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CE休憩园 » 《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4)

瑞雪照丰年

瑞雪照丰年   |   当前状态:在线

总积分:4510  2025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02-01

最后登录时间: 2016-01-14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最后的金矿─无限商机在非洲》(4)

瑞雪照丰年  发表于 2007/11/29 12:06:45      1119 查看 1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点击看大图
图片说明:

    目前腰果是全球第3大出口农产品。世界主要生产国年产量为200万吨,其中印度为65万吨,巴西35万吨,越南30万吨,坦桑尼亚25万吨,莫桑比克、印尼、斯里兰卡等国家合计约45万吨。我国是腰果仁消费大国,去年进口量为1.8万吨,折合壳腰果的需求量是7.2万吨,可我国目前的壳腰果年产量只有1500吨,不足需求量的1.3%,如果按正常每年10%的增长率,到2010年需求将达到2.9万吨,折合壳腰果18.125万吨。此外,我国还是腰果酚需求大国,需求量占目前世界生产总量的80%以上,也是目前国际市场腰果液的最主要进口国,据估算,我国2010年腰果酚的需求将达到30万吨/年,也就是目前全世界产量总和。壳腰果的经济价值不菲、加工升值空间很高,潜在市场前景十分庞大,腰果产业在印度、越南等生产大国已成为一项成熟的重要产业,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高度关注的应用高科技产业。很多国家是严禁壳腰果直接出口的,必须把腰果的深加工综合利润留在自己国家内,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腰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了。



点击看大图
图片说明:

    烟草    谈起非洲烟草,人们自然会想到津巴布韦,因为这儿的烟叶世界驰名。津巴布韦出现“土地革命”后,一些白人农场主转移至邻国莫桑比克,继续从事烟草或其它种植活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从津市场上购买烟叶,尚未有中资公司到此开办农场,进军烟草种植业,这种状况有望在近来出现改观。据悉,中国烟草进出口公司已经在津巴布韦注册成立天泽烟草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500万美元在津开展合同种植。

    中资公司在津巴布韦开展合同种植的优势在于可以保证我国对津烟草的需求,无论是数量和质量都可以得到保证,最重要的是中国国营公司可以通过到津开展合同种植的方式真正深入其生产领域,参与到具体的生产和销售环节,逐渐摆脱以往仅靠贸易的方式完全依赖代理商的局面。另外,从资源的开发来讲,中国在津开展合同种植,就控制了烟草的资源,从而从技术和质量上来控制烟草的生产。  

    剑麻    坦桑尼亚素有剑麻王国之称,是非洲最大的剑麻生产国。剑麻在殖民时期由南美引入坦桑尼亚,由于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剑麻种植在坦桑尼亚、莫桑比克迅速推广开来。世界剑麻产地主要分布于南美洲(每年5万多吨)和非洲(近4万吨,其中坦桑尼亚2万多吨)。剑麻纤维可用于制作刨光材料、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地毯等,目前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如果将其纺成纱锭,其售价将提高到每吨1200多美元,利润率远比初级产品高得多,此外,剑麻加工副产品可用于制药和生产沼气发电。产麻期结束后,其根茎中的汁液可用于酿酒,如墨西哥的剑麻酒世界闻名,被称为墨西哥国酒。
  
    在坦桑尼亚首都300多公里之外一块肥沃的冲积平原上,有一家中资公司经营的剑麻农场,这是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利用国家优惠贷款200多万美元,加上自筹300万美元资金发展起来的。该农场是2000年以120万美元从坦总统经济顾问手中买下,面积约为7000公顷,中方管理人员有7人,雇用当地长期工40多人。兴建之初,中方工作人员生活非常艰苦,土地也只能缓慢开垦种植,2004年收获剑麻300吨,并与当地收购商签下了1000吨的合同,至2006年初已种植1142公顷,有可能收成达到1000吨。剑麻生长期为13─15年,每年可长56片叶,一生可长600多片叶,平均每1000公顷可收获4000吨,UG级当地收购价达700美元/吨。中农垦剑麻农场是我国目前在非洲最成功的农业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少,占地面积大,投资前景乐观,预计未来几年内产量将占到坦桑尼亚市场的25%。


