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温度仪表
1.1 总则
1.1.1 适用范围
本规 定 适 用于化工装置温度仪表的选型。
1.1.2 单位及标度(刻度)
1 温 度 仪表的标度(刻度)单位,应采用摄氏(℃)。
2 标 度 (刻度)及测量范围的选用,在一般情况下应与定型产品的标准系列相
符。
1.1.3 检出(测)元件插人长度
1 插 人 长度的选择应以检出(测)元件插至被测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具有代表性的
位置为原则。一般当垂直安装或与管壁成45度角时,检出(测)元件的末端应位于管子
中间的三分之一区域内,但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互换,往往整个装置宜统一选择一至
二档长度。
2 在 烟 道、炉膛及绝热材料砌体设备上安装时,应按实际需要选用。一般情况下,
为了便于互换,可选择深人内部250mm长度。
1.1.4 检出(测)元件保护套材质不低于设备或管道材质。如定型产品保护套太薄或
不耐腐蚀(如恺装热电偶),应参照附录A,另加保护套管。
1.1.5 检出(测)元件保护套管
对于 中 、 低压介质宜选用钢管直形保护套管。
对于 高 压 介质或测温元件取出时不必停车的场合,应选用整体钻孔直形或锥形保
护套管。
对 于被 测 介质流速较高或要求保护套管高强度的场合,应选用整体钻孔锥形保护
套管。
1.1.6 用于可燃性气体、蒸汽及可燃性粉尘等爆炸危险场所的就地带电接点的温度
仪表、温度开关、温度检出(测)元件和变送器等,应根据所确定的危险场所类别以及被
测介质的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防爆结构形式或采取其它的防爆措施。
1.1.7 用于腐蚀性气体及有害粉尘等场所的温度仪表,应根据使用环境条件,选择合
适的外壳防护等级。
1.1.8 在执行本规定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 就地温度仪表
1.2.1 精确度等级
1 一 般 工业用温度计:选用1.5级或l级。
2 精 密 测量用温度计:应选用0.5级或0.25级。
1.2.2 测量范围
1 最 高 测量值不大于仪表测量范围上限值90%,正常侧量值在仪表测量范围上
限值的1/2左右。
2 压 力 式温度计测量值应在仪表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2-3/4之间。
1.2.3 双金属温度计
1 在 满 足测量范围、工作压力和精确度的要求时,应被优先选用于就地显示。
2 表 壳 直径一般选用中l00mm,在照明条件较差、位置较高或观察距离较远的场
所,应选用4)150mmo
3 仪 表 外壳与保护管连接方式,一般宜选用万向式,也可以按照观测方便的原则
选用轴向式或径向式。
1.2.4 压力温度计
适用 于 一80℃以下低温、无法近距离观察、有振动及精确度要求不高的就地或就地
盘显示。
1.2.5 玻璃温度计
仅 用于 测 量精确度较高、振动较小、无机械损伤、观查方便的特殊场合。不得使用玻
璃水银温度计。
1.2.6 基地式仪表
就地 或 就 地盘装测量、控制(调节)仪表,宜选用基地式温度仪表。
1.2.7 温度开关
适 用 于 温度测量需要接点信号输出的场合。
1.3 集中温度仪表
1.3.1
1
检出(测)元件
根据温度测量范围,参照附录A选用相应分度号的热电偶、热电阻或热敏热电
阻。
2 装 配 式热电偶适用于一般场合;装配式热电阻适用于无振动场合;热敏热电阻
适用于测量反应速度快的场合。
恺 装 式 热电偶、恺装式热电阻适用于要求耐振动或耐冲击,以及要求提高响应速度
的场合。
3 根 据 测量对象对响应速度的要求,可选用下列时间常数的检出(测)元件:
(1) 热 电偶:600s,100s和20。三级;
(2) 热 电 阻:90一180s,30一96s,1o一30s和<10,四级;
(3) 热 敏热电阻:<1s,
4 热 电 偶测量端形式的选择:
(1) 在 满足响应速度要求的一般情况下,宜选用绝缘式。
(2) 为 了保证响应速度足够快或为抑制干扰源对测量的干扰时,应选用接壳式。
5 根 据 使用环境条件,按下列原则选用接线盒:
(1) 普 通式:条件较好的场所;
(2 ) 防 溅式、防水式:潮湿或露天的场所;
