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wantleave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302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8-07-11
最后登录时间: 2008-10-09
-
上海:百万年薪力诱保险精英
iwantleave 发表于 2008/10/9 14:16:45 621 查看 0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007年3月,当大家还沉浸在对春节长假的回味中时,一场精彩的挖角与反挖角的暗战,已悄然在成都保险业上演。
开价
3月8日,上海猎头李武在蓉“猎“人:
“我手里有一个营销总监的职位,年薪在50万~100万元。其他高级职位的也要,多多益善!”
担心
3月9日,成都某中资保险公司的人事部经理Z先生:
“现在,我每天上班最担心的就是在办公桌上发现员工的辞职报告,通常,那些提出辞职的人都是公司损失不起的人才。”
高价转会
一家寿险公司“邀请”一名业务高手加盟,开出的条件是底薪10000元/月+管理津贴+一次性补偿续期保费佣金。这位高手加盟该公司后,过生日时奖给自己一辆宝马轿车。
高流失率
某寿险公司老总透露,去年,由于新保险公司的进入,自己公司的人才流失率达20%。
记者目击
上海猎头这样“挖人”
3月8日下午16时成都,皇冠假日酒店。
与记者见面的,是来自上海的资深猎头顾问李武。此次来蓉,是受一家有意进入成都的新兴保险公司之托来“挖人”。
与“猎人”李武的会面纯属偶然,只因为在上海,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来蓉之前,朋友托他带东西给我。于是,8日下午,我们在假日酒店见了面。
交换名片后,“你是财经记者,那你很清楚成都保险业的状况?”他问。
我点头:“呵呵,我就是商报专门跑保险口子的记者。”
他开始兴奋:“我手里恰巧有一个营销总监的职位,年薪在50万~100万元,你有没有合适的人推荐……”
据李武介绍,一般猎头公司在“狩猎”前都会预先选定“猎物”,而“猎物”的锁定则主要通过三种渠道:一是猎头公司主动收集,通过在当地设立信息站或者向当地的调查机构购买资料;二是保险业同行推荐;三是通过一些中间人,主要是一些熟悉当地市场的人,如媒体记者。而我这次,恰恰是无意间充当了一回“中间人”的角色。
17:55 在一番闲聊后,我们俩在酒店分手,李武说:“很抱歉,不能请你吃饭了!”因为他5分钟后还要进行一次“狩猎”活动,约见成都某保险公司的营销负责人。
就在李武急着“狩猎”时,一场精彩的挖角与反挖角的“暗战”,已悄然展开。
猎头遭遇卧底“暗战”悄然上演
19:50 近两小时后,一位与我很熟的中资保险公司营销负责人A先生打来了电话。
“你认识李武?”A先生问。
“对,刚认识。怎么啦?”
原来,A先生就是李武在18时约见的那位“某公司营销负责人”。由于我和李武是在大堂见面,早来一步的A先生恰巧就撞见了。
“朋友,打算换新东家了吗?”由于平时关系比较铁,我调侃地问。
“我就根本没打算走!”
“不想跳槽,那你来干什么……”
“正所谓知己知彼嘛……”电话那头,是爽朗的笑声。原来,在接到邀请时,A先生就打定主意要“深入虎穴”,“条件的确很诱人,不过我已经婉言回绝了。接下来,我会叫老总小心对待!同时,留意手下的动向。”
20:50记者收到了李武发来的短信:“下午见的那个人,很棘手!”
反挖角行动开始启动
3月9日上午9:00。
A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说是公司几个分管负责人刚刚开过紧急会议,公司老总高度重视,为此,公司的“护角小组”已经紧急行动。
“每一波挖人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对方来势汹汹,我们显然不能掉以轻心”。A先生说,近几年随着保险业竞争日趋加剧,“护角小组”几乎已成为各家公司的常设机构。平时,这个小组直接负责对人才实施监控,每个月各分支机构都要将人员波动情况向小组汇报。除了要说明各部门人员流动的具体数量、去向,还要将每一个跳槽者跳槽后的职位、薪金待遇等具体情况,与其在本公司时做出明确对比,以便公司及时调整人才战略。
A先生说,在成都寿险业的历次挖人风波中,最受“猎头”关注的目标无疑有两类:一是顶级营销代理人;二是保险公司的高级管理人才。
9:30 就在A先生的公司忙着严防死守时,“猎人”李武开始与他的又一个猎物,展开新一轮谈判。
11:23 结束狩猎的李武,给记者发来短信:“这次可能有戏!”
格局生变薪酬规则随之改变
李武与A先生的故事,只能说是节后这个跳槽季节里的小插曲。这几年,随着成都保险机构的急剧膨胀,四川保险业的人才大战如家常便饭,时有发生。
老总们为何最怕新公司入蓉
年前,记者参加了某寿险公司的媒体见面会。该公司老总感慨良多地在会上表示,去年新保险公司的进入,让自己公司的人才流失严重,“全省应该有20%的流失率”。
“现在,我最怕你们媒体报道哪家新保险公司又要进来了,因为每一批新公司的开设,都会对现有的保险公司产生不小的冲击波,引起人员大幅流动。”该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Z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全年从公司跳槽的负责人包括:支公司老总1人,部门经理4人,而普通的部门室主任、业务骨干更是不计其数。
保险业集体患上人才饥渴症?
本来,保险业市场正常的人才流动倒也无妨,但是记者发现,由于各个公司之间的相互“挖角”,导致薪水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