行业可行性投资项目链接

    非洲经济作物品种繁多,资源丰富,投资者寻找项目时,最好能结合自己的行业经验,做到成竹在胸,有的放矢。行业涉及投资项目很多,投资面也广,下面列出几项,仅供参考。

    一,加工、贸易

    中小企业赴非开办加工厂,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相关经济作物,如咖啡、可可、茶叶、香料、剑麻等进行初级加工或精加工,也可以在非洲收购原料,享受中国零关税待遇,销售至国内市场,或把原料购回国内进行加工制造。

    二,到坦桑尼亚或莫桑比克创办腰果加工厂

    中国是一个消费腰果的大市场。可在坦桑尼亚或莫桑比克设立腰果加工厂,对腰果进行食品加工,而对于前面提到壳腰果在高分子领域的特殊作用,因涉及技术专业性太强,理论多于实际应用,在非洲实施并不现实。所以,现阶段只能从食品角度看待腰果加工:1,对壳腰果进行脱壳,加工成腰果仁。    2,将腰果仁加工成炒制、油炸、盐渍、糖饯或包衣腰果制品,制成人们喜爱的小食品。    3,榨油。    4,酿酒。   

    坦桑尼亚是居印度、巴西、越南之后世界上第四位腰果产量大国,但由于坦国近些年工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其国内腰果加工厂早在10年前就处于停产状态,故出口产品基本上以壳腰果为主。    坦桑尼亚现政府迫切希望重新恢复腰果加工厂生产,出口附加值较高的腰果仁。为实现此目的,坦桑尼亚腰果局(CBT)希望通过邀请中方投资者合资经营,恢复腰果加工厂生产能力,扩大坦中腰果贸易,使双方从中受益。坦政府也对我企业投资腰果行业寄予厚望,希望与中方合资或由中方独资举办腰果加工厂,发展坦腰果加工业。腰果加工为坦桑尼亚最惠发展领域,在外来投资方面享有资本货物免进口关税、外汇资金和利润的自由转移,100%的资金返还与前5年亏损返还等优惠待遇,同时还可申请单个出口加工区地位,如获批准,政策更为优惠。建议国内推动相关企业来坦实地考察,探讨以独资或合资形式举办腰果加工厂。
  
    20世纪70年代初,莫桑比克曾是世界最大的腰果仁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但由于农业技术落后,病虫害严重,规模生产日渐萎缩,产量大幅下降。近年来,莫桑比克腰果生产正在恢复、出口增加。据统计,2004─2005年度,莫桑比克共出口腰果4800万美元,其中,壳腰果4000万美元,腰果仁530万美元。预计2006年腰果产量可达7.5万吨,比去年的6.3万吨增加19%。目前莫桑比克腰果出口基本被印巴商人垄断。莫桑比克在农业方面一直不断探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大部分是在援助框架下进行。2004年应莫桑比克政府要求,中国在经援项目下向莫派出了杂交水稻考察组和防治腰果病虫害考察组;    2005年,在中国为莫桑比克技术人员举办两期30人的防治腰果病虫害培训班。



点击看大图
图片说明:

    三,赴非建立纺织厂  

    非洲号称世界资源宝库,非洲各国目前走的大都是资源开发型的经济发展之路。资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国民收入的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刺激了人们对日用消费品的大幅度需求。纺织品、服装作为人们生活消费的基本商品,无论在消费档次、消费品种和消费总量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非洲是全球重要的产棉基地,北非地区盛产优质长绒棉。丰富的原材料、低廉的劳动力、优惠的投资条件以及欧美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均是兴建纺织工业的优势条件。然而,非洲多数国家的纺织服装业几近空白,从榨棉、纺纱、成布、印染到服装设计制作,针织厂生产等基本上没有相应的工厂。一些国家虽盛产棉花,收购价格极低,但缺乏加工能力,布匹、服装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售价昂贵。

