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PLC与PAC » DCS控制

buoy

buoy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94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5-12-07

最后登录时间: 2018-05-11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DCS控制

buoy  发表于 2006/6/20 9:21:59      3032 查看 7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DCS是继1969年PLC问世后,由HONEYWELL公司在1975年首先推出的系统。即:TDC2000,它只有模拟量控制。随后,相继有几十家美国仪表公司也推出自己的系统。同时,由于DCS的高额利润,负责制造传动设备的公司和计算机公司也开始涉及DCS的开发、生产。

   从不同方向发展起来的DCS在结构上、软件方面有些区别。仪表公司开发的DCS的控制器的软件部分比较符合仪表工程人员应用的习惯,特别是组态方式比较方便。传动公司设计的PLC部分比较好。计算机公司设计的DCS的人机界面比较友好。相继出现的DCS有MAX-1、RS3、MODⅢ、N-90、D/3、WDPF、MICRO、ECS-1200;日本横河的YEPARK MARKⅡ、东芝的TOSDIC;,英国的P4000;德国的TELEPERM、PROCONTROL P、瑞典的AC210等。

   在硬件结构、软件应用和网络协议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约有三次比较大的变革。表现在操作站、DCS网络、现场总线的出现三个方面。七十年代操作站的硬件、操作系统、监控软件都是专用的,由各DCS厂家自己开发的,操作站也没有动态流程图,只有文本显示。通讯网络的协议基本上都是采用轮询方式的,在网络上设交通指挥器。八十年代就发生变化了,通讯网络较多地使用令牌方式。九十年代操作站出现了通用操作站,打开了DCS形成的自动化“孤岛”。自动化“孤岛”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商业原因,而更重要的是商业原因。九十年代末DCS通讯网络有部分开始采用以太网。21世纪初DCS和MIS系统相结合,组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DCS的信号送到全厂和存入工厂数据库。供管理人员查询。MIS系统的数据传输,载体采用光纤网和电话线网相结合的方式。传输数据多的地方采用光纤,数据少的地方用电话线,很像公共交通中的高速公路和国道联合使用一样。称为对称数字订户线(SDSL)技术。国内已有非对称数字订户线(ADSL)技术。

   总的来看,DCS本身的I/O板变化主要体现在I/O板A/D的转换位数。操作站的变化体现在软、硬件的改变,通讯网络结构、协议的改进。控制器相对来讲变化要小的多。它只是由于芯片水平的提高而作一些调整。功能块的算法和组态方式是不变的。操作站主要表现在由专用机变化到通用机,监控软件由专用逐渐变化到通用。如普通微机(PC机)和小型机、FIX和INTOUCH用于操作站。专用操作站的硬件在90年代初就被淘汰。后来专用操作系统也被淘汰。目前许多DCS系统的操作系统采用UNIX或其变种,也有中、小系统采用NT。相比较来看,UNIX的稳定性要好一些,采用NT系统死机现象发生较多。

   DCS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是:现场总线作为控制器的输入、输出。把现场总线作为DCS的输入、输出板,目的是解决远程信号的数据传输问题。如把HART总线做成DCS的一种输入板,可以有16个变送器连接在HART总线上。又如LONWORKS总线作为MOORE的353回路控制器的输入、输出。把两个控制回路的控制器的控制回路增加到25个控制回路。同时还能有100个开关量。变送器、执行机构和DCS的控制器的距离可达1公里以上。不仅解决了远程信号的数据传输问题,还节省了连接电缆。

   现场总线的提出到现在也有将近十年的历史,为节约从变送器到控制器的连接电缆,拟把控制器甩掉而自成系统,即只有I/O板和人机界面。这种方案也在发展。相对于DCS和工厂网的发展来看,显得要缓慢一些。

   从理论上讲,一个DCS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行业。但由于各行业有它的特殊性,所以DCS也就出现了型号与应用行业是否匹配的问题。有时也由于DCS厂家和用户的技术人员的工艺知识的局限性而引起的。例如:HONEYWELL公司对石化行业比较熟悉,其产品在石化行业应用较多,它缺少其它行业的特殊模块,如事件记录的快速模块。而BAILEY的产品则在电力行业应用比较普遍,这些特殊模块都已经有了。用户在选择DCS的时候主要是要注意其技术人员对自己生产工艺的熟悉程度,然后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DCS。并应注意行业应用的特殊性,如电厂的SOE、水泥厂的大纯滞后,造纸厂的横向水分控制等。DCS系统适用于多大规模,比如使用NT操作系统的就适应于中、小规模的系统(标签量在10000点以下),最后才考虑价格因素。 各DCS厂家开发有不同类型硬件的操作站,它和控制器的不同组合会有不同的价格,其差异很大。在作系统配置时,即使是同一个系统的不同组合,价格也不一样。 专用操作站也是可改变的。以前是因为计算机技术不够发达、没有合适的软、硬件供选择,所以DCS厂家只能自己开发自己的专用操作站,因而造成封闭局面。后来则是由于DCS厂家为了保证其利益造成的,因为采用专用部件,在备件方面可以有很高的利润。但这种封闭局面总会被打破,DCS的用户只要及时了解技术的发展情况,就能选出合适的系统。

