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和他分享如何苦中作乐,如何寻找工作意义时,我在纸上写了“生存、生活、生命”,并问他:“你觉得自己活在哪个层次比较多?”
他年近四十,算是豁达,可是当压力来时,往往一头就钻进牛角尖了。
思索了半晌,他缓缓地说:“在家里,我和家人好象多半处于‘生存’的层次,就是吃、睡、看电视;和同事多一点点‘生活’层次,还能聊聊;至于‘生命’层次,我不太懂,这个很重要吗?”
他为了养家糊口,可能无暇顾及其他,可是本末倒置的选择,也可能是造成他不快乐的原因。
我再问他:“当孩子们从外回家,通常你会怎么做?”“我会说:‘回来了。’要不就是看他一眼,再继续看电视。”
我问:“这是哪个层次?”他干脆地回答:“生存。”我说:“所以,缺少了‘生活’层次的互动学习,也缺少了‘生命’层次的关怀分享……”
“啊!”他恍然大悟,“我知道了,原来我和客户在一起时,只停留在‘生存’层次的‘赚钱’目的,难怪有压力!”
“对!”我鼓励他,“如果不是只为了‘生存’而赚钱,还能为了‘生活’而成长,为了‘生命’而乐于分享,日子就会好过得多了。”
-
-
-
-
szzunzheng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180 2025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时间: 2009-10-12
-
-
szzunzheng 发表于 2007/9/15 15:58:11
引用 szzunzheng 2007/9/15 15:58:11 发表于2楼的内容
-
-
引用 lyting 2007/11/3 23:42:04 发表于3楼的内容
-
引用 renweihua 2007/11/4 11:32:32 发表于4楼的内容
-
引用 myron_mao 2007/11/5 11:09:40 发表于5楼的内容
-
引用 moonoon 2007/11/5 16:42:04 发表于6楼的内容
-
引用 therun 2007/11/5 23:37:46 发表于7楼的内容
-
引用 钟灵山 2007/11/6 8:08:07 发表于8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