    中国是纺织工业大国,也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多年来纺织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骄人成绩举世瞩目。中国纺织、针织、服装等产品的档次,质量已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低廉,中国纺织服装的制造成本和售价也是全世界最低的,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然而,由于纺织工业的规模膨胀,生产厂家过多,竞争日趋激烈,造成销售不旺,价格极低,一些企业处于薄利、亏损的困境,大部分设备和人员闲置。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配额方面的限制和反倾销制裁,也使中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上面临诸多困难。因此,如能抓住机遇,另辟天地,把中国的设备、技术带过去,到非洲二次创业,利用当地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从事生产加工,既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占领国外市场,又能享受减免税收政策,从而提升产品利润空间,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除虫剂加工厂

    卢旺达独有的除虫菊除虫效果极佳,企业可以与当地合作,投资扩大种植面积,提炼纯天然除虫剂。



点击看大图
图片说明:这是南非的水果摊位

    连载之六:热带水果

    走进非洲,让人最感惊奇的是丰富的热带水果资源。一年到头,从未间断,香蕉、芒果、木瓜、菠萝、桔子、橙子、椰子等热带水果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我在非洲的日子里,经常有侨胞半真半假地向我戏言:“黑人之所以缺乏农业文明,之所以不重视土地,之所以‘太懒’,都是因为这些水果惹的祸─地上可吃的东西太多了,伸手可及,谁还会‘面朝黄土背朝天’去刨土。”这虽然是一种调侃,但足以说明非洲大陆盛产热带水果。例如,在撒哈拉以南,几内亚是“铝土王国”,也有“香蕉之乡”的美称,几内亚产的香蕉,以数量多、味道佳而闻名于世,畅销国际市场,是该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其中有一种香蕉,果实特别肥硕,一瓣就重达半公斤,吃上两瓣,一天不饿。香蕉也是索马里的主要农产品,个头硕大,皮薄,肉厚,味道香甜可口,在国际市场上一直畅销不衰,享有“世界最甜香蕉”的美称。马达加斯加盛产多种水果,芒果产量居非洲第一位,香蕉居第二位。莫桑比克的赞比西亚省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栽培椰子林,果实产量多;还有一种菠萝,大似足球、甜如蜜汁,供不应求。世界上最大的椰子可能算是塞舌尔群岛上的特产“海椰子”,这种椰子树龄达千年以上,可连续结果850多年,果实大如小脸盆,果汁香醇,果肉清脆爽口,是上等的补药。在北非,椰枣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耐沙土,喜炎热,在有充足水源的沙漠绿洲上成长,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果”。据说椰枣还是配置可口可乐的成分之一,椰枣树干里渗出的一种胶质透明汁液(即椰枣精),也是制糖酿酒的上等原料。阿尔及利亚全国有1,000多万株椰枣树,椰枣是该国传统的出口商品。苏丹各地生长着茂密的椰枣林,每年生产的椰枣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享有  “椰枣之国”的称号。突尼斯也是椰枣主要的出口国。



点击看大图
图片说明:

    笔者常住东南非洲莫桑比克,知道这儿的华人喝柠檬汁去除结石,效果奇特。笔者就认识几位结识患者,他们在国内生活时,因水质不好,得了胆结石或肾结石。来莫桑比克后,与其他华人在聊天时谈及此事,有人赶紧支召:喝非洲的柠檬汁吧,每天一杯,一到两个月包管结石全无。非洲的水果非常便宜,柠檬3元人民币(折合价)可以买到一堆,照此尝试,果然轻松除结石。另有一位熟人,到马普托后因结石引起疼痛,就去中心医院找中国医生,医生开出的建议“药方”是:绳子一条,柠檬若干。柠檬汁富含柠檬酸,而结石多因水中碱性大逐渐聚成,酸碱相遇,结石开始化解。绳子的用途在于每天小便后跳绳,让人蹦一蹦跳一跳,以利于结石溶解后往下排。一个月后,熟人再去拍片,发现结石真的没有了。这也一直给笔者深思和启发,莫桑比克柠檬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国内制药厂可派人到此进行调研,如果可行,在此建立加工厂,对柠檬汁进行初级加工,提纯浓缩,然后发回国内,研制出治疗结石的纯天然特效药物。中国结石患者太多了,这里商机无限,大有可为。