   国产的DCS系统在技术上可能不如进口的,但也能满足基本要求。其价格比进口的DCS至少要低一半,算上备品备件、现场服务费用,它的成本则要低很多。 DCS由四部份组成(也可以说成三部分):I/O板、控制器、操作站和通讯网络。I/O板主要完成模拟和数字的转换(A/D和D/A转换),最初用的最多的是8位,后来是12位加1位符号位。控制器是DCS的核心部件,任务是完成以PID为主要功能的过程控制。在国际上各DCS厂家在模拟量的算法上的技术水平都相差不远,用户编写应用程序都采用很方便的组态方式(填写若干个参数)。如果说有些差别的话是各种控制器内的算法有多有少,算法的组合和组态方式有些不一样。在开关量的处理方面区别很大。有的DCS在开关量的处理方面不很方便,甚至要用语言来编。模拟量和开关量的结合也不十分理想。模拟量和开关量结合得是否好也成为评价DCS的指标。标签量的多少与操作站的软、硬件有关。但从目前PC机的水平来看,10000个标签是能满足要求的。最重要的是DCS与操作站的通讯方式。几万个标签的采用串行口可能速度不够,应采用SCSI接口。I/O板的差别在于有的有智能,有的没有。A/D转换方式是采用调频还是调幅。控制器从结构、软件等方面各DCS差别很大。一个控制器不管完成多少个PID的运算,但是完成PID运算必须在一秒钟内完成一个循环。操作站差别比较大,主要差别是选用PC机还是选用小型机、采用UNIX还是采用NT操作系统、采用专用的还是通用的监控软件,操作系统和监控软件配合比较好时可以减少死机现象;在通讯网络方面,最差的是轮询方式,在网络上设有交通指挥器。较好的是令牌广播、例外报告方式,根据我们的实验,其速度要相差七八倍。 根据国内外使用经验,DCS的操作站可以使用7年以上,控制器则可用15-20年。DCS的各部件的寿命与平常的维护水平有关。在投运初期,容易损坏的概率比较大,一旦投入运行,几乎是不坏的。从检修的经验来看,经检修过的模件,已修复的部分一般不会重复损坏。从部件故障概率来看,电源的损坏概率最大。

1楼 0 0 回复
  • 匿名

    匿名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0001-01-01

    最后登录时间: 0001-01-01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匿名   发表于 2006/3/23 9:20:24

    2楼 回复本楼

    引用 匿名 2006/3/23 9:20:24 发表于2楼的内容

  • fd75z

    fd75z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76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6-03-23

    最后登录时间: 2008-02-27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fd75z   发表于 2006/3/23 17:43:49

    第一代
    PCS
    (1975~1980)

    系 统 组 成:过程控制单元、过程接口单元、CRT操作站、监控计算机和数据公路。

    特    点:采用微处理器实现分散控制,CRT操作站与过程控制单元分离,进行集中显示操作和远程控制组态,存储容量小,功能较简单,主要采用三层结构模式,存在线路多,维护管理麻烦,且各开发商的产品遵循各自的标准,不能互联,以及难于实现设备之间和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等。

    代表产品:Honeywell公司的TDC-2000。
    第二代
    ACS
    (1980~1985)

    系 统 组 成:局部网络,多功能控制器、主计算机、增强型操作站、多功能操作站、网间连接器、系统管理模件等。

    特    点:实现了更彻底的分散控制,接线数量减少,抗干扰性能增强,硬件标准化程度提高,通用性强,功能更加全面。

    代表产品:Honeywell公司TDC-3000和西屋公司WDPF等系统。
    第三代
    CCS
    (1985~1999)

    特    点:最重要的特点是把过程控制、监视、管理调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采用开放系统和标准通信网络如MAP、Ethernet及现场总线等解决了不同生产厂家设备间的互连问题。

    代表产品:Foxbor公司I/A系列智能化控制系统、ABB-贝利INFI 90、ABB公司Freelance 2000以及西门子PCS 7等系统。
    第四代
    DCS
    (1999~至今)

    系 统 组 成:主要分为四层:现场仪表和执行机构层,装置控制层,工厂监控与管理层和企业经营管理层

    特    点:信息化与集成化、混合控制系、包容FCS进一步分散化、I/O处理单元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平台的开放性与应用专业化。

    代表产品:Honeywell公司的Experion PKS系统,Foxboro公司的A2 系统等。
    *注:事实上DCS还有第五代产品,即我们所说的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但由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我们一般将其单独划分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而不作为DCS系统来说。

    3楼 回复本楼

    引用 fd75z 2006/3/23 17:43:49 发表于3楼的内容

  • 匿名

    匿名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0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0001-01-01

    最后登录时间: 0001-01-01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匿名   发表于 2006/4/13 9:37:24

    4楼 回复本楼

    引用 匿名 2006/4/13 9:37:24 发表于4楼的内容

  • livaniho

    livaniho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57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6-04-13

    最后登录时间: 2007-07-31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livaniho   发表于 2006/4/13 21:11:13

    5楼 回复本楼

    引用 livaniho 2006/4/13 21:11:13 发表于5楼的内容

  • asdf197891

    asdf197891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56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6-04-11

    最后登录时间: 2007-01-25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asdf197891   发表于 2006/4/14 20:45:46

    顶一下
    6楼 回复本楼

    引用 asdf197891 2006/4/14 20:45:46 发表于6楼的内容

  • corbel

    corbel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99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5-12-21

    最后登录时间: 2018-05-11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corbel   发表于 2006/4/17 8:48:33

    7楼 回复本楼

    引用 corbel 2006/4/17 8:48:33 发表于7楼的内容

  • february

    february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109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5-11-24

    最后登录时间: 2018-05-11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february   发表于 2006/6/20 9:21:59

    8楼 回复本楼

    引用 february 2006/6/20 9:21:59 发表于8楼的内容

总共 , 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