(3) 防 爆式:易燃、易爆的场所。
6 一 般 情况可选用螺纹连接方式,对下列场合应选用法兰连接方式;
(1) 在 设备、衬里管道、非金属管道和有色金属管道上安装;
(2) 结 晶、结疤、堵塞和强腐蚀性介质;
(引 易 燃、易爆和剧毒介质。
, 在 特 殊场合使用的热电阻、热电偶:
(1) 温 度高于870'C、氢含量大于5%的还原性气体、惰性气体及真空场合,选用
钨徕热电偶或吹气热电偶;
(2) 设 备、管道外壁和转体表面温度,选用端(表面)式,压簧固定式或恺装热电
偶、热电阻;
(3) 含 坚硬固体颗粒介质,选用耐磨热电偶;
(4) 在 同一检出(测)元件保护管中,要求多点测量时,选用多点(支)热电偶;
(5) 为 了节省特殊保护管材料(如担),提高响应速度或要求检出(测)元件弯曲安
装时,可选用恺装热电阻、热电偶;
(6) 高 炉、热风炉温度测量,可选用高炉、热风炉专用热电偶。
1.3.2 变送器
1 与 接 受标准信号显示仪表配套的测量或控制系统,可选用具有模拟信号输出
功能或数字信号输出功能的变送器。
49
2 一般情况应选用现场型变送器。
1.4 附属设备
1.4.1 采用热电偶测量1600℃以下的温度,当冷端温度变化使测量系统不能满足精
确度要求,而配套显示仪表又无冷端温度自动补偿功能时,应选用冷端温度自动补偿
器。
1.4.2 补偿导线
1 根 据 热电偶的支数、分度号和使用环境条件,应选用符合要求的补偿型补偿导
线、补偿型补偿电缆或延伸型补偿导线或延伸型补偿电缆。一般应选用补偿型补偿导线
或补偿型补偿电缆,当补偿型补偿导线或补偿型补偿电缆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选用延伸
型补偿导线、延伸型补偿电缆。
2 按 使 用环境温度选用不同级别补偿导线或补偿电缆:
(1) 一 20℃一+100℃选用普通级;
(2) 一 4090一+250℃选用耐热级。
3 应 根 据使用环境条件,选用阻燃补偿导线或阻燃补偿电缆;
4 应 根 据测量或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选用本安补偿导线或本安补偿电缆。
5 对 有 间断电加热或强电、磁场的场所,应选用屏蔽补偿导线或屏蔽补偿电缆。
6 补 偿 导线的截面积,应按其敷设长度的往复电阻值,以及配套显示仪表、变送
器或测量、控制系统接口允许输人外部电阻来确定。
1楼
0
0
回复
1.1 总则
1.1.1 适用范围
本规 定 适 用于化工装置温度仪表的选型。
1.1.2 单位及标度(刻度)
1 温 度 仪表的标度(刻度)单位,应采用摄氏(℃)。
2 标 度 (刻度)及测量范围的选用,在一般情况下应与定型产品的标准系列相
符。
1.1.3 检出(测)元件插人长度
1 插 人 长度的选择应以检出(测)元件插至被测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具有代表性的
位置为原则。一般当垂直安装或与管壁成45度角时,检出(测)元件的末端应位于管子
中间的三分之一区域内,但一般情况下,为了便于互换,往往整个装置宜统一选择一至
二档长度。
2 在 烟 道、炉膛及绝热材料砌体设备上安装时,应按实际需要选用。一般情况下,
为了便于互换,可选择深人内部250mm长度。
1.1.4 检出(测)元件保护套材质不低于设备或管道材质。如定型产品保护套太薄或
不耐腐蚀(如恺装热电偶),应参照附录A,另加保护套管。
1.1.5 检出(测)元件保护套管
对于 中 、 低压介质宜选用钢管直形保护套管。
对于 高 压 介质或测温元件取出时不必停车的场合,应选用整体钻孔直形或锥形保
护套管。
对 于被 测 介质流速较高或要求保护套管高强度的场合,应选用整体钻孔锥形保护
套管。
1.1.6 用于可燃性气体、蒸汽及可燃性粉尘等爆炸危险场所的就地带电接点的温度
仪表、温度开关、温度检出(测)元件和变送器等,应根据所确定的危险场所类别以及被
测介质的危险程度,选择合适的防爆结构形式或采取其它的防爆措施。
1.1.7 用于腐蚀性气体及有害粉尘等场所的温度仪表,应根据使用环境条件,选择合
适的外壳防护等级。
1.1.8 在执行本规定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 就地温度仪表
1.2.1 精确度等级
1 一 般 工业用温度计:选用1.5级或l级。
2 精 密 测量用温度计:应选用0.5级或0.25级。
1.2.2 测量范围