    笔者回国后,在北京一家超市里看到一个500克的木瓜售价20元人民币,若在马普托市区,同等大小只能卖到3角钱(折合人民币),木瓜在非洲极易生长,产量高,如果引进资金和技术,在当地就可以生产高级化妆品原料木瓜素。提起热带水果,人们自然想到它的食用价值,就像谈到的腰果一样,但商品的价值体现在加工程度上,级数越多,精度越深,价格就越贵,所以,如果国内化工、医药、印染、纺织、美容等产业大量需用从水果中提炼的精、华、霜、素,可考虑到非洲设立加工厂,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加工。

    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到非洲创业,开办水果加工厂或果汁厂,是一个比较现实、容易操作的投资行为,笔者在东南非洲购买果汁饮料时,发现果汁品种单一,而且是巴西制造,真是:非洲产木材,却没房子家具用;非洲产棉花,却没衣服穿;非洲产水果,却没果汁喝!若建立小型果汁厂,产品可就地消化出售。若建立大中型加工制造厂,可以规划将产品卖到欧洲大陆去,提升附加值,欧盟给予非洲各国有许多优惠政策,商品可自由进入,不会遭到倾销调查,但对质量要求很严格。另外,也可考虑对同一种资源进行多方面加工,最大挖掘它的利用价值。例如,莫桑比克盛产椰子,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椰子林,仅在这个林区就拥

    有椰树100多万棵,可在此设厂进行多种经营,最外层的椰毛纤维是做沙发、鬃床的高级原料,也能将其压缩,制作纤维板、板材、木门等;椰壳可提炼椰油;椰肉能制成椰干、椰蓉;椰子汁是天然的高级饮料,并可酿制椰酒,真可谓浑身是宝!具体到企业如何走进非洲,可以先到非洲考察,独资建厂,也能从网上获取此类投资商机,非洲本土就有许多公司在寻求合作伙伴,如坦桑尼亚公司寻求水果加工(中国)合作伙伴,要求建立果汁加工厂(芒果、桔子、菠萝等),资金投入可协商。企业可以购买、合作等方式直接进入市场管理阶段。

    目前,中国在尼日利亚的民营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较好,涌现出了一批业绩突出、极具发展潜力的企业。例如,来自辽宁大连的一家华人公司,根据尼日利亚水质差、大部分人喝不到卫生的纯净水的实际状况,投资100万美元在拉各斯建立了一个水净化处理厂并一举成功。该厂引进并采用全密封快卸式聪明罐、全过程空气杀菌过滤、抗菌硅胶管、RO逆渗透等先进技术设备,日生产瓶装和桶装纯净水约70吨。目前该厂现有员工120人,年销售额为140多万美元。另外,该公司还投资80万美元建了一个日产果汁饮料3000箱的饮料厂,现有员工250人,年销售额190多万美元。由于上述产品适销对路,产品销量不断扩大,并行销尼全国各地,已成为尼日利亚最大的纯净水生产销售企业。



点击看大图
图片说明:

    以下是热带水果资源类行业部分可行性投资项目,仅供参考。

    一,浓缩果汁加工厂   

    非洲大陆盛产热带水果,果品资源极为丰富,许多水果烂在枝头或腐于地上却无人问津,市场上出售的饮料和罐头高价出售,非洲有资源、有市场,但缺的就是观念、资金、设备和技术。可建立一个果汁厂,对菠萝、桔子、橙子、芒果、木瓜、香蕉、椰汁、甘蔗汁等水果进行加工,规模可大可小,产品就地消化或售至国外,具有风险小、投资可塑、见效快、利润丰厚等优势。
  
    二,水果加工厂   

    1,果品加工、包装。

    2,水果罐头加工。

    3,果酱加工。
        
    4,果干加工。

    三,椰子综合加工厂

    1,创建另一个“海南天然椰汁(奶)”加工厂,产品面向非洲、欧洲。

    2,家具、板材加工厂。

    3,椰肉加工厂。

    4,椰酒酿制,产品畅销非洲,远销中国。

    四,香蕉制品厂   

    1,制作香蕉干,畅销国际市场。  

    2,酿制香蕉酒,产品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走俏市场,售价不菲。

    五,饮料厂   
  
    非洲大陆地处热带,全境内有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由于天气炎热,人们对饮料的需求终年不断。除了兴办果汁饮料厂外,还可考虑兴建碳酸饮料厂、茶饮料厂、冷饮厂等投资项目。

