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传感器 » 中国古仪器复原面临窘境 (网摘)

强强

强强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4136  2024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8-18

最后登录时间: 2008-03-03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中国古仪器复原面临窘境 (网摘)

强强  发表于 2007/9/14 13:47:55      571 查看 2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年是郭守敬诞辰775周年和他所制定的《授时历》颁行725周年,郭守敬故里河北邢台召集科技界、文化界人士举行专题研讨并对郭守敬纪念馆进行参观。 

但此次与会专家、学者尴尬发现,在郭守敬一生创制的近30项天文仪器里,仅有浑仪、简仪、正方案、仰仪等少数仪器陈列在纪念馆,其余近20余项古仪器还只是停留在古文献的记载里。

苏州古仪器研究所所长陈凯歌曾复原了郭守敬创制的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机械自鸣钟——大明殿灯漏,其造价20余万人民币。按照陈所长的个人统计,郭守敬一生共发明和改进天文仪器约30项,目前成功复原的仅13项,其余超过一半的古仪器尚未复原出来。

陈凯歌表示,复原古仪器的目的是为了让现代人能够真切地看到、触摸到中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由于对古仪器的文献记录只有少数专家能懂,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只有把它们复原出来,才能将其生动、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更为重要的是,有了模型,才更方便、更容易让后人从中借鉴。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在中国古代各领域数以千计的先进仪器仪表中,现在人们能够了解,尤其是亲眼看到的还只是极少的一部分。陈凯歌说,在古代,中国有超过100个世界第一,但包括简仪、大明殿灯漏在内,目前仅复原出20余种,尚有670种仍然停留在文字层面。

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称,相较之下,西方国家在这方面就比中国做得好。他介绍说,达•芬奇曾在科学技术工程方面画了60多幅图,西方国家就把它们完全复原成60多个具体的东西。中国也应该在古仪器复原方面做得更好,不但要复原出来,还要做得比较精细,可以进行操作。

谈及中国古仪器复原缘何遭遇如此尴尬,陈凯歌说,古仪器复原实行的是手工作坊式生产,而且必须是能工巧匠来做,工艺繁琐,造价颇高。而中国先进的、有代表性和文字记载的古仪器数量很大,天文、水利、农业、医药好多学科都有,如果全部复原出来,不但需要下极大的功夫,资金投入也很多。此外,很多古仪器历史上从来没复制过,也没有人对其进行过专题研究,复原难度很大。

陈凯歌透露,他目前正在复制象仪的鼻祖、郭守敬创制的集观测和演示天体运行于一体的玲珑仪,但由于不能使用现代工艺和操作原理,而必须运用郭守敬当时所处的元代时的材料,依据当时的科技成果所能达到的水平以及原理进行复原制作,难度颇高。

陈凯歌说,若想把郭守敬创制的天文仪器全部复原出来,大概需要两到3年时间,造价数百万元人民币。

最后,他补充道,中国古仪器难以复原归根到底还是观念问题,如果不能够转变观念,现在这种状况仍将继续。
1楼 0 0 回复
总共 , 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