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门极双极型晶体管(Iso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的驱动一般采用厚膜集成驱动器EXB840(841)等。但厚膜集成电路价格昂贵,而且虽然EXB840(841)具有过流关断功能,但它不能彻底封锁门极脉冲,在故障不消失情况下会出现每周期软关断保护一次的情况,由此产生的热积累也会造成IGBT损坏[1]。 2 系统结构 该伺服系统为三闭环结构,转速环、位置环由单片机实现,电流环由硬件实现。逆变器采用IGBT构成,系统硬件结构图如图1所示。 ![]() 3 IGBT的驱动 IGBT驱动电路的设计主要应考虑如下因素:[2] 4 IGBT的保护 (1)短路保护 有两种形式的短路需要考虑:一种是器件开通时短路情况已经存在(典型波形如图2所示);另一种是器件开通期间出现了短路情况(典型波形如图3所示)。 ![]() ![]() 短路电流能通过降低基、射极两端电压VGE来减小,如果在短路电流上升时降低VGE使其小于15V,电路承受短路电流的时间会增加。基、射极两端电压为: VGE=C*dv/dt*RG+VG 。为了防止VGE过高,在门极、发射极两端直接跨接两个反向连接的稳压二极管以限制VGE(如图4所示)。 (2)过电压保护 IGBT关断时的换相过电压,决定于主电路的杂散电感及关断时的di/dt,在正常工作状态时,di/dt较低,通常不会造成IGBT损坏,但在过电流故障状态时,di/dt迅速增大,造成较高的过电压,为此应尽量减小主回路的布线杂散电感。 (3)过电流保护 当过电流的倍数小于工作电流的2倍时,可采用瞬时封锁门极脉冲的方法来实现保护。但当过电流的倍数较高,加瞬时封锁门极脉冲会因-di/dt很大(2000A/μs~3000A/μs),在回路杂散电感上感应出较高的过电压,造成IGBT击穿损坏。为此应使门极正电压在2~5μs内软关断下降至零电压。 | |||||||||
5 主电路 该伺服系统的主电路如图5所示,其结构为常用的交-直-交型结构。图中R为压敏电阻,用于抑制浪涌电压。C为滤波电容,其值取2200μF。 ![]() 6 驱动和保护电路 当IGBT用于功率小于5KW的场合时,驱动电路可以不必使用价格较昂贵的厚膜驱动电路。此外,为了避免EXB840(841)在故障不消失情况下出现每周期软关断保护一次的情况,在本系统的设计中采用分立元件构成驱动电路,具体电路如图6所示。图中CS为霍尔电流传感器。在门极电路失电时为了泄放掉门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荷,在门极和发射极间引入电阻R7。 ![]() 电路工作原理如下: (1)当光耦原边有控制脉冲输入时,光耦导通,V1基极电位下降,处于截止状态,V3导通,V4截止,电源通过V3、R6给IGBT提供电流,使其迅速导通。 (2)当光耦原边控制脉冲消失时,光耦截止,V1基极电位上升,处于导通状态,V3截止,V4导通,IGBT栅极电荷通过V4、R6迅速放电,当IGBT栅极施加-5V反压时,它可靠关断。 (3)当IGBT出现短路故障时,霍尔电流传感器CS流过一定的电流使V2饱和导通C2通过V2、R4放电,图中A点电位慢慢下降,实现IGBT的慢关断。只要故障存在,V2就不会退出饱和,不论有无控制脉冲IGBT都不会导通。故障消失时,V2恢复截止状态,电路仍能正常工作。 IGBT的过电压保护利用电压检测元件封锁控制脉冲的方式实现。 7 仿真及实验结果 ![]() 仿真及实验结果显示,本系统所采取的驱动和保护措施是有效的。驱动电路输出波形如图7所示。 系统取得了+3脉冲/转的控制精度(光电编码器的分辨率为5000脉冲/转),并且连续运行6个月未发生IGBT损坏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