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电机与运动控制 » 小型双足步行机器人的结构及其控制电路设计

强强

强强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4136  2025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8-18

最后登录时间: 2008-03-03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小型双足步行机器人的结构及其控制电路设计

强强  发表于 2007/9/27 12:14:45      1395 查看 1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两足步行是步行方式中自动化程度最高、最为复杂的动态系统。两足步行系统具有非常丰富的动力学特性,对步行的环境要求很低,既能在平地上行走,也能在非结构性的复杂地面上行走,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与其它足式机器人相比,双足机器人具有支撑面积小,支撑面的形状随时间变化较大,质心的相对位置高的特点。是其中最复杂,控制难度最大的动态系统。但由于双足机器人比其它足式机器人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因此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更适合在人类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中与人类协同工作,而不需要专门为其对这些环境进行大规模改造。例如代替危险作业环境中(如核电站内)的工作人员,在不平整地面上搬运货物等等。此外将来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双足机器人在护理老人、康复医学以及一般家务处理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潜力。

双足步行机器人自由度的确定
  两足步行机器人的机构是所有部件的载体,也是设计两足步行机器人最基本的和首要的工作[1]。它必须能够实现机器人的前后左右以及爬斜坡和上楼梯等的基本功能,因此自由度的配置必须合理:首先分析一下步行机器人的运动过程(前向)和行走步骤:重心右移(先右腿支撑)、左腿抬起、左腿放下、重心移到双腿中间、重心左移、右腿抬起、右腿放下、重心移到双腿间,共分8个阶段。从机器人步行过程可以看出:机器人向前迈步时,髓关节与踝关节必须各自配置有一个俯仰自由度以配合实现支撑腿和上躯体的移动;要实现重心转移,髋关节和踝关节的偏转自由度是必不可少的;机器人要达到目标位置,有时必须进行转弯,所以需要有髋关节上的转体自由度。另外膝关节处配置一个俯仰自由度能够调整摆动腿的着地高度,使上下台阶成为可能,还能实现不同的步态。这样最终决定髋关节配置3个自由度,包括转体(roll)、俯仰(pitch)和偏转(yaw)自由度,膝关节配置一个俯仰自由度,踝关节配置有俯仰和偏转两个自由度。这样,每条腿配置6个自由度,两条腿共12个自由度。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俯仰自由度共同协调动作可完成机器人的在纵向平面(前进方向)内的直线行走功能;髋关节的转体自由度可实现机器人的转弯功能;髋关节和踝关节的偏转自由度协调动作可实现在横向平面内的重心转移功能。
  机器人的转体(roll)、俯仰(pitch)和偏转(yaw)定义如图1所示[2]。

2007-6-11 17:28:28IP: 保密

点击看原图

eddylele
等级:圣骑士
权限:版主
积分:486
金钱:456
声望:4
经验:259
发帖数:255
注册时间:2007-6-1
编辑 删除 引用 第2楼

图1  步行机器人方向示意图


  其中,定义y轴方向为前进方向,z轴方向为机器人的身高方向。
  机器人的自由度总体配置如图2所示。

图2 自由度总体配置图

1楼 0 0 回复
总共 , 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