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手換彈匣,是一個非常規的戰術動作。我軍中早已有之,但是揚名於天下居然是由於一名喪心病狂的殺人狂魔!
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北京發生一起震驚中外的建國門槍戰(或稱使館區血案或田明建槍案),北京衛戍區三師十二團的中尉副連長田明建,暗盜槍枝,出其不意,殺死數名軍人(出操時),後又殺死數名社會無辜群眾,隨即,大批軍警趕到,就在使館區街道上交火,其間伊朗大使館政務秘書尤素福穆汗默德皮什科納裏開車送孩子上學路過,尤素福當場被田明建擊中身亡,四個孩子中一死兩傷,田明建,一人,一枝八一步槍,六匣子彈,對抗數十全副武裝的軍警,居然有攻有守,後狙擊手進入使館區的高樓從背後將其擊斃。
事件發生後和進行中,我國嚴密封鎖了消息,但仍有加拿大記者(槍戰就發生在他們的外交公寓下面)搶在我國禁令下達之前通過衛星轉播了數個片段的錄相,至今,北京居民應該仍對此事記憶猶新。
最震驚的還是老外們(國內的民眾恐怕聽說此事的人都不太多,但當時當兵的都知道,因為這事全軍通報了),以前他們只知道中國軍人厲害,到底厲害到何種程度,只怕親眼見過的不多,在那幾個錄相片段中,田明建的戰術動作,如低姿快速前進,對‘敵’的冷靜(冷酷?),擅于利用地形地物(其實就是街道上的隔離墩),單發與短點射交替使用壓制……等等,最讓他們驚奇還是他居然能在射擊中‘單手換彈匣’?!!!
單手換彈匣過程:右手持槍,左手掏彈匣,然後左手用新彈匣猛頂槍械上的彈匣卡榫,頂開後,空彈匣鬆動,這時新彈匣向前一擠,空彈匣向前方掉下,新彈匣按正常順序裝上。左手伸到向右邊一拉槍機,子彈上膛(這個動作不可少,因為AK系列沒有空倉待擊功能,必須手動上膛),換彈夾完畢,如果有意識地等到最後三四發子彈時再換,就不必有上膛的過程。
有人可能會奇怪,老外應該是見多識廣了,難道連這麼簡單的動作都不會?
問題在於,因為AK系列的彈匣卡榫和彈匣結構與西方槍械不同,所以這個動作只有AK系列的槍械才可能實現(如圖),八一是我國自AK47發展而來,自然也沒問題。
單手換彈匣這個動作據說是由我軍的某戰士在對越自衛反擊時發明(發現?)的,隨即流傳開來,但也只是老兵們私下裏練練(還有其他的版本,如左手握住護木持槍,右手單手上彈匣),軍隊的教材裏是沒有這方面的教程的,而且也禁止(至少是不鼓勵)士兵們練習此動作,理由是容易損壞彈匣卡榫和下護木,但是這個戰術動作卻確實有很實在的意義,在戰場上,單手換彈夾只用2~3秒就行,比用正規的方法要快上很多,如果是那種打過N多子彈,對槍械很熟悉的老兵(比如田明建),會等到前一個彈匣只有三四顆子彈時再實施單手換彈匣動作,這樣連用左手拉一下槍栓上膛的動作都免了,這樣的火力持續性豈不是令人瞠目結舌?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好萊烏警匪片中,以及各國特種部隊紛紛仿效的單手換彈匣的漂亮動作就是在這一天由田明建介紹給世界的.這事充分表明我軍裝備的八一式步槍的優異性能。當時整個北京的警方,被田明建八一式步槍,壓在馬路上,不敢抬頭。一名員警由於抬頭過高,當場被一槍擊中,造成顱內重傷。此事也表明我國當時員警部隊由於沒有手語,造成現場混亂,各單位互相喊話,暴露目標。事實也證明,當時北京沒有一支專門的特警部隊,最後不得不KAO部隊的狙擊手,擊斃田的是他所在部隊自己的人。
