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创业几年,前公司先后获得红杉,阿里的青睐,目前所在公司也即将挂牌三板,由于圈子的原因,我身边有大量创业者和企业家,而如今听周边人挂在嘴边的词已从互联网思维转变为“互联网+”,我个人有时觉得互联网思维其实是一个比较怪的说法,工业时代那么长时间,也没听说过什么工业思维,而如今尤其想默默问一句,尤其针对传统企业转型的老板,你们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吗?
随着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号召,企业跟风,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提出进行“互联网+”的转型,而在我看来,大部分企业其实只是“+互联网”。并且有些企业并不是适合所谓的“互联网+”路线,而更加适合“+互联网”转型。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何种不同呢?在我看来,“互联网+”应该是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多种细分场景对接不同类型的业务主题,最终实现业务的交易,更倾向于平台的模式;而“+互联网”主要是针对原有业务,在此前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对接用户,实现商品服务的反馈和销售等各环节,提升整体业务能力。按这个理解,举些实体的例子,我们身边的滴滴,饿了么这类软件是明显的”互联网+“模式;而小米实际只是“+互联网”模式,但其的社群走的是“互联网+”路线。
如何选择
上述两种模式,没有孰是孰非,各自适合不同的企业,而一个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主要看公司业务离最终用户的距离和能否提供定制化服务。互联网最大的作用就是去中介化,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去中介化,可能会把一个原价100块钱的服务或产品降到50块钱,然后以60块钱对外,产生了10块钱的溢价,同时让用户的付费成本从100块钱降到60块钱。那么进一步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看到对于短价值链,离终端用户较近的企业,信息的对称性可以通过比价的方式来实现,也因此容易造成行业颠覆,我们所谈的“互联网+”更适合这类企业。另外对应的就是价值链较长,离终端用户远的企业,有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但是这类信息的不对称是由于行业和技术门槛,互联网难以渗透,这类企业更适合“+互联网”,把互联网仅当作一个手段。所以个人认为,短价值链,可针对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的企业,适合去做”互联网+“平台;长价值链,只能针对需求提供集成化服务的企业,适合去做”互联网“的战略。
我们下面来举例说明,刚刚文中有谈到滴滴和饿了么,像滴滴所颠覆的就是短价值链,最接近用户的打车市场;而在汽车整个价值链上,相比打车使用环节,制造环节则是一个较长的价值链,离用户的距离也较远,所以很难做成平台,更适合“+互联网”往用户对接这块发展。同样饿了么所做外卖行业也是短价值链,直接面向用户的。笔者之前参与一个交流,对一个朋友谈到的观点特别认可,信息可以立刻触发定制服务的这类行业最容易被颠覆,也恰恰适合我们所谈的“互联网+”,因为一旦信息可以迅速触发服务,那么信息就非常容易被撮合,这个时候一个平台就应运而生了,一旦平台搭建完毕,能成功撮合交易,传统线下的运营模式就基本无价值了。像刚谈的汽车制作,目前还是很难做到定制化的,集成化的模式还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如同我前文的谈的小米,也是因为手机在制作环节也只能集成化的去制作,不可能每只手机在制作层面去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所以属于“互联网”模式。
如何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小米的模式从不被传统手机厂商看重,到如今继续辉煌的占领国内手机市场第一的份额,被友商争相模仿,其巧妙的将自身进行“互联网+”方向转型。而大部分复制者只是学习皮毛,并没有深入了解小米模式,甚至对于其的了解还停留在饥饿营销层面。
我们谈产品或者服务,不管是不是互联网产品,最终目的是去解决用户痛点的,那么最初需要做的就是找准痛点所在,而不是自嗨式的去盲目开发产品或提供服务,小米最初期以高性比的手机横空出世,其的产品是过硬的,在当年的智能机市场具有颠覆的性能和价格,通过“+互联网”去除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另外其从早期开始布局社群,也就是后来《参与感》一书中强调的用户体验,汇聚一批发烧友汇聚成社群,在社群中采集用户需求加以改进,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找到目标人群,而不是盲目的建群,社群重在活跃不在人数。谈到这里是很多公司已经在做的事,而不同之处在于,社群真正的核心,以用户为中心,而不是产品。
以用户为中心,可以脱离单一产品的束缚,用户所认可的是你的品牌,比如小米大量周边产品如T恤米兔等。但将中心从产品转移到用户并不容易,现在很多公司的以产品为核心做相关多元化服务已经屡见不鲜,但真正做到以人群为核心,提供基于人群的多元化服务还少之又少。有了优质社群后,下一步就是用社群打造平台,让粉丝来协助精益创业。正如本段开头写的找到用户需求,通过粉丝反馈不断修正,真正的做到精益创业和“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