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上的MES,大概很难说有典型的成功案例,这个似乎跟拨开迷雾见彩虹差不多,只不过彩虹说,MES实施起来有很大的困难。我觉得MES的成功与否,跟厂商炒作很有关系,大部分属于王婆卖瓜。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在MES实施的过程中,其实客户有很多机会去规避这些谬误和风险,很遗憾的是,我们不约而同的放弃了。
要说自动化软件的实施,最讲究的还是细分行业。用不用这个软件,要选型。MES实施起来,在工艺模块和行业模块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同样的石化行业,产能、投入、技术不一样,工艺模块的选择也不一样。但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在实施上,还是免不了走一些弯路。行业与行业的差别很大,行业内细分行业的差别更大。这是实施MES之前值得注意的头等大事。
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则不然。MES至今没有典型的成功案例,原因也正在于此。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客户以为自己对整个行业很了解,其实还不如去找第三方的咨询公司。为什么?在直接的交流上,客户选型,厂商推荐。但这两方之间的交流很片面化,厂商想做生意,自然一个劲的推荐产品,用既有的软件去硬套客户要求的近乎。用老前辈的话说,以有限搏无限,这个难度太大。而如果客户选择把生产制造中存在的问题反映给专业的咨询公司,告知要求,要求解决方案。咨询公司则采用一个完善的体系去评估市面上的MES系统,为客户选出一个最具定制性、针对性的软件,这才是MES选型的正途!
另外一方面,企业自身要反省和预见。自己处在什么位置,规模多大,实施MES最直接的短期目的是什么,这都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以往,企业通常是为了行业而行业,讲究工艺讲流程,独树一帜,把自己归类进一个完全封闭的死胡同。企业要发展,更重要的是明确自身定位。用MES管理生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不同发展程度的企业需要有不同的MES策略。软件这么多,模块这么丰富,功能和技术这么全面,但其实他们都是次要因素。同样的软件,不是说所有的功能每一个企业都能用得上,更不是所有的模块都放上去,企业生产就能得到有效的改造。对于大企业来说,注重的是隐形成本的消耗;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注重的是提高效率和显性成本的控制,这都是不同的企业实施MES改造的切入点。当然同样重要的,还有企业在进行MES改造后的走向。实施完MES,那么在这之后的路怎么走,走到哪儿,企业的规模、业务的变更、改造,都是在后续MES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连贯性和可持续改造性,在实施MES的后期,都是企业考虑的重中之重。对生产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改造,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如果只顾着眼前,拆东墙补西墙,那不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明智选择。
最后,还值得总结的是,MES和ERP的有效衔接。改造企业是一个阶段性的连续进程,MES的改造最终是为在上层成功实施ERP打下稳定的基础。MES的主要工作是从一个立竿见影的方面,对企业近期还存在的诸多硬伤和短处进行改良和纠正,而ERP,则更多的负责上层管理中隐性不良因素和风险的规避。因此,在MES成功实施之后,必须要提供给ERP一个可以有效接入的口径,从这个口径中,ERP可以同MES进行立即的衔接,了解MES本身对企业管理带来的利弊,这使得其能够从企业管理之上跳到生产执行之外,从纵向和立体化的角度去了解企业管理流程,我想,达到这个目的之后,才可以说MES做到了成功的实施。
-
-
-
-
szzunzheng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180 2025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时间: 2009-10-12
-
-
szzunzheng 发表于 2007/9/17 12:30:25
引用 szzunzheng 2007/9/17 12:30:25 发表于2楼的内容
-
-
引用 lyting 2007/11/11 19:40:49 发表于3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