    六,瓶装矿泉水、桶装纯净水厂

    现在,世界各国有很多公司和客商进驻非洲,非洲各大城市缺水严重,加之城市供水改造项目进展缓慢,影响供水和水质,在饮水方面商机涌现。如果有中资企业通过收集信息得知,非洲某个国家尚未上马矿泉水或纯净水生产线,赶紧赴非投资做水,这是一个潜力巨大、有待催生的朝阳行业,谁走在最前面,谁就会抢占先机,淘得第一桶金。



点击看大图
图片说明:到非洲办个“大猪”养殖场

    连载之七:养殖业

    非洲的养殖、牧业条件非常好,环境未受到污染,空气带菌指数很低。非洲的草场很茂盛,牧业资源举世公认,是数以万计的斑马、角马、羚羊等草食动物的天堂乐园。由于非洲缺乏现代化的牧业养殖和屠宰加工方面的设备和技术,许多地区是“小农经济”,家禽家畜由家庭或牧民进行散养,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所以非洲本土的家禽家畜的生产并不能满足全非洲市场的需求,每年有60%以上的肉类食品需要进口,价格普遍是中国市场的3-5倍。我国是世界上皮鞋、皮衣、皮具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主要皮革进口国之一,所以,中资企业进军非洲畜牧业,可以考虑在一些肉制品大量依靠进口、价格较贵、适合规模养殖的国家从事家禽家畜养殖,向非洲市场供应肉类食品;也可以考虑在东部非洲一些牲畜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设立屠宰厂或皮革加工厂。其实,养殖、屠宰、肉制品和皮革加工及出口销售是畜牧养殖业中的一条紧密相连的产业链,里面有不少商机可寻。  



点击看大图
图片说明:非洲野生动物的皮革加工厂

    信息采集

    以下列出的几个国家,在畜牧业方面有一定的成绩和资源优势。

    埃塞俄比亚    非洲牲畜业大国,畜牧业生产条件较好,全国有6300多万公顷牧场。据该国农业及农村发展部报告称,埃塞国内牲畜总数量现在为1.5亿头(只),品种包括牛、绵羊、山羊、骆驼,马、驴、骡和鸡。其中,鸡的总数量为5000万只,牛的总数量为4400万头,这两类占总牲畜量的62%,另外还有36万头骡子和150万头马。  

    博茨瓦纳    素有“畜牧之国”的称号。适宜放牧的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8%,畜牧业以养牛为主,人均占有量居非洲国家前列。

    肯尼亚    畜牧业在肯尼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都有牛肉向非洲邻国和欧洲出口。

    莱索托    畜牧业是该国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全国66%的土地可以放牧,牲畜有绵羊、山羊、马、骡、驴、猪、长角牛等,羊毛年产量3500万吨,羊毛和羊肉是国家重要的出口物质。

    马达加斯加    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全国牧场面积3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58%,主要饲养牛、羊、猪等,素有“牛的王国”的称号。

    苏丹    苏丹是非洲的畜牧大国,在非洲国家中居第2位。
   
    索马里    是一个畜牧业国家,全国80%以上的居民从事畜牧业或半农半牧业,牧草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活畜出口一直是这个国家的传统出口物资,饲养着骆驼、牛、山羊和绵羊。索马里拥有600多万头骆驼,是世界上人均拥有骆驼最多的国家之一,被人们誉为“骆驼之国”。
情报分析
        
    中小企业到非洲开拓畜牧养殖业,可以先到非洲考察,独资建立养殖场或屠宰厂或加工厂,也可以在网上网罗信息,做到有的放矢,以购买或合作的方式直接进入非洲市场。以下是2006年从网络查到的有关信息简报,具体详情还望从网上查取。

