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控制工程论坛网论坛 » 教程与手册 » 低压电器的发展与展望三

wkh

wkh   |   当前状态:离线

总积分:2301  2025年可用积分:0

注册时间: 2007-11-26

最后登录时间: 2010-09-19

空间 发短消息加为好友

低压电器的发展与展望三

wkh  发表于 2007/12/4 14:57:20      757 查看 1 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阅读

(三)低压电器发展展望
  
   低压电器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和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70、80年代研发的新型电器主要是限流电器、真空电器、漏电电器和电子电器。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对传统新一代低压电器产品普遍提出了高性能、高可靠、小型化、多功能、组合化、模块化、电子化、智能化的要求. 其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采用计算机网络控制的低压电器均要求能与中央控制计算机进行通信,为此,各种可通信低压电器应运而生,它可能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低压电器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1.为了实现低压电器元件与计算机网络的连接,可通信电器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及其在网络中的作用,一般采用三种方案:第一是开发新型接口电器,连接于网络和传统低压电器元件之间,如ASI接口模块、分布式I/ O 接口、网络之间接口;第二是在传统的产品上派生或增加计算机联网接口功能,它们具有接口和通信功能,如智能化万能式断路器、智能化塑壳断路器、智能化交流接触器、智能化电动机保护器和起动器等. 第三是直接开发带有计算机接口和通信功能的新型电器,内部包含了为计算机网络服务的单元,如总线、地址编码器、寻址单元、负载反馈模块等。
  
   2.传统低压电器的发展方向
  
   (1)在提高主要技术性能的同时,重点提高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如低压断路器在提高短路分断能力的同时,应特别关注飞弧距离的减小,并力求产品小型化,这对发展新一代紧凑型低压成套设备十分重要,而交流接触器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产品功能组合与派生、分断可靠性(包括缩小飞弧距离,防止相间飞弧)、动作可靠性、接触可靠性以及节银、节能等方面。
  
   (2)模块化和组合化
  
   低压电器组合化是实现电器产品多功能化的重要途径,电器组合化有功能组合和组合功能两种方式. 前者由各种功能单元组合而成,除基本单元能独立使用外,其他单元一般不能独立使用,但要求系列通用性。这类产品(如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基本单元的动作与接触器一样具有很高的机械寿命;触头灭弧系统具有限流特性,能可靠分断50kA预期短路电流;保护功能单元、隔离单元和辅助触头单元使该产品兼有隔离器、断路器、接触器和热继电器等产品的功能。后者把两种以上电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刀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熔断器- 接触器组合电器、熔断器—断路器组合电器等. 随着塑壳断路器分断能力的提高,在低压领域熔断器组合电器的应用正在减少,但在6 kV~10kV中压领域,熔断器—真空接触器组合电器(即F-C 装置)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而正在不断发展. 由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模数化终端电器具有宽度模数化、安装导轨化、外形尺寸一致、性能协调的特点,从而为发展新型组合电器或成套装置创造了条件。
  
   (3)电子化和智能化。过去多年,电子式低压电器因受容量、价格、可靠性等影响,发展一直不快。随着电子元件质量提高和价格下降、EMC 技术逐步成熟,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低压电器与中央控制计算机双向通信的实现,使得低压电器必须朝着电子化、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同时要求部分电器具有智能化功能。目前,智能化电器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万能式断路器、塑壳式断路器、交流接触器以及电动机控制器等产品。其中,智能型断路器主要特征是装有智能脱扣器,具有外部电路各种故障保护、内部故障自诊断及自动报警功能、故障动作记忆及显示、电路参数测定、可双向通信等功能,能在极短时间内实现选择性保护。而智能型交流接触器和智能马达控制器的主要特征是装有智能型电磁系统,其控制回路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吸合信号发生电路和保持信号发生电路。它能判别门槛吸合电压,当控制电源电压低于接触器门槛吸合电压时,不发出吸合信号,接触器不能合闸并有相应显示. 接触器吸合后能降低激磁电流,达到节能的目的。
  
1楼 0 0 回复
总共 , 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