,也是公司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决定困素。西门子第隔五年就要对至少三分之二的产品和系统进行更新换代。今后,公司将进一步另快革新进程,以便迅速适应多的市场需求。

      为了获得长期的成功,今后和公司必须要有一个即具吸引力又切实可和的目标,一个可为之奋斗5年、10年及至20年的梦想如果一个公司拥有广泛的支持,就可以预知它未来发展的良好前景。从现在做起,前途将一片光明。

      西门子生产的各种系统,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帮助人们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公司不数年致辞力于新技术的开发,逐步将梦想变为现实。

      例如,西门子公司是研究固氧燃料电池的欧洲保龄球业集团成员之一。通过研究,固氧燃料电池的输出量已达10。7kW,创下了高温燃料电池的世界纪录。这种将氢和氧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燃料电池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环保型发电途径,它的唯一副产品就是水蒸气。

      西门子也参与了核聚变发电的研究项目。核聚变可以使太阳释放出大量重要的能量形工。许多专家相信,从长远来讲,目前核电站中采用的核裂变有被核聚变取代的趋势。西门子还发明了多种革新技术。例如,适用于柴油机的催化转化器,它可以减少排放气体中污染环境的氧化氮的含量。还有,被称为"Face Line"的用于识别的生物测量方法,这是一种全新的识别方法,将其安装在自动提款机的识别系统中,可快速确确地对人员进行识别。另外,1996年由西门子研制成功的红外线半导体,它引发了光学数据传送领域的一场革命。

      在微电了领域 ,西门子IBM、东芝、和摩托罗拉联合开发1,000兆位存储大约64,000页打印文稿。由手势控制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虚拟触摸屏,无需显示屏和键盘,仅需接触即可使用。
    在1996年没诺威CeBITHOME贸易展览会上,西门子展出了家庭电子系统,这是一种楼宇管理系统,也适用于家庭。

      电子医疗领域同样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网络化医院病房已成为可能,不必发送文件就可进行快捷的信息交换。这一新技术大大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利用运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机器人和模拟现实系统来为请帖人做手术,这一梦想很可能即将实现。

      维尔纳·冯·西门子为上一世纪后半叶技术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花,称得上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发明家和企业家。自从他150年前成立西门子公司以来,我们逐步把梦想变成了现实。今天,同样一个充满开拓精神、生机勃勃的未来就把握在我们手中。西门子员工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敢于承担责任,富于创新精神。而这正是公司150年来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3楼 回复本楼

    引用 clutch 2006/2/6 9:54:14 发表于3楼的内容

  • 匿名

    匿名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0001-01-01

    最后登录时间: 0001-01-01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匿名   发表于 2007/1/19 12:41:49

    光电倍增管的开发与研究


    光电倍增管的项目介绍:本人有能力开发《光电倍增管》高端管的能力γ相机.正电子CT 光电倍增管的应用技术:光电倍增管是微光测量,特别是极限微弱光探测技术的重要探测技术的重要探测器。在生命科学、核物理技术、核医学、生物化学、精密分析、海关监测、军事技术、科学研究、各种精密探测仪器、光机电一体化等高科技领域中

    ,光电倍增管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简称PMT,是灵敏度极高,响应速度极快的光探测器。这种扫描器件实际上是一种电子管,感光的材料主要是金属铯的氧化物,其中并掺杂了其他一些活性金属(例如镧系金属)的氧化物进行改性,以提高灵敏度和修正光谱曲线,用这材料制成的光电阴极射线管,在光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射电子,我们可以称之为光电子,它经栅极加速放大后去冲击阳极,最终形成了电流。传感器技术中很重要的一类称为光传感器。光传感器通常是指紫外到红外波长范围的传感器,等…….

    现在国内有几家公司生产光电倍增管的一些辅助材料、如钾、铯、锰锑等

    而国内大部分生产精密仪器的公司用的都是国外进口的产品,光电倍增管是一种高级术、底成本、高回报的产业、市场前景无限

    该管型的开发

    本人从事该工作多年.深知该产品在高新技术领域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生产方式:我们自主研发。在现有的光电倍增管基础上.创新。改良.提高该管型的性价比.做到低成本高回报. 该产品在今后的高端市场中起到不可替代.市场无限发展空间.一到两年内新产品上市。

    五年内我们的企业一定做大做强.逐步占领光电市场.把我们的产品推向世界.造福人类.

    成本的控制:我们的原材料完全国产化.国内有很多做这方面原材料的公司.其他公司生产一只光电倍增管的人件费在280元左右.我们的运作模式:再北京周边选址、设备投入、研发加工制造、两年内产品推向市场、今后还可以与国外大公司合作联合开发、我们要在国内创办国际上最大的光子科技圆、我们的事业前景空前、投资回报快、俯视世界、展望未来、光子事业、永创辉煌、    .一定为你们的公司注入新的生命  电话:13933931075.                                               邵伟良2007-1-19

    4楼 回复本楼

    引用 匿名 2007/1/19 12:41:49 发表于4楼的内容

总共 , 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