    莱索托屠宰饲养厂寻求投资者  

    莱索托  马洛蒂屠宰饲养厂位于莱索托首都马塞卢市郊,成立于1985年,占地169公顷。主要功能为屠宰、肉制品和皮毛销售。马洛蒂属中等屠宰厂,日可屠宰100头牛和800头羊等小型动物。饲养场可同时容纳3000头牛和2000只养,另有有管理人员办公楼、工场、冷库、围栏等。产品少量在莱销售,大部分出口到南非或发达国家。该企业因资金困难和经营不善已停产三年,现变更业主,希望寻求来自于中国的投资者合作伙伴。

    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皮革资源较为丰富,每年可收购100万张原皮,大部分原皮直销南非。政府计划增建新的屠宰场,原皮来源还会有所增加。纳米比亚皮革加工的主要困难在于缺乏资金、技术和市场,现希望寻到中方合作伙伴,扩建皮革加工厂,来解决技术和销售问题。中国已有两家企业对在纳米比亚建立兰湿牛皮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考察。据察,以项目规模15万张/年,经营额1600万钠元,返销国内预测利润50%以上。
  
    赞比亚  位于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市中心一公里的一家肉类加工厂意欲转让,厂房面积大约15英亩,拥有500吨冷藏量,每天250头牛的宰杀量、制作香肠的机器等。另有一套较新的制革设备转让,可生产鞋革、汽车革或者室内装潢革等,制成品可以出口。除南非外,此制革设备型号在非洲是最新的。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一农业投资公司有意寻求中方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一家国际标准的综合型养猪合资企业,要求中方能够提供先进的管理技术、生猪育种饲养及疾病防治技术、生产机械、饲料生产技术及设备、屠宰切割包装技术及现金投入等。该公司成立于1996年,现有职工12人,资产及基础设施包括:13英亩农场、2英亩热带水果树林、  400头猪、一眼深水井、可容纳400头猪的猪舍、一个仓库。

    埃塞俄比亚  拥有丰富的畜牧资源、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国际市场准入有利条件和市场的旺盛需求等优势,外国投资者来此投资皮革业,既能带动行业的发展,又能给投资者自身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前景十分乐观。埃塞俄比亚共有20余家制革企业,在完全开工的情况下,生产能力为日产兽皮4000张、羊皮10.7张,皮革出口是仅次于咖啡出口的主要产品,占总出口收入的17%。目前,皮革也成为该国对华出口的主要商品品之一。



点击看大图
图片说明:在非洲养殖孔雀

    行业可行性投资项目

    笔者常住莫桑比克,知道莫桑比克人最爱吃烤鸡,每年鸡蛋、活鸡和冻鸡的消费市场极大,鸡肉多来自于外国进口。如果在莫国首都郊外创办一家养鸡场,养殖肉鸡和蛋鸡,产品可以就地消化。另在采访中得知,莫桑比克马普托市郊有一家中国公司承办的中鞍农场,该农场有闲置的房舍适合养鸡,还有大量的玉米地,可以将玉米转化成饲料。另外,马普托缺乏种鸡孵化场,大量购置仔鸡需到南非进货,所以,对此有意的国内企业,可以翻阅本书另一篇文章<<中鞍农场最后的守望人>>查看更多信息,通过笔者牵线搭桥到莫桑比克,以购买、合作、租赁等方式,利用中鞍农场现有的土地和房屋设施资源,开办养鸡场,仔鸡孵化场,饲料加工厂或其它种植和养殖领域内相关产业,这是一个成熟、现实可行的有关非洲的投资项目。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人口大国(现有7200万人口)、牲畜资源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皮革进口国之一。中国企业可以企业自身的财力和技术优势,利用该国丰富的畜牧资源,抓住机遇,到埃塞拓展皮革业,尤其是高质量的皮革产品可在当地销售,填补埃塞皮革业高质量产品的空缺,满足市场需求。可以在埃塞投资设厂,利用埃塞的皮革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生产优质皮革和皮革产品,运回国内,解决我国的对皮革和皮革产品的需求。也可以利用市场准入优势,将生产的皮革和皮革产品销售到东南非共同市场其它成员国、美国和欧洲。


 


 


 


 

1楼 0 0 回复
总共 , 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