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作家,相信终有一部惊世骇俗的巨作在自己笔下产生。
不过生活迫人,巨作只在阿三的心里走来走去,抢先走出心里,走上报刊的都是小文章。阿三觉得这不是创作,只是写字,就像鞋匠,虽然一会儿尖头,一会儿方头,一会儿圆口,实际上永远只是“鞋子”。
阿三的勤奋让他的发稿量令人咂舌,圈内已经有人半开玩笑地叫他大师,这令阿三充满成就感。
阿三觉得可以开始真正的创作了。他相信巨作绝不是在电脑前拼凑出来的。经过思考,阿三决定做个文化旅人。他停止为报刊撰稿,整整两年,一直行走在路上。
阿三深为以前的写作感到可笑,那些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根本摸不到文化的脉搏,只能糊弄一些没见识的平民。阿三一定要寻找到最丰富的灵感矿藏,以最厚重的笔墨力透纸背。
两年后,阿三觉得积累丰厚,巨作应该呼之欲出了。于是在电脑前坐下来,抽了半包烟,又泡了一壶碧螺春。
文档还是一张白纸,关掉,再打开,一个字也落不下去。每次指头一敲键盘,脑子里就出现“浅薄”这两个字。
“沉淀不够。”积累了那么多深刻思想的阿三,觉得自己好似一个饱食过度的人,一味等待营养吸收是不行的,必须进行积极消化。
阿三再次出行,他回到家乡,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阿三看到了碧波荡漾进梦乡的池塘,它如今是凹陷的洼地。
水去哪里了?阿三问。
母亲说,池塘本是地下溪流汇聚而成,滴水成泉,用得多,泉水就不干涸,如今大家都用自来水,池塘被弃用,渐渐地,泉眼瞎了,水脉就死了。
阿三惊出一身冷汗,恍然大悟,他明白了自己这两年来,白瞎了多少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