1 最 高 测量值不大于仪表测量范围上限值90%,正常侧量值在仪表测量范围上
限值的1/2左右。
2 压 力 式温度计测量值应在仪表测量范围上限值的1/2-3/4之间。
1.2.3 双金属温度计
1 在 满 足测量范围、工作压力和精确度的要求时,应被优先选用于就地显示。
2 表 壳 直径一般选用中l00mm,在照明条件较差、位置较高或观察距离较远的场
所,应选用4)150mmo
3 仪 表 外壳与保护管连接方式,一般宜选用万向式,也可以按照观测方便的原则
选用轴向式或径向式。
1.2.4 压力温度计
适用 于 一80℃以下低温、无法近距离观察、有振动及精确度要求不高的就地或就地
盘显示。
1.2.5 玻璃温度计
仅 用于 测 量精确度较高、振动较小、无机械损伤、观查方便的特殊场合。不得使用玻
璃水银温度计。
1.2.6 基地式仪表
就地 或 就 地盘装测量、控制(调节)仪表,宜选用基地式温度仪表。
1.2.7 温度开关
适 用 于 温度测量需要接点信号输出的场合。
1.3 集中温度仪表
1.3.1
1
检出(测)元件
根据温度测量范围,参照附录A选用相应分度号的热电偶、热电阻或热敏热电
阻。
2 装 配 式热电偶适用于一般场合;装配式热电阻适用于无振动场合;热敏热电阻
适用于测量反应速度快的场合。
恺 装 式 热电偶、恺装式热电阻适用于要求耐振动或耐冲击,以及要求提高响应速度
的场合。
3 根 据 测量对象对响应速度的要求,可选用下列时间常数的检出(测)元件:
(1) 热 电偶:600s,100s和20。三级;
(2) 热 电 阻:90一180s,30一96s,1o一30s和<10,四级;
(3) 热 敏热电阻:<1s,
4 热 电 偶测量端形式的选择:
(1) 在 满足响应速度要求的一般情况下,宜选用绝缘式。
(2) 为 了保证响应速度足够快或为抑制干扰源对测量的干扰时,应选用接壳式。
5 根 据 使用环境条件,按下列原则选用接线盒:
(1) 普 通式:条件较好的场所;
(2 ) 防 溅式、防水式:潮湿或露天的场所;
(3) 防 爆式:易燃、易爆的场所。
6 一 般 情况可选用螺纹连接方式,对下列场合应选用法兰连接方式;
(1) 在 设备、衬里管道、非金属管道和有色金属管道上安装;
(2) 结 晶、结疤、堵塞和强腐蚀性介质;
(引 易 燃、易爆和剧毒介质。
, 在 特 殊场合使用的热电阻、热电偶:
(1) 温 度高于870'C、氢含量大于5%的还原性气体、惰性气体及真空场合,选用
钨徕热电偶或吹气热电偶;
(2) 设 备、管道外壁和转体表面温度,选用端(表面)式,压簧固定式或恺装热电
偶、热电阻;
(3) 含 坚硬固体颗粒介质,选用耐磨热电偶;
(4) 在 同一检出(测)元件保护管中,要求多点测量时,选用多点(支)热电偶;
(5) 为 了节省特殊保护管材料(如担),提高响应速度或要求检出(测)元件弯曲安
装时,可选用恺装热电阻、热电偶;
(6) 高 炉、热风炉温度测量,可选用高炉、热风炉专用热电偶。
1.3.2 变送器
1 与 接 受标准信号显示仪表配套的测量或控制系统,可选用具有模拟信号输出
功能或数字信号输出功能的变送器。
49
2 一般情况应选用现场型变送器。
1.4 附属设备
1.4.1 采用热电偶测量1600℃以下的温度,当冷端温度变化使测量系统不能满足精
确度要求,而配套显示仪表又无冷端温度自动补偿功能时,应选用冷端温度自动补偿
器。
1.4.2 补偿导线
1 根 据 热电偶的支数、分度号和使用环境条件,应选用符合要求的补偿型补偿导
线、补偿型补偿电缆或延伸型补偿导线或延伸型补偿电缆。一般应选用补偿型补偿导线
或补偿型补偿电缆,当补偿型补偿导线或补偿型补偿电缆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选用延伸
型补偿导线、延伸型补偿电缆。
2 按 使 用环境温度选用不同级别补偿导线或补偿电缆:
(1) 一 20℃一+100℃选用普通级;
(2) 一 4090一+250℃选用耐热级。
3 应 根 据使用环境条件,选用阻燃补偿导线或阻燃补偿电缆;
4 应 根 据测量或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选用本安补偿导线或本安补偿电缆。
5 对 有 间断电加热或强电、磁场的场所,应选用屏蔽补偿导线或屏蔽补偿电缆。
6 补 偿 导线的截面积,应按其敷设长度的往复电阻值,以及配套显示仪表、变送
器或测量、控制系统接口允许输人外部电阻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