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生活。是了,这才是要点,是最正确的,对待生活的态度。
是的,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情感,是一回事,生活,又是另外一回事。一个成年人的灵魂,背负了太多东西,如果非要那些飘忽的,隐秘的,曾经一闪即逝的情感同生活扯在一起,这段情感的一方同另一方,两个人的世界,必定乱套。
那绝对不是一种理性清明的生活。
而生活失去清明与理性,再是刻骨的情感也必将一朝沦丧。
恋爱时的细节到如今,回头想去,一段感情中真正动人的,往往不是一个漫长的故事,而是一个微小的细节——在黑暗的停电的楼梯里,他牵着你的手,一步一步往下走。他不说话,你也看不到他的表情,然而他的热度从手掌传来,令你此生再不可以忘却。
你看不见。你听不见。然而你知道,他也知道。
然后你和他走出楼道,见到阳光。你松开他的手。他松开你的手。你与他在同一时间,彼此松开了手。你知道有事情到此为止了,你知道有事情到此刻已有了定论:此后的一生,无论漫长或短暂,且放开手,各自生活。
你是成年人。他也是成年人。成年人的感情往往是晴空下的闪电,在来不及看见的时候,早已经消灭了踪影。没有证据。也不可以留下证据。而身边的生活,不可以改变,彼此都是知道的。
然而各自生活,不等于不闻不问。就算不问,也不等于不牵不念。哪怕见不到那个人,哪怕是捕风捉影,都一定要知道他的生死。知道了,心就定了,人就安生了,所有的记忆也就有了一个稳妥放置的处所。是,齐豫就是这样唱的:“眼睛不看,耳朵不听,你是我唯一的回忆……”不看了也不听了,苍茫回忆里还是那一个人。多么固执,多么坚持。
这没有错。它不是悲剧,只是一次回忆。平静地回忆某个人,回忆某段时光。于是身边的一切都变得美好。美好在各自的记忆里。于是,彼此可以更加安心地——各自生活。
关于这个道理,笨姐姐还可以提供另外一种更为现实的阐述:
“如果爱一个人,千万不要与他同居或是结婚。”
“维持一个辽阔的距离,偶遇,可以爱慕的目光致敬,轻俏温柔,不着边际地问:‘好吗?’一年一次已经足够。”
——这样的结局,可以苍凉到近乎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