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2日地球日,是一个引发人们赞美环境、同时评估为保护地球的天然恩赐仍需如何努力的时刻。虽然一些非政府组织收集掌握地方学校和公园为庆祝地球日而举办的活动情况,但地球日活动没有任何核心组织主办。地球日并非任何国家的全国性节日,但世界各地都庆祝它。在美国,它表明环境意识已成为国民意识的一部份,保护环境的理念──过去只是少数环保人士的关注──已从极端转化为美国的主流观念。
历史并非一向如此。在19世纪,享有丰富自然资源和辽阔土地的美国人总认为,绿地在地平线那边无限伸展。一个地方的耕地、森林或煤矿被用竭,还可以去另一个地方。随着工业在20世纪初的大发展,人们把天空因大烟囱的烟雾而灰暗,河流因工业废水而散发恶臭视为必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后来又在50年代──流经美国工业腹地的俄亥俄凯霍加河(Cuyahoga River)曾因沿岸工厂排放出的化学废料而起火燃烧。当时没有公众抗议,甚至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
在20世纪60年代,公众态度开始转变。1962年,一位名叫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的海洋生物学家出版了《无声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书名意指一个没有鸟类的未来,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了剧毒农药和其他当时美国工农业及日常生活常用的化学药剂造成的长期毁坏。这本书出人意料地一跃成为畅销书。1968年,"阿波罗"号(Apollo)的宇航员在完成首次环月球飞行后的返航途中,第一次拍下了地球全貌相片。地球的形象──小巧玲珑、美丽且别具一格──迅速凝刻在数百万人的心中。1969年,凯霍加河里的工业废料再度引发大火。这一次,公众作出了迅速而强烈的反应。大火的位置是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一时间克利夫兰成为全国的笑料,各地的广播电台都在播放讽刺歌曲《大河烧啊烧》(Burn On, Big River, Burn On)。同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 宣布了"一项鼓励在人与环境之间保持有益的、愉悦和谐关系的国家政策"。
就在环境意识逐渐形成的同时,反对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呼声正在日益高涨。公众的反战游行──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使人们认识到,向"现状"进行有组织的挑战可以带来公共政策和行为的改变。
来自威斯康星州的参议员盖洛德·内尔逊(Gaylord Nelson)长期以来一直是一名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他认识到,在反战示威活动中产生的方法,也可以成功地被应用于其他领域。尼尔逊后来写道:"当时,大学校园里反越战浪潮此起彼伏。被称作反战宣讲的示威活动广泛出现在美国各地……。我忽然想到,为何不同样举行全国性的环境宣讲活动?这就是地球日的起源。"
内尔逊在回到华盛顿后便开始向州政府、各大城市市长、大学校刊编辑,尤其是在美国中、小学中发行的《学人杂志》(Scholastic Magazine)上,宣传地球日观念。1969年9月,内尔逊正式宣布将在1970年春天某一天举行"全国环境宣讲"。内尔逊回顾说:"各通讯社在全国报导了这条消息,反响是戏剧性的……。电报、信件和电话问询从四面八方涌来。我发动我的参议院工作人员在我的办公室组织展开地球日活动。到12月,这个运动发展得如此迅猛,以至需要在华盛顿设立一个专门处理地球日咨询和活动资讯的信息交流中心……。"
"地球日活动达到了我所希望的目的。这就是,在全国组织起一个规模如此之大的关注环境游行,让政治界受到震撼。这是一个赌注,但成功了。全国各地有大约2000万人参加了和平游行。有1万所中、小学及2千所大学和1千个社区加入进来……这真是不可思议,而地球日由此诞生。"
第一个地球日的成功带来了有开拓意义的联邦立法。1970年成立了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1972年通过了《洁净空气法》(Clean Air Act)和《净水法》(Clean Water Act),1973年的《濒临灭绝物种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这些法案包含了很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条款,其中之一是,汽车必须使用不含铅的汽油,达到每加仑汽油最低行驶里数,并必须配备催化排气净化器,以降低汽车废气释放的毒气量。
然而,在这些立法获得成功以后,地球日似乎消声匿迹了。虽然每年一次的庆祝活动没有中断,但规模和热情都无法与第一年相比。地球日似乎成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游行活动的遗留产物。
但是,地球日的精神继续存在。各种环境组织的规模和实力在不断增长。比如,1971年在加拿大成立的绿色和平(Greenpeace)组织以非暴力公民不服从的原则来加强公众对日益减少的鲸鱼数量和核能所构成的危险的意识。成立于1951年的大自然保护协会(Nature Conservancy)于70年代初期重新确定使命,致力于"保护自然多样化",并开始购置未开发的土地,使它们变为自然保护区。山峦俱乐部(Sierra Club)和全国奥杜邦协会(National Audubon Society)对伐木公司提出大量诉讼,以减缓对老林的破坏。得到公共赞助并由律师和教育工作者担任工作人员的非政府组织成为环境的积极监督者。