1楼
0
0
回复
一九九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北京發生一起震驚中外的建國門槍戰(或稱使館區血案或田明建槍案),北京衛戍區三師十二團的中尉副連長田明建,暗盜槍枝,出其不意,殺死數名軍人(出操時),後又殺死數名社會無辜群眾,隨即,大批軍警趕到,就在使館區街道上交火,其間伊朗大使館政務秘書尤素福穆汗默德皮什科納裏開車送孩子上學路過,尤素福當場被田明建擊中身亡,四個孩子中一死兩傷,田明建,一人,一枝八一步槍,六匣子彈,對抗數十全副武裝的軍警,居然有攻有守,後狙擊手進入使館區的高樓從背後將其擊斃。
事件發生後和進行中,我國嚴密封鎖了消息,但仍有加拿大記者(槍戰就發生在他們的外交公寓下面)搶在我國禁令下達之前通過衛星轉播了數個片段的錄相,至今,北京居民應該仍對此事記憶猶新。
最震驚的還是老外們(國內的民眾恐怕聽說此事的人都不太多,但當時當兵的都知道,因為這事全軍通報了),以前他們只知道中國軍人厲害,到底厲害到何種程度,只怕親眼見過的不多,在那幾個錄相片段中,田明建的戰術動作,如低姿快速前進,對‘敵’的冷靜(冷酷?),擅于利用地形地物(其實就是街道上的隔離墩),單發與短點射交替使用壓制……等等,最讓他們驚奇還是他居然能在射擊中‘單手換彈匣’?!!!
單手換彈匣過程:右手持槍,左手掏彈匣,然後左手用新彈匣猛頂槍械上的彈匣卡榫,頂開後,空彈匣鬆動,這時新彈匣向前一擠,空彈匣向前方掉下,新彈匣按正常順序裝上。左手伸到向右邊一拉槍機,子彈上膛(這個動作不可少,因為AK系列沒有空倉待擊功能,必須手動上膛),換彈夾完畢,如果有意識地等到最後三四發子彈時再換,就不必有上膛的過程。
有人可能會奇怪,老外應該是見多識廣了,難道連這麼簡單的動作都不會?
問題在於,因為AK系列的彈匣卡榫和彈匣結構與西方槍械不同,所以這個動作只有AK系列的槍械才可能實現(如圖),八一是我國自AK47發展而來,自然也沒問題。
單手換彈匣這個動作據說是由我軍的某戰士在對越自衛反擊時發明(發現?)的,隨即流傳開來,但也只是老兵們私下裏練練(還有其他的版本,如左手握住護木持槍,右手單手上彈匣),軍隊的教材裏是沒有這方面的教程的,而且也禁止(至少是不鼓勵)士兵們練習此動作,理由是容易損壞彈匣卡榫和下護木,但是這個戰術動作卻確實有很實在的意義,在戰場上,單手換彈夾只用2~3秒就行,比用正規的方法要快上很多,如果是那種打過N多子彈,對槍械很熟悉的老兵(比如田明建),會等到前一個彈匣只有三四顆子彈時再實施單手換彈匣動作,這樣連用左手拉一下槍栓上膛的動作都免了,這樣的火力持續性豈不是令人瞠目結舌?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好萊烏警匪片中,以及各國特種部隊紛紛仿效的單手換彈匣的漂亮動作就是在這一天由田明建介紹給世界的.這事充分表明我軍裝備的八一式步槍的優異性能。當時整個北京的警方,被田明建八一式步槍,壓在馬路上,不敢抬頭。一名員警由於抬頭過高,當場被一槍擊中,造成顱內重傷。此事也表明我國當時員警部隊由於沒有手語,造成現場混亂,各單位互相喊話,暴露目標。事實也證明,當時北京沒有一支專門的特警部隊,最後不得不KAO部隊的狙擊手,擊斃田的是他所在部隊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