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CCTV2,里面讲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珠三角俨然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作为中国制造业面向世界的“窗口”,珠三角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一直是以奇迹领跑全国的。然而,这个“窗口”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外面有点风吹雨打的,难免第一个跟着遭罪。
就拿这次来说吧,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工厂倒闭潮”、“民工返乡潮”、“外企老板人间蒸发”……在近两个月间,各种各样的流言和恐慌笼罩在珠三角上空。
那么,究竟是谁倒下了呢?
据《中国经济周刊》关闭企业数量较多的地市分别是:东莞市、中山市、珠海市、深圳市、汕尾市、佛山市等。从行业分布看,关闭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五金塑料、电子产品、陶瓷建材等行业。
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低技术、高耗能。其采取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来料加工,替外资做订单。它们大多没有自己的品牌,做好后交货给国外公司,别人贴上牌赚大头,而自己只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挣个辛苦钱。最典型的就是“东莞模式”:由东莞提供土地或已建成的厂房,内地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
这种模式,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尚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因此,淘汰是必然的。这次经济危机,只不过是促使其加速了这一过程而已。外资的撤出,订单的消失,关键时刻人人都只想着自保。所以,要生存,还得转变发展方式。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但也给了我们一次加速转变发展方式的机会。珠三角那些工厂的倒下,是一种镇痛,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整个经济健康发展的。
首先,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借机转变,把更多的依靠放到拉动内需上来——关键时刻,还是得靠咱自己人就自己。其次,可以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把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来。此外,还可以使加工制造业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带动内地(特别是西部)的地方经济。
所有这些好处,不就是向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去的吗?这里,就不得不扯到“科学发展观”了,其实我们平时听政治的宣传听得过多,对其内在的深刻涵义却没有认真思考过。现在经济危机来了,不得不佩服决策者的远见卓识。
总之,任何危机中都包含着机会,有句古诗“吹尽黄沙始到金”。我想,经过这一次淘炼,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好的(不是以前追求的“快”)。
1楼
0
0
回复
作为中国制造业面向世界的“窗口”,珠三角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一直是以奇迹领跑全国的。然而,这个“窗口”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外面有点风吹雨打的,难免第一个跟着遭罪。
就拿这次来说吧,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工厂倒闭潮”、“民工返乡潮”、“外企老板人间蒸发”……在近两个月间,各种各样的流言和恐慌笼罩在珠三角上空。
那么,究竟是谁倒下了呢?
据《中国经济周刊》关闭企业数量较多的地市分别是:东莞市、中山市、珠海市、深圳市、汕尾市、佛山市等。从行业分布看,关闭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五金塑料、电子产品、陶瓷建材等行业。
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低技术、高耗能。其采取的盈利模式主要是依靠来料加工,替外资做订单。它们大多没有自己的品牌,做好后交货给国外公司,别人贴上牌赚大头,而自己只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挣个辛苦钱。最典型的就是“东莞模式”:由东莞提供土地或已建成的厂房,内地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
这种模式,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尚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因此,淘汰是必然的。这次经济危机,只不过是促使其加速了这一过程而已。外资的撤出,订单的消失,关键时刻人人都只想着自保。所以,要生存,还得转变发展方式。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给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但也给了我们一次加速转变发展方式的机会。珠三角那些工厂的倒下,是一种镇痛,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于整个经济健康发展的。
首先,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借机转变,把更多的依靠放到拉动内需上来——关键时刻,还是得靠咱自己人就自己。其次,可以淘汰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把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来。此外,还可以使加工制造业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带动内地(特别是西部)的地方经济。
所有这些好处,不就是向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去的吗?这里,就不得不扯到“科学发展观”了,其实我们平时听政治的宣传听得过多,对其内在的深刻涵义却没有认真思考过。现在经济危机来了,不得不佩服决策者的远见卓识。
总之,任何危机中都包含着机会,有句古诗“吹尽黄沙始到金”。我想,经过这一次淘炼,经济发展会越来越好的(不是以前追求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