在国内,美国人常常在孩子们的敦促下,开始对家庭垃圾作分检以便于回收。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许多市政社区都实施回收计划。至90年代中期,这些城市的回收计划获得了回报,倾倒在填埋场内的垃圾量锐减,20%以上的美国城市垃圾正在转化为有用的产品。一向注重消费者意愿和利润底线的公司企业,开始宣传自己的环境友善形象。许多公司采纳了增加效能和减少工业废品数量的切合实际的商业做法。
1990年,地球日声势重振。领导人是第一个地球日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在他的带领下,1990年的地球日走向国际化。全世界有两亿以上人──1970年人数的10倍──参加了各项活动,说明保护环境终于成为一个全球普遍关心的问题。这股全球势头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上得到继续,数量前所未有的国家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就一项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计划达成共识。
1995年,在纪念地球日创立25周年之际,人们开始评估环保进展。西方国家的情况似乎不错──空气和水更洁净,森林面积在扩大,许多其他的环境指标也在上升。通过立法、非政府组织提出的诉讼、公众教育及更有效的商业手法等方面的共同──虽有时有波动的──努力,对环境产生了明显的正面影响。
但是,对情况究竟好到什么程度存在不同的看法。环境事务记者格雷格·伊斯特布鲁克(Gregg Easterbrook)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里写道,环境法"连同由环保意识推动而作出的大量民间努力取得极大的成功……环保条例,既远非苛刻,也远非高成本,被证明极其有效,耗资比原先估计少得多,而且使贯彻实行这些规则的国家的经济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得到加强。"
一份非政府组织的主要刊物──《环境》杂志──则作出比较悲观的评估:"地球日……既没有产生一批持久的公民活动力量,也没有改变有损于对民主问责制的信仰的普遍问题。虽然就制度和公众意识而言,自1970年以来环境保护主义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环境保障……在今天比在25年前更加渺茫。"
地球日在2005年迎来了第35周年。它从1970年作为抗议运动开始,如今已发展成全球性的环境和环境保护庆祝活动。地球日的历史是过去30年来环保意识增长的写照;地球日的功绩在于,它使人们明确看到,环境是全球性的关注。
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供稿
此主题相关图片
1楼
0
0
回复
历史并非一向如此。在19世纪,享有丰富自然资源和辽阔土地的美国人总认为,绿地在地平线那边无限伸展。一个地方的耕地、森林或煤矿被用竭,还可以去另一个地方。随着工业在20世纪初的大发展,人们把天空因大烟囱的烟雾而灰暗,河流因工业废水而散发恶臭视为必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后来又在50年代──流经美国工业腹地的俄亥俄凯霍加河(Cuyahoga River)曾因沿岸工厂排放出的化学废料而起火燃烧。当时没有公众抗议,甚至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
在20世纪60年代,公众态度开始转变。1962年,一位名叫雷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的海洋生物学家出版了《无声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书名意指一个没有鸟类的未来,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了剧毒农药和其他当时美国工农业及日常生活常用的化学药剂造成的长期毁坏。这本书出人意料地一跃成为畅销书。1968年,"阿波罗"号(Apollo)的宇航员在完成首次环月球飞行后的返航途中,第一次拍下了地球全貌相片。地球的形象──小巧玲珑、美丽且别具一格──迅速凝刻在数百万人的心中。1969年,凯霍加河里的工业废料再度引发大火。这一次,公众作出了迅速而强烈的反应。大火的位置是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一时间克利夫兰成为全国的笑料,各地的广播电台都在播放讽刺歌曲《大河烧啊烧》(Burn On, Big River, Burn On)。同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 宣布了"一项鼓励在人与环境之间保持有益的、愉悦和谐关系的国家政策"。
就在环境意识逐渐形成的同时,反对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呼声正在日益高涨。公众的反战游行──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使人们认识到,向"现状"进行有组织的挑战可以带来公共政策和行为的改变。
来自威斯康星州的参议员盖洛德·内尔逊(Gaylord Nelson)长期以来一直是一名自然资源保护主义者。他认识到,在反战示威活动中产生的方法,也可以成功地被应用于其他领域。尼尔逊后来写道:"当时,大学校园里反越战浪潮此起彼伏。被称作反战宣讲的示威活动广泛出现在美国各地……。我忽然想到,为何不同样举行全国性的环境宣讲活动?这就是地球日的起源。"
内尔逊在回到华盛顿后便开始向州政府、各大城市市长、大学校刊编辑,尤其是在美国中、小学中发行的《学人杂志》(Scholastic Magazine)上,宣传地球日观念。1969年9月,内尔逊正式宣布将在1970年春天某一天举行"全国环境宣讲"。内尔逊回顾说:"各通讯社在全国报导了这条消息,反响是戏剧性的……。电报、信件和电话问询从四面八方涌来。我发动我的参议院工作人员在我的办公室组织展开地球日活动。到12月,这个运动发展得如此迅猛,以至需要在华盛顿设立一个专门处理地球日咨询和活动资讯的信息交流中心……。"
"地球日活动达到了我所希望的目的。这就是,在全国组织起一个规模如此之大的关注环境游行,让政治界受到震撼。这是一个赌注,但成功了。全国各地有大约2000万人参加了和平游行。有1万所中、小学及2千所大学和1千个社区加入进来……这真是不可思议,而地球日由此诞生。"
第一个地球日的成功带来了有开拓意义的联邦立法。1970年成立了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1972年通过了《洁净空气法》(Clean Air Act)和《净水法》(Clean Water Act),1973年的《濒临灭绝物种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这些法案包含了很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条款,其中之一是,汽车必须使用不含铅的汽油,达到每加仑汽油最低行驶里数,并必须配备催化排气净化器,以降低汽车废气释放的毒气量。
然而,在这些立法获得成功以后,地球日似乎消声匿迹了。虽然每年一次的庆祝活动没有中断,但规模和热情都无法与第一年相比。地球日似乎成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游行活动的遗留产物。
但是,地球日的精神继续存在。各种环境组织的规模和实力在不断增长。比如,1971年在加拿大成立的绿色和平(Greenpeace)组织以非暴力公民不服从的原则来加强公众对日益减少的鲸鱼数量和核能所构成的危险的意识。成立于1951年的大自然保护协会(Nature Conservancy)于70年代初期重新确定使命,致力于"保护自然多样化",并开始购置未开发的土地,使它们变为自然保护区。山峦俱乐部(Sierra Club)和全国奥杜邦协会(National Audubon Society)对伐木公司提出大量诉讼,以减缓对老林的破坏。得到公共赞助并由律师和教育工作者担任工作人员的非政府组织成为环境的积极监督者。
在国内,美国人常常在孩子们的敦促下,开始对家庭垃圾作分检以便于回收。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许多市政社区都实施回收计划。至90年代中期,这些城市的回收计划获得了回报,倾倒在填埋场内的垃圾量锐减,20%以上的美国城市垃圾正在转化为有用的产品。一向注重消费者意愿和利润底线的公司企业,开始宣传自己的环境友善形象。许多公司采纳了增加效能和减少工业废品数量的切合实际的商业做法。
1990年,地球日声势重振。领导人是第一个地球日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在他的带领下,1990年的地球日走向国际化。全世界有两亿以上人──1970年人数的10倍──参加了各项活动,说明保护环境终于成为一个全球普遍关心的问题。这股全球势头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上得到继续,数量前所未有的国家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就一项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计划达成共识。
1995年,在纪念地球日创立25周年之际,人们开始评估环保进展。西方国家的情况似乎不错──空气和水更洁净,森林面积在扩大,许多其他的环境指标也在上升。通过立法、非政府组织提出的诉讼、公众教育及更有效的商业手法等方面的共同──虽有时有波动的──努力,对环境产生了明显的正面影响。
但是,对情况究竟好到什么程度存在不同的看法。环境事务记者格雷格·伊斯特布鲁克(Gregg Easterbrook)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杂志里写道,环境法"连同由环保意识推动而作出的大量民间努力取得极大的成功……环保条例,既远非苛刻,也远非高成本,被证明极其有效,耗资比原先估计少得多,而且使贯彻实行这些规则的国家的经济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得到加强。"
一份非政府组织的主要刊物──《环境》杂志──则作出比较悲观的评估:"地球日……既没有产生一批持久的公民活动力量,也没有改变有损于对民主问责制的信仰的普遍问题。虽然就制度和公众意识而言,自1970年以来环境保护主义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环境保障……在今天比在25年前更加渺茫。"
地球日在2005年迎来了第35周年。它从1970年作为抗议运动开始,如今已发展成全球性的环境和环境保护庆祝活动。地球日的历史是过去30年来环保意识增长的写照;地球日的功绩在于,它使人们明确看到,环境是全球性的关注。
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供稿
